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 九问九答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的《美国人》(The Americans)一书无疑是20世纪摄影的伟大之作,影响了一代代摄影师的创作,也成为摄影书的典范。接下来我们通过收集的资料,试图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来解密这本书:摄影书的创作怎么开始,出版历史,序言的撰写、图片编辑和排序,以及各界人士和摄影史对这本书的评价。
罗伯特•弗兰克,1924年出生于瑞士的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家庭。1947年,来到美国纽约寻求更广阔自由的发展机会,在纽约做杂志摄影师。同时,他也常在旅行中完成个人项目,并且出版自己的个人影集,逐渐参加展览,获得各种奖项,以此他结识了一些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摄影师和策展人,包括安德烈•科特兹(André Kertész)、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和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
1954年申请古根海姆研究基金成功后,穿越美国旅行拍摄,并出版他最知名的《美国人》一书。60年初,弗兰克将精力投身在电影制作上,慢慢淡出摄影人的视野;70年代他再次回归摄影,进行各种创作,比如对文字和图像关系的探索。可以说,《美国人》确定了他在摄影史上的影响力。
在1953年左右,弗兰克遇到了一件非常受挫的事:他的照片无法在杂志上广泛刊登,比如《生活》杂志就经常拒绝刊登他的作品。因为他讨厌"有开头有结尾的无聊故事",这显然不符合当时杂志的需求。不仅如此,他申请加入马格南图片社也被惨痛拒绝。之后弗兰克回到瑞士,短暂停留后,又回到了美国,对自己许下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回到纽约,势必努力让自己的个人事业达到顶峰。
1954年,在沃克•埃文斯、爱德华•斯泰肯、亚历山大•利伯曼(Alexey Brodovitch)和梅耶•夏庇若(Mryer Schapiro)等人的支持和帮助下,他申请到古根海姆研究基金奖。我们还可以从他一些申请稿的内容中看到他的“豪言壮语”:
"美国的影像"(The photographing of America)这个庞大的项目,从字面上看,这名称就显得颇为荒谬。然而,我想的是,这是作为一个入籍美国的公民的观察和记录,去看看这个国家文明的诞生,以及它在各地的传播。
当一位观察力敏锐的美国人到国外去旅游时,他的眼睛将变得尖锐起来。反过来,一个欧洲人看美国也一样。我想通过摄影来谈论一些到处都能找到,但是却不那么容易选择和解释的场景。我脑海中冒出这样一些小清单:一个夜晚的小城,一家超市,一个停车场,一条公路,一栋新房子,一个变形的隔板房,走在人前或跟在人后的群众面貌,农民和他的孩子,领导者及其追随者的面孔,还有那些广告牌、霓虹灯、汽油桶、邮局或后院……
我的项目产量会非常庞大,可以用于社会学、历史学和美学。在项目进行的同时,我会对我的工作进行分类和注释,最后我将会把这些文档汇集,犹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资源库一般。还有一个更直接的使用,就是出版书籍或杂志。[1]
基金申请成功后,在1955-1956年,弗兰克开车穿越美国30个州,累积超过10000英里的里程。他拍摄了767个胶卷,超过27000张的底片,从中精选83张照片,最终编辑出版摄影书《美国人》。
弗兰克旅行穿越的城市路线图,除了标注的大城市外,他还去到这些城市的诸多小城镇
一台135mm的徕卡相机
一辆福特双门轿车
从美国汽车协会那收集地图和路线
集结古根海姆基金会和媒体朋友们的推荐信,以防有人质疑他的拍摄意图
熟识全国各行业的代表,以捕捉更广泛的图像
从一些摄影师那获得寻访哪些地方的建议:沃克•埃文斯:美国南部; 本•舒尔茨(Ben Schultz)和托德•沃克(Todd Walker):洛杉矶;维恩•米勒(Wayne Miller):旧金山
