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业绩冠军的基金一定要买买买吗?

坚持投教10余年的 兴证全球基金 2022-05-16

基金排行榜已经成为了投资者衡量基金业绩的一大指标,一些占据排行榜“状元”“榜眼”位置的基金一时间会成为市场焦点、投资者热捧的对象。眼下,许多排行榜都缩短了考察周期,每月每周,甚至是每天都有排名。


最近,随着一季度的结束,网络上又有不少评价基金短期季度排名的文章,投资者如果单单将目光聚焦于一个季度,可能会对自己的投资决策产生疑惑。究竟该怎么看待基金排名呢?


小编整理了我们在过去十年间多轮市场调整时所撰写的理财专栏,希望从中为你找到答案!✔


短期排名论英雄?


快跑的基金未必能赢


某基金研究机构此前考查了基金从2007年到2009年底的收益及排名情况,这三年市场情况比较具有代表性,既有单边上扬的牛市、又有单边下跌的熊市,也有震荡市,三年间波动很大。但期间能够历经牛熊,连续三年排在前1/2的基金的只有五个,这其中仅有一只每年都排在前十,但该基金自2007年起就暂停申购至今,和投资者无缘。其余四只,过去三年的业绩大多在前10~50之间徘徊,很少跻身前十,看上去似乎并没有过人之处,却成了三年牛熊的长跑冠军。


与看似平庸但稳健的基金相比,那些看似光鲜但每年的业绩如同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的基金,其实并没有那么诱人,一个轮熊市足以吞噬掉此前创造的短期优势,因为在其业绩爆发的时候,会付出高风险的代价,这些代价必定会在高风险市场环境下偿还。长期来看,能为投资者贡献的回报有限。


冠军基金的“魔咒”


美国先锋集团创始人——约翰博格在其著作《博格长赢之道》中的一段话发人深思,“金融市场的每日波动与投资价值的长期增值是没有任何联系的。事实上,虽然当前的短期导向和投机性市场中有无数的黑天鹅,但股市创造的长期投资回报中却没有黑天鹅。” 



短期的收益数据具有较大欺骗性


基金排名靠业绩说话,“数字”似乎是最客观的标准,这绝对正确吗?实际上可没有这么简单。


最主要的原因在:短期的收益数据具有较大欺骗性。正所谓最好的基金经理也有最糟糕的时候,而糟糕的基金经理也会有他们的好日子。每年的基金排行榜上都不乏昙花一现的冠军,这一点已经经过历史的多次证明。


当然,数字并非全无用处,相对而言,基金的长期业绩比短期业绩就更具有参考价值。不过,这并不能为基金投资打上十足的包票,正如基金产品营销资料上所写的那样:“基金历史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在选择基金时,以下三点无法排名的因素,同样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其一,基金投资策略。如果你希望在基金投资上获得更好的收益,就有必要了解基金的投资策略与风险。举例来说,当你明确你所投资的基金遵循的是趋势投资、价值投资、成长投资抑或是指数投资的策略时,你就更清楚这种投资策略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可能来自何处,从而明确购买这只基金的原因以及何时应该赎回。


其二、基金公司的经营理念。基金投资收益和公司经营理念相关?当然。如果基金公司一味追求短期收益,那么其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旗下的基金投资风格就会更激进——这更有助于其销售业绩而非投资者的利益。正因如此,基金公司的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非常值得纳入投资者选择基金的考量。毕竟在基金投资长达10年、20年的周期内,许多东西都会发生变化,但一个企业的文化不会发生多大的改变。


其三,投研团队的稳定性。在其新书《基金间谍》中,罗素.金奈尔深入研究了20只顶级基金后,得出一个结论:优质基金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稳定”。大部分入选的基金都有强大的团队作为支撑,基金经理也很少离任。投研团队的稳定性更有助于投资理念的传承和延续,也同时是透露基金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讯息。



为什么会为短期冠军买单?


既然基金业绩长期持续表现优秀如此困难,为什么投资者仍然愿意为短期冠军买单呢?


《聪明的投资者》中对这种行为模式有精确的描述:大多数投资者多会以连续上涨为假设直接购买上涨最快的基金,这是理所当然的,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认为可以通过短期内的一系列结果对长期趋势做出预测。此外,从我们自身的经历可以看到,有一些水暖工要大大优于其它水暖工,有些棒球选手更有可能击中本垒打,我们所喜欢的餐馆一直能够提供优质的饭菜,而且聪明的孩子总是能得到好分数。在我们的身边,技能、智慧和勤劳能获得认可,得到回报,而且这样的事情一直在重复发生。因此,如果某只基金胜过了市场,直觉就会告诉我们,它将继续有优异的表现。


但遗憾的是,金融市场似乎并不按这个规律出牌。按照近期记忆来投资,经常如同巴顿·比格斯所说,像“开着跑车飞驰在陡峭的山崖上,但只靠后视镜来认路一样危险。”



长跑基金有多难?


