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经注》里的运城

杨年生 太原道 2021-02-23

一、《水经.河水注》里的运城


△又南过皮氏县西。

皮氏县,王莽之延平也。故城在龙门东南,不得延迳皮氏,方届龙门也。

皮氏县故城,县址在今山西河津市阳村乡太阳村东南,太阳村原村口牌坊上书“古皮氏城”四个大字。

注文“(皮氏)故城在龙门东南,不得延迳皮氏,方届龙门也”是郦道元对经文出现错误的校勘,指出(皮氏)故城在龙门的下游,不可能先经过(皮氏)故城再经龙门;也间接反衬了郦氏治学之严谨。

△又南出龙门口,汾水从东来注之。

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经》所谓龙门矣。《魏土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岩际镌迹,遗功尚存。岸上并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灭,不可复识,一碑是太和中立。《竹书纪年》:晋昭公元年,河赤于龙门三里。梁惠成王四年,河水赤于龙门三日。京房《易妖占》曰:河水赤,下民恨。

龙门,即今禹门口。《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相传这里是大禹治水时开凿,故称禹门,又称龙门。这里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之处。《三秦记》中有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下者为鱼的神话记载。传说:“每岁季春有黄鲤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之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代为龙。”

梁山,今称吕梁山,又称为龙门山;为吕梁山最南端[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8页。]。而按注文“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考量则梁山为横亘黄河的吕梁山西南余脉。并非局限与山西一侧,按下文“河水又南迳梁山原东”考量则注文中的梁山还当涵指陕西境内的黄龙山。

△又南过汾阴县西。

河水东际汾阴脽,县古城在脽侧。汉高帝六年,封周昌为侯国。《魏土地记》曰:河东郡北八十里有汾阴城,北去汾水三里。城西北隅曰脽邱,上有后土祠。《封禅书》曰:元鼎四年,始立后土祠于汾阴脽邱是也。又有万岁宫,汉宣帝神爵元年,幸万岁宫,东济大河,而神鱼舞河矣。昔赵简子沈栾激于此,曰:吾好声色,而是子致之;吾好士,六年不进一人;是长吾过而绌吾善。君子以为能谴矣。

汾阴县,汾阴故城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南荣河镇庙前村。(2006,山西文物局)

汾阴脽,汾阴脽故址在今万荣县庙前村西;按注文“(汾阴)城西北隅曰脽邱”,汾阴脽位于汾阴故城的西北角;是汾河入黄河处的一处土丘,可惜已为黄河所没。原来的汾阴脽高十余丈,宽两里,长四五里,背汾带河,四面环水,是一块天然的泽中方丘,传汉武帝曾于脽上得古鼎二[《水经.汾水注》: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也。]。

汾阴脽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风水宝地。据史料记载,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是轩辕黄帝扫地而祭之所。注文中的后土祠位于“汾阴脽”上。汉武帝即位后把祭祀后土列为国之大事。从元鼎至天汉元年,汉武帝曾八次巡幸汾阴脽祀后土。元鼎元年六月得宝鼎于祠旁,即兴作《宝鼎之歌》,并改年号为元鼎。明万历年间,由于黄河泛滥,汾阴脽被激流冲刷而塌陷,后土祠择地迁建。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黄河泛滥,后土祠被淹,只留下门殿及秋风楼。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秋,黄河决口,原后土祠建筑已荡然无存。

现今的后土祠位于今万荣县庙前村北的高崖上,是清同治九年荣河知县戴儒珍所迁建。后土祠现存有山门、井台、献殿、香亭、正殿、秋风楼、东西五虎配殿等,规模宏伟,构思巧妙。山门与井台组成国内罕见的“品”字戏台,对研究中国古代舞台形制提供了重要例证。万荣后土祠是全国最大的后土祠且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996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水又迳郃阳城东,周威烈王之十八年,魏文侯伐秦,至郑,还筑雒阴、郃阳,即此城也。故有莘邑矣,为太姒之国。《诗》云:在郃之阳,在渭之涘。又曰:缵女维莘,长子维行。谓此也。城北有瀵水,南去二水各数里。其水东迳其城内,东入于河。又于城内侧中,有瀵水,东南出城,注于河。城南又有瀵水,东流注于河,水南犹有文母庙,庙前有碑,去城一十五里,水即郃水也。县取名焉。故应劭曰:在郃水之阳也。

河水又南,瀵水入焉。水出汾阴县南四十里,西去河三里。平地开源,濆泉上涌,大几如轮,深则不测,俗呼之为瀵魁。古人壅其流以为陂水,种稻,东西二百步,南北一百余步,与郃阳瀵水夹河。河中渚上,又有一瀵水,皆潜相通,故吕忱曰:《尔雅》,异出同流为瀵水。其水西南流历蒲坂(吴本、乾隆山西志辑要卷七引水经注均作“朔板”)西,西流注于河。

郃阳城,故治在今陕西合阳县洽川镇莘里村。(《郃阳县志》县东南有莘里[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97页])

瀵(fèn)水, 上述注文涉及几处瀵水;“水出汾阴县南四十里,西去河三里”之瀵水(魁),故址在今万荣县西南南赵村(今属临猗县)[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21页。]。“郃阳瀵水”则位于陕西合阳县东王乡的黄河之滨,在不足100米的地段内,分布着王村瀵、勃池瀵、西鲤瀵、熨斗瀵和小瀵等五个泉眼。《合阳县志》说此处之泉“水口如车轮许,喷沸涌出。其深无限,名之曰瀵”。“瀵”原指由地底深处瀵泉水浇灌农作物,有明显的肥田效果,所以现在人称此处的泉为“瀵泉”。瀵泉的涌水量较大,流量也稳定,冬夏水温变化不大,泉水呈碧绿色。瀵泉是地下深部石灰岩层中的岩溶承压水,在地下流动过程中,溶入了多种常见离子和氮、钾、磷等肥料元素,用其灌溉,使农田水肥兼有,增产效果显著[《中华文化与水》:中华泉文化;陕西省水利厅网站。]。

谢鸿喜认为注文“其水西南流历蒲坂西”是错误的,因为蒲坂今称蒲州城,在永济,与瀵泉南北相距95里,瀵泉仅三里流程,故郦氏所说朔板绝非蒲坂…..而南赵村处峨眉台地之下,黄土坡随处可见,南赵村西有坡板沿河是事实,名之朔板与蒲州西达黄河土坡称蒲坂相同[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21页。]。

河水又南迳陶城西。舜陶河滨。皇甫士安以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称,盖从此始之。南对蒲津关。汲冢《竹书纪年》:魏襄王七年,秦王来见于薄坂关。四月,越王使公师隅来献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万,犀角、象齿焉。

陶城,学界多认为陶城在山西省永济市张营镇黄河岸边有南陶城村。

蒲津关,按注文所述,本文从谢鸿喜等所论,蒲津关即今永济县蒲州老城西二里处,已为河水所湮没[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23页。]。

蒲坂县故城,谢鸿喜援引《郡国志》等所载,认为注文所谓的蒲坂城在今永济县蒲州故城南二里处。

 

△又南过蒲坂县西。

《地理志》曰:县故蒲也。王莽更名蒲城。应劭曰:秦始皇东巡,见有长坂,故加坂也。孟康曰:晋文公以赂秦,秦人还蒲于魏,魏人喜曰:蒲反矣,故曰蒲反也。薛瓒注《汉书》曰:《秦世家》以垣为蒲反,然则本非蒲也。皇甫谧曰:舜所都也。或言蒲坂,或言平阳,及潘者也。今城中有舜庙。魏秦州刺史治,太和迁都,罢州,置河东郡。郡多流杂,谓之徙民。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酿,采挹河流,酝成芳酎,悬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浆焉。别调氛氲,不与佗同。蘭薰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贡选,最佳酌矣。自王公庶友,牵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顾,思同旅语。索郎,反语为桑落也。更为籍徵之隽句,中书之英谈。

舜都之蒲坂,比对相关考古资料笔者以为今蒲州镇仁和堡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有庙底沟二期文化及龙山文化三期类型文物,面积约32万平米[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038页 ])极有可能便是当年舜都之蒲坂。(备注:抑或如谢鸿喜等所论[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24页。],如注文所述,陶城与蒲坂两地都曾做过舜都。)

桑落酒,桑落酒因用桑落泉的泉水酿制,味道独特,是我国传统名酒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期的大文豪庾信在诗作中曾多次提到桑落酒,留下了诸如:“蒲城桑落酒,灞岸菊花香”、“蒲城桑叶落,灞岸菊花秋”等名句。宋代桑落酒曾被列入御酒。南宋文学家朱弁在《曲洧旧闻》记述:“内中供御酒,盖用蒲州酒法也。太祖微时至蒲,饮其酒而甘,喜之。即位后,令蒲州进酿酒方,至今不改。”至明代,其酒广为传颂,隆庆年间(1570年),冯时化曾将此酒录于《酒史》里:“桑落酒,河中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时,取其寒暄所得,以井水酿酒甚佳。是也。”可惜的是,清初桑落酒古法已佚。