弗兰克还列出他想捕捉的一些符号:旗帜、牛仔、富有的社会名流、自动点唱机和政治家。
4
弗兰克曾表示,单个照片并没太多意思,应该以一个项目来进行,而所有图像是一个整体,并且将以书的形式来呈现。他的《美国人》试图摆脱当时正盛行的、把单张照片拍得完美的“如实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
可以说,弗兰克混合了各种街头摄影的做法,同时又分别挑战它们的主要特点,包括比尔·布兰特、布拉塞和丽赛特·莫德尔(Lisette Model)等人在英国和法国所做的阶级观察;维吉(Weegee)大胆的纽约街头小报摄影;布列松、科特兹等城市摄影师巧妙构图的35mm作品。最重要的是,他从曾用影像描绘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埃文斯那学习到冷静和耐心观察的创作态度。
拍摄前,弗兰克已做了充足的资料准备,当遇到期待的画面出现时,大多时候他会多按几次快门,但不会做过多的停留,而是迅速、果断、然后继续前行。随着拍摄的推进,他的风格变得更加自由和随意。
弗兰克从底片小样中圈出留下的照片,打印出来编号,裁切,最终确定书中需要的照片
当弗兰克1956年6月回到纽约后,他几乎花了一年的时间来整理自己拍摄的所有胶卷,对每个胶卷按时间顺序编号,冲洗出底片小样,并标记地理位置,偶尔再写上副标题,后来他开始用"古根海姆"来统一命名这些底片,编号从"301"开始。
紧接着,弗兰克还在这些底片小样上,用红笔标注照片的去留、裁切位置等,之后又从这些底片小样中选出1000张底片打印,把它们贴在墙上,反复观看。
弗兰克不仅是凭直觉进行编辑,最初他还根据主题来做严谨的分类,比如旗帜、汽车、自动唱片点唱机、午餐柜台、政治、宗教和郊区景观等主题。之后他又慢慢减少主题,更专注于种族、宗教和异化的压迫感等主题上。
在《展望: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Looking In: Robert Frank’s The Americans)一书中, 策展人Sarah Greenough谈到弗兰克在暗房里是如何做编辑的:
编辑它们时,他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快速辨别,简直是毫不留情,发现没有意思的画面便把它丢在一旁,但有些看似不好的照片,往往他也能发现有意义的点。[2]
在《美国人》一书中,许多照片都经过剪裁,而每张照片的图说只有简单的地名,有些照片还会标注人物或场景的信息,图片放右页,图说放左页。
1957年夏天,弗兰克从印制的1000张照片中,又挑出大约100张,并重新打印,这次他更仔细考虑裁切问题。在排序中,他建立一个规则:如果两张照片来自同一卷底片小样,两张排序必须隔开,其中一张一定要跟着其他卷的底片小样排序。最后,弗兰克选出83张照片放入《美国人》这本书中。
书中,他没有按照时间、地点和有头有尾的照片故事的逻辑来排列照片,而是依靠主题、照片形式,情绪和概念上的关联来排序,在其中放入视觉和隐喻的主题,以活力和智性将照片堆叠起来,让照片互相对抗。
比如,开头的六张照片,弗兰克将关注点放在人身上,直接让观者看到美国人在不同环境的状态。这几张照片中,你注意观看人物的表情、手势,画面的角度和氛围,会发现上下两张照片之间有着微妙情绪状态的关联性。
游行队伍-新泽西州,霍博肯市
市政官员-新泽西州,霍博肯市
葬礼-圣海伦娜,加利福尼亚州南部
竞技表演-底特律
萨瓦纳,乔治亚州
除了这六张照片外,弗兰克隐约将其他照片分为四个章节,每章都以美国星条旗的影像为引言,以探索美国文化的不同面向。
弗兰克一开始是想在美国出版此书,但因其非常规的拍摄和剪裁技术让美国出版商望而却步。1958年,法国出版社罗伯特•德尔皮尔(Robert Delpire)首次出版《美国人》。罗伯特•德尔皮尔曾是一家医药公司下的文化杂志《新桥》(Neuf)的主编,这本刊物特别侧重摄影,从1950年-1953年,刊登了不少著名摄影师的作品,包括罗伯特•弗兰克、布拉塞(Brassa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和维利•罗尼(Willy Ronis)。20世纪50年代中期,德尔皮尔在巴黎创建德尔皮尔出版社,许多名作的首个版本都出自于此,除了《美国人》外,之后还出版了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流放》(1988; Exiles) ,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的《东京》。
