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调研了100位高校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发现他们都在吐槽这些
作者 | 诗雨 李茜
夜已深,某985大学讲师孙宇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他的论文马上就要步入写作阶段了,但这一天,他的想法以及之前建构起来的框架,受到了评审的质疑,更严重的是,评审指出的这些问题,他并不知道如何解决。
这种感觉太挫败了。孙宇就像突然闯入一个混沌且空白的空间,既迷茫又焦虑。
睡不着的他拿出手机,漫无目的地翻阅朋友圈和公众号,越看越精神,干脆坐了起来,一直刷了下去。
再一抬眼,天竟然快亮了,孙宇也感觉自己“身体被掏空”了,这才躺下去,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科研的焦虑、论文发表的焦虑、晋升的焦虑,已经让大学早已不是外界想象的舒适的象牙塔。前不久,996讨论盛行的时候,就有高校青椒吐槽说:996算什么,学术民工都是8117。
“人到三十七,报啥啥不批”
毫无疑问,大学是重科研的。
(数据来源:REMIX计划)
我们调研了100位高校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发现教师在专业成长上最迫切的需求是论文发表,紧跟其后的则是研究工具与方法和实操实践,这三项的分数都达到了4分(最高分5分)以上。这说明虽然大多数老师的定位是教学科研并重型,但实际上科研成长相关的需求得分明显高于教学成长。
其主要原因是在现有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和职称制度中,科研成果更大地制约了教师的职业成长,这一点在和老师们的聊天中也得到了印证。
有老师表示虽然自身偏向教学,但是每年都会被分配发表一定数量C刊论文的KPI。在老师们中间,也有部分人认为“做教学,老师永远不能和业界并驾齐驱”。
文明
浙江某大学
过去,高校更像是一个铁饭碗体系,如果想晋升职称,只需要在你想晋升的那一年,达到这个学科或学部的普遍要求就行。但现在,各大头部高校都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预聘制员工。这意味着如果你在三年、六年、七年达不到合同里的要求或学校对于科研的要求,你就得离开这里。
我签订了六年的固定期限合同,这六年我的核心任务是在某个等级的刊物上发表多少篇论文,拿到某个等级的多少课题。坦白讲,这并不容易。科研任务使我一直保持着中等偏上的压力感,时刻都不敢懈怠。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必须做出长远规划,将任务进行拆解,明确接下来的一年到两年里一定要做到什么,也就是说我已经失去了那种随意写文章,想写什么写什么,想发就发,想不发就不发的机会,如果今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没有实现,那明年我的压力就会很大。
孙宇
东北某大学
高校对于科研和教学的态度其实就是“口嫌体直”。尽管高校一直都强调要以教书育人为主,打造精品课程,但实际的评价及考核体系还是侧重科研。
在我们院,院长最重视的就是国家级项目几个,教育部项目几个,省级项目几个,发表C刊多少篇。即使我个人对科研没有很大的兴趣,对职称也没有那么强的进取心,但学校不行,学校需要你产出高质量论文。
三年前,学校给我们定了一个考核计划,要求我们每年必须发1篇CSSCI论文,教授需要3年发5篇,这个压力还是很大的。
C刊是很多老师的梦魇。新闻传播类C刊数来数去就那么几本,你要跟全国上千所高校的学者甚至许多业界人士竞争,你想想这有多少人。学术也是有圈的。参与科研,就等于要进入这个体系。这个体系给我最明显的感觉是“唯C刊论”,只有发表到C刊才有价值。
举个例子,如果你现在要开一个学术性的会议,你要是没找来几个C刊的编辑或主编给你站台的话,学术圈的人就会觉得你这个会议含金量不高。我有次开会碰到了一个地方院校的老师,以前是哈工程的博士,他博士期间攒了几篇论文没发,想留到工作后再发。结果他投出之后没多久就被拒稿了,拒稿原因是所在的学校层次不够。这家C刊说他们一般只发知名院校博导或在读博士的文章。而这位老师学校层次不够,不是博导,也不是在读博士,所以不能发,发了会影响期刊的学术声誉及影响因子。
项目申报也是如此。我前两天参加一个会,会上的老教授总结了一个经验——“人到三十七,报啥啥不批”。意思是当你超过37岁,在高校里报各种项目都很难获批了。
教学工作成了良心活
除了科研,另一大块占据老师们时间和经历的工作就是教学了。虽然和科研相比,教学的影响力是“Local”的,教学也不在老师的评价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权重比,但不少老师依旧会花大量时间琢磨课程。
孙宇
东北某大学
在高校,时间是相对静止的,我教的学生一直都是18-22岁。但,我慢慢地从比他们大两三岁三四岁,到现在大了快二十岁,都快成为他们的父辈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自己跟学生之间的这种代际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即使我想去了解学生,但我的思维方式或价值观念和他们还是有差异的。
这种差异也使我经常思考我对学生的引导,他们究竟接不接受,认不认同,还是说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我们所教授的内容之间已经产生了差异,只是碍于师生关系不直接表现而已。
为了让教学更好地跟上时代,我也尝试过邀请业界人士进入课堂,跟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但一方面是受地域及人脉等多种原因的限制,很难邀请到合适的业界的人,另一方面业界人士分享的内容通常是只与这个人有关,与这个课联系不大。
这么多年我始终感觉教学工作是一个良心活,45分钟你想糊弄也可以糊弄,但如果你要认真准备,有时候可能需要花费一周的时间去准备一个上午的课。好的课程需要精心设计,投入很多时间精力,但是这种付出在学校是得不到任何回报或承认的,也没有任何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鼓励,所以我感觉得靠个人对这个行业的热情或对职业的奉献才能做这么一个良心活。
馨怡
浙江某大学
