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敢说,今年最恐怖的电影都不及它一半吓人

马香玉 独立鱼电影 2018-12-24

每次家暴事件上热搜,有个明星铁定被骂。


他就是——


冯远征老师。


因为他饰演的安嘉和,实在太深入人心,甚至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当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热播时,冯远征的母上大人特地给他打电话,严肃认真地告诫他:


「上街最好戴上帽子和口罩,隐藏身份,以免被人打,因为我就有打你的冲动。


荧屏上,冯远征塑造的角色面目可憎;现实中,他却是反家暴的代言人。


每年11月25日,几乎都会转发反家暴的微博,因为这一天是反家庭暴力日。



相比之下,那些替家暴朋友辩白的明星,就显得很荒唐了。


他们在微博上面对几千万粉丝发声,口口声声要真相,很可能只是为了卖一下自己重情重义的人设,但也暴露出对家暴问题的轻视。



今天香玉介绍的这部新片,就关于家暴,真希望那些明星也能看看——


《监护风云》

Jusqu’à la Garde 



作为一部长片处女作,成绩斐然。

 

在《三块广告牌》和《水形物语》争锋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以新人之姿,夺得了最佳导演奖,以及最佳长片处女作奖


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4%,观众满意度87%



故事脱胎于本片导演泽维尔·勒格朗的短片《末路丢失》。


当时也斩获了不少荣誉。


不仅获得了法国凯撒奖最佳短片,还代表法国角逐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


《末路丢失》讲述的是超市女工无法忍受丈夫的虐待,决心带着两个孩子出逃。


《监护风云》是短片的延续,聚焦了离婚之后,争夺孩子监护权的过程。


它告诉我们:离婚,并非家暴的终结。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影片以一场针尖对麦芒的法庭戏作为开场。


为了合法带走孩子,母亲必须全力争取「单独监护权」

 

虽然孩子没有出席,但他们都提供了有利于母亲的证词


儿子表示,「我们都不敢在外面玩,因为我们很怕那个人。他不配当我的爸爸,我很高兴他们离婚了」。

 

注意一个细节,儿子始终用「那个人」指代父亲,可见内心的隔阂和怨恨。



女儿则提供了一份就医记录,在中学时期,她曾经因为早恋被父亲毒打一顿



直到最近,父亲的骚扰仍未停止。

 

妻儿不愿见他,他就夺命连环call,不接电话,就去娘家的门口蹲守,仍得不到回应,就在门口停车过夜......


虽然还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但是,你永远预料不到下一秒还会发生什么



冯远征曾对「安嘉和」下过一个精准的定义:他应该是双重人格的。


在外人眼里,安嘉和是十佳青年,是个好医生。


在妻子眼中,摇身一变,成了十恶不赦的施虐狂。


这位法国「安嘉和」,也有天使和魔鬼两幅面孔。



如果说妻子口述的是父亲的魔鬼人格A,那么法庭上表现的就是父亲的天使人格B

首先,他对儿子的证词露出震惊脸


他自认和儿子相处融洽,为了儿子,宁愿辞掉工作,卖掉房子,搬到附近,儿子怎能说出如此冰冷的话语?


难以置信。

 

除非,他已经被母亲严重洗脑



接着,他又说出了女儿受伤事件的版本B

 

表明女儿当年是在健生房扭伤了手,根本不是他家暴所为。


况且,女儿提供的只是校医室证明,不具备法律效力。

 

 

父亲和母亲各执一词,究竟谁在说谎?


法庭上,讲求的是证据。

 

但是,母亲既拿不出以前家暴的证据,也拿不出近期威胁恐吓的证据。

 

原因是取证太难


要知道,恐吓只需要一个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而已,很难留下实物证据。


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据统计, 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北京市各中级法院审结的婚姻家庭类二审民事案件中,当事人主张存在家庭暴力的案件共有213件,经审理认定构成家庭暴力的仅为22件,认定率为10.3%,举证不充分是影响判定的主要原因。


没有证据,故事又可以是另一番模样。



父亲的辩方律师说,「没错,他是整夜在外面等候,不过那是因为他想见自己孩子一面,并非睡在车上好玩!」


话锋一转,他立刻从变态偏执狂,变成痴心老父亲。



由于家暴证据不足,且父亲态度诚恳,最终,法院判了「共同监护


这意味着每个月有两个周末,儿子必须和父亲相见。


看到儿子,他连喊「乖乖」,扑上去就是一个熊抱。

 

 

不料,变脸比翻书还快。


返程时,因为母亲的拒绝沟通而迁怒于儿子,直接把书包怒砸到他身上

 


很快,到了第二个周末。


前一刻,还在与爷爷奶奶共享午餐,弥补老人家的天伦之乐。

 

 

后一刻,听说母子搬去新的住所,父亲瞬间神色黯淡,备受打击,怀疑妻子有了新欢。

 

饭也不吃了,把儿子拽下饭桌,揪着他的胳膊,推搡到车上,刻不容缓地去找妻子算账。



为什么会瞬间暴露出第二幅面孔?