德尔皮尔出版社从1957年起,计划出版文化书籍《大众百科全书》系列(Encyclopédie Essentielle),并把《美国人》收入在这一系列中。因此,书里还放入大量法国评论家、作家阿兰·博斯凯(Alain Bosquet)选择的诸多有关美国政治和社会的文章(包括Simone de Beauvoir , Erskine Caldwell , William Faulkner , Henry Miller 和John Steinbeck等法国作者)。弗兰克的照片放置在右边,左边伴随着这些文章,以及每张图片的简单说明。这本书的出版也有不少波折,弗兰克一直不太赞同在书中放入那些评论文章,对于封面的设计也和德尔皮尔产生歧义,弗兰克一直对用画家Franz Klinehe 和Willem de Kooning的绘画,还是用单张照片举棋不定,而德尔皮尔最终选择的是罗马尼亚艺术家、插画家 Saul Steinberg的插画。
之后,德尔皮尔出版社又在1985年、2007年再版此书,封面设计发生很大变化,黑底封面,封面图片选择"游行——新泽西州,霍博肯市"这张照片,书名和作者名字的设计也做了调整。
1959年,美国格罗夫(Grove)出版社的出版人巴尼·罗赛特(Barney Rosset )决定出版《美国人》的英文版。1951年成立的格罗夫出版社,以引进和出版文学类书籍为主,尤其是对法国的前卫文学和戏剧引进,还有50年代出版的包括杰克·凯鲁亚克在内的“垮掉一代”作家的作品,并一直以出版滞销或棘手主题的书著称。《美国人》是它首次出版的摄影类书籍。
这一版,弗兰克相当满意,作家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写的序言被收入其中,书的封面设计和内容放置也都重新做了调整。封面包含"新奥尔良的电轨车"这一放大的单张图片;标题设计在封面图片之外,处于书的上端;摄影师的名字和序言撰写者的的名字放在封面图片里面。序言之后没有其他的评论文章,都是弗兰克的照片,只在左页放上简单的图说,照片顺序同58年法国版的一致。
之后,又有更多出版社出版此书,还出版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各种语言版本,但有些出版并未得到弗兰克的授权。格罗夫版的封面图片和内页图文排版被沿用最多,比如,美国光圈出版社(Aperture)在1968年、1978年的再版,2008年的史泰德(Steidl)出版社也出版了这本书,并推出首个中文版。
弗兰克是在《纽约时报》上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深感这本小说非常契合自己照片所传递的内涵。1957年,在一次聚会上,弗兰克遇到凯鲁亚克,一起谈论他旅行中拍摄的照片,想邀请凯鲁亚克为他的书撰写序言,当时在场的凯鲁亚克的女友乔伊斯·约翰逊(Joyce Johnson)后来回忆说:
罗伯特•弗兰克走向一对夫妇,向他们展示一个盒子,里面是弗兰克自己的作品。几年来,他一直在全国各地拍摄照片,将这些照片编辑成一本叫《美国人》的书。他希望可以说服杰克帮他的书写序言,问我是否想看他那些照片,当我看到第一张,一条通往西边的路——柏油路上,无止境延伸的白色公路分割线在车灯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我立马想到:这是杰克的路![3]
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凯鲁亚克当场就同意为弗兰克的书写序言。在《美国人》一书中,这篇文章开头,凯鲁亚克写道:
这是属于美国的那种疯狂的感觉!太阳灼烤着街道,音乐从自动留声机、或附近的葬礼中传出,这就是罗伯特•弗兰克在他杰出的摄影作品中捕捉到的情景。
凯鲁亚克认为,弗兰克的照片充满着诗意的气质,书中有这样的言论:
不喜欢这些照片的人也不会喜欢诗歌,明白吗?
