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长见识! 中国美术史最有价值的100幅名画,你见过几幅?
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曾说过:“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 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大自然的内部节奏,把全部景色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卓越的成就,在世界美术之林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名家传世佳作历尽沧桑保留到今日,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Touchbox给大家介绍100幅中国名画和鉴赏,有空的时候带孩子看看,一定收益颇丰。(排名不分先后)
1.《白蔷薇图》是宋代画家马远所创作的一幅中国古画。马远的作品大多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在现今的书画市场上几乎见不到。观此图可知宋人工笔之灵动,亦可知马远不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把握自然美的能力,更有裁剪取舍能力和精确的造型能力,不但能恰到好处地写出白蔷薇的形质,更能生动地再现其风姿神采,画面简练而意趣十足。
《白蔷薇图》
2.《白头丛竹图》(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古画。此图绘小竹数竿,枝繁页茂,青翠欲滴,布满画面。两只漂亮的白头翁栖于枝头,姿态各异。其中一只低头俯视,一只眺望前方。画中竹页用中锋细笔勾边,用淡赭和汁绿渍染页尖和页面;竹竿用双钩填彩法,笔墨缜密严谨,色调沉着。两只白头翁,先用淡彩层层晕染,然后用尖毫细笔丝出它们身上的绒羽。这样不仅刻画出丰满可爱的白头翁形象,又与挺劲的竹枝、竹页形成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
《白头丛竹图》
3.《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步辇图》
4.《朝元图》为 永乐宫壁画的一部分,是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典范。朝元图内容描绘道府诸神朝谒元始天尊,故名“朝图”共画像394身。构图宏阔,气势磅礴,个个神采奕奕,表情动作无一雷同。壁画以八个高3米的主像(南极、北极、东极、玉皇、勾陈、木公、后土、金母)为中心,前画青龙、白虎二星君,后有天蓬、天犹二元帅,周置仙曹、仙官、天丁、力士、太乙、侍臣、金童、玉女、二十八宿,三十二帝君等,共画像394身。构图宏阔,气势磅礴,主像庄严肃穆,群像环立,形象丰满圆润,个个神采奕奕,无一雷同。色彩采用重彩勾填,在冠戴、衣襟、薰炉等处沥粉贴金,更觉绚烂眩目,此风格远承唐宋壁画传统,在元代画坛上独树一帜。这里选取《朝元图》中的二个画面,其一为主像之一的金母,温柔娴雅,高贵富丽;其二为三十二帝君之一的扶桑大帝,庄严肃穆,形神兼备。
《朝元图》
5.《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 ,绢本设色。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因金章宗完颜璟判断失误而题为宋徽宗摹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752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
《虢国夫人游春图》
6.《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
《韩熙载夜宴图》
7.《花篮图》 是宋代李嵩所作两幅绢本设色花鸟中国画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画家以那一笔笔生命力充沛的线条和细腻的敷彩手法,忠实地将花的娇艳、叶的正背、以及籐篮纪录下来,这种精密的表现实在不亚于现代的摄影。
《花篮图》
8.《货郎图》是南宋画家李嵩创作的团扇绢本水墨淡设色画。李嵩创作过四幅货郎图,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国台北故官博物院、美国堪萨斯州阿肯博物馆的尼尔逊美术馆及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货郎图》的规格是纵25.5cm,横70.4cm,其余的均为小幅。全图描绘了老货郎挑担将至村头,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
《货郎图》
9.《康熙南巡图》是王翚、杨晋等于1691到1693年创作的宫廷绘画作品。该画作是以康熙皇帝南巡为题材的。作品以鲜明的色彩和工整的手法,真实、细致地表现了所经之处的风土人情及农业、商业的繁荣景象,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康熙南巡图》