排行榜上为何难有常胜将军?


从历史的数据来看,基金排名“大变脸”的情况其实并不罕见,个中原因,有些源于“技术”,有些源于“运气”。也有相当一部份来自对于风险和收益的权衡。

 

风险水平会影响投资业绩并不难理解。举例来说,如果某基金采取高仓位的投资策略,则更有可能在市场上行的过程中取得超额收益,但如市场震荡,则较难抵御风险;如基金调高某一行业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就会更多受到这一行业的涨跌影响等等。因而,获取超额收益而排名靠前的基金,有些时候也承担了较高的风险。

 

谁都希望自己的基金“艺高人胆大”,但是胆大常常都意味着更高的风险。也正因如此,相对于“过山车”一般的基金净值,“涨得比别人快,跌得比别人少”的稳健走势更让基民放心。



长跑冠军多难做


第一,基金业绩长期表现优秀是很可贵的,大部分基金都难以达到这个目标。


第二、长跑成绩优秀是稳健业绩的累加,持续表现在行业中占据中上,在时间的发酵下已足以在同类基金中脱颖而出。在2006-2011连续5年排名前二分之一的5只基金中,绝大部分从未做过基金业绩的年度冠军,甚至连年度前10名都很少入围,然而在长期业绩中却表现可圈可点。


第三、短期业绩优秀固然抢眼,但可持续性并不强。当昔日的年度冠军连行业的前1/2都难以保证持续,其中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可想而知。


短期冠军,需要谨慎观察



基金排行榜到底怎么看?


三招用活基金业绩排行榜


首先,关注基金的持续收益

 

所谓“路遥知马力”,选基也一样需要关注基金的持续收益能力。某个年度排名靠前的基金管理团队固然身手不凡,而倘若年年都能在排行榜的前1/3阵营占据一席之地,则更具备着过人的本领。对于基民而言,留心到这一点也并非难事——现在不少基金业绩排行榜在列出当年基金排名的同时,也会列出其在过去两年、三年乃至更久的基金收益排名,具有参照价值。

 

其次,关注其“兄弟基金”的表现

 

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往往是基民投资基金的首选。强大的投研平台及决策团队,往往会培养出多只明星基金,给基金经理最强有力的辅佐。因而,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基民不妨多观察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多只基金表现,如果只有某只基金“一枝独秀”,可能就需多留心下公司的整体实力了。

 

第三,比较基金在不同评价机构中的“星级”

 

选择基金“数星星”堪称是选择基金最直观的方式。现在包括晨星、银河、天相等诸多评价机构均对基金评价实施“打星制”,从一颗星星到五颗星星不等,其中“五星基金”往往被视为绩优基金的身份象征。不过,不同基金评价机构对同一基金的评价有时并不一致,因而,综合参考基金在各机构中的“星级”,也就成为了较有效率的选基方式之一。


每年一度的基金业绩排行榜,只是给基民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参照,但过去的业绩并不代表未来。在实际选择的过程中,基民还需要留心基金的产品设计、基金经理变动、基金公司的责任感等诸多因素,从而最终挑选出最值得托付的“良基”。



如何看待基金年终排名


当牛市来临,似乎高仓位、敢买敢追就是制胜法宝,而当市场发生变化,则会导致不少作风彪悍排名靠前的基金到了沦落为倒数,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受伤最深的还是一些单纯根据短期排行榜选择基金的投资者。热闹的排行榜,和失落的投资者,排名的意义在哪里。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基金排名显示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全球著名的基金评级机构总裁曾经说过:"基金的等级评定从来没有试图预测未来,我们将其称为历史描述,在衡量过往业绩时是准确的。"但在一阵喧闹之后,概念总是被偷换。

 

所以,并不是排行榜的可信度出了问题,而是我们对排行榜附加了太多的其他含义。排行榜不是决策的唯一依据,只是参考因素,对于单个基金的排名来说,影响因素太多,不能单从榜单里看出一只基金的好坏。

 

热闹之后看清本质。凭着一年的排名,你也许很难找到真正的好基金,但是真正历久弥坚的好基金公司,一定会在排行榜中有所体现。我们一直向投资者倡导关注基金公司的整体业绩。因为基金投资是团队行为,整体业绩的稳定反映出整体团队综合实力强、人员稳定、机制健全的公司。找到好公司,然后从这些公司的产品线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基金,这才是年终排名给我们的指导意义。


找到基金排行榜的真正意义


风险提示: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基金时应认真阅读相关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审慎选择。观点和预测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基金投资需谨慎,请审慎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

董承非:投资无定式,2018重在精选个股

股市“倒春寒”?二季度记得收下这只基!

年化回报23%、连续六年正收益的基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