桑落泉,乾隆《蒲州府志.山川》:桑落泉郡城外东南五里土龟原后土祠下,旧以北魏刘(白)堕桑落酒得名。可惜今泉亦缩,无酿者[引自李肇《国史补》 ]。

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西迳历山下,上有舜庙。周处《风土记》曰:旧说,舜葬上虞。又记云:耕于历山,而始宁、剡二县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枥,故曰历山。余案:周处此《志》为不近情,传疑则可,证实非矣。安可假木异名,附山殊称,强引大舜,即比宁壤。更为失志记之本体,差实录之常经矣。历山妫汭言是,则安于彼乖矣。《尚书》所谓釐降二女于妫汭也。孔安国曰:居妫水之内。王肃曰:妫汭,虞地名。皇甫谧曰:纳二女于妫水之汭。马季长曰:水所入曰汭。然则汭似非水名。而今见有二水,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于河。

历山,约今中条山五老峰一带之山岭。

妫水,今称苍龙峪水,在永济市城西南21里处。汭水,今称苍龙峪水《汉唐地理书钞.尚书地记》云“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为妫水,北流者汭水[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26页。 ]”

河水南迳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也。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阚骃曰:蒲坂,尧都。按《地理志》曰:县有尧山、首山祠,雷首山在南。事有似而非,非而是,千载眇邈,非所详耳。

雷首山,在今中条山脉西南端。

尧城,比对相关文普资料,颇疑尧城即今蔡坡遗址。(2006,山西文物局)

又南,涑水注之。水出河北县雷首山。县北与蒲坂分山,有夷、齐庙。阚骃《十三州志》曰:山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攒茂邱阜,俗谓之夷、齐墓也。其水西南流,亦曰雷水。《穆天子传》曰:壬戌,天子至于雷首。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于雷水之干是也。昔赵盾田首山,食祁弥明翳桑之下,即于此也。涑水又西南流注于河,《春秋左传》谓之涑川者也。俗谓之阳安涧水。

伯夷、叔齐墓,永济市首阳乡长旺村附近。现存二冢,各高4米,周长45米。墓之东面原有二贤庙,已毁。现存“采薇歌”、“伯夷颂”碑记两通和“伯夷叔齐庙碑”等。

涑水亦曰雷水、阳安涧水,今称安家涧水,发源于山西端上阳村东。涑水流域西候度、匼河古遗址、伯夷、叔齐墓等,是古迹集中,考古学家十分重视的“河曲”地区[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30页。]。

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塠者也。南则河滨姚氏之营,与晋对岸。

风陵(塠、堆),谢鸿喜援引《蒲州府志.古迹》风后冢所载(“今永济县风陵乡焦芦里”);认为风陵位于今风陵渡乡北3里焦芦村。但爬梳相关文普资料今风陵渡镇赵村墓葬判定为风陵更为妥切[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060页  ]。据民国《芮城县志》载,赵村墓葬为黄帝轩辕贤相风后之墓。

 

△又东过河北县南。

县与湖县分河。蓼水出襄山蓼谷,西南流注于河。

河水又东,永乐涧水注之。水北出于薄山,南流迳河北县故城西,故魏国也。晋献公灭魏,以封毕万。卜偃曰:魏,大名也。万后其昌乎?后乃县之。在河之北,故曰河北县也。今城南、西二面,并去大河可二十余里,北去首山一十许里,处河山之间,土地迫隘,故《魏风》著《十亩》之诗也。城内有龙泉,南流出城,又南,断而不流。永乐溪水又南,入于河。余按《中山经》,即渠潴之水也。太史公《封禅书》称华山以西,名山七,薄山其一焉。薄山,即襄山也。徐广曰:蒲坂县有襄山。《山海经》曰:蒲山之首,曰甘棘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东则渠潴之山,渠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如准《封禅书》,二水无西南注河之理。今诊蓼水川流所趣,与共水相扶;永乐溪水导源注于河,又与渠潴势合。蒲山统目总称,亦与襄山不殊。故扬雄《河东赋》曰:河灵玃踢,掌华蹈襄。注云:襄山在潼关北十余里。以是推之,知襄山在蒲坂,溪水即渠潴之水也。

河北县故城,谢鸿喜援引《太平寰宇记》等典籍资料认为即今龙泉村(永乐宫所迁建处)[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30页。]。(《元和郡县志》芮城县:故魏城,在芮城县北五里。《太平寰宇记》芮城县:魏城郡,汉河北县。)而按注文“河北县故城西,故魏国也”亦即此意,比对山西文物地图集,河北县当即今古魏城遗址。(古魏城遗址规模庞大,平面略呈方形,边长约1125米,夯土厚约0.06-0.08米[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062页  ])

蓼水,谢鸿喜认为今胡营村在芮城县西42里处,有小河南流如黄河者,当为故蓼水;永乐涧水(渠潴之水):今称葡萄涧,在今芮城西18里处;龙泉,今仍称龙泉,位于龙泉村,是古魏都城中的泉水[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31页。 ]。

共水,《山海经》所载之共水,至今其名称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今称浢水涧,在芮城县东45里与平陆交界处。其水有三源,西源名浢水涧,东源在平陆交界境,今称南候涧。三源于下游前沟村西汇流,南行10里入黄河。蒲山,当是中条山早期的统称,不能把它看出是中条山某处山名。《水经注》共水在河北县西河和今浢水涧不称浢水而称共水,而恭水不称共水而称浢水,今恭水与浢水应互换名称[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31页。]。

据传说上古之时,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受到重重阻隔,无法顺利入海;四处泛滥成灾,黎民百姓苦不堪言;结果惊动了上天;于是玉皇大帝便命巨灵神下凡搬走群山,疏通河道,拯救万民。注文援引扬雄《河东赋》曰:河灵玃( jué 古书中的一种大猴子)踢,掌华蹈襄。描述的便是巨灵神像猴子一样乱串乱踢,以疏通河水的神话情形;掌劈华山(力劈华山之招数可能亦源于此),脚踹襄山。(华即华山,襄即襄山,为中条山西端一处山名。)

河水自河北城南,东迳芮城。二城之中,有段干木冢。干木,晋之贤人也。魏文侯过其门,轼其庐,所谓德尊万古,芳越来今矣。汲冢《竹书纪年》曰:晋武公元年,尚一军。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匪直大荔故芮也,此亦有焉。《纪年》又云:晋武公七年,芮伯万之母芮姜逐万,万出奔魏。八年,周师、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九年,戎人逆芮伯万于郏。斯城亦或伯万之故疆也。

芮城,古称芮伯城,故址在今芮城县西20里郑村。

段干木冢,谢鸿喜援引《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段干木墓在芮城县东北十五里,唐贞观十五年禁樵采。又县西北18里上段村亦有段干木墓,方志以为段干木故里。谢氏认为段干木冢在今芮城县西北10里张村;但山西文物局却采纳了清代光绪《山西通志》所载“段干木墓在芮城县东北”的说法判定即今古魏镇涧西村墓葬。不过按涧西墓葬现存元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段干木祠堂碑”推析本文姑从山西文物局所论。(2006,山西文物局)

刘桓公为郡,虎相随渡河,光武闻而善之。其水侧城北流,而注于河。河水于此,有浢津之名。说者咸云:汉武微行柏谷,遇辱宝门,又感其妻深识之馈,既返玉阶,厚尝赉焉,赐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窦津是也。故潘岳《西征赋》云:酬匹妇其已泰,胡厥夫之谬官?袁豹之徒,并以为然。余案河之南畔,夹侧水濆有津,谓之浢津。河北县有浢水、浢泽,其水南入于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不从门始,盖事类名同,故作者是之。《竹书.穆天子传》曰:天子自窴軨,乃次于浢水之阳。丁亥,入于南郑。考其沿历所踵,路直斯津,以是推之,知非因门矣。俗或谓之偃乡涧水也。河水又东,左合一水,其水二源疏引,俱导薄山,南流会成一川。其二水之内,世谓之闲原,言虞、芮所争之田,所未详矣。又南注于河。

浢津,亦称陌南渡,《嘉庆重修一统志》:陌底(南)渡在芮城县东南,一名窦(浢)津,又名浢津渡,土人呼王村区里渡,通河南灵宝县. 谢鸿喜以为浢津(陌南渡)即今芮城县沙窝沟。(谢鸿喜,1990)

浢水,谢鸿喜经过认真辨析后认为即今恭水,在芮城县东33里处,发源于县东北32里中条山南侧枣园村泉水处。浢水是条仅长30余里的小河,但却因“汉武微行柏谷”、“ (穆天子)次于浢水之阳”等历史典故而名垂青史。值得一提的是浢水附近还有规模庞大的坡头新石器遗址。(面积约210万平方米)

