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志勇 | 田岸上的豇豆

本编委 黄梅文哲 2022-12-28

▲李正阳题

黄梅人会过日子,特别是上乡人。稻田里种稻子,稻田岸上土质肥沃,水源与稻田共享,合理利用,岸外种上豇豆,岸里挨着水田边种上黄豆。它们都长得特别好,自然光照下的豇豆比大棚里面的高一档次,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正宗绿色环保,夏天每道田岸外边是一条绿色的豇豆“长龙”,与内侧矮点的黄豆“队伍”相映,仿佛给金黄的稻子镶嵌了一条碧绿的玉边。到了午饭时间,农家在稻田干活收工上岸,摘下头上的麦草帽,顺手将一根根豇豆摘下来,往帽子里一装带回来,省时省力,工作炊事两不误。

摘田岸上的豇豆一般挑偏熟一点的,一方面农民节约,没长熟吃了不划算,另一方面太嫩的豇豆太硬,炒出来是脆的(黄梅话叫“酱的”),吃不出那正宗的味道。豇豆摘回来,掐成段,掐的时候很讲究,左右交替抽筋,豇豆掐断有节奏的“啪啪”声听起来很悦耳,剔除虫吃的位置和两头的稍,太熟太老的直接剥了只留豆米,然后一起洗干净。
田岸上的豇豆炒的时候很讲究,先将土灶烧热锅烧烫,将洗干净的豇豆段放在热锅里摊开,盖上锅盖一会,豇豆变成翠绿色,这叫做法“杀青”,既可以除掉豇豆的青气,又可以炒的时候省油,然后拌动豇豆再摊开,在锅底留巴掌大的一块空地方,倒上自己榨的菜籽油,将盐放在油中烧一会,这叫“炼油”,可以让菜油香而不腻,待油中泡沬消失,将摊开的豇豆同油一起大火翻炒,适时在锅边喷少量温水,如果喜欢吃辣,可以配点自家的土辣椒。待豇豆炒软起锅,香气扑鼻,吃起来外脆内软,清香略甜,非常可口,吃完豇豆角后,盘里还有紫色的汤,汤里还有散落的豆米,这也是精华,泡上米饭或锅巴,又是一道抢手的美味,童年舌尖上的味道,走多远,去多久,永远忘不了!

【作者简介】何志勇,1974年出生,黄梅县苦竹乡安山村人,现任马应龙药业特药部鄂东南区域经理。【链接】何国彩 | 我爱家乡黄梅
后续:黄梅烈士后代的求助信美丽乡村之苦竹
柳景钢│黄梅张胜二  外婆家的原野
余建新 | 再遇田鸽余建新/异乡际遇王唤柳 | 演好自己的角色
小池镇莲湖村桥下党支部宣讲党史有序开展
李滨 | 凡人善举
小池人热烈欢迎黄梅文史哲采风
人类还能撑多久?
黄梅乡下 古老的做米课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声明】在公众号“黄梅文史哲”封禁期间,“黄梅文教”“老家黄梅”代其发文,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