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苟鸣瀚 刘宝存 | 美国研究型大学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与范式转型

重庆高教研究 CQGJYJ
2024-09-26
收稿日期:2022-06-24
修回日期:2022-08-10
终审日期:2022-08-11
录用日期:2022-09-13

网络首发:2022-09-16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苟鸣瀚  刘宝存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美国研究型大学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与范式转型
摘    要:研究型大学是区域协同创新的逻辑起点与核心动力。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充分发挥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以及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创新引领作用,从传统农业经济成功转型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现代型知识经济。基于五螺旋模型,对北卡罗来纳州研究型大学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与范式进行探究,发现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互动中,研究型大学通过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模块组织管理、拓展创新合作关系网络等举措为知识生产的结构转换与功能升级注入动力。在与外部系统的交流互动中,研究型大学与企业、自然环境、公民社会、政府部门等创新主体形成边界开放、高效稳定、健康和谐的协同创新网络,具体措施包括:第一,紧密贴合企业的人才需求与技术需求,积极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平台;第二,积极研发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持续推动绿色校园建设与生态治理,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第三,鼓励实践取向的科研和教学,引导社会民众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创建有利于学习、研究和创造的包容性文化氛围;第四,以区域战略创新的重大需求为导向绘制学校发展蓝图,发挥资政议政的智库功能,为政府部门的创新决策提供智力支撑。在研究型大学的引领下,北卡罗来纳州实现了区域协同创新的范式转型,具体表现为创新形式由封闭转向开放,创新路径由线性转向循环,创新方式由个体转向跨界,创新导向由技术理性转向价值理性。我国研究型大学在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存在内生动力不充足、交流联动不协调、对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关注度不够等问题,对此,应积极吸收国际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土实际探索适切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式,推动研究型大学成为引领区域和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角色。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五螺旋;区域协同创新;创新范式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一带一路’国家与区域教育体系研究”(19JZD052);北京师范大学博一学科交叉基金项目“中美高校知识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以中关村示范区与研究三角园区为例”(BNUXKJC2103)

作者简介:苟鸣瀚,男,重庆永川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
刘宝存,男,山东菏泽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与比较教育、高等教育和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

一、问题提出

大学承担着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但伴随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知识生产逐渐从大学向其他社会机构转移,呈现出“社会弥散”(Socially Distributed)的特征。我国早在《科技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与《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发展研究型大学,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发展目标。自2011年起,我国先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教育战略,鼓励高校转变人才培养机制与科研创新机制,建立“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面向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平台。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提出“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在高校产学研用一体化、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也面临创新动力不充足、组织对接不顺畅等诸多困境。据统计,2021年我国高校有效专利实施率为10.8%,远低于全国61.1%的平均水平;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0%,同样远低于全国35.4%的平均水平。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迫切需要革新传统的知识生产与创新模式,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
从国际视野来看,世界各国纷纷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提升大学的知识牵引与创新驱动能力,以便更好地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例如,德国积极推动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设施共享、教授互聘与人才联培,形成“双元制模式”、“弗朗霍夫模式”等独具特色的协同创新模式;芬兰、爱尔兰、瑞典等关注产学研合作的组织自治,在欧洲一体化的框架之下建立协同创新网络联盟;日韩等国聚焦打造官产学研创新共同体,通过政府委托研究、企业委托培养、联合技术开发等多种合作模式推动本国协同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发源地,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依托研究型大学建立科技工业园区,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其中,北卡罗来纳州充分发挥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以下简称北卡州立大学)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l,以下简称北卡教堂山分校)三所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引领作用,从传统的农业经济成功转型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现代型知识经济,成为相对落后地区通过协同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的卓越典范。2021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北卡罗来纳州的科研创新水平与技术商业化水平分别位列全美第14名与第16名,其中杜克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北卡教堂山分校三所高校累计获得的技术专利数量约占全州总数的80%。因此,本研究主要考察北卡罗来纳州三所研究型大学如何引领区域由浅层次的松散合作转向深层次的协同创新,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深度参与区域协同创新提供有益经验。

