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华门那声悠扬的“豌豆糕~”

2016-03-15 郭大群 太原道



从柳巷北口往北,一批下班的自行车裹挟着我继续向北进入三墙路。刚过路口,无意中一声吆喝让我一惊,像秧歌、戏曲的叫板?在车流中急捏住闸,到西华门西口了。逆车流而上,看见路边一辆带玻璃窗的食品车和一个穿白色食品售货服装的老师傅。



快要接近他的时候,我犹豫,不确定刚才听见的那一声奇异的吆喝是不是从这儿发出的。食品车玻璃上写着“五辈祖传秘方豌豆糕”,我绕过车凑近他套近乎:“师傅,你这卖的是什么?”老师傅极快地看我一眼然后用特别快的语速说:“不知道不知道,上面写的了,自己看。”咦,这样对待买家?少见。我看了看那豌豆糕,和一般的切糕一样,半尺厚,中间间杂着枣,下面木板托着,上面苫布半蒙着。一把很薄的刀,刀刃朝外顺手放着。待要细看,老师傅却用身子挡住我。我掏出烟递上去,他很果断地连连摆手“不抽不抽,不会抽烟”。我收起烟还想找话,可他竟然推车走了,完全不给我和他交谈的机会。走了十几步之后他停下又用极细极高嗓音吆喝出秧歌味十足的叫卖。细听,仍然听不懂。有心再和他聊聊,可他的提防和拒绝很明确。



回家的路上琢磨,他吆喝的是“哎——豌豆糕——糕——嗷……”。开口声音很细,像晋剧的叫板,后面每个字都拉得很开,开口音闭口音明显,很像祁太秧歌,后一个糕字形成一个先上升后下滑的波形,在余音将尽的时候再突然挑起一声“嗷”结束,简直就是晋剧花脸的唱法。那声吆喝音乐性很强,可以用乐谱记录。这越发让我觉得与秧歌有关。过去祁太秧歌在包括太原在内的晋中一带流传甚广,在基层劳动者比如赶车、卖菜、剃头、泥瓦匠等人群中有自然哼唱的习惯。所以相当多的叫卖声中都有秧歌的味道。



耳边余音未尽,记忆里冒出上世纪八十年代某次晚会上北京人艺于是之、英若诚、林连昆、黄宗洛等一批老艺术家的节目——《老北京的叫卖声》。是一个很特别的节目,老艺术家拿着梆子、串铃、鼓板、铁片甩子,用地道的语音学当年游走街头的各种叫卖——驴肉、火烧、硬面饽饽、剃头刮脸、锯盆锯碗修鞋补锅……那味道那韵律让人过耳不忘。现在能回忆起这些叫卖声的人已经不多,能唱出来的更是凤毛麟角。

太原街头这位五代秘方的传人倔强地不理会我的探询,让我有点失落。可他的方式又让我觉得有他的道理——他继承祖传手艺的执着使他把这小小生意做到现在,他那一口地道而独特的吆喝,也许正是因为他脾气倔强不通融不随和才保留下来的。



和几个好友说起这位老人,没想到有两人居然和他打过交道。一个是少妇,因为看见糕馋,可身上只有一块钱,就和老人家商量能不能买一块钱的。老人家听一块钱,头都不回地摆着手说“坎了哇坎了哇,一块钱能做个甚?”顶的她现在说起来还气不顺;另一个是壮汉,顺路买了几斤糕,付钱的时候发现少一块钱,就说“老师傅,钱不够少买点糕哇。”老头也是不看他,一边给他把糕包起来一边说“没钱就不吃糕了?快走哇快走哇……”没有一般生意人的笑脸,没有约你下次再来的意图。浑身上下就冒着一个字——倔。

真希望他倔下去,也希望听到他吆喝的路人认真听听,听听这从上个世纪前传下来的、不知道还会不会再往下传的吆喝……

(坎:太原方言,扔掉的意思。字库里没有更接近本意的动词)


直接点击以下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家在太原01:太原城,太原人

家在太原02:爱在太原晨起日落每一时

家在太原03:太原的那些老槐树,傲然风雨忆沧桑

家在太原04:那一碗老太原炝锅面

家在太原05:太原那些“福寿安康”之地

家在太原06:记忆中的五一路先锋百货商店

家在太原07:怀念我的母校——回民小学东西校

家在太原08:太原有条智家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