 

豆瓣上有句评论:


 

关键不在「钢铁直男」,而在于「自尊心」

 

把自尊心看得比亲人还重要,是家暴者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

 

他们把妻子当作自己的归属品,而非独立的生命个体,一旦妻子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就会暴跳如雷。


父亲在车上骂骂咧咧道:

 

那是她新男友的公寓吗?

这种做法,她是自寻死路。

那贱货怎么有胆做出这样的事情?


 

此类「你出轨所以你活该被打」和「你穿着暴露所以活该被性侵」的言论一样,都是强盗逻辑。

 

本质上,是一种「受害者有罪论」

 

目的是打压受害者的人格尊严,以便对受害者实施身体暴力和精神控制,进而稳固自己的权威。

 

仔细一想,这是毫无证据且荒诞至极的,两个人明明早就离婚,你有什么权利干涉她的生活?

 

夹在中间的孩子,不可避免地承受巨大的痛苦。


镜头不断给到儿子的面部特写,他颤抖得直哆嗦,眼泪止不住地流,却不敢发出一丝反抗的声音


 

在父亲的威逼下,儿子说出了新地址。


不出所料,父亲进屋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处找「第三者」。

 

没有发现出轨实锤,感到如释重负。

 

瞬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抱着妻子,将头埋着在她的肩上,也掉了眼泪,委屈地说道:

 

我已经变好了。


这会儿的可怜劲儿,连观众都恍惚,妻子会不会原谅他?



数据显示,在中国2.7亿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同样让人震惊的是,受害者平均被虐待35次后才会报警。


有人甚至被虐待了40年才采取行动,到底是什么阻止了他们报警?


除了客观的外部阻力外,还有他们内心的柔软。


毕竟是曾经深爱的人,难免会对柳暗花明的可能性抱有一丝期待。


香玉想再次提醒大家,家暴只分零次和一万次


原谅,意味着给了二次伤害的机会。


例子不胜枚举,刘洲成的妻子被家暴导致流产后,离婚仅仅2个月便复婚。


忏悔信里写得好啊,诸如「你嫁了个很坏的老公,对不起」、「老公知道错了」、「想想都想杀了自己」句句断人肠。


一转眼,家暴再次上演。


片中的女主,同样没有报警。


不久后,疑心病的前夫再次找上门来,所幸有他人及时赶到,才逃过一劫。



更可怕的,还在后头。

 

全片的精华之处,就在于电影最后的15分钟,完全是恐怖片既视感!

 

先是一阵急促的门铃声,把深夜熟睡中的母子惊醒。



然后,又传来父亲狠狠的踹门声,一边踹门一边怒喊「贱货,快给老子把门打开」,隔着屏幕,都叫人毛骨悚然,坐立难安。



伴随着一声枪响,父亲用猎枪把门打穿了一个洞,令儿子瞬间产生耳鸣,哭喊道「妈妈,我听不到了」。



终于,父亲成功破门而入,四处寻觅他的「猎物」。伴随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观众紧张到大气也不敢喘......

 

与此同时,母子正躲在浴缸中,一旦被发现,很可能性命不保。

 

这个「噤声场景」,和不久前的恐怖片《寂静之地》如出一辙!



利用「声音」将惊悚效果不断升级,像极了恐怖片。

 

与《寂静之地》不同的是,反派不是虚拟的怪物,而是真实的人类。

 

后者的可怕程度,绝不亚于前者。

 

虽然电影中的母亲最终成功得救,但在现实中,无数惨案正在上演:


2016年发生了「上海男子冰箱杀妻藏尸案」,朱晓东与妻子发生争吵,将其杀死后藏尸于冰柜内长达三个月,并在此期间冒充妻子,通过微信与她的家人朋友联系,还用她的信用卡和别的女人开房旅游,性质相当恶劣。

最近本案终于宣判,被告人朱晓东被判死刑

 

据统计,我国女性死亡成因中,家暴致死约占他杀死因的40%,因为不堪家暴而自杀的人数每年高达9.42万人

 

为了减少这样的惨案,不能再沉默。


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正在遭遇家暴,请第一时间去医院保留验伤报告,快速诉诸法律。(妇联维权电话12338)

 

如果离婚后他仍然纠缠不休,你可以申请人身保护令,禁止其在方圆200米内活动。

 

香玉再次呼吁,对家暴者口中的改过自新,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


一朝是人渣,终身是人渣。

 

鳄鱼的眼泪,从来不是因为伤心而流,而是为了捕食猎物滋润明目。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独立鱼招聘:加入独立鱼,跟鱼叔一起干掉烂片

陈羽凡被封杀前的最后一首歌:梦之安魂曲

新剧9.4,妥妥年度前三

要是在电影院看这片,必然震撼到说不出话

更多好片推荐戳「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