窴軨,窴(diān)軨,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引《平陆县志》:軨桥村在县东北60里。《嘉庆重修一统志》:窴軨坂在平陆县东北70里。谢鸿喜认为軨桥是置軨坂道中一座桥梁,桥名軨桥,史学家多将窴軨坂与軨桥等同看待,《水经注》中则“坂”与“桥”分明。如《水经注疏》中熊会贞援引《元和志》、《寰宇记》等便将“坂”与“桥”混为一谈。(会贞按:《元和志》、《寰宇记》并云,颠軨坂,今谓之軨桥。)显然谢氏的校勘是正确的。

闲原,亦称闲田,有让畔城,兴让里之称。其范围东自平陆县南候沟涧,西至芮城县界之浢水涧,东西十五里、南北20余里。(谢鸿喜,1990) 按,《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闲原在平陆县西四十里。

河北对茅城,故茅亭,茅戎邑也。《公羊》曰:晋败之大阳者也。津亦取名焉。《春秋?文公三年》,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封崤尸而还是也。东则咸阳涧水注之。水出北虞山,南至陕津,注河。河南即陕城也。余以为鸿河巨渎,故应不为细梗踬湍,长津硕浪,无宜以微物屯流。斯水之所以涛波者,盖《史记.魏世家》所云,魏文侯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所致耳。献帝东迁,日夕潜渡,坠坑争舟,舟指可掬,亦是处矣。

茅城,学界普遍认为即今茅津渡。茅津渡位于平陆县城南约4公里处。历史上曾名陕津渡、茅城渡、会兴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险要,历史悠久,是沟通晋豫两省的交通要津,也是万里黄河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渡口,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有“铁码头”之称。

咸阳涧水,今五龙庙涧,赵永复《水经注通检今释》云:今山西平陆县西五龙庙沟涧是。

 

△又东过大阳县南。

交涧水出吴山,东南流入河。河水又东,路涧水亦出吴山,东迳大阳城西,西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迳大阳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曰:晋献公十有九年,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献公命瑕父吕甥邑于虢都。《地理志》曰:北虢也,有天子庙。王莽更名勤田。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城在大河之阳也。

交涧水,今张沟涧。

路涧水,今盘南涧。《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路涧在平陆县东十里,即盘南涧。

吴山,即虞山。《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吴山在安邑县东南32里,跨夏县、平陆界,一名虞山,一名吴坂、一名虞坂、一名盐坂”虞、吴二字,古时字形相近而通用,到战国时虞、吴二字才逐渐区别。

大阳城,按注文结合考古资料推析即今太阳渡村南周代下阳古城遗址[ 山西文物局,2006]。下阳城遗址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城墙残基高4—6米,厚约3—5米,夯层一般厚5—8厘米。出土的青铜器有:编钟、鼎、簋、豆、壶、鉴、鏊、钺、车马器等,以及编罄、铜贝、包金贝、骨贝、铲币、布币、玉器等珍贵文物。对于研究西周初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按注文:“(下阳城)北虢也”; 则与之相对应的上阳城(虢都上阳城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青龙涧河北岸的李家窑村一带)当为南虢。作为虢国最重要的城邑,上阳和下阳是维系虢国运的两大支柱,上阳是都城,下阳是军事要塞。按照古人命名地名的规律,山南水北曰阳。上阳与下阳均在阳光照射度好的山南水北,上阳在橐水(青龙涧河)之北岸,中条山之南。上阳、下阳隔河相望,互为犄角,夹河控制着茅津古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河水又东,沙涧水注之。水北出虞山,东南迳傅岩,历傅说隐室前,俗名之为圣人窟。孔安国《传》:传说隐于虞、虢之间,即此处也。傅岩东北十余里,即巅軨坂也,《春秋左传》所谓入自巅軨者也。有东西绝涧,左右幽空,穷深地壑,中则筑以成道,指南北之路,谓之为軨桥也。傅说佣隐,止息于此,高宗求梦得之是矣。桥之东北有虞原,原上道东有虞城,尧妻舜以嫔于虞者也。周武王以封太伯后虞仲于此,是为虞公。《晋太康地记》所谓北虞也。城东有山,世谓之五家冢,冢上有虞公庙。《春秋穀梁传》曰:晋献公将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枣之璧,假道于虞?公曰:此晋国之宝也。曰:是取中府置外府也。公从之。及取虢,灭虞,乃牵马操璧,璧则犹故,马齿长矣。即宫之奇所谓虞、虢其犹辅车相依,唇亡则齿寒,虢亡则虞亦亡矣。其城北对长坂二十许里,谓之虞坂。戴延之曰:自上及下,七山相重。《战国策》曰:昔骐骥驾盐东,上于虞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此盖其困处也。桥之东北出溪中,有小水,西南流注沙涧,乱流迳大阳城东,河北郡治也。涧水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左合积石、土柱二溪,并北发大阳之山,南流入于河。是山也,亦通谓之为薄山矣。故《穆天子传》曰:天子自盬己丑,南登于薄山窴軨之隥,乃宿于虞,是也。

沙涧水, 今圣人涧。

圣人窟(傅说隐室),平陆县城东北即傅说“版筑处”。而傅说做奴隶时藏身处被后人称之“圣人洞”,“圣人洞”前的涧被称之“圣人涧”。按《读史方舆纪要》:“傅岩,县东三十五里,即殷相傅说隐处,俗名圣人窟,其地亦曰隐贤社。”平陆县圣人涧镇圣人涧村之傅岩,在唐大历年间已建有傅相祠,(当地人俗称圣人庙),据清康照《平陆县志》记,祠内有主殿、配殿、碑台、戏楼、砖塔等建筑,亭台楼阁、斗拱飞檐、傅岩屏影、涧水环绕,平陆古八景之一的“傅岩霁雪”就在这里。

虞城,即今平陆县张店镇虞国古城遗址。虞国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及四周,据清乾隆版《平陆县志》记载:该城为春秋时晋献公所灭的古虞国都城。遗址南北长2.5米,东西宽2公里,现残存城外郭南墙300余米,墙基宽15—20米,夯层厚6—8厘米。此处的虞国,就是成语“假虞灭虢”中,被晋国灭掉的虞国。“假虞灭虢”和“唇亡齿寒”尽人皆知,而“假虞灭虢”甚至被列为兵法三十六计之一。虢国国君的墓地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但虞国国君墓地却迄今未明。1980年,从长治征集回刻着“虞侯政”名字的青铜壶弥足珍贵;由此“政”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虞国国君名。

积石、土柱二溪,《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积石、土柱二溪,在平陆县东,即马头涧。谢鸿喜认为积石溪即今西延河,土柱溪是发源与入黄河与积石溪相同的一条河流,形成“二源环麓”并南流入河,积石在左,土柱在右。(谢鸿喜,1990)

△又东过砥柱间。

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山在虢城东北,大阳城东也。《搜神记》称:齐景公渡于江沈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惊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为名,则宜在蜀及长沙。案《春秋》,此二土并景公之所不至,古冶子亦无因而骋其勇矣。刘向叙《晏子春秋》,称古冶子曰:吾尝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从而杀之,视之乃鼋也。不言江沅矣。又考《史迁记.齐世家》云:景公十二年,公见晋平公,十八年,复见晋昭公。旌轩所指,路直斯津,从鼋砥柱,事或在兹。又云观者以为河伯,贤于江沅之证,河伯本非江神,又河可知也。

砥柱山,位于三门镇南的黄河峡谷之中。《平陆县志》记载:“高数仞,石形如柱”。砥柱石上原本刻有“照我来”三个遒劲突兀、一米见方的大字,船只顺流而来远远而见。由于历史久远,上面刻字现在已依稀难辨。砥柱石正对黄河三门,夺门而来的滔滔河水,以空前凶猛之势向它袭来,然后抱柱而过。这里回流激荡,浪花飞溅,水势十分险恶,顺流而下的船只,稍有疏忽,便会撞礁而碎,船工必然会葬身鱼腹,因而有“黄河九十九道弯,闯过砥柱是头关”的谚语。有经验的舵手,在驾船闯过三门后,就紧把舵杆,调正船头,朝砥柱冲去,船到激流中往往随浪巧妙地绕柱而过,化险为夷,顺流东去。巍峨挺拔的砥柱山,以它不朽之躯,迎风破浪,兀立于滚滚激流之中,斗转星移,任惊涛冲击,凭激浪拍打,它岿然不动,屹立中流。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平陆县志(原创):《中流砥柱 平陆八景之一》,《平陆微联盟公众号》,2016-03-12]。”