10.《临流赋琴图》是宋代画家夏圭创作的一幅纸本山水画。表现的是溪旁古树下一士人扶琴吟诵之状,笔法劲健, 墨色淋漓, 观之如闻铮铮然流水弹琴之声。
《临流赋琴图》
11.《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现已失。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故宫博物院的两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过景物有一繁一简之分。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洛神赋图》
12.《墨梅图》是元代王冕创作的纸本墨笔画,此图是他晚年画梅艺术臻于化境的杰作,深为后人珍重。此图作倒挂梅。枝条茂密,前后错落。枝头缀满繁密的梅花,或含苞欲放,或绽瓣盛开,或残英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犹如万斛玉珠撒落在银枝上。白洁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照,清气袭人,深得梅花清韵。干枝描绘得如弯弓秋月,挺劲有力。梅花的分布富有韵律感。长枝处疏,短枝处密,交枝处尤其花蕊累累。勾瓣点蕊简洁洒脱。王冕墨梅出于北宋扬无咎派。但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此幅则写繁花密枝,别开生面。
《墨梅图》
13.《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图》
14.《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画卷作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在该作品人物的刻画上,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飞鸟用笔轻轻一点,极具展翅翱翔之态。
《千里江山图》
15.《秋窗读书图》宋刘松年秋窗读书图,是一幅构思构图颇为讲究的秋景图。在圆形的构图中景物与人物的安排可谓苦心经营:两棵参天高松顶天立地,上部的松枝如盘龙相互缠绕,曲折多变;傍水而建的庭院后有错落有致的山石;画面右部是境界开阔的近水远山,与左部构图严整的庭院景致相对照。
《秋窗读书图》
16.《秋郊饮马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幅作品描绘的是初秋时节,牧马人在荒野牧马的情景。画面中有十几匹不同造型的马,体态肥硕健壮、姿态各异,有的在河边饮水,有的相互追赶嬉戏,有的仰头长鸣,一派欢快热闹的景象。岸边的树木清秀别致,河水平缓无波,展现了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
《秋郊饮马图》
17.《岁寒三友图》,宋代赵孟坚以折枝形式将梅、松、竹组合在一起,虽然画得比较工整和写实,但与那种勾勒着色的工笔重彩则迥然有别。重墨粗线画出的竹叶、劲挺而规整排列的松枝与圈勾后显示为百花的梅朵,形成视觉形式的韵致。
《岁寒三友图》
18.《五马图》为李公麟北宋画家创作的绘画作品,无名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画的是宋朝元佑初年天驷监中的五匹西域名马,马旁各有一名奚官或圉人执辔引领。画中无作者款印,前4马后,各有黄庭坚签题的马名、产地、年岁、尺寸,卷末有黄庭坚“李公麟作”题跋:这些由西域诸国进贡的骏马,马名依序是“风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第五匹马佚名,经考证可能为“满川花”。画中的5位马官,两位是汉人,其余的为外族,形貌、服饰、神情各不相同,但在气质上却有着微妙的类似之处。
《五马图》
19.《五牛图》是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又名《唐韩滉五牛图》, 该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没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
《五牛图》
20.《仙山楼阁图》宋,本幅无款印。对幅李佐贤题跋:“仙山楼阁不署款,按珊瑚网载赵千里有是图。红峰翠峦,瑶台琼岛,飘渺霞际,此图仿佛似之。或即属伯驹笔,抑或宋人仿本,皆未可定。其没骨山树,清润新妍。界画楼台,纤微呈露,固非近代画史所及。竹朋李佐贤。”
《仙山楼阁图》
21.《晓雪山行图》是宋代画家马远所创作,图中一位猎主,带着野山鸡和两驴子满载而归的情景。描写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赶着两只身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山民衣着单薄,弓腰缩颈,使人感到雪天寒气逼人。毛驴、竹筐、木炭及人物衣纹均用干笔钩勒,并施以水墨渲染。
《晓雪山行图》
22.《雪滩双鹭图》画面以雪景为背景,从左侧伸出的带有积雪的树枝,向下弯曲后转向右上伸长,横斜曲折极富变化。左侧及下部的山石,以带水的墨笔作大斧劈皴画出方硬有棱角的“一角”。作品原为明安国、项元汴收藏,后入清宫内府,1949年流入台北故宫博物院。
《雪滩双鹭图》
23.《雪堂客话图》是宋代画家夏圭创作的一幅设色书画。此图描绘江南雪景,笔法苍劲浑厚,山石多用小斧劈破和短线条秃笔直破,从而取得了方硬奇峭,水墨苍润的艺术效果。