比如说现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有新媒体编辑这门课,能上的老师都不是很多,传统的新闻教育里边是没有新媒体编辑这方面的内容的,都是要我们自己学的。
我们现在自学的方式要么向业内的人请教,要么自己找书去看,没有人系统地告诉我怎么做。网上找的那些微信的操作,都不是针对学生的,都是针对社会上媒体,太具体了那种操作。我们想有没有针对大学老师那种,培训完了我们可以再继续培训学生,既有理论又有实际的宽泛性的操作。
现在很多大学开了新媒体专业,开了融媒体课程,我们这边还是老师自学的阶段,我现在的学习都是片段的,没有系统性的学习。开融媒体的学校自己也在摸索,包括讲数据新闻,这个我们都不会操作,难度其实也蛮大的。如果暑期有这种班,十天二十天,自费我都参加。时间肯定要稍微长,不可能三五天就解决问题。
雅妮
四川某大学
我是做新媒体的,上课主要是新媒体和图形图像处理,新媒体实际操作主要是,我们学生以后出社会在传媒机构从事新媒体,现在学校里授课的内容和市场脱节,我们缺乏这个。学去了用人单位,流程和实际操作这方面缺乏实践。
主要是首先满足教学,要教学生的话自己最起码要懂得新媒体运营、内容生产的实际过程是什么样,不能纸上谈兵去进行课堂,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很关键,教师自己必须有这方面能力。
传统的学术会议被吐槽更多是混圈子
闭门造车是不可能的,所有老师都渴望与外界能多多交流。
(数据来源:REMIX计划)
在社交对象偏好上,近半数的老师表示希望与知名教授建立社交关系,除此之外,自媒体人、互联网公司管理层、互联网运营、新闻记者/编辑、同专业同年龄段的老师、期刊编辑等占比都超过20%,说明这些均是老师想要去发生互动的群体。可见,老师们希望与更多元的人群进行社交,社交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最困扰他们就是没有很多机会去交流、没有合适的人可以交流、交流不高质高量。
“聊得比较多是教学方法,可是大家关心的领域不太一样,所以其实这块聊得也比较少。如果学院内部有一两个老师兴趣比较相投的话,才会在学术方面聊得多一些。”湖南省某高校吴老师说。
平时看到相关文章会分享给同事看的陕西省某高校田老师有点“苦恼”,她分享内容是想和对方一起讨论,但对方不一定会看,所以她找不到可以长期与自己交流、讨论的对象。
江苏省某高校段老师也有相似的感触。“分享之后能获得讨论的机会不多。讨论有时是个近距离的行为,很少能直接就分享内容形成深入讨论,比如你分享一篇论文,很多人就点个赞结束。在学术圈看到一些同行发东西,比如学界大佬们,年轻人顶多跟后边点赞。并不能做出实质性的互动。”他说。
(数据来源:REMIX计划)
100位老师还给常见的学术交流方式打了分,其中老师们满意度最高的学术交流活动是工作坊(5.19分)、暑期班(5.06分)这类带着实践、应用目的的活动,而传统的学术会议得分只有4.78分。很多老师甚至吐槽这些学术交流活动已经脱离了交流的初衷,更多是为了混圈子,助益极其有限。
在和100位新闻传播专业高校老师聊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三个很有趣的地方。
(数据来源:REMIX计划)
传播学专业的老师则对组织架构更关心。
老师们都有很强的前沿、新鲜信息获取需求。通过对不同专业的交叉分析,我们发现新闻学专业的老师对产品逻辑和用户数据更感兴趣,传播学专业的老师则对组织架构更关心,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老师对营销策略表现出更高的关注度。
对比发现,教新兴专业的老师们,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对互联网产业历程及动向趋势的关注度没有传统的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以及广告学的老师们高。比起行业动向、趋势这些宏观的信息,新兴专业的老师们更倾向于关注产品运营方式、盈利模式这些中观信息,以及时下冒出来的新技术、新形式这类微观事物。
超过80%的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来获取信息。
(数据来源:REMIX计划)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产品的更新,老师们获取专业信息的渠道也有所扩展。一方面,使用传统的学术渠道如学术期刊、学术交流活动来获取专业信息的教师依然达到90%左右,另一方面,已经超过80%的教师在通过微信公众号来获取信息,且接近20%的教师曾通过购买线上付费内容获取信息。
不过,这里“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场景并不是指自己会每天翻阅订阅号的列表,比起自己去搜索信息,很多老师会选择打开群和朋友圈,去看别人分享了什么样的内容。
都在积极进取,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和老师们聊完后,我们感触颇深。
不管是在科研方面、教学工作还是外界交流上,所有老师们都展现出了很强的积极性,希望自己能更精进,希望欠缺的地方能有所改善,但受限于各种客观、主观的因素,最终呈现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新闻传播学科直接勾连着实践,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学科的特征。现在,新闻传播学科对应的传播媒介正在经历巨变,传统媒体在摇摇欲坠,新的媒体形态也远远称不上稳固,学科到底该研究什么,追求什么,发表什么,很多人已经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在今天,如何解决困扰他们的问题,给他们更好地开展科研、教学工作提供助力,已经升级为一个绕不开的议题。
更多精彩活动
REMIX计划的目标是打破壁垒,促进大学与业界的交流融合。这里不仅有深度的互联网行业案例分析、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及最新企业课题招募信息,还有一群有趣且想要站在时代潮头前面的人。
投稿、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 | 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 | yunlugong
网站 | www.ciweigongsh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