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国彩 | 借得东风兴刘畈

本编委 蕲黄文学 2022-12-28

▲李正阳题

昨天(4月11日)8点,我又如约来到了黄梅文化公园南门小凉亭前,早有黄梅文史哲群主王唤柳先生在凉亭等候相迎。根据王先生安排,他邀约几位黄梅文史哲公众号的文友同赴小池镇刘畈村采风。


刘畈村地处小池镇以北十公里处的长江岸北大平原,该村版图面积2.2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350亩,还有湖田145亩,渔塘水面190亩。5个村民小组,居民313户,1288人。4名村干部,44名中共党员。

一条双车道东西向的笔直水泥公路通村而过,交通比较便利。这个村水田主产稻谷,旱地产棉花油菜(近年棉花销售行情不好,基本无人种植),除了粮棉油农产品以外无其他产业和企业,主要收入来源还是靠外出打工。村集体经济薄弱,目前整体经济尚属欠发达的村。


村支部书记刘树华同志生于1965年,2011年接任支部书记至今历时十年了。他任主职十年来踏踏实实先后为群众办了一些实事:修建了55千瓦和30千瓦的电动提排水泵站,供农田抗旱和排涝所用;修建了2.5公里水泥村组公路;建了文化广场和戏台;为湖田烂泥公路铺垫了2000米长路面的沙石料,改变了原来的烂泥路况;安装了村组路灯;全村居民用上了安全干净的自来水;已建一个村级公厕,各小组的公厕今年正在计划筹建之中。

近十年来比以前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当然与全县发达的村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缺少资金来源,很难引进相关产业项目,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建设步伐难度还很大,村支部心有余而力不足。


该村今年有一大优势:县委常委兼小池镇党委书记杨立峰同志挂点刘畈村,国家干部熊卫平同志驻点该村,还有曹凤琴(女)同志挂职该村第一书记。大大加强了该村的领导力量。


该村还有一重大亮点和契机: 民国时期黄梅三大作家之一的著名作家刘任涛先生(1912年-2009年,享年98岁)铜像4月3日在他的故里刘畈村回龙地公路边安放落座。参加铜像揭幕的有各界知名人士和宗亲好友。

刘任涛先生曾被前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称为"中国的白求恩"的崇高赞誉。刘任涛是一名党外的"布尔什维克″,他担任国民党军医时为新四军伤病员提供医药,参加过策划国民党"重庆号"军舰起义活动,也是发现并指挥扑灭日寇散布在上饶、广丰鼠疫的执行者。曾为刘伯承元帅和胡风做过眼科手术。他为黄梅家乡培养了40名眼科医生,亲自给2300余人作眼科手术,先后治疗过4万余人的眼疾,使这些眼疾患者解除了痛苦并重见光明。


他一生写过不少有革命影响的著作,是著名的电影编剧和作家。他是黄梅民国时期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位名人。他一生为人民为革命鞠躬尽瘁作过重大贡献。历史记住了他,人民记住了他。

相信刘畈村今年在小池镇委书记挂点和驻点国家干部的正确领导下,借得党庆一百周年的东风,并利用好刘任涛这个历史名人的文化资源效应,并调动发挥好刘畈村在外的富豪赤子的思乡兴乡热情,广辟财源,引进外资,动员他们回乡创业,共同为建设刘畈美丽乡村出计、出资、出力,改变该村的村容村貌造福子孙,使刘畈村跃入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行列。在党建一百周年之际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打一个乡村建设的翻身仗,让旧貌变新颜。

2021年4月12日

左起:蒋国雄、严凤琴、柯凤珍、刘光天、刘树华、王唤柳、彭玲、何国彩、石成桥

【作者简介】何国彩,山野村夫,停前镇三渠村人;爱好旅游、拍照、唱歌、种养花草,偶尔写篇把文章自娱自乐。

【链接】石成桥 | 刘畈村之行

蒋国雄 | 先贤故里刘畈行

何国彩 | 我爱家乡黄梅

何国彩│黄梅三渠有条龙惜河

何国彩|黄梅早期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王唤柳 | 演好自己的角色

何志勇 | 田岸上的豇豆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