《雪堂客话图》
24.《幽涧寒松图》是元代画家倪瓒创作的一幅中国古画近乎正方形的幅面和平面的取景方法,使画家不得不采用特殊的构图方式,将通常所画的宽广水面压缩成一条溪流,从前景缓缓流过。他用轻重干湿不同的侧峰微妙地画出山石的顶面与侧面,以表现其立体感,此画对这一画法的运用可谓登峰造极。画中所展现的是幽静清凉的景色,而这正是倪瓒心目中的宁静有序、远离尘嚣的理想环境。
《幽涧寒松图》
25.《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
图中展现了水天相接的情形,上有青山叠翠,湖水融融,也有士人策马山径或驻足湖边,还有美丽的仕女泛舟水上,熏风和煦,水面上微波粼粼,岸上桃杏绽开,绿草如茵。
《游春图》
26.《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画,粗绢本,设色。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是周昉贵族人物画风格的代表。同时也体现出贵族仕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生活情态。
《簪花仕女图》
27.《妆靓仕女图》是宋代画家苏汉臣创作的一幅扇面画。图中画一正在梳妆打扮的仕女,其面部形象通过镜面表现出来,仕女的神情娴静而略带忧伤。又以零落的桃花,几竿新竹以及水仙衬托出人物的心境。画面清丽,用色柔美,体现了作者敷色鲜润的特点。苏汉臣是两宋之际的著名宫廷画家,以人物画见长,此图的构图以及人物特征都体现了南宋特色,大约作于十二世纪中期。
《妆靓仕女图》
28.《瑞鹤图》是北宋宋徽宗赵佶所作绢本设色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瑞鹤图》描绘了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的壮观景象,绘画技法精妙绝伦,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各具特色。
《瑞鹤图》
29.《云山清趣图》此图为《张观等五家集绘卷》之一。画群山丛树,烟云出没,意境清幽。山峦用水墨轻勾淡染,卧笔点苔,丛树以率笔随意写之。画风学米派云山。自识“云山清趣。原初”。下钤“云山清趣”印一方。引首有近人吴湖帆题签“元赵原初云山清趣图”,图后又有吴湖帆题识“右赵原初二画,明明有原初款字,而《石渠续编》皆误作吴瓘莹之画,前贤著录之疏忽可知一斑”可见《石渠宝笈续编》对该画的误著。
《云山清趣图》
30.《潇湘图》是五代南唐董源创作的设色绢本山水画,该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中表现的是南方山水,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山峦多用披麻皴,并以墨点渲染山峦之上的植被,平远的构图方式和近景中大片水域的结合,让画面有很强的空间感,更呈现出江南山水的迷蒙。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其间,赋色鲜明,趣味横生,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之一。
《潇湘图》
31.《渔村小雪图》是北宋画家王诜所绘的一幅设色绢本山水中国画,上有宋徽宗的题记,该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表现了江南小雪初霁渔夫捕鱼的情景,反映出作者向往山林隐逸的情致。 构图采用高远与深远相结合的方式,给人以天地万仞、咫尺千里之感。
《渔村小雪图》
32.《寒林群鸦图》是元代罗稚川的山水水墨画作品,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罗稚川的作品在当时影响颇大,不仅在江西地区有名,而且“图画河朔尽流传”,在北方也有一定声誉。
《寒林群鸦图》
33.《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 图中展现了水天相接的情形,上有青山叠翠,湖水融融,也有士人策马山径或驻足湖边,还有美丽的仕女泛舟水上,熏风和煦,水面上微波粼粼,岸上桃杏绽开,绿草如茵。
《游春图》
34.《四景山水图》是南宋画家刘松年创作的一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四景山水图》为4段,分别绘有当时杭州春、夏、秋、冬四时景象,画面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结合界画技法,精心勾描庭院台榭,4段均无款印。 全卷书风精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苍逸劲健。
《四景山水图》春景
35.《四景山水图》为4段,分别绘有当时杭州春、夏、秋、冬四时景象,画面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结合界画技法,精心勾描庭院台榭,4段均无款印。 全卷书风精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苍逸劲健。
《四景山水图》冬景