三门,即人门、神门、鬼门。在平陆县三门镇南的黄河激流之中。《平陆县志》云:“南曰鬼门,中曰神门,北曰人门,故谓之三门集津。”由于岩石岛在激流中崛起如峰,突起而立,水分为三,故又叫做三门山。靠近南岸的是鬼门岛,它顺河势微曲,象一把弯刀。中间的神门岛,呈鱼稃形屹立中流。北岸原为一半岛切入河中,唐开元年间疏凿运河,成为全岛,即“人门岛”。南岸有一块巨石探出河岸,叫“狮子头”,象一头雄居岸边的雄狮,向河心张开大嘴,令人望而生畏[平陆县志(原创):《中流砥柱 平陆八景之一》,《平陆微联盟公众号》,2016-03-12

]。

河水翼岸夹山,巍峰峻举,群山叠秀,重岭千霄。郑玄案《地说》,河水东流,贯砥柱,触阏流。今世所谓砥柱者,盖乃阏流也。砥柱当在西河,未详也。余按:郑玄所说非是。西河当无山以拟之。自砥柱以下,五户已上。其间一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一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汉鸿嘉四年,杨焉言:从河上下,患砥柱隘,可镌广之。上乃令焉镌之,裁没水中,不能复去,而令水益湍怒,害甚平日。魏景初二年二月,帝遣都督沙丘部,监运谏议大夫寇慈,帅工五千人,岁常修治,以平河阻。晋泰始三年正月,武帝遣监运大中大夫赵国都匠中郎将河东乐世,帅众五千余人,修治河滩,事见《五户祠铭》。虽世代加功,水流漰渀,涛波尚屯,及其商舟是次,鲜不踟蹰难济,故有众峡诸滩之言。五户,滩名也。有神祠,通谓之五户将军,亦不知所以也。

阏流,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云:河水至此,分三道包山而过,故亦名三门山。三门之南有金门、三堆、天柱诸峰,世称砥柱六峰也。其东有米堆、阏流二山,下流为十九滩,峡险连属,历百二十里至五户滩入垣曲县境,为中条、王屋之分界。

五户,五户滩,今称五福涧。

一十九滩,,黄河激流险滩所在,西自三门,东至五户滩,中间百二十里有一十九滩。

五户祠,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五户将军祠在平陆县。谢鸿喜以为旧时夏县境不至黄河,平陆县与垣曲县接壤,今五福涧正处于垣曲与夏县界口,故两县均可引之。(谢鸿喜,1990)

△又东过平阴县北,清水从西北来注之。

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岭,世亦谓之清营山,其水东南流出峡。峡左有城,盖古关防也。清水历其南,东流迳皋落城北。服虔曰:赤翟之都也。世谓之倚亳城,盖读声近,传因失实也。《春秋左传》所谓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者也。与倚亳川水合。水出北山矿谷,东南流注于清。

清水,今亳清河,发源于闻喜县横岭关。《嘉庆重修一统志》:清水河在垣曲西,今名亳清河。河源出横岭山下。

清廉(营)山,今横岭山。《嘉庆重修一统志》:横岭山在闻喜县东南,山脊横亘,故名。

古关防,谢鸿喜认为当指今横岭关。横岭关为涑水河与亳清河的分水岭。横岭关有太行第一关之誉,位于中条山东段,东扼垣曲,西接闻喜,南面黄河,北控绛县。呈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5公里,宽约3公里,海拔1400米,是轵关陉的最高峰,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刘玉栋:《太行第一关——横岭关》,《三只眼传媒公众号》,2017-11-02]。

皋落城,学界多认为即今皋落村。按注文“东流迳皋落城北”则今皋落村位于河北岸,显然与注文方位描述不符。结合相关文普资料,颇疑今皋落乡白家岭遗址[山西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图集》,第1166页]抑或与之相关。

倚亳川水,即今垣曲沙金河。

矿谷,注文所谓的矿谷约今垣曲县城北的铜矿峪村一带。环中条山地带的晋南盆地、垣曲盆地以及黄河中游地区分布着众多的青铜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者在洞沟发现了至迟东汉的铜矿遗址,地质工作者1951年以来在中条山的铜矿峪、南河沟、篦子沟发现的古铜矿遗址,说明这里至迟到汉代仍在开采铜矿。附近位于闻喜县石门乡玉坡村的千金耙矿冶遗址则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铜采冶遗址,该遗址系夏商时期的采冶遗址。2011年9月中旬至11月底,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60平方米。发掘区域内清理采矿竖井、斜井、平巷、灶、灰坑、炭窑等遗迹。地层及遗迹内堆积中主要含二里岗文化期陶片,并出土亚腰形石锤、石臼、石刀等石器100余件,以及炉壁残块、炼渣、矿石、碳屑等与采矿及冶炼相关的标本若干。千金耙遗址的发掘,初次为含特殊铅的早期青铜器找到了一处原料产地,同时使中条山作为夏及商早期青铜器原料产地的立论具备了考古学及地球化学的双重证据[ 运城市博物馆网站:《“山西文物巡展工程——古河东·考古进行时”展览》]。

清水又东迳清廉城南,又东南流,右会南溪水,水出南山而东注清水,又东,合乾枣涧水。水出石人岭下,南流,俗谓之扶苏水。又南历奸苗北,马头山,亦曰白水原,西南迳垣县故城北,《史记》,魏武侯二年,城安邑、王垣,即是县也。其水西南流注清水,水色白浊,初会清流,乃有玄素之异也。

清廉城,按注文“清水又东迳清廉城南”,结合文普资料推析约今长直乡后湾遗址,但城址已无存。(《考古》1985年第10期)

南溪水,今长涧水。枣涧水(扶苏水、白水),今仍称白水 (谢鸿喜,1990)

垣县故城,今垣曲县王矛镇上亳城。(山西文物局,2006)

清水又东南,迳阳壶城东,即垣县之壶丘亭,晋迁宋五大夫所居也。清水又东南流注于河。

阳壶城,即垣曲古城镇南关商代城址,现已为小浪底水库湮没。(山西文物局,2006)

河水又东,与教水合。水出垣县北教山,南迳辅山。山高三十许里,上有泉源,不测其深。山顶周圆五六里,少草木。《山海经》曰:孟门东南有平山,平水出于其上, 潜于其下。又是王屋之次,疑即平山也。其水南流,历鼓钟上峡,悬洪五丈,飞流注壑,夹岸深高,壁立直上,轻崖秀举,百有余丈。峰次青松岩悬赪石,于中历落有翠柏生焉。丹青绮分,望若图绣矣。水广一十许步,南流历鼓钟川,分为二涧。一涧西北出,一百六十许里,山岫回岨,纔通马步。今闻喜县东北谷口,犹有乾河里故沟存焉,今无复有水。一水历冶官西,世人谓之鼓钟城。城之左右,犹有遗铜及铜钱也。城西阜下有大泉,西流注涧,与教水合,伏入石下,南至下峡。《山海经》曰:鼓钟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即是山也。其水重源又发,南至西马头山,东截坡下,又伏流南十余里复出,又谓之伏流水,南入于河。《山海经》曰:教山,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是水冬乾夏流,实惟乾河也。今世人犹谓之为乾涧矣。

教水,今沇 [yǎn] 河,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教水一名沇水,俗名东河,发源历山,南流入黄河。

教山,亦名历山。《嘉庆重修一统志》:教山在绛县东南,一名历山,接垣曲县界。

辅山,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辅山,一曰西坪,俗曰鳔山。

鼓钟城(冶官),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鼓钟(瞽冢)山,在县北五十里,俗讹为“瞽冢”,今同善村。瞽冢山,在县北五十里,(舜帝之父)瞽瞍葬此。

大泉,按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金澜泉、帝乡泉并在同善村,按注文“城西阜下有大泉,西流注涧,与教水合”则大泉与此二泉当有渊源。

 

 

二、《水经.汾水注》里的运城

摘要:本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空间维度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 earth等工具着重从空间维度进行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调研及相关考古依据等进行细探。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水经注》卷六汾水(汾河)流域所涉运城地域相关史地疑问:虒(sī)祁宫、尧都唐城、赵城、杨县故城、高梁邑等进行全新探究。

 

汾水又迳绛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十五年,绛中地坼,西绝于汾。

绛县故城,绛县故城今侯马市凤城乡凤城村,有战国至汉代古城遗址(山西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1996)

汾水西迳虒祁宫北,横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径五尺,裁与水平,盖晋平公之故梁也。物在水,故能持久而不败也,又西迳魏正平郡南,故东雍州治,太和中,皇都徙洛,罢州立郡矣。又西迳王泽,浍水入焉。

虒(sī)祁宫,按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载:“虒祁宫,隋末筑堡名修义堡,今为东升村”。民国《新绛县志》亦延用此说;故不少学者认为即新绛县东升村。但亦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虒祁宫遗址即今侯马东台神村台神古城外西北角的三座大型夯土台基[田建文 柴平琳:《春秋晋国“虒祁宫”》,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2008-10-21 ]。

