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丨译文丨常见3种颅内囊性并强化壁结节肿块【影像学院J156】

张隐笛 译 新乡医学影像 2019-04-27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原文:《Brain and Spine Imaging Patterns》

翻译:张隐笛


囊性肿块并强化壁结节


血管母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罕见,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2.5%,发病高峰年龄在30-40岁。它可与Von Hipple Lindau综合征伴随发生,此类病人发病年龄通常年轻。其最常发生于小脑,也可见于延髓和脊髓。病灶约60%为囊性肿块,约40%为实性,囊液可能含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患者红细胞生成增多。约一半的囊性病灶由薄壁囊肿和偏心性壁结节组成,另一半为囊性薄壁肿块灶。

    VHL特点为有双侧发生的多中心性生长趋势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枢血管母细胞瘤、肾细胞癌、嗜铬细胞瘤、胰腺胰岛细胞瘤、淋巴囊瘤、肾,胰和附睾囊肿。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是VHL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发生于40%的患者。其发生于小脑(65%)、延髓(20%)、脊髓(15%)。幕上血管母细胞瘤非常罕见,多发的血管母细胞瘤见于10%-15%的病例。通常情况下,内淋巴囊瘤非常罕见。在VHL综合征患者中,影像上约11%-16%的患者可发现该病。

病例1

   

右侧小脑半球见一囊性病灶伴壁结节,FLAIR示壁结节呈高信号

病例2

横断位及冠状位T1WI+C示小脑半球多发强化灶,其中左侧小脑半球间囊性病灶并壁结节

矢状位T1WI、T2WI及T1WI+C脂肪抑脂低位胸髓见一囊状病灶伴壁结节强化,矢状位T1WI+C示C3、T12脊髓水平面见一结节强化灶


转移性疾病(腺癌)

    幕上转移瘤更常见,幕下更少见。然而,在一个50岁以上患者中出现小脑的孤立性占位时,诊断为转移性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小脑转移瘤的发现对神外手术切除孤立性病变的选择至关重要。当小脑内出现一个伴壁结节的囊性病灶时,鉴别诊断包括少年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儿童和青壮年),血管母细胞瘤(30-40岁患者)及转移瘤(50岁以上患者)。

   

横断位T1WI、T2WI示左侧小脑半球囊性病灶,T1WI+C示囊壁有不规则、部分强化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少年小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被划分为WHO I级星形细胞瘤。大多数(85%)小脑星形细胞瘤为毛细胞型,且多发生于10岁以前。小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通常为边界清晰的囊性肿块伴壁结节,囊壁通常无强化,强化部分通常代表被压缩的脑组织。

   

横断位T1WI、T2WI示囊性肿块伴分隔,T1WI+C示分隔强化



版权声明

    本微信平台属于个人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所有转载视频只用于基层教学使用,且明确注明授课专家姓名,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