36.《秋山烟霭图》是宋代阎次于的作品,现收藏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用水墨绘淡墨远山,烟霭朦朦,若隐若现。下部作山坡秋树,山坡处用笔勾出染色,画树枝用劲硬笔法,但整幅画面以水墨渲染为主,以墨色的浓淡分出层次,有“岚顶柔和”的风格,近乎秀润清真。
《秋山烟霭图》
37.《沙汀丛树图》是宋代惠崇的绘画作品,该作为绢本,设色,纵:24厘米,横:25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该作表现早春季节郊野沿河的景色。河塘里水草浮在水面,林木烟笼雾锁,溪水明净,具有抒情的诗意。
《沙汀丛树图》
38.《雪景寒林图》是北宋画家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水墨画,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该图为三拼绢的大幅画作,白雪皑皑中,雪峰屏立,山势高耸;山麓水际边密林重重;深谷寒林间,萧寺掩映,流水无波;峰峦沟壑间云气万千,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象。
《雪景寒林图》
39.《晓镜图》是宋代画家王诜创作的一幅古画。图中用笔细润圆滑,敷色妍丽而又清秀。周围的灌丛、桂树皆以双钩填色法绘出,十分细致,画面有一种略带哀怨的闲适之风。
《晓镜图》
40.《雪霁江行图》是五代宋初的郭忠恕创作的立轴绢本设色画。画家在处理水波和天空时只略勾几笔波纹,用清淡的墨色晕罩画面,使之迷漫着寒江阴霭、水天空阔的情意。全图体现了高度的和谐: 空与密的和谐、 曲与直的和谐、巨与细的和谐、力与度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艺术和生活的和谐。
《雪霁江行图》
41.《辋川图》此图是画家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画面群山环抱,树林掩映,亭台楼榭,古朴端庄。别墅外,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 呈现出悠然超尘绝俗的意境。在王维的山水画中,尤其这幅《辋川图》所创造的淡泊超尘的意境, 给人精神上的陶冶和身心上的审美愉悦, 旷古驰誉。元代<汤后士>在其所著《画鉴》中说:“其画《辋川图》,世之最著也”。此卷为唐人摹本,构图着色尚存唐人气息。
《辋川图》
42.《江帆楼阁图》是唐代画家李思训所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绘画作品。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该画描绘的是游春情景,是作者以“青绿山水”与“金碧山水”创作的国画山水作品,画中山、树、江水和游人融汇一处,江上泛舟、山中树木茂盛,游人穿梭其中。远处江水荡漾,几叶扁舟漂浮,近处树木葱葱,楼阁庭院若隐若现,坡岸上游人穿行。
《江帆楼阁图》
43. 《陪月闲行图》《陪月闲行图》是中国明代画家杜堇的国画作品。此图画宋代的林逋(965-1 026年)隐栖西湖孤山,月夜雅游的情景。人物神态淡泊自如,画山石树木笔法潇洒恣意,墨色简淡冲和,显示出浙派绘画的风格特征。
《陪月闲行图》
44.博古是杂画的一种后人将图画在器物上,形成装饰的工艺品,泛称“博古”。如“博古图”加上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花博古”。 北宋大观宋徽宗命大臣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修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
后人因此将绘有瓷、铜、玉、石等古代器物的图画,叫做“博古图”,有时以花卉、果品等装饰点缀。“博古图”有博古通今、崇尚儒雅之寓意,常用于书香门第或官宦人家的宅第装饰,这也造成了其在艺术品投资领域中不俗的地位。
《博古图》
45.《采薇图》是宋代画家李唐创作的绢本水墨淡设色画,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卷画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饿死的故事。图绘半山之腰,苍藤、古松之荫,伯夷与叔齐采摘薇蕨之余,正在休息对话的情景。画中正坐一人即为伯夷,他面带忧愤,目光炯炯,注视着叔齐。叔齐一手按地似在说着什么。图中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简劲爽利,衬托出人物刚直不阿的性格。树石笔法粗简,墨色湿润。
《采薇图》
46.《春山瑞松图》是宋代书画家米芾创作的一幅纸本画,原存清宫内府斋宫,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中描绘云雾掩映的山林景色,图中白云满谷,远山耸立云端,近处古松数株隐显于雾气中。松下有亭,空无一人。山峦青绿晕染,再加“米点” (亦称“落茄被”),松树笔法细致、严密。
《春山瑞松图》
47.《村医图》是中国宋代画家李唐的国画作品。该画为立轴,绢本,淡设色,纵68.8厘米,横58.7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村医图》为一幅风俗人物画,描述走方郎中(村医)为村民治病的情形。
《村医图》
