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高危斑块? 看看高分辨核磁怎么说
又快到年底了,来医院体检的人也越来越多,相信您肯定见过不少这样的 B 超报告单:右(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可见范围约 X.0 X Y.0 mm 的低(等或高)回声斑块。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评估这些斑块是否高危呢?
斑块:看大小?还是看稳定性?
可能大多数人会更关心斑块的大小,主观地认为斑块小就问题不大,而斑块大就问题严重。但其实,多数情况下,斑块大小并不是有效的诊断依据,不稳定斑块(也就是易损斑块)才是引发脑卒中的极高危因素。
2003 年 Naghavi M 等人总结尸检结果后提出诊断易损斑块的主要标准及次要标准 [1],如下:
主要标准包括
(1)斑块内活动性炎症,(2)薄纤维帽及大脂质核心,(3)内皮细胞脱落伴表面血小板聚集,(4)斑块出现裂隙及受损,(5)严重狭窄。
次要标准包括
(1)浅表钙化或结节,(2)黄色斑块,(3)斑块内出血,(4)内皮功能异常,(5)正性重构。
因此,评估斑块是否稳定,是否易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如何识别易损斑块?
血管超声诊断方法是初步方法,可以通过低、等、高和不均质回声来判断。一般而言,高回声和均质回声是稳定的,反之不稳定。TCD 通过血流速度,CTA 及 DSA 从形态上可通过斑块是否不规则、血管表面毛糙(或规则),是否存在龛影。
而高分辨磁共振(HR-MRI)才是最直观的检查方法,不仅可以识别斑块构成特点,清晰显示斑块的易损性;还可以识别斑块强化程度及识别管壁重构状态,分析斑块与近期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HR-MRI 已成为目前临床识别易损斑块最具有前景的辅助检查手段
1. 识别斑块构成特点
表 1 各种斑块构成在不同序列上的信号表现 [3]
注:TOF 像:时间飞跃法动脉成像的轴位断层像;PDI:质子密度成像;CE-T1WI:强化的 T1 加权像
纤维成分:斑块内的纤维成分相当于细胞外基质,相较于临近组织,其在 T1WI、T2WI 及 PDI 上呈现为等/稍高信号,而在 TOF 像上则为等信号。在 CE-T1WI 上,纤维成分可见强化。薄纤维帽提示易损斑块。
脂质核心:在 T1WI 上可表现为等/高信号,PDI 上表现为等信号,由于 2/3 的脂质核心为固态或半液态,因此在 T2WI 上表现为低信号,而液态的脂质核心则表现为稍高信号。与纤维成分相比,脂质核心在 T1WI 上强化更少。大的脂质核心也预示着斑块易损。
斑块内出血:在 T1WI 及强化 T1WI 上为识别斑块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易损斑块的重要特征,其在 HR-MRI 上表现为 T1WI 高信号。斑块内出血的信号强度取决于血红蛋白的氧化状态,信号改变可参考脑出血的信号变化(详见《我在核磁上,看到了脑出血的一生…...》)。
钙化:在 T1WI 及 T2WI 均表现为超低信号。钙化结节突入管腔内或表面钙化也提示斑块易损。
文字与表格看起来有点抽象,让我们在 HR-MRI 上直观感受下 [3]:
2. 识别斑块强化程度
斑块强化在 T1WI 上常见。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强化斑块可能提示其为责任斑块。这种斑块强化目前认为可能与新生血管形成及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斑块强化也可见于炎症性疾病,HR-MRI 上的表现可与动脉粥样硬化相似。
斑块强化程度可反映炎症活动水平,目前认为这种强化程度的不同与近期血管事件相关。
以下为斑块强化分级(见图 4~6 [5])
0 级:斑块强化程度类似于或低于同一血管无斑块处管壁强化程度;
1 级:强化程度高于 0 级,但低于垂体漏斗柄的强化;
2 级:强化程度类似于或高于垂体漏斗柄的强化。
图 6:61 岁女性,2 级强化:A 图:TOF-MRA 示右侧 MCA M1 段轻-中度狭窄; B 及 C 左图:黑血成像提示相应位置的管壁增厚(箭头); B 及 C 右图:轴位像显示偏心斑块,斑块强化(箭头)强于垂体漏斗柄(*号)[5]
3. 识别管壁重构状态
HR-MRI 更有利于识别管壁重构情况。管壁重构在冠脉斑块中研究较多,根据重构指数分为正性重构及负性重构,重构指数>1.05 为正性重构,<0.95 为负性重构,1.05~0.95 之间为中性重构。其中,正性重构提示症状性斑块 [6, 7]。
图 7 正性重构:左图:正性重构的示意图,管壁(黑色)向外扩张,其内富含脂质(灰色),管有或无缩小(白色);右图:基底动脉重度狭窄, E 图为血管最狭窄处,与狭窄远端(D 图)相比,血管面积增大而管腔面积缩小;
负性重构:左图:负性重构的示意图,管壁(黑色)无向外扩张,其内富含脂质(灰色),管腔缩小(白色);右图:基底动脉重度狭窄, E 图为血管最狭窄处,与狭窄远端(D 图)相比,血管面积稍有缩小而管腔面积明显缩小
阅读推荐:
编辑 | 陈珂楠
投稿及合作 | chenkn@dxy.cn
题图来源| shutterstock
参考文献:
1.Naghavi M, Libby P, Falk E, et al. From vulnerable plaque to vulnerable patient: A call for new definitions and risk assessment strategies: Part i[J]. Circulation. 2003;108:1664-1672
2.W van Lammeren G, L Moll F, Borst G, et al. Atherosclerotic plaque biomarkers: Beyond the horizon of the vulnerable plaque[J]. Curr Cardiol Rev. 2011;7:22-27
3.Choi YJ, Jung SC, Lee DH. Vessel wall imaging of the intracranial and cervical carotid arteries[J]. Journal of stroke. 2015;17:238-255
4.Chu B, Yuan C, Takaya N, et al. Image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Serial high-spatial-resolution, multisequenc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ies identify fibrous cap rupture and penetrating ulcer into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J]. Circulation. 2006;113:e660-661
5.Qiao Y, Zeiler SR, Mirbagheri S, et al. Intracranial plaque enhancemen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events on high-spatial-resolution mr images[J]. Radiology. 2014;271:534-542
6.Bodle JD, Feldmann E, Swartz RH, et al.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 emerging tool for evaluating intracranial arterial disease[J]. Stroke. 2013;44:287-292
7.Ma N, Jiang WJ, Lou X, et al. Arterial remodeling of advanced basilar atherosclerosis: A 3-tesla mri study[J]. Neurology. 2010;75:25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