按浍水注所载“(虒祁)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结合百度地图作方位及距离校验。本文认为新绛县东升村距离绛县故城(凤城村)较远约50汉里[按新绛县东升村则直线距离(绛县故城)今侯马市凤城村约19.2公里,平原地域考虑道路蜿蜒因素按21公里计,约50汉里。(备注:本文中有关历代度量衡制度的数据请参见《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261页所附《历代度量衡换算简表》,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而台神古城距离绛县故城(凤城村)则又较近(约33汉里[按侯马东台神村台神古城则直线距离(绛县故城)今侯马市凤城村约12.6公里,平原地域考虑道路蜿蜒因素按14公里计,约33汉里。]),比对之下侯马虒祁遗址距绛县故城(凤城村)约38汉里[按侯马虒祁村遗址则直线距离(绛县故城)今侯马市凤城村约14.2公里,平原地域考虑道路蜿蜒因素按16公里计,约38.4汉里。]较与浍水条注文吻合。此外台神三座大型夯土台基被学界判定为是祭祀“台骀”的遗迹[《新田模式·侯马晋国都城遗址研究》,《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而新绛县东升村一带在古代当为注文所谓的“王泽”地域,海拔较低;且距离有些远不大符合注文的距离校验。故按距离、方位结合考古等初步推析(虒祁)宫当位于今侯马虒祁遗址一带。

故此按注文“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及方位距离等综合考量,本文以为虒祁宫即今虒祁遗址。

魏正平郡,北魏置,按《太平寰宇记》:“后魏太武帝于今理西南二十里正平县柏壁,置东雍州及正平郡,其地属焉。”故此谢鸿喜认为故郡城在今新绛县西南17里柏壁镇。(谢鸿喜,1990)但李晓杰等援引王仲荦所论以为“柏壁在汾水南”与注文“又西迳魏正平郡南”方位不符,他们认为今新绛县城西北旧称正平坊,颇疑北魏正平郡治此。本文姑从李晓杰等所论[李晓杰、黄学超、杨长玉、吕朋:《<水經注>汾水流域諸篇校箋及水道與政區復原》,《历史地理》,第26期,第42页

 

]。(李晓杰,2011)

王泽,按注文所述结合Google earth鸟瞰考量即今汾河与浍河交界处偏北处那片海拔较低的洼地。

△又西过长修县南。

汾水又西与古水合,水出临汾县故城西,黄阜下,其大若轮,西南流故沟横出焉,东注于汾,今无水。又西南迳魏正平郡北,又西迳荀城东,古荀国也。《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也。古水又西南入于汾。汾水又西南,迳长修县故城南,汉高帝十一年,以为侯国,封杜恬也。有修水出县南,而西南流入于汾。汾水又西迳清原城北,故清阳亭也。城北有清原,晋侯蒐清原作五军处也。汾水又迳冀亭南。昔臼季使,过冀野,见郤缺耨,其妻馌之,相敬如宾。言之文公,文公命之为卿,复与之冀,京相璠曰:今河东皮氏县有冀亭,古之冀国所都也。杜预《释地》曰:平阳皮氏县东北,有冀亭。即此亭也。

古水,今鼓水河。《寰宇记》卷四七绛州正平县曰古水出九原西。按,今新绛县西北仍有九原,鼓水河恰发源于其西[李晓杰、黄学超、杨长玉、吕朋:《<水經注>汾水流域諸篇校箋及水道與政區復原》,《历史地理》,第26期,第41页

]。(李晓杰等,2011年)

临汾县故城,即今襄汾县赵康古城遗址。

长修县,西汉置,东汉初省。长修县故城在今新绛县古交镇泉掌村,有汉代古城遗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

荀城 在今新绛县席村。注文“又西径荀城东” 按,据古水流向,疑“东”为“南”之误。(李晓杰,2011年)

清原城,今闻喜县畖底镇大马古城(陶正刚,1963)。

清原,亦作晋原,今称峨嵋岭,在闻喜县北29里。(谢鸿喜,1990)

冀亭,谢鸿喜援引《嘉庆重修一统志》绛州条:冀亭在河津县北15里;认为冀亭即今河津市东北南辛村、北辛村(谢鸿喜,1990)。爬梳相关考古资料,城址已无从寻觅,但有汉墓分布在附近。

汾水又西,与华水合,水出北山华谷,西南流,迳一故城西,俗谓之梗阳城,非也。梗阳在榆次,非在此。按故汉上谷长史侯相碑云:侯氏出自仓颉之后,逾殷历周,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显齐、秦,晋卿士蒍,斯其裔也。食采华阳,今蒲坂北亭,即是城也。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汾水又迳稷山北,在水南四十许里,山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西去介山一十五里。山上有稷祠,山下稷亭,《春秋.宣公十五年》,秦桓公伐晋,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是也。

华水,亦称华谷水,今称黄华峪水。华谷即今黄华峪。

华阳(蒲坂北亭)故城,谢鸿喜认为即今稷山县华峪村,在今化峪镇梁村西、北分布有战汉遗址。结合注文“(华)水出北山华谷,西南流,迳一故城西”考量颇疑此二处遗址即华阳(蒲坂北亭)故城之孒遗(山西省文物局,2006)。

稷山,即今稷王山。

稷祠,《太平寰宇记》:稷祠在县南五十里。

稷亭,疑与今太阳村附近分布的数处战汉遗址有关。(山西省文物局,2006)。

△又西过皮氏县南。

汾水西迳鄈丘北,故汉氏之方泽也。贾逵云:汉法,三年祭地汾阴方泽。泽中有方丘,故谓之方泽,丘即葵丘也。许慎《说文》称,从邑,癸声。河东临汾地名矣,在介山北,山即汾山也。文颖曰:介山在河东皮氏县东南。其山特立,周七十里,高三十里。颖言在皮氏县东南则可,高三十里,乃非也。今准此山,可高十馀里。山上有神庙,庙侧有灵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世亦谓之子推祠。杨雄《河东赋》曰: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於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晋太康记》及《地道记》与《永初记》,并言子推所逃,隐于是山,即实非也。余按介推所隐者,绵山也。文公环而封之,为介推田,号其山为介山。杜预曰:在西河界休县者,是也。

皮氏县故城,学界多认为即今山西河津市阳村乡太阳村东太阳堡城址。(山西文物局,2006)

 

介山(汾山),今名孤山,在今万荣县庙前镇西,已毁于河。

子推祠,按《嘉庆重修一统志》蒲州府:介子推祠在万泉县西1里介山上。

龙门,即今禹门口。《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相传这里是大禹治水时开凿,故称禹门,又称龙门。这里是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之处。《三秦记》中有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下者为鱼的神话记载。传说:“每岁季春有黄鲤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之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代为龙。”今韩城孔庙中有鲤鱼登龙门的浮雕,即这一故事的艺术概括。

汾水又西,迳耿乡城北,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为河所毁,故《书?叙》曰:祖乙圮于耿杜预曰:平阳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盘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迁亳。后晋献公灭耿,以封赵夙。后襄子与韩、魏分晋,韩康子居平阳,魏桓子都安邑,号为三晋,此其一也。汉武帝行幸河东,济汾河,作《秋风辞》于斯水之上。汾水又西,迳皮县南。《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二年,秦公孙爰率师伐我,围皮氏。翟章率师救皮氏围,疾西风,十三年,城皮氏者也,汉河东太守番系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县。故渠尚存,今无水。

耿乡城,按光绪《河津县志》:耿乡城在县东南二十里山王村。则今河津市柴家乡山王村商遗址恰当其位。(山西省文物局,2006)

平阳,学界多认为即今临汾市尧都区西南金殿镇。结合文普资料推析今金殿镇城居村遗址很可能便是当时平阳县故城之孑遗。

△又西至汾阴县北,西注于河。

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也。

汾阴县,秦置,至曹魏不改。故治在汾阴脽南,故城已毁于河,今不存(史念海,1981)。

汾阴脽(鄈丘),汾阴脽故址在今万荣县庙前村西;按注文“(汾阴)城西北隅曰脽邱”,汾阴脽位于汾阴故城的西北角;是汾河入黄河处的一处土丘,可惜已为黄河所没。原来的汾阴脽高十余丈,宽两里,长四五里,背汾带河,四面环水,是一块天然的泽中方丘,传汉武帝曾于脽上得古鼎二[《水经.汾水注》: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也。]。

汾阴脽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风水宝地。据史料记载,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是轩辕黄帝扫地而祭之所。注文中的后土祠位于“汾阴脽”上。汉武帝即位后把祭祀后土列为国之大事。从元鼎至天汉元年,汉武帝曾八次巡幸汾阴脽祀后土。元鼎元年六月得宝鼎于祠旁,即兴作《宝鼎之歌》,并改年号为元鼎。明万历年间,由于黄河泛滥,汾阴脽被激流冲刷而塌陷,后土祠择地迁建。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黄河泛滥,后土祠被淹,只留下门殿及秋风楼。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秋,黄河决口,原后土祠建筑已荡然无存。

现今的后土祠位于今万荣县庙前村北的高崖上,是清同治九年荣河知县戴儒珍所迁建。后土祠现存有山门、井台、献殿、香亭、正殿、秋风楼、东西五虎配殿等,规模宏伟,构思巧妙。山门与井台组成国内罕见的“品”字戏台,对研究中国古代舞台形制提供了重要例证。万荣后土祠是全国最大的后土祠且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996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水经.涑水注》里的运城

 

○涑水

△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

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至周阳与洮水合。水源东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山也。其水东迳大岭下,西流出,谓之唅口。又西合涑水。郑使子产问晋平公疾,平公曰:卜云,台台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子产曰: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沈,不能相容。帝迁阏伯於商邱,迁实沈於大夏。台骀,实沈之后,能业其官,帝用嘉之,国于汾川。由是观之,台骀,汾、洮之神也。贾逵曰:汾、洮,二水名。司马彪曰:洮水出闻喜县,故王莽以县为洮亭也。然则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称乎?