48.《大士像》是中国宋代画家贾师古的国画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大士像》中绘观音大士秀发披垂,斜倚山石,手中宝瓶倾斜,琼液垂流,涌现一朵白莲。在众多以观音为题的绘画作品中,贾师古的这一幅可谓是殊异绝伦、超凡脱俗。
《大士像》
49.《二祖调心图》是石恪重要的代表作,图中高倍的头睑手脚用淡墨勾出,身躯衣纹则以狂草的笔法用粗笔、破笔泼墨画出,再以淡墨渲染。
《二祖调心图》
50.《纺车图》是北宋画家王居正所创作的一幅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画面上纺车忙碌着,一位面貌年轻村妇怀抱着哺乳的婴儿,坐在纺车前操作,稍远处一位老年村妇站立为之牵线。画面右侧绘有一个嬉戏的儿童,两位村妇之间则点缀一只小犬正在撒欢地玩着。背景描绘着随风披拂的柳树丝及其几段又粗又硬的树枝干。图中人物头发荆钗蓬鬓,鹑衣百结,曲尽情状,面目如生。
《纺车图》
51.《芙蓉锦鸡图》是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幅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芙蓉锦鸡图》绘有芙蓉、锦鸡、蝴蝶、菊花,画中一枝芙蓉从左侧伸出,花枝上栖一只锦鸡,右上角两只彩蝶追逐嬉戏,左下角一丛秋菊迎风而舞。整幅画层次分明,疏密相间,充满秋色中盎然的生机,表现出平和愉悦的境界。
《芙蓉锦鸡图》
52.《关山行旅图》是五代时期画家关仝创作的一幅绢本水墨画,该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关山行旅图》是一幅描绘北方深秋景色的山水画,不仅绘制了人物的行旅活动,又带有了一定的叙事性。此画既表现出了山川的雄奇,又反映了人们生活的艰辛。
《关山行旅图》
53.《寒雀图》是宋代画家崔白创作的一幅国画。该图描绘的是隆冬的黄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栖入寐的景象。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者在构图上把雀群分为三部分:左侧三雀,已经憩息安眠,处于静态;右侧二雀,乍来迟到,处于动态;而中间四雀,作为此图的重心,呼应上下左右,串联气脉,由动至静,使之浑然一体。
《寒雀图》
54.《荷花鸳鸯图》是明末清初书画家陈洪绶早年时创作的一幅中国古画。该图画水中亭亭而生的红莲花,赭墨石色的湖石衬托着绿叶、红莲,水中一对鸳鸯在戏嬉;一块形状奇怪的太湖石,立在荷叶丛中。图上自识:“溪山老莲洪绶写于清义堂。
《荷花鸳鸯图》
55.《荷香消夏图》是宋代画家马麟所绘的一幅绢本浅设色山水中国画,图中描绘了一平湖柳堤、荷香清夏的山水景物。画中以宽阔的湖面为主体,林中云雾萦绕,茅庵空落。左岸上乱石嶙峋,柳荫蔽日,树上群鸟翔集。在广阔的湖面上,微波轻荡,碧叶莲莲。湖的对岸,远山逶迤,柳林如烟,小桥曲折,云雾飘动如练。
《荷香消夏图》
56.《淮扬洁秋图》是清朝画家石涛创作的一幅纸本设色画。此图满幅洒落的浓墨苔点,吸收采用了董源一派的皴法点土石,配合着尖笔剔出草丛,使整个画面萧森郁茂,苍莽幽邃,体现了一种豪情奔放的壮美。
《淮扬洁秋图》
57.《竹石图》是清代画家郑夑六十二岁时所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通过画竹,来抒发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态度。此图中,竹用浓笔,石用淡墨,浓淡相映,妙趣横生。整体来看,《竹石图》有风神消散的傲世气慨。
《竹石图》
58.《六祖伐竹图》,国画精品,南宋画家梁楷代表作品,画家深入体察所画人物的精神特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地传达出了画家的感情,从而把写意画推入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
《六祖伐竹图》
59.《罗汉图》是宋代的刘松年创作的图轴绢本设色画。隋唐以来,不少画家画过《罗汉图》,宋代更为盛行。画《罗汉图》不是用以供奉礼拜,而是为了赏玩,是把宗教题材世俗化,可以说,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变迁。
《宋刘松年罗汉图》
60.《泼墨仙人图》是南宋画家梁楷创作的纸本水墨人物画作品,该画作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泼墨仙人图》画面上的形象是一位袒胸露怀的“仙人”,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像是行走在云雾之中,其脸部的眉、眼、鼻、嘴拥成一团,下巴胡子邋遢,似乎形象很猥琐,但却是尽脱俗相,透出傲骨的仙气。
《泼墨仙人图》
61.《双喜图》是北宋画家崔白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共有两幅,一幅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另一幅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作品描绘出深秋时节,寒风萧瑟,枯木衰草,落叶调零,呈现出一派秋风肃杀的冷峭凄凉景象。整幅画面当中两只灰喜鹤之间,灰喜谱与野兔之间,鸟、兽与自然环境之间,刻画的生动自然,情景交融,充分的表现出它们之间相互呼应的关系。 [画中各物在作者的笔下蠢蠢欲动,大得自然野趣。
《双喜图》
