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的“CEO” | 李松:守望乡村谋发展 小菌棒撑起“致富伞”
33岁的李松是土生土长的綦江人,在永新老家,他先后养猪7年、种菌7年,年纪轻轻,却已然是一位有着丰富种植养殖经验的“农业专家”。
“在外漂泊闯荡,不如回乡发展。”有过短暂外出打工经历的李松,不愿被束缚于工厂流水线,毅然返乡当起了“新农人”。如今,他种的菌不仅销往我市各区县以及贵州、云南、深圳等地,还带动附近村民就业。
▲菌棚内工人忙着采摘。记者 向鸿升 摄
平菇试种获得成功
“能坚持种平菇这么多年,自己想想都觉得难以置信。”李松坦言,正是因为想更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他才有了创业的想法,却没想到小小的菌棒让他一守就是7年。
7年前,李松仅仅凭着一腔热血就回到了家乡,原本打算干回老本行继续养猪,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食用菌种植。
“正好有朋友在种菌,去耍的时候对种平菇有了一些了解,感觉它的市场环境还不错,可以试一试。”考虑到自己完全没有种植经验,李松一开始不敢大干,决定先找个合适的场地进行小规模的试种。
对于李松的创业决定,他的父母很是支持,拿出了3万元积蓄作为李松的创业启动资金。
于是,在永新镇富家村的一所旧学校,李松开始了他的创业路,一个属于他的食用菌生产小作坊就此诞生。
▲李松查看平菇生长情况。记者 向鸿升 摄
“请了一个老师傅,负责教我种平菇,在需要的时候给我提供技术指导。”李松说,作为一个种菌“小白”,没有老师在前面带路是不行的。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种植到采摘,又从销售到运输,每一个环节李松都亲力亲为,在种植经验不断丰富的同时,平菇的销售市场也逐渐打开,他的干事热情越来越足,如今的他已经能熟练掌握平菇的生长规律,面对病虫害也能妥善应对。
“试种了1万棒平菇,一年下来,大概有9万元的收益。”看得见的成效让李松坚定了发展信心。
▲刚采摘的新鲜平菇散发着清香。(资料图片)记者 吴文艺 摄
经过两年稳定发展,李松种平菇算是小有成就,慢慢地,他就有了大干一场的想法——“建大棚,扩大种植规模”。
然而,不同于小作坊式生产,建大棚、修冷库、买设备,每一项都是大支出,更何况用地面积更大、人工投入更多,不小的资金压力让李松深感头大。
“规模大意味着产量大,用于冷藏储存的冷库必不可少。”李松说,虽然头两年种平菇的收益加起来有10多万元,但是资金缺口仍然很大。为此,李松在银行贷款30多万元,同时积极向当地政府咨询相关扶持政策。
“镇政府反馈回来的也是好消息,修建冷库可以申请一定的资金补助。”李松说,最后镇政府给自己提供了5万元的资金补助。
▲石塔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航拍。受访者供图
于是,在种菌的第三年,李松在富家村修建了占地8亩的食用菌种植大棚。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扩建石塔村种植基地,创办家庭农场,还注册成立了公司。
现在,李松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已累计完成投资150余万元,基地面积扩大至40多亩,有生产大棚25个、加工厂房200平米、冻库400立方米,种植平菇45万棒,年产菌90万斤以上。按照每斤2.5元均价计算,年收入可达200余万元。
▲一簇簇、一团团平菇撑起鲜嫩、肥厚的“小伞”。(资料图片)记者 吴文艺 摄
在石塔村食用菌种植基地,60岁的杜长荣熟练地采摘着长成的平菇,她是石塔村的村民,从2020年基地建成时便在这里打零工。
“采摘、称重、打包,做的都是比较简单、轻松的活儿,一天干8小时。” 杜长荣说,工资按天计算,每天70元,一年下来,自己能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
李松介绍,菌的生产周期一般在当年的8月至次年的6月,8月至12月是菌棒生产高峰期,12月至次年5月是采摘期,6月清场为下一生产周期做准备。每个生产周期,石塔村和周边的村民都会来基地做工,附近村民的就业也就带动起来了。
▲石塔村村民杜长荣将采下的平菇装箱。记者 向鸿升 摄
“生产高峰期的时候,有近40个工人在基地上班,平时也有15个工人。”李松介绍说,2022年12月,基地正式被认定为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周边群众10余人稳定就业,其中本地脱贫户3人、区外脱贫户1人,单年务工时间超过7个月。
“做平菇种植销售,过程很艰辛,但是看到附近来上班的村民每月能有1000多元的劳动收入,心里面感觉很满足。”能在创业路上带动家乡群众提高收入,李松觉得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
对于种植基地的未来,李松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
“从提高生产质量,到拓宽销售渠道,我想把创业路走得更稳。”提及种植基地的经营管理,李松表示,为了更精准地把控大棚内的湿度和温度,提高平菇成活率,将逐步引进智能化设备,相信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升级,平菇种植将更加高效,更可期待。
总编辑:孙 萍
值班编委:王原野
编审:王 旻
编辑:谭禄柳
记者:向鸿升 吴明鸽
校对:靳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