涑水,今称涑水河,发源于绛县东南20里陈家峪;东西横贯运城全境,《嘉庆重修一统志》绛州:涑水在闻喜县东南,源出绛县陈家峪。

黍葭谷,旧称华谷,今称烟庄峪,在绛县东南今洮水河谷.谢鸿喜认为黍葭当指今绛县东南25里的烟庄。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云:烟庄谷为道元所谓华谷。

清野山即横岭山;东大岭即横岭关;洮水即今洮水河。(谢鸿喜,1990)

台骀庙,学界多认为即今侯马东台神村台神古城外西北角的三座大型夯土台基[ 《新田模式·侯马晋国都城遗址研究》,《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备注:台骀(dài),是华夏民族史传中“英雄时代”的英雄,是早于唐尧、夏禹见载太原史册的第一位先贤。太原五千多年文明的帷幕,就由台骀开启。台骀治水早于大禹治水,是中国历史上成功治理江河的创始人。据《左传·昭公元年》(前541)载:“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tai)原;帝用嘉云,封诸汾川”)

△西过周阳邑南。

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竹书纪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晋,周阳有白兔舞于市。即是邑也。汉景帝以封田胜为侯国。

周阳邑,谢鸿喜按《括地志》闻喜县:“周阳故城在绛州闻喜县东39里”推析周阳邑即今绛县西南10处涑水与洮水合流处的中阳、北阳、西阳村。爬梳相关文普资料本文以为周阳邑与今绛县周家庄遗址有着深厚的渊源。(备注:绛县周家庄遗址被誉为我国目前所发现史前面积最大的古城遗址,遗址总面积达500万平方米;200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局和绛县文物旅游局组成绛县横北西周墓地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工作队,历时3年多,发掘面积3.5万平方米,清理墓葬1326座,出土青铜礼器、玉器、漆器、陶器、荒帏等珍贵文物1.4万多件(套),特别是青铜礼器上所镌“倗伯口作宝鼎……其万年永用”“倗伯乍毕姬宝旅鼎”等铭文证实,这里是西周早期的倗国墓地。此处距周家庄遗址仅1.5公里,有可能周家庄遗址就是当时的倗国都城。春秋时期,倗国被晋国所吞并,这里便成为晋国“邑”的所在地。《水经注》记载:“涑水西过周阳邑南,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可能指的就是此地[刘玉栋:《我国史前面积最大的古城遗址 绛县周家庄遗址》,《山西日报》, 2017-2-8]。)

涑水西迳董池陂南,即古董泽,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蒐于董即斯泽也。涑水又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山海经》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藇,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郭景纯曰:盐贩之泽即解县盐池也。按《经》不言有水,今有水焉,西北流注于涑水也。

古董泽,从Google earth 鸟瞰结合注文“涑水西迳董池陂南”,初步考量约今官庄村西北一带的那片洼泽之地。

 

景水,今沙渠河,发源于唐王山[《山西古今地名词典》,第342页,2009年9月。]。

景山,今唐王山。唐王山因唐王李世民在此击败刘武周大将尉迟恭与永安王孝基,此山遂有唐王山之名。(谢鸿喜,1990)

△又西南过其县南。

涑水又西经仲邮泉阝北,又西迳桐乡城北。《竹书纪年》曰: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乃返者也。《汉书》曰: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者也。

涑水又西,与沙渠水合,水出东南近川,西北流注于涑水。涑水又西南,迳左邑县故城南,故曲沃也,晋武公自晋阳徙此,秦改为左邑县,《诗》所谓从子于鹄者也。

《春秋传》曰:下国有宗庙谓之国,在绛曰下国矣,即新城也。王莽之洮亭也。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濬,轻津无缓,故诗人以为激扬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水侧即狐突遇申生处也。《春秋传》曰:秋,狐突适下国,遇太子,太子使登仆,曰:夷吾无礼,吾请帝以畀秦。对曰:神不歆非类,君其图之。君曰,诺。请七日见我于新城西偏。及期而往,见于此处。故传曰:鬼神所凭,有时而信矣。

涑水又西,迳王官城北。城在南原上,《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四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故有河曲之战,是矣。今世人犹谓其城曰王城也。

桐乡城,《太平寰宇记》桐乡故城:汉闻喜县也,在县西南八里。隋《图经》云:“俗以此城为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之所。”孔注《尚书》曰:“桐,汤葬地也” 近年来徐少华通过对相关文献典籍的系统梳理,以为左邑县是秦因晋都曲沃而置,故址即今山西闻喜县所在;西汉闻喜县乃汉武帝因左邑之桐乡而设,其地望在今闻喜县东北、涑水南岸的伯里合不花墓至东王村附近[徐少华:《秦汉左邑、闻喜县地望考论——兼论闻喜县的沿革和治所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07-10]。但谢鸿喜从东镇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推析东镇一带很可能便是左邑城所在。

不过徐氏与谢氏所论均基于文献梳理,关于左邑城、桐乡故城均未见有较明确之考古论据作支撑。

桐乡城,按注文当位于沙渠水之上游,本文姑从徐少华所论即其地望在今闻喜县东北、涑水南岸的伯里合不花墓至东王村附近。(但此论考古依据究竟为何尚未明晰,待考)

曲沃,谢鸿喜认为即曲沃古城址,但山西文物局将曲沃古城遗址判定为秦汉河东郡绛县县治。考古工作者认为晋都曲沃当即今上郭古城址。(山西文物局,2006)

左邑县故城(故晋都曲沃),按注文左邑县故城当位于沙渠水之上游,按注文 “涑水又西南,迳左邑县故城南” 从方位考量结合相关文普资料推析左邑县故城(故曲沃),即今上上郭城址[(山西文物局,2006)];而非徐少华等所认为的闻喜县城[徐少华:《秦汉左邑、闻喜县地望考论——兼论闻喜县的沿革和治所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07-10

]。

沙渠水,即今沙渠河。

新城,谢鸿喜认为即指晋都新田;按此新城即侯马晋国古城遗址,在侯马市西北郊区的牛村、平望一带,是晋国晚期都城新田的所在地。(衡善庆,《侯马晋国遗址》)

王官城,谢鸿喜认为即今夏县禹王城,但禹王城已被确认为东周时的魏国都城安邑(禹都)及秦汉时的河东郡治所。故此初步推析王官城与今位于涑水河南岸的桐城镇南宋村东的鸣条岗战国遗址有关。该遗址介于左邑县故城(上郭古城)与禹王城之间且颇具规模(约30万平米)。(山西文物局,2006)

△又西南过安邑县西。

安邑,禹都也。禹娶涂山氏女,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今城南门台基犹存。

余按:《礼》天子诸侯台门,隅阿相降而已,未必一如书传也。故晋邑矣,春秋时,魏绛自魏徙此。昔文侯悬师经之琴于其门以为言戒也。武侯二年,又城安邑,盖增广之。秦使左更白起取安邑,置河东郡。王莽更名洮队,县曰河东也。有项宁都学道升仙,忽复还此,河东号曰斥仙。汉世又有闵仲叔,隐遁市邑,罕有知者,后以识胆而去。

安邑(禹都),即今夏县禹王城遗址。禹王城遗址的大城,城形状如梯形,总面积13平方千米。四面城墙皆板筑夯打而成,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一般残存2米,最高达5米,南墙和东墙保存较差,东墙南段已没有一点痕迹。除北墙外,其余城墙都不直。东墙长1530米,西墙长4980米,随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四个城墙中弯曲最多的,南墙长3565米,北墙长2100米,外侧有护城壕。大城没有经过发掘,遗物堆积一般厚2米左右。城北部有战国时代的灰坑和灰层。城中部偏东的庙后辛庄以北,调查发现了一处战国中晚期的手工业作坊,文化遗物有锛、锄、镢、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铁锛等。据实物和文献考证,大城即战国时魏都安邑。禹王城遗址的中城为方形,总面积6平方千米。其西、南两城墙分别是大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高1—5米不等,东墙现存长960米。城内遗物丰富,堆积层厚2米左右,有战国时代遗存,但主要是汉代遗存。从出土遗物分析,中城稍晚于大城,应为秦汉时河东郡治[ 《华夏第一城——禹王城遗址》,《方志山西》微信公众号,2017-05-25]。