62.《秋江待渡图》又名《秋江待渡图》,是中国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中国画,尺寸纵155.4厘米,横133.4厘米,该作品原属故宫珍藏,1949年后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图中内容以秋季山水为背景,描绘数人江边等船的情景。
《秋江待渡图》
63.《赤壁图》是明代绘画大师仇英所创作的一副中国画,该作品现藏于辽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赤壁图本幅则为纸本而略长,后段多了苇汀浅屿、石桥曲涧、秋林霜浓、云房窅深等等山间夜景。此画以石青、石绿为主色调,画苏轼携友泛舟夜游赤壁。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一个秋高气爽、月光如银的宁静夜晚极富诗情地融入于令人陶醉的画意之中。布局爽朗、明媚,用笔工细绵密,敷色淡雅清丽,技法纯熟稳健,具有笔致墨韵,为仇英佳作。
《赤壁图》
64.《层岩楼石图》是中国清代画家蔡嘉的国画作品。该画为立轴,绢本设色,纵104.1厘米,横53厘米,现藏于重庆博物馆。
《层岩楼石图》
65.《碧溪垂钓图》,是中国明代画家米万钟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此图中远山淡抹,近处巨石悬岩之上,古树盘绕凌空而生,溪水泛碧,溪畔杂草丛生,一人拄杖观望,一人执杆垂钓,双目专注于水面,形神兼备。
《碧溪垂钓图》
66.《北山古屋图》是中国清代画家方士庶的国画作品。该画为立轴,绢本水墨,纵180厘米,横93厘米。现藏于江苏省美术馆。该画是中国清代画家方士庶的国画作品。张庚在《国朝画徵录》中谓其“用笔灵敏,气韵骀宕,有出蓝之美,为艺苑之后劲。”
《北山古屋图》
67.《早春图》是北宋宫廷画家郭熙创作的绘画作品,此画创作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为郭熙晚年之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早春图》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渲染出画面宁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早春图》
68.《云横秀岭图》是元初三家之一高克恭晚年的代表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书层峦高岭,溪桥疏树,上下峰峦及近景坡石树木之际,间以白云朵朵,纵而掩去大山给人的窒息之感,并增加了景物的深度,使书面元气浑沧。
《云横秀岭图》
69.《渔乐图》是明代画家吴伟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又称《溪山渔艇图》。该画描绘的是湖山相接、渔舟停泊的港湾景象,表现出作者对安居乐业的恬静生活的向往。
《渔乐图》
70.《渔父图》是元代画家吴镇创作的一幅山水画。它以“渔隐” 为主题,在一片江南山水之中,画一位“渔父”坐在小舟上悠然垂钓。这类作品在他存世的画迹中最多,也是他最喜欢和最擅长的绘画主题。吴镇在《渔父图》等作品中的“渔父”题材,也是吴镇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而这个主题思想又是和他本人的内心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渔父图》
71.《夏禹王像》是中国宋代画家马麟的国画作品。该画为绢本设色,纵249厘米,横113厘米,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夏禹王像》绘夏禹手持如意笏,头戴王冠,身披龙袍,端庄地立于画面的正中。作者充分地利用线条的造型的能力,生动地刻画了夏禹慈祥和蔼的形象和内在性格。
《夏禹王像》
72.《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图主体部分为巍峨高耸的山体,高山仰止,壮气夺人。山顶丛林茂盛,山谷深处一瀑如线,飞流百丈。山峰下巨岩突兀,林木挺找。画面前景溪水奔流,山径上一队运载货物的商旅缘溪行进,为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
《溪山行旅图》
73.《西湖图卷》是中国宋代画家李嵩的国画作品。全图采用鸟瞰构图形式,画的中央一片空白,为西湖湖面,湖上方山峦起伏,南北高峰对峙,苏堤六桥隐约。全图工笔写意兼用,墨色清淡洗练,用笔老到。卷首有明沈周书"湖山佳趣"四字。
《西湖图卷》
74.《雪室读书图》是中国清代画家法若真的国画作品。该画为立轴,纸本设色,纵161厘米,横87厘米,沈阳博物馆藏。《雪室读书图》画的是雪峰对峙,山溪斜流,坡前茅舍数间,一人凭窗,一童执帚, 冈峦屋侧杂植松梅竹丛,丹枫绿树。溪侧二人踏雪出行,似寻梅访友。以淡墨染地,烘托雪景;勾点豪纵,敷染清雅;树石多用侧锋。
《雪室读书图》
75.《万壑松风图轴》为宋代李唐的作品。此图以浓谈色画高崖深塑,苞松叠翠。山石多用小斧劈皴,峭利如削如砍, 并用擦、点、染等技法,积墨深厚、坚实、厚重。画时宜注意把握疏密、及浓淡层次的变化。该图构图满实, 有一种威压的力量欲突出画面,用浓墨重色画万松深壑,高岭飞泉,云雾峦嶂,山石作大斧劈皴,气势雄厚之极。
《万壑松风图轴》
