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建||行共同富裕前程路,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抓紧抓好粮食和农产品稳产保供



(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各省都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

(二)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三)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发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和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

(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五)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强化储备购销领域监管。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确保补充的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

(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

(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骨干网络。

(四)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一)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

(二)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

(三)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园艺机械

(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压紧压实各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确保不松劲、不跑偏,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

(二)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聚焦产业就业,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

(三)稳定完善帮扶政策。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实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二)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三)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四)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县城产业承载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一)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强化各项稳岗纾困政策落实,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稳岗倾斜力度,稳定农民工就业。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

(二)促进农业经营增效。

(三)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切实摸清底数,加快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加强规范管理,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一)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坚持县域统筹,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区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

(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三)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安全管理,推动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

(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着力加强薄弱环节。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



(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强化县级党委抓促村责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压实县级责任,推动乡镇扩权赋能,夯实村级基础。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继续在乡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



坚定信心

踔厉奋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往期回顾

茫茫人海,你是“社恐”还是“社牛”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清单——发布!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社会治安齐参与

以茶会友,畅叙未来

▪ 清明节 | 天地清明,春暖山河


计客传媒

编审   李   欣 池炳良 

责编   李   彦 李雅婷 段朝阳

主编   王   铁

文字   刘奕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