涑水又西南,迳监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迳巫咸山北。《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海外西经》曰: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郭景纯《注》曰:言群巫上下灵山,采药往来也。盖神巫所游,故山得其名矣。谷口岭上有巫咸祠,其水又迳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于盐池。《地理志》曰:盐池在安邑西南。许慎谓之盐监。长五十一里,广六里,周百一十四里,从盐省,古声。吕忱曰:宿沙煮海谓之盐,河东盐池谓之监,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渟,潭(浑)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惟水暴雨澍,甘潦奔泆。则盐池用耗,故公私共堨水径,防其淫滥,故谓之盐水,亦为堨水也。故《山海经》谓之盐贩之泽也。泽南面层山,天岩云秀,池谷渊深,左右壁立,间不容轨,谓之石门,路出其中,名之曰白径,南通上阳,北暨盐泽。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春秋.成公六年》,晋谋去故绛,大夫曰:郇瑕地沃饶近盬。服虔曰:土平有溉曰沃,盬,盐也。土人乡俗,引水裂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即所谓咸鹾也,而味苦,号曰盐田。盐盬之名,始资是矣。本司盐都尉治,领兵一千馀人守之。周穆王、汉章帝并幸安邑而观盐池。故杜预曰:猗氏有盐池,后罢尉司,分猗氏、安邑,置县以守之。

监盐县,按注文“城南有盐池”推析,监盐县约今运城市盐湖区。

盐池,即今运城盐池。运城盐池,早在夏朝已有关于盐生产和贸易的记载:商代的《尚书》中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史记》中有“猗顿用盬盐起,以王侯埒富”的记载。舜帝在河东盐池池畔弹奏的《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是其最好的阐释。河东路盐,历称国之大宝,是国家税收和财政支柱,据《新唐书·食货志》和宋史《包拯传》载,唐大历末,河东盐税占全国盐务税收1/4,占全国财政收入1/8。北宋庆历新政时期,由于包拯卓有成效的改革,推动范祥“钞引法”顺利进行,盐税收入高达全国财政的1/6。据记载,沿河东盐池周边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磨河、安邑、鸣条岗、汤里等9处。运城市境域遗址更多有200余处…..尧、舜、禹均有在河东盐池周边活动的轨迹……河东因盐而成为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河东盐池被誉为是古中国文明之根[ 《运城盐池 古中国文明之源(组图)》: 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太原)]。

石门、白径:为中条山一条南北通道。在运城市南。

 

王长命根据盐湖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盐湖生态系统等盐湖知识和理论,结合古人对盐湖湖色和浑浊度相关记载,校正《水经•涑水注》安邑盐池文字当为"紫色澄渟,渾而不流"[ 王长命:《文献校释与盐湖地理现象复原——<水经•涑水注>安邑盐池 “(潭)[渾]而不流”个案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04-10]。(备注:合校本等为"紫色澄渟,潭而不流"。据王长命介绍宋刻残本中此句亦为“紫色澄渟,渾而不流”。余按郦氏辞藻品类之盛独步古今无人能望其项背,以此蠡测王长命所论是也。)

巫咸祠,《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巫咸祠在夏县东5里。

△又南过解县东,又西南,注于张阳池。

涑水又西,迳猗氏县故城北。《春秋.文公七年》,晋败秦于令狐,至于刳首,先蔑奔秦,士会从之。阚骃曰:令狐即猗氏也。刳首在西三十里。县南对泽,即猗顿之故居也。《孔丛》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也。

涑水又西迳郇城,《诗》云:郇伯劳之,盖其故国也。杜元凯《春秋释地》云,今解县西北有郇城。服虔曰:郇国在解县东,郇瑕氏之墟也。余按《竹书纪年》云:晋惠公十有五年,秦穆公率师送公子重耳,围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师。狐毛与先轸御秦至于庐柳,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与师言,退舍,次于郇,盟于军。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桑泉、臼衰,并在解东南。不言解,明不至解可知。《春秋》之文,与《竹书》不殊,今解故城东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乡俗名之为郇城。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涑水又西南,迳解县故城南。《春秋》,晋惠公因秦返国,许以河外五城,内及解梁,即斯城也。

猗氏县故城,即今临猗县猗氏镇铁匠营村北猗氏古城遗址。(备注:北猗氏古城被考古工作者断代为北朝时期[ 山西文物局,2006],颇疑此古城即在汉猗氏县故城基础上所经建)

解县故城,按注文“涑水又西南,迳解县故城南”结合文普资料推析解县故城与今规模庞大的临猗县东周程村遗址有着深厚的渊源。

刳首,按注文“刳首在西三十里。县南对泽,即猗顿之故居也”则刳首县当位于临猗县庙上乡一带,爬梳文普资料,颇疑抑或即今庙上乡城西村附近的北解古城。

郇城,西周侯国,故治即今临猗县城关原头村。(谢鸿喜,1990)

 

涑水又西南迳瑕城,晋大夫詹嘉之故邑也。《春秋.僖公三十年》,秦、晋围郑,郑伯使烛之武谓秦穆公曰: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者也。京相璠曰:今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故瑕城。涑水,又西南,迳张阳城东,《竹书纪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者也。《汉书》之所谓东张矣。高祖二年,曹参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遬军东张。大破之。苏林曰:属河东,即斯城也。

涑水又西南属于陂。陂分为二,城南面两陂,左右泽渚。东陂世谓之晋兴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对坛道山。其西则石壁千寻,东则磻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郭景纯云:世所谓盎浆也。发于上而潜于下矣。厥顶方平,有良药。《神农本草》曰:地有固活、女疏、铜芸、紫菀之族也。是以缁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

路出北巘,势多悬绝,来去者咸援萝腾崟,寻葛降深,于东则连木乃陟,百梯方降,岩侧縻锁之迹,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水自山北流五里而伏,云潜通泽渚,所未详也。西陂即张泽也。西北去蒲坂一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

瑕城, 按注文“今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故瑕城”则瑕城亦可能被纳入今涑水河西岸规模庞大的东周程村遗址(面积约125万平方米)范畴。

张阳城,按注文结合相关文普资料推析张阳城当即今永济市开张镇古城村东周城址。(城址规模庞大周约4500米)

晋兴泽(东陂),俗称鸭子池,在今五姓湖东,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鸭子池者,自石鹿至麻村桥,其长一千五百四十九丈。”但今水已枯。

张阳池(西陂),即今永济市区西北的五姓湖。

 

永济五姓湖

 

四、《水经.浍水注》里的运城

 

○浍水

△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

浍水东出详高山。亦曰河南山,又曰浍山。西迳翼城南。按《诗谱》言,晋穆侯迁都于绛,暨孙孝侯,改绛为翼,翼为晋之旧都也。后献公又北广其城方二里,又命之为绛。故司马迁《史记.年表》称献公九年,始城绛都。《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晋士蒍城绛以深其宫,是也。其水又西南,合黑水,水导源东北黑水谷,西南流,迳翼城北,右引北川水,出平川,南流注之。乱流西南,入浍水。

浍水,即今浍河。北源今称清家河,发源于浮山县东南埝里村;中源为浇底河。谢鸿喜在辑释《水经注》所涉山西地域时发现:《水经注》所记河流往往与泉水、湖池有关,以浍水最为明显……不少未提到的河又较所提到的泉水河流域大的多[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87页。]。(谢鸿喜,1990)

详高山,又又翔高山、翱翔山、浍山、浍高山、黑岭山、邬岭山、黄父山等诸多名山,今统称邬岭山。谢鸿喜认为注文所提详高山今邬岭山之一局部,在今浍源南梁村东翼城县东南约18里处。(按,《元和郡县志》翼城县:浍高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浍水出焉。)

翼城,曾为晋国都城。在今翼城县南梁镇故城村。《括地志》绛州翼城县:“故翼城一名故绛,在绛州翼城县东南十五里”。按,唐翼城县即今址,其东南十五里为故城村,有先秦古城址及大量其它文化遗存,应即郦注翼城故址[李晓杰、黄学超、杨长玉、吕朋:《<水經注>汾水流域諸篇校箋及水道與政區復原》,《历史地理》,第26期,第43页

]。(李晓杰等,2011)

黑水 今翟家桥河及浍河大交镇以上段。(李晓杰等,2011)

