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家鼓,太原锣鼓的根

2016-12-18 郝妙海 太原道

2008年,太原锣鼓被正式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太原锣鼓是由太原民间早年间广泛存在的“社家鼓”,演变而来的。可以说,“社家鼓”就是太原锣鼓的根。



社家鼓,有些人称之为社鼓,或社火锣鼓。它的由来或许与远古的社神(即土地神)祭祀有关。到后来,乡村中祭祀百神的酬神娱乐组织,也称为“社”。而酬神时以社为单位表演而兴起的各类歌舞百戏及杂耍技艺,则称为“社火”。于是,伴随着社火表演的伴奏锣鼓则被称为“社鼓”或“社火锣鼓”。而在太原市郊,一直将这种锣鼓演奏称为“社家鼓”。

明清时期,太原市郊的乡村几乎村村结社,大点的村一个村会有好几个“社”。而且迎神赛社活动频繁,社家鼓在各家结社活动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逢有赛社或节日活动,多家村社的社火常常会聚一处,一比高下。因而,各社的文艺爱好者们不仅在社火节目上推陈出新,而且在社家鼓的演奏上精益求精,形成了各村各社独有的流派和风格。近代以来,“社火”已不局限于祭祀酬神活动,而是更多地出现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的娱乐活动中。但直到民国年间,“社火”活动在不少乡村仍是以社为单位进行。“社家鼓”的演奏在太原市郊的不少村庄则一直沿袭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社家鼓的配器分为“大家具”和“小家具”两部分。“大家具”有大鼓一面(一般为18寸)、马锣一面、铙钹(大镲)最少各一付,是主奏乐器。“小家具”有小战鼓一面、二钹和铰子各一付,为配奏乐器。其基本的击打方法为滚(正流水)、处(逆流水)以及行进时使用的单一二五。其击打技巧则可快可慢,随机应变。传统的社家鼓,可单独演奏。但更多的时候,是和其它社火节目配合表演。特别是和龙灯的配合,简直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当一支熟练的社家鼓队伍伴着龙灯走街串巷,行进时鼓点轻缓,锣声清脆,锣鼓协调,如行云流水,在村庄上空缭绕。舞龙未曾表演时,大小家具交错演奏,节奏分明、起落有序、清脆优雅。而到舞龙高潮处,鼓点铿锵,雄浑高亢;锣声急促,厚实嘹亮;铙钹翻飞,风吼潮涌;整个曲子如惊涛拍岸,万马奔腾,扣人心弦。常常是鼓借龙风,龙借鼓威,引得大人小孩满大街追着看。整个村庄都会沉浸在喧闹之中。

当年的社家鼓表演,没有服装,没有队形,甚至没有固定的队伍。由于太过普及,也太受人欢迎,村里会敲打的人比比皆是。保不准那个随行的农家汉子手痒痒了,便蹭上去换一个人下来,露上一手。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太原锣鼓推而广之,鼓点更加丰富,服装更加鲜艳,队伍更加庞大,队形更加整齐,但却日渐没有了社家鼓的影子,好多大型的锣鼓队,甚至连锣都没有了,小家具则更难见到。以至有些锣鼓专家叹息原社家鼓“独具特色的大小家伙对打基本已经失传,虽有鼓谱,但已无人会打……太原锣鼓自身的传统曲牌和技巧逐渐流失。”然而,事实并非如这位专家说得这么悲观。由于“社家鼓”的根深深扎在民众之中,在如今的晋源区,有些村庄能完整演奏“社家鼓”曲谱的仍大有人在。近日,在义井街办的吴家堡村,借了编写村志的机会,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老艺人师伴狗召集了张玉保、李二兰、李毛小、李反生、赵外信、刘二牛、胡会清、左贵生等十几个老伙计,稍一上手,就顺畅地将一套独具吴家堡特色的“社家鼓”鼓曲原汁原味、完完整整地敲打了下来,让受邀专程赶来的省城锣鼓专家惊叹不已,大呼过瘾。为了让这套曾伴随吴家堡龙灯红极一时,历经千锤百炼而近乎完美的鼓曲更好地传承下去,他们不仅录了音,录了像,还记录整理出一套完整的鼓谱。更让人欣喜的是,吴家堡村的“社家鼓”不仅原汁原味完整保留下来,而且传承有序,后继有人。最近,已有不少中青年锣鼓爱好者加入进“社家鼓”的敲练行列。关键的大鼓手位置,不仅有杨宝贵等男鼓手,而且破天荒地吸纳了吴金花、潘海琴、魏建花等好几个女鼓手,使这个古老的鼓曲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根在,太原锣鼓必将更枝繁叶茂,更灿烂多彩。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郝妙海更多作品:

郝妙海:“拉锯、扯据”,温暖的儿时回忆

郝妙海:乡村事筵,从未走远的浓浓乡俗

郝妙海:从《太原县志》看村庄兴衰

郝妙海:“毛鬼神”是个什么鬼?

郝妙海:五十年前我去太原十五中上高中

郝妙海:夏日虫戏,太原的乡村故事

郝妙海:太原话里变幻多端的“圪”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