罗伯特•弗兰克,瑞士人,谦虚,美好,举起他的小照相机,一只手举起,咔嚓一声,就把美国内里的悲哀诗句收进胶片中,同时跻身这个世界的悲剧诗人行列。[4]
《美国人》在美国出版时,摄影界的反应两极。许多人看到弗兰克对美国的"丑陋"描绘,还有那颗粒粗糙、倾斜视角、语意模糊的照片大为不满。大多数主流媒体都发出批评声音,否定它的价值。
《纽约时报》的记者吉尔伯特•米尔斯坦(Gilbert Millstein),一向对凯鲁亚克文字青睐有加,但却无法接受弗兰克拍的"丑陋"影像,在1960年写道:"凯鲁亚克的序言有精妙绝伦的描述,比弗兰克的照片更积极乐观;相比弗兰克所做的,他看到一个更不一样的美国。"[5]
《光圈》杂志的编辑米诺•怀特训斥《美国人》,认为这是在抹黑美国,"完全被误导为一个退化的国家!"[6]
《实用摄影》杂志(Practical Photography)把这本书描述为"毫无意义的模糊、颗粒、混乱的曝光、倾斜的地平线,总体看来是那么的凌乱。"[7]
《大众摄影》杂志邀请不少作者批评这本书,几乎所有人都是否定它的,认为这本书是"为病态之人谱写的一首悲伤诗歌。"[8]
在当时的艺术领域,《美国人》同样不受待见。弗兰克坦言,虽然这本书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甚至不愿意售卖这本书。
60年代早期,几乎没人对弗兰克的作品有好脸色,1964出版的博蒙特•纽霍尔(Beaumont Newhall)的《摄影史》(The History of Photoraphy)对它的描述也是极为谨慎,书中只直接引用一些沃克•埃文斯在1957年专门为弗兰克所撰写文章的言语。直到1968年光圈版的《美国人》出版后,弗兰克及其作品才被更多人认可。
曾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的约翰•萨考夫斯基(John Szarkowski)在1969年回忆了十年前的这场风波,并给出他的评价:
现在很难记得10年前罗伯特•弗兰克的书有多么令人震惊。……事实上,弗兰克描绘的美国并非在我们传统认知的范围内,令人震撼的是,这不是常态上的悲剧体现,而仅仅是杂乱和琐碎。然而,弗兰克却凭着他自己的直觉去记录那些转变中的平凡事物,并且变成一个个符号。弗兰克为当代美国建立新的图景,由公交站、快餐馆、毫无特色的发展状态、空荡的空间、汽车和各种陌生面孔组成。这个图景形象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方式,但在最初的那种敏锐性上,弗兰克自身的感性直觉是最鲜活且深含意味的。[9]
时至今日,在诸多摄影史中都确立了他不可替代的位置。内奥米•罗森布拉姆所著的《世界摄影史》,这样描述弗兰克和他的《美国人》:
他手持35毫米徕卡相机,以一种超然局外的怀疑态度看待这个被世人颂扬国家的政治和休闲生活,用敏锐的眼光将场景转换成对美国战后社会分离与消费主义的隐喻。弗兰克的照片理应被作为组照而不是个别的单幅来看待。[10]
米歇尔•弗瑞佐特(Michel Frizot)编撰的《新摄影史》(A New History of Photography)中写道:《美国人》之所以成为一本伟大的书,不只是因为弗兰克对美国的疏离感,还有他这种疏离感中混合着的、对这个接纳他的国家那深刻的同情心。书中还说:
《美国人》的意义在于,它避开了卡蒂埃-布列松式的完美,建立一种自给自足的摄影类型,并使用了许多不确定的形式。弗兰克首要的选择是建立密集、有意义的图像组合,通过每张照片来对抗整本书中的其他照片,而不是用一个主题来对抗单一框架里的其他主题。尽管书中的照片是沉默的,关于《美国人》的主题,其复杂性还是由弗兰克的这两种意识决定。[11]
马丁•帕尔(Martin Parr)和杰瑞•贝杰(Gerry Badge)在他们编撰的《摄影书的历史,第一卷》(The Photobook: A History, Vol. 1)中这样评价:
是什么让它成为最享誉世界的一本摄影书呢?首先,也许是很重要的一点,这本书里面的绝大部分照片都是令人难忘的;其次,是它的照片序列,书中有许多情绪,忧伤、快乐、悲痛、挑衅、愤怒和哀伤,但基调是明确的悲观。《美国人》是深切、锥心的心灵呐喊,而其核心,是死亡。
在《美国人》一书中,弗兰克为我们提供一种关于美国的视觉,不管真实或虚假,我们都在关注它。可以肯定的是,它改变了摄影的记录模式,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摄影师,使他们不会被伪善的"人类一家"所愚弄,开辟一条探索生活经验中个人诗学的摄影之路。有许多值得关注的摄影书以此诞生,但没有哪一本摄影书比弗兰克的杰作更令人难忘、更具有影响力、更充分体现这种个人诗学。[12]
