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双减之后,素质教育成为了全国家长、老师和机构都在关注的话题。而音体美当中,打头阵的就是音乐,也被称为“心灵的语言”、“人类的灵魂”,自然而然成为了广大家长素质鸡娃的首选。而一提到学音乐,学钢琴好像成了”中产标配“,朋友调侃:孩子班上40人,学钢琴的占一半,登台表演要摇号。然而很多家庭到最后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枯燥机械式的练琴,孩子坚持不下来,半路折损。即使有少数孩子坚持了下来,也变成了音乐演奏和考级的机器人,而非一个真正拥有欣赏音乐能力的感性素养人。真正的“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学音乐呢?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位学霸妈妈在孩子音乐教育上的心得,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让娃儿在牢固掌握音乐基本素养知识的同时,又真正的从心底里热爱上音乐!文末有超值福利推荐,喜欢的家长千万不要错过!!!作者:CC妈妈这年头十个孩子九个学乐器,虽然将来大家不一定让孩子走音乐专业,但弹奏乐器的确好处多多,不仅能培育孩子的音乐素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专注力、情绪管理力、理解力、抗挫折能力,建立自信等等。所以CC5岁的时候,我就跃跃欲试想让她学钢琴。然而,学了几次,新鲜劲儿过了之后,课程就坚持不下来了,更别提枯燥的课后练习了,甚至一度抵触到“谈琴就哭”的地步。后来跟钢琴老师在一次深谈中才知道,CC之所以学琴困难,除了年龄原因之外,最大的原因是她对音乐的“无感”。相比乐器而言,更重要的是对于“音乐热爱”的激发。是啊,我忽然想起来20多岁时学钢琴的我,我并非多么羡慕钢琴家们行云流水般的弹奏技巧,真正打动我的乃是他们指尖流淌出来的那或感人、或悲情、或激昂的乐曲,归根结底,我是热爱音乐,只不过我是最喜欢用钢琴这个乐器来表达而已。(当年一脸陶醉的学钢琴的我)恍然大悟的我当即就“放弃”了CC的钢琴学习,转而进入了音乐素养学习的培养。学乐器真的不能脑门一热,没有兴趣,那些枯燥的练习对孩子来说,真的简直就是折磨。兴趣怎么来?一定是在正式学乐器之前就打好足够的基础!于是我开始努力做功课,上网查了很多关于音乐素养教学的资料,发现奥尔夫等四大世界主流音乐教育体系,都倡导音乐学习应该注重音乐感知输入,通过“听”、“动”、“表演”、“创造”等环节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内在探索。此外我还专门找到了国内最高音乐学府之一的中央音乐学院,他们对青少年的音乐学习,建议就是:6岁之前,不要给孩子安排乐器系统性的学习。并且,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也曾表示:“音乐教育是要享受演奏的成就感。把热爱艺术、享受音乐作为学琴的要务,切不可为了正规化的要求,破坏了孩子的学琴的兴趣、乐趣。”因此,6岁左右开始对孩子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才是最关键的。这点非常重要,学乐器不该是一拍脑门的冲动决定,先把音乐素养基础做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这两年我一边自己带CC“玩音乐”,一边寻找合适的音乐素养课,毕竟自己不专业,而且时间、精力都很有限。终于在年初时测评到了各方面都不错的一款音乐素养APP——音乐壳,经过CC这将近半年的使用,确定效果好,而且愿意学,才来分享给大家。瞧瞧孩子跟着课程摇头晃脑的互动,轻松在边唱边玩儿就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她很享受这个过程,就连我在旁边一起看着的,都觉得很开心。我不禁感叹:潜移默化会构建孩子丰富的音乐素养,这些基调会让孩子的乐器学习悄无声息就显得顺风顺水。比如最开始认五线谱,没基础的孩子听着老师讲“线”和“间”可能一头雾水,但是音乐壳从最开始就很有趣味性,比如把线比做货架的隔板,把间比做隔板中间,孩子一下就懂了。而枯燥的音阶,用儿歌唱出来,也能迅速的被记住。而强大的音乐知识储备,也会让孩子接受起新知识时,更有兴趣。比如CC学钢琴有一个曲目的《仙女的竖琴》:老师习惯性地问“你知道什么是竖琴吗?”我猜大部分孩子都是回答不知道。因为CC说知道的时候,老师还挺诧异的:“你居然知道,这个乐器可不常见。”老师一脸刮目相看地看向我,大约以为是我功夫下得深,哈哈,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也是CC之前在音乐壳看到的:她一下就对这个曲目好感倍增,弹起来的感悟,我相信也跟完全不知竖琴为何物的感悟也会大不不同。比如学小提琴,孩子之前知道过他:看到他的作品时,就会莫名亲切。再说初学时孩子们觉得最难的“跟节拍”,如果是0基础上来就学,那跟节拍简直是个巨难的任务,但如果孩子有一定的节奏感训练,那跟起来简直有种“自然就能跟上”的优越感。别问,问就是像英语学习一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语感”的感觉。所以我想说的是,不管学什么音乐、乐器,都不是把孩子给老师一扔就完事儿的,孩子前期吸收的音乐元素越多,真正学起来越无痛。CC跟着音乐壳学系统学习之后,钢琴弹得也更溜儿了。最最最发怵的听音、唱音练习,也有救了。(钢琴老师说,听音这件事8岁之前听不出来,以后几乎就再也听不出来了。)她每天最头疼的就是这个练习,我也头疼,因为我也听不出来啊,甚至不知道她唱的准不准,但有了音乐壳的趣味练习,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