76.《万壑争流图》作者颇为独特地用极小的楷书题识:“比余尝作千岩竞秀图,颇有思致,徐默川子□得之,以佳纸求写万壑争流为配。余性雅不喜作配幅,然于默川不能终却,漫尔涂抹,所谓一解不如一解也。是岁嘉靖庚戌六月既望,徵明识,时八十有一。”知此图乃文徵明晚年应徐默川之求,为其《千岩竞秀图》所作的配幅。。
《万壑争流图》
77.《听琴图》是传为北宋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工笔画,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绘松下抚琴赏曲的情景。画面正中一枝苍松,枝叶郁茂,凌霄花攀援而上,树旁翠竹数竿。松下抚琴入着道袍,轻拢慢捻,另二人坐于下首恭听,一侧身一仰面,神态恭谨。画上仅用松竹石表示庭院环境,悠扬的琴韵似在松竹间流动,构图凝练平衡。人物神态刻画细致传神,较好地体现出其心理状态。
《听琴图》
78.《桃源仙境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天津博物馆。此图描绘的是一个远离尘世的隐居环境。远处峰峦起伏,白云缥缈,楼阁在云雾中半藏半露,把这里点缀得如仙若幻。近处奇松欹斜虬曲,古藤盘绕,红桃掩映,景致幽雅。
《桃源仙境图》
79.《太白行吟图》是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寥寥数笔就把“诗仙”那种纵酒飘逸、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勾画得惟妙惟肖。画家不拘泥于琐末细节,而是突出诗人的性格特征,选取最能反映诗人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瞬间动作,加以概略的描绘。虽是逸笔草草,却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气。人物神韵的体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太白行吟图》
80.《踏歌图》是南宋画家马远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山水人物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踏歌图》中,作者表现了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时也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踏歌图》上端显著位置有题诗:“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
《踏歌图》
81.《洞庭秋月图》是由清朝画家王愫创作的,描绘了洞庭东山秀美的秋色。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图为作者典型作品之一,笔力秀润多姿,显得清俊雅丽,与王原祁幽远清秀的山水画风一脉相承。
图中紧扣“秋”、“月”二字,烘托点染,追求洞庭茫茫山水之趣,构图极为讲究,看得出是精心设置。作者属于清丽画风,惜乎过分注重纤巧,笔意未能深厚大气,画面给人的感觉是精致风流,但秀润中无高古之趣。
《洞庭秋月图》
82.《溪山楼观图》是北宋燕文贵所创作的纸本淡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溪山楼观图》是一件立轴作品,代表北宋初全景式山水的典型。此图绘高远、深远景色,溪山重叠,自下而上,自近及远,繁复细密。
《溪山楼观图》
83.《早春图》是北宋宫廷画家郭熙创作的绘画作品,此画创作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为郭熙晚年之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早春图》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渲染出画面宁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早春图》
84.《牧马图》是唐代画家韩干创作的一幅绢本淡设色画作。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牧马图》描画了一位虬须戴巾、腰插马鞭的奚官准备出外放牧的情景。主题明瞭,情节简单,图中黑白双马,奚官虬髻戴头巾,手执缰缓行。
《牧马图》
85.《湖山一览图》是由明朝画家唐寅创作的中国古画,描绘太湖的景色。画面的清空境界,体现了诗意和作者的审美感情。
《湖山一览图》
86.《丹崖玉树图》是元代黄公望创作的纸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山峦重叠,群山积翠,云烟缥缈,山腰殿阁隐现,山下平溪长松,小桥横卧,一人策杖寻幽,一派深远优美的意境。该图作于纸本上,充分发挥了笔墨融合的韵味,笔法疏松苍秀,点染随意,设色淡雅,潇洒自如。
《丹崖玉树图》
87.《丝纶图》宋·佚名。此图描绘了在苍苍茫茫的山林中,几位女子正在纶丝,两个天真的幼童则在嬉戏游玩,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掩映在山林中的茅屋围以栅栏,近处的山石陡峭高耸,附岩壁而长的苍松枝干虬劲蟠曲,显示了劲松雄强的本色。画上有一首题诗: “素丝头绪长,羡居好安排。青鞋不动尘,缓步交去来。脉脉意欲乱,春春首重回。王言正如丝,只付经纶才。”对此画的画意作了很好的诠释。
