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观察】中国未来的思想精神和社会现实

2017-04-03 禅境本真 自净其意

点击《自净其意关注更多内容,共同踏上觉醒之路,获得生命的自主能力。

纯粹的觉知与洞察,是舍识用根。识,包括大众价值观和自我的评判,都会使自己的能量状态下降,情绪低落。

舍识用根,这个要舍的识到底是什么,就是分别心,分别心是什么,是人心的取舍和认知判断,包括各种价值观、伦理观、潜意识、习气和知见,包括后天积累的知识。

中国人的信念系统受儒家的影响非常大、非常深,不容易觉知和放下,并且儒家伦理的许多概念非常具有传统价值标准的正确性和迷惑性。

儒家思想属于农耕文明的属性,并不契合近现代文明,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自工业文明以来一直落后的原因,它也不契合自由市场的商业文明和多元开放的互联网文明,原因在于个体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教育缺失。因而,当个体在社会当中追求差异性和个体价值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伦理上的矛盾与纠结。

互联网文明的产生,本身就源于自由、独立、多元与开放的思想理念和社会基础,可以说是产生于强调个体独立性的基督教新教理念和商业文明的自由理念,并且未来将更加是会朝着老子和佛陀的思想精神去发展演化。

所谓东方文明的崛起,绝不是仅限于儒家思想特征的东方文明,而是更具备自由精神的老子思想和大自在精神的佛陀思想。

如果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美国精神代表人物的梭罗和互联网教父之称的凯文•凯利。只要对这两人的思想理念有所洞察,就会知道他们和老子精神、佛陀思想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中国未来的思想精神和社会现实,必须要朝着更加自由、多元、开放、协作和共享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摆脱巨婴国的人格特征,充分发展和实现个体价值。

在这个伦理觉醒和重构的过程当中,必定会产生两代人思想与行为的冲突与矛盾。在这个冲突与矛盾的过程中,需要如实接纳和看见,不取不舍,不迎不拒,觉知了了,然后再有信念系统的清理和调整,重塑个体命运和民族命运。

不抗拒才有融和,不被大众影响时,才能影响大众。正如我另一篇文章所说的《拒绝被体制化,实际上就是禅定的训练》。

欢迎更多人共同参与有关话题,留言谈谈,您对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精神的了解和洞察。

欢迎阅读同类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