利兹•葳尔丝(Liz Wells)编著的《摄影批判导论》中,认为弗兰克的《美国人》拓展了纪实摄影的边界:
《美国人》中展现了他对美国生活的看法,他回避了纪实调查类摄影中常见的主题,转而呈现那些平凡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瞬间的一些冷静而具有讽刺意味的影像。……自此以后,纪实摄影的主题就可以延展开来,涵括摄影师所接触到的或位置着迷的任何事物。现在事实已经比表象重要了。原来的纪实摄影项目已经被分解为根据特定的主体性、身份认同和愉悦来探究的世界。[13]
安娜•H•霍伊所著的《摄影圣典》中,从"街头"摄影说起,认为《美国人》囊括了20世纪中期的"街头"摄影,是二战后那一代人最重要的摄影类图书:
它的大胆出格(就当时而言)和富于创新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弗兰克用35号码相继拍出来有颗粒、简要、歪斜模糊的图像,刺破了埃森豪威尔时代乏味的乐观主义,戳穿了美利坚神话。经过出版史上前所未有的精心编排,这些画面构建了一整套意象:种族压迫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令人窒息,政治生活枯燥乏味,汽车文化使旅行变得无聊,城市居民在人群中倍感孤独,阶级关系紧张,社会富足但缺乏意义……《美国人》之后,弗兰克还在拍照片,但《美国人》无疑是它摄影生涯的巅峰作品。[14]
注释:
[1]来自网站http://simenge.tumblr.com/post/349149245
[2]Sarah Greenough (Author, Editor), Robert Frank (Photographer),Looking In: Robert Frank’s The Americans,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Steidl; Expanded ed. edition (January 1, 2009)
[3]Joyce Johnson,Minor Characters: A Beat Memoir, Penguin Books; unknown edition (July 1, 1999)
[4] Robert Frank,The Americans,Steidl; Revised edition (May 15, 2008)
[5]来自网站http://www.swans.com/library/art15/pbyrne114.html
[6][7[8]来自网站http://www.streethunters.net/blog/2015/12/10/streethunters-bookshelf-americans-robert-frank/
[9]来自网站http://mckay-cambridge.blogspot.com/2008/11/north-platte-to-ogallala-part-5.html
[10]内奥米•罗森布拉姆著,包甦、田彩霞、吴晓凌译,《世界摄影史》,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p519
[11]Michel Frizot,A New History of Photography,Konemann; First Edition edition (January 1999),P646
[12]Martin Parr and Gerry Badge,The Photobook: A History, Vol. 1,Phaidon Press; Revised and ed. edition (December 1, 2004),p247
[13]Liz Wells等编著,傅琨、左洁译,《摄影批判导论》(第4版),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p117
[14]安娜•H•霍伊著,陈立群、徐剑梅、刘芳译,《摄影圣典》,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Saluti da PINETAMARE》:沿着一条公路,探寻城市的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