《丝纶图》
88.《湖山春晓图》是南宋画家陈清波所创作的一幅设色扇面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绘西湖早春秀丽风光。图画长堤、瘦松,三两游人可骑驴,或步行于小道上。对岸沿湖绿林环抱着一座数阁庭院,十分幽静美丽。院后水田阡陌,蜿蜒的湖山将观者的视线拉向远方,水天之际一抹远山隐于清晓雾霭之中,意境幽远。画家采纳“之”字形构图法,把近景、中景和远景连成一片。本幅款署:“乙未陈清波。”钤收藏印“庞莱臣珍藏宋元真迹”一方。
《湖山春晓图》
89.《万壑松风图》是五代时期画家巨然创作的一幅水墨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描绘了中国北方山水的雄浑景色,各种松树,百姿千态,栩栩如生。千山万壑,亭亭盖盖,苍郁清润。坡石用淡墨作长披麻皴,再以焦墨、破笔点苔,有沉郁清壮之韵。全图的笔墨沉厚浑朴而不失腴润秀雅,天趣盎然。
《万壑松风图》
90.《看泉听风图》是明朝画家唐寅创作一幅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该画描绘奇峰怪石、古木浓阴、清风飞泉,两位高士临流对坐看泉听风。
《看泉听风图》
91.《庐山高图》是明代画家沈周创作的一幅纸本浅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描绘的是庐山的景象,画中有白云、杂树、石阶、小路以及人物等。
这幅图在技法上借鉴元代画家王蒙的笔意,笔法稳健,气势雄沉,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力量感。山峰多用解索皴,皴染厚重灵动;中段山峦则用折带皴,皴笔精细,墨色较淡,表现出崖壁的险峻。左边崖壁先匀后皴,墨色较重,并以焦墨密点,显得苍郁幽深。
《庐山高图》
92.《雪夜访戴图》,国画精品,元著名画家张渥的代表作品,取材取材于晋代王徽之雪夜访问戴逵的历史故事。《雪夜访戴图》在历史上有诸多版本,因该故事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之高妙寓意,故而为历代画家所青睐,也往往成为创作的题材,如明著名画家周文靖也有《雪夜访戴图》的作品。张渥这幅作品工笔细描,取景淡雅清新,别具一格。”
《雪夜访戴图》
93.《林荫对话图》是明代金汝潜创作的一幅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图峰峦出没,树木成林,溪流如镜,林荫之下,有两人盘膝而坐,侃侃交谈。
《林荫对话图》
94.《六君子图》是元代后期画家倪瓒(公元1301-1374年)所画的一幅墨笔画。此图绘坡陀上六株树木劲挺列植。湖面宽阔无波,江上岗峦遥接还空。气象萧索清旷。六株树据李日华去为松、柏、樟、楠、槐、榆,有其象征意义。
《六君子图》
95.《龙宿郊民图》是五代画家董源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描绘了居住于江边山麓的民众庆贺节日的情景。此图以山为主,右侧的两座大山占据了画面的大半,山顶且有矾头。山下水面空阔,溪流蜿蜒,树木茂密成林。山下的人家在树头挂起了灯笼,溪边又有两条舟船,上竖彩旗,数十人自岸及舟联臂排列,似正在表演庆贺的歌舞。山下道路上点缀着一两行人,似在赶路,又似在游览。这幅图画的用意应该是表现清雅的江南山水中居人生活的舒畅和愉悦。
《龙宿郊民图》
96.《蜀道图》是明代画家谢时臣(1487-1567),吴(今江苏苏州)人。 山水法沈周,得其意而有变化,设色浅淡,笔 势豪放。此图描写蜀山的雄奇,蜀道的艰险。 远山与近石都作细致刻画,利用蜀道的近大 远小,将清晰的画面拉向远方。这表明作者 的画风不囿于一体,而是具有多样性。
《蜀道图》
97.《樵谷图》是明朝画家文伯仁创作的一幅纸本设色画。《樵谷图》描绘的是意境清幽的山水景色。画面上古松葱郁,枝干遒劲,生意昂然。溪水蜿蜒从山中而出,似闻淙淙水声。溪边有一院落茅舍,后山头草木回春,烟气苍茫。
《樵谷图》
98.《落霞孤鹜图》是明代唐寅所创作的一幅中国古画。唐伯虎擅画山水、人物、仕女和花鸟,尤以山水、仕女著称,他的山水画代表作《落霞孤鹜图轴》,精细清雅,配诗得体,诗情画意浑然天成,观之,如有一股青碧之气迎面扑来。
《落霞孤鹜图》
99.《醉儒图》是清代画家黄鼎的代表作。在《醉儒图》中,山中幽静,参天的古柏,虬曲茂郁。树荫之下,一醉汉赤裸上身,醉倒于兽皮上酣睡,他旁边的树下有两个个酒坛,一函古书,将风流倜傥的归隐文人,不羁的性格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体现了黄鼎人物画的功力。作品右上有他自题字“勾龙爽醉儒图,虞山黄鼎临。”可见其为临摹勾龙爽之画。此作不论画风,神韵都深得勾龙爽之遗韵。
《醉儒图》
100.《春山读书图》是元代画家王蒙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在晚期探索一种平面化的山水样式的产物。这幅作品完全是用短促、干涩且多为解索皴的笔触完成的,绝无王蒙以往惯用的渲染和丰富的皴擦。然而却有一种非常微妙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春山读书图》
点击下面文章,发现更多惊喜
点击☞今天没标题,小编去约会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