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仲华 | 浔阳东北白湖滨,薛汊纵横晓问津

本编委 蕲黄文学 2022-12-28

▲李正阳题

本平台将于2022年6月出版文集。请在“黄梅文史哲”“鄂东文史哲”(含被屏蔽的公众号“黄梅文史哲”)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与小编联系,以便定稿!👉鄂东文史哲文集(卷一)·序
黄梅县人都说庐山有九十九个洼,太白湖有九十九个汊,此言不虚。在我老家黄桥沿湖三五里范围内,就有五咀三汊一水寨,即雷咀、马林咀、栗林咀、洪咀、茶山咀:许汊、薛汊、江汊和舒城寨等村落。在这里,能让你感受到水的灵动,品味到山的俊秀。清初诗人王士禛在薛汊写有《太白湖》诗,赞此处胜景:

浔阳东北白湖滨,薛汊纵横晓问津。

何处云中庐岳影,满堤衰柳送行人。


薛汊在薛山脚下,山峦后拥,湖水前绕,湖光山色,情趣盎然。这里有因达摩到此一游,而名留千年的青莲庵。黄梅县志载“青莲庵,在路途镇(今属濯港镇)长安湖口,因庵前有莲得名。相传达摩过此,康熙二年僧易明重建”(见丙子黄梅县志卷十四建置志寺观第一百一十八页)。
达摩东渡,从印度航海到了中国南方,梁武帝不能接受达摩的佛法,达摩便渡过长江往北,遇山朝拜,遇寺讲禅,大力弘扬自己的裨宗佛法。现属黄梅的薛汊原是长江边一渡口,是达摩渡过长江后落脚的第一个地方,青莲庵也成了他过长江后讲禅的第一个寺庙。达摩静坐在这庵前,寂静安谧的旷野,于悠悠莲香中听钟罄之声,如天籁之音,遂赐寺名青莲庵。并诵一偈语:一花一净土,一念一如来,一念心清净,莲花佛前开。前清进士黄利通在康熙年间回祖居地薛山祭祖,在青莲庵前赏莲,也留下太白湖观莲诗四首:

一、

十里芙蕖照水匀,扁舟摇曳意编親。

香来风末浑无定,色染霞端清有神。

夜月垂光交澹漠,秋云芳影慰沉沦。

赏奇莫道三湘芷,熟对明湖看未真。


二、

新荷无数濯清涟,掩映秋光别样鲜。

岀色早知谁曾望,含香何意待人怜。

周旋风雨疑无力,变化云天亦有权。

自去濂溪今遇赏,空教岑寂阅多年。


三、

渴望湖天取次尝,清阴万点沂虚光。

风飘叶逐斜阳远,露滴花生秋水凉。

弱萍随流羞对影,轻鸥惯浴不闻香。

飞觞醉遍芙蓉路,谁厌诗家一路狂。


四、

藕花随意日成阴,千顷明湖次弟侵。

水面寻香还寂寞,月中顾影愧浮沉。

淡红漫许佳人妬,空碧难沾俗士襟。

却道东山分一片,乾坤百里俱高深。

原注:邑东山绝顶有白莲池。

薛汊不仅有独特的自然风貌,神奇的美丽传说,还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如这里有五百年前义官黄仲懋薛山古墓。丙子黄梅县志载:“黄仲懋,岁饥岀粟二千五百石助赈,旌义官,平生於津梁祠祀无不助修”。(见黄梅县志卷二十七义行第三七四页)。

县志所载长安桥、福主庙均是他率其六子岀资兴建。前清黃利通有薛山祖墓碑文并载于国家清史文献中:“祖去今垂二百年,号字不传也。一生事跡,惟孝义载邑乘,而此外不及评也。祖之后为六支,世次俱家谱,而不待刻石而后知也。礼不必志也、铭也、表也,惟其不忘也。石可磨也,字可没也,薛山之木可枯也,太白之流可竭也,吾祖之泽犹在也,勿敢忘也,勿忍忘也,而恐亡也”(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石亭稿228页)。

水乡的清凉,淳淳的古韵,这里绝对是一个能够让你忘却俗务,荡涤心灵的好去处。薛汊纵横晓问津,四面八方皆是景,四时有佳景,时时景不同。

侧耳听,听到的是太白渔歌,前乡贤余世芳先生游此写了《太白渔歌》一首:萍叶芦花极望长,歌声缭绕水中央。夜来渔火还归棹,惊起汀洲雁几行。

放眼看,看到的是水波连连的太白湖上“断续渔歌随岸转,清闲鸥鸟聚沙园”。太白湖湿地是侯鸟迁徒必经之地,薛汊紧邻的洪家咀有一大片沙滩,是水禽水鸟的乐园。特别是到了冬季,成千上万的鸥鹭、野鸭集聚于此,盛为壮观。
再远一点,隔江相望的庐山,倒映在太白湖中,匡庐浮影,宛如幻境令人叹为观止,视线中还真有一小岛,叫蛤蟆喝浪,是湖边突兀一高坡,地形如蛙,头朝湖心,长年吞吐涌流浊浪,保佑一方平安。

薛汊东南二里许,是太白湖十景之一的书沉湖畔。舒城寨原名“书沉寨”,山形如一部具大的书,屹立在太白湖畔。舒城寨名源自于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传说太白街许嫂撂下龙王给她的神旗,包裹着《诗经》平放在水面上,变成了一座书状孤山屹立,从而搭救了被洪水围困的乡亲。

薛汊西北三里许是太白湖十景之一的游螺浮墩,是黄桥村湖湾一墩,在太白湖北滨游螺墩上,状如青螺,垒壳成礁,浮晃若游。现被认定为游螺墩古文化遗址保护起来,遗址面积约1050平方米采集标本有新石器、商、西周三个时代遗物。

薛汊北三里许是是原网埠村(现名为余世显),黄梅古十景之一的濯港晚渡,清朝学者王士正有一首咏《濯港》的诗这样写道:网埠村前风物幽,渔人网罟集汀洲。阿谁识取源头水,破额山前碧玉流。清人石灿有诗《太白湖晚渡》:

波光如镜接遥天,极目平湖万顷连。

断续渔歌随岸转,清闲鸥鸟聚沙园。

淡烟斜抹舒城柳,夕照频催濯港船。

更有隔山山色好,几回搔首水云天。


诗人诗篇中所写的是围湖造田之前的那一幅恬静安详的画面。任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我登薛山远望,心情顿觉开朗,仿佛看到了青莲庵佛前的那朵青莲,绽放千百年。

作者简介

黄仲华,黄梅县大河镇黄桥村人,律师,现客居广东中山市。

【链接】挪步园惨案(四)
古梅国梅氏迁徙考
黄利通笔下的西山胜境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顾问:周慧  刘光天主编:李滨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龙静、朱文霞、何国彩、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柳景钢、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蒋国雄、蔡群执行副主编:龙静  柳景‍钢

联络部(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蔡群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