绛县,西汉置,东汉至曹魏改称绛邑县。

北川水,今涧沟。此水出今翼城县西北平地,南流注浍河,入浍口在故城村之西南,与郦注所载颇符。又,浍河纳此水后,南流即至旧滦水口(即古黑水入浍水),似亦与郦注所言“乱流”形势合。(李晓杰等,2011)

浍水又西南,与诸水合,谓之浍交。《竹书纪年》曰:庄伯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作为文公也?又有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又有高泉水,出东南近川,西北趣浍交,注浍。又南,紫谷水东出白马山白马川。《遁甲开山图》曰:绛山东距白马山谓是山也。西迳荧庭城南,而西出紫谷,与乾河合,即教水之枝川也。《史记.白起传》称,涉河,取韩安邑,东至乾河,是也。其水西与田川水合,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又有女家水,出于家谷。《竹书纪年》曰: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有范壁水出于壁下,并西北流至翼广城。昔晋军北入翼广以筑之,因即其姓以名之,二水合而西北流,至浍交,入浍。浍水又西南,与绛水合,俗谓之白水,非也。水出绛山东谷,寒泉奋涌,扬波北注,县流奔壑,一十许丈。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望之极为奇观矣。其水西北流,注于浍。应劭曰:绛水出绛县西南,盖以故绛为言也。《史记》称,智伯率韩魏,引水灌晋阳,不没者三版。智氏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国,今乃知之。汾水可以浸平阳,绛水可以浸安邑。时韩居平阳,魏都安邑。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以亡。鲁定公问:一言可以丧邦,有诸?孔子以为几乎,余睹智氏之谈矣。汾水灌平阳,或亦有之。绛水浸安邑,未识所由也。

浍交,今大交村一带,浍水多条支流交汇于此。

高泉水,今沙泉水。

紫谷水,谢鸿喜认为即今之续鲁峪水。

白马山 今沁水县中村镇附近山地;今十字河源于此。(李晓杰等,2011)

荧庭城,谢鸿喜援引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等文献认为庭城(谢氏使用的王国维《水经注校》中该处是“庭城”而非“ 荧庭城”)在今曲沃县东北13里处今听城村一带。(备注,谢鸿喜所用工作底本是王国维《水经注校》,是一种经注混淆的明代旧本,由于某种因缘机会,却成了近年来印数最大,流行最广的版本[ 陈桥驿:《<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序,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4页]。)李晓杰等则认为荧庭城在今翼城县西阎镇附近。《寰宇记》卷四七绛州翼城县:“古荧庭城,在县东南八十五里……按此城与紫谷相当,是古荧庭也。”按,北宋翼城县即今址,县东南八十五里为今西阎镇。荧庭城地望本文姑从李氏等所论。

贺水,今贺水河,亦称玉龙泉水。李晓杰等认为贺水入浍在黑水先,而郦注先言黑水入浍,二者显不相符。并且指出此处河水等河流切割较深,似无改道可能,颇疑浍交水多,致郦氏误载。又,郦注下文高泉水、女家水之流路亦或有不确之处,盖皆因此。(李晓杰等,2011)

范壁水,属于泉水在今绛县东北28里范壁村距大交村仅5里。(谢鸿喜,1990)

翼广城, 翼广城在今绛县大交镇浍南村南、磨头村西北。两村之间有周代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1989),且曾出土战国陶文“绛亭”(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1996)。女家水与范壁水正当交汇于遗址西侧,则该遗址或即翼广城之遗迹。(李晓杰等,2011)

田川水,谢鸿喜认为大致相当今黑河。

女家水原本及《七校》本作“于家水”,其它诸本皆作“女家水”,杨《疏》辨之已详,今从。今绛县安峪镇东南有安峪沟,按,“安”、“女”形近,安峪沟可当女家水。此水出山后,旧当北流至大交镇与故范壁水、续鲁峪河合流入浍,今无水。(李晓杰等,2011)

与干河合即教水之枝川,李晓杰等认为干河系郦注误载之水。《河水注》称干河自教水(今沇西河)枝分,北流至闻喜县(《山海经》郭璞注同),而此处又载干河于绛县会紫谷水,已显抵牾。其实,沇西河流域与浍河流域有高山相隔,教水分流入紫谷水断无可能。此盖郦氏读图之误。(李晓杰等,2011)

绛县故城,绛县故城今侯马市凤城乡凤城村,有战国至汉代古城遗址(山西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1996)

绛水,今名沸泉,在绛县北8公里沸泉村南,北流至曲沃县青玉峡景明村,下泻形成瀑布,西北流入浍河。(《元和郡县志》绛县: “绛水,一名沸泉水,出绛山东谷……水在县北十四里”;《清一统志》绛州: “绛水,在绛县西北。)

△西过其县南。

《春秋.成公六年》,晋景公谋去故绛,欲居郇瑕。韩献子曰:土薄水浅,不如新田有汾、浍以流其恶。遂居新田,又谓之绛,即绛阳也,盖在绛浍之阳。

新田,即侯马晋国古城遗址,在侯马市西北郊区的牛村、平望一带,是晋国晚期都城新田的所在地。(衡善庆,《侯马晋国遗址》)

新田有汾、浍以流其恶,《左传》成公六年载有晋迁都新田时晋公族、重臣们的辩论,多数人主张迁到今运城盆地的“郇、瑕氏之地”,唯独韩厥力主迁往新田(今侯马市西北)。双方都列举了各自的理由,其中主张迁新田的韩厥在申述新田作为都城的理由时有一句话,“有汾、浍以流其恶”。对于“恶”字,杜注及后来的史学著作皆以为是“垢秽”、“污秽骯髒之物”等,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活垃圾。马保春经过细致的辨别与推敲,认为“有汾、浍以流其恶”之“恶”当是指因农业收成不好而导致的饥荒之年[马保春:《“有汾、浍以流其恶”之“恶”解》,《晋阳学刊》,2006年06期,第25页]。

汉高帝六年,封越骑将军华无害为侯国。县南对绛山,面背二水。《古文琐语》曰:晋平公与齐景公乘,至於浍上,见乘白骖八驷以来,有犬貍身而狐尾,随平公之车。公问师旷,对曰:首阳之神有犬,貍身狐尾,其名曰者来,饮酒得福则徼之。盖于是水之上也。

绛山,今紫金山,一名絳山。

△又西南过虒祁宫南。

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晋平公之所构也。时有石言于魏榆,晋侯以问师旷,旷曰:石不能言,或凭焉。臣闻之,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言也。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石言,不亦宜乎?叔向以为子野之言,君子矣。其宫地背汾面浍,西则两川之交会也。《竹书纪年》曰:晋平公五年,浍绝于梁。即是水也。

虒(sī)祁宫,按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载:“虒祁宫,隋末筑堡名修义堡,今为东升村”。民国《新绛县志》亦延用此说;故不少学者认为即新绛县东升村。但亦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虒祁宫遗址即今侯马东台神村台神古城外西北角的三座大型夯土台基[田建文 柴平琳:《春秋晋国“虒祁宫”》,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2008-10-21 ]。

按浍水注所载“(虒祁)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结合百度地图作方位及距离校验。本文认为新绛县东升村距离绛县故城(凤城村)较远约50汉里[按新绛县东升村则直线距离(绛县故城)今侯马市凤城村约19.2公里,平原地域考虑道路蜿蜒因素按21公里计,约50汉里。(备注:本文中有关历代度量衡制度的数据请参见《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261页所附《历代度量衡换算简表》,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而台神古城距离绛县故城(凤城村)则又较近(约33汉里[按侯马东台神村台神古城则直线距离(绛县故城)今侯马市凤城村约12.6公里,平原地域考虑道路蜿蜒因素按14公里计,约33汉里。]),比对之下侯马虒祁遗址距绛县故城(凤城村)约38汉里[按侯马虒祁村遗址则直线距离(绛县故城)今侯马市凤城村约14.2公里,平原地域考虑道路蜿蜒因素按16公里计,约38.4汉里。]较与浍水条注文吻合。此外台神三座大型夯土台基被学界判定为是祭祀“台骀”的遗迹[《新田模式·侯马晋国都城遗址研究》,《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而新绛县东升村一带在古代当为注文所谓的“王泽”地域,海拔较低;且距离有些远不大符合注文的距离校验。故按距离、方位结合考古等初步推析(虒祁)宫当位于今侯马虒祁遗址一带。

△又西至王泽,注于汾水。

晋智伯瑶攻赵襄子,襄子奔保晋阳。原过后至,遇三人于此泽,自带以下不见,持竹二节,与原过曰:为我遗无恤。原过受之于是泽,所谓王泽也。

王泽,按注文所述结合Google earth鸟瞰考量即今汾河与浍河交界处偏北处那片海拔较低的洼地。


点击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水经注》里的太原

《水经注》里的朔州

《水经注》里的吕梁

《水经注》里的大同

《水经注》里的大同(续)

《水经注》里的临汾


欢迎加入太原道微信群交流山西地域文化,入群请先添加编辑微信并注明入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