二、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一)文献综述

学界有关区域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维度:一是区域协同创新的要素构成。协同创新是一个全方位的合作过程,其构成包括实体要素和关系要素等。就实体要素而言,有学者从参与主体的角度提出,协同创新需要综合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鼓励和规范作用,产业部门的技术共通与集群效应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的智力牵引与技术服务功能。此外,协同创新不仅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还在社会文化层面具有溢出效应,因此新闻媒介与信息网络等的泛在化影响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就关系要素而言,一些学者认为资本、技术等创新资源的非均衡式分布影响了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与功能分工,协同创新离不开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时空关联性、信任、沟通和环境等关系要素的支撑。

二是各创新主体间的互动机制。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创新要素的充分流动、创新资源的充分共享以及知识技术的充分扩散。有学者认为,成本共担、风险共摊、成果共享等利益驱动是协同创新最根本的内在动力,技术推动、市场竞争以及知识生产中的附加价值是牵引协同创新的主要外部动力。在内外动力的综合作用下,各创新主体需形成“政产学研用”多位一体的整合机制,通过知识协同、技术协同、生产协同以及组织协同等提升创新效能。

三是研究型高校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研究型高校需要消除协同创新的制度障碍和组织障碍,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围墙。具体而言,研究型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科研组织机制,提升研发协同水平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促进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应用相结合,探索校校、校企、校院以及国际化合作等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优化人事管理机制,加快制定不同层次类型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联合聘任制度、人才流动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多主体创新合作机制建设,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建立资源汇聚、利益共享的深度合作战略联盟。

总体而言,协同创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已有研究大多聚焦于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较少对其他具有创新驱动力的行为主体进行考察,存在研究对象较为单一、关注视野不够全面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区域协同创新的相关主体做进一步的界定,对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动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做进一步的厘清,以便在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下分析探讨研究型大学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与路径。

(二)分析框架

20世纪90年代,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与罗伊特·雷德斯多夫(Loet Leydesdorff)将生物学中的三螺旋概念引入社会学,建构出以大学、产业和政府为创新主体的三螺旋模型,用以解释知识经济下知识生产方式变迁对创新范式的解构与重构。该模型一经提出便在大学技术转移、创新型大学建设、大学科技园区开发以及风险资本投入等实践领域中彰显出强劲的生命力,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加速,三螺旋模型的有效性逐渐受到学界质疑。有学者认为,三螺旋模型的理论基础源自古典社会学和制度经济学,很难对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因素和创新特征做出及时回应与合理解释。也有学者认为,三螺旋模型对于各主体协同互动关系的解释过于模糊,在知识流动范围不断拓展、知识参与群体不断扩大的今天难以提供普遍有效的决策参考工具。

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对三螺旋模型进行拓展和补充。2009年,美国学者埃利亚斯·卡拉雅尼斯(Elias Carayannis)与大卫·坎贝尔(David Campbell)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提出将“基于媒体和文化的社会公众”作为第四重螺旋。四螺旋模型弥合了协同创新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多应用于公民群体、非盈利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对协同创新系统的影响研究。但是,由于缺少对社会与自然、知识创新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界定,四螺旋模型的动力结构仍旧不够稳定。因此,卡拉雅尼斯与坎贝尔又提出将“自然环境”作为第五重螺旋,从而将生态敏感的视角融入知识生产与创新体系之中。总体而言,五螺旋模型是对三螺旋、四螺旋模型的继承与拓展,其特殊价值在于将大学、产业、政府、社会公众以及自然环境作为彼此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创新主体统一起来,打破知识生产、财富创造、规范控制、知识民主以及生态交互之间的边界。

图1  五螺旋协同创新模型

螺旋理论的演变过程深刻表明,创新生态系统的内在结构正日益复杂化,创新要素及其互动机制也在不断变革。从要素构成来看,高等教育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政治系统相互耦合,共同为五螺旋创新系统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如图1所示)。从运行机理来看,单个系统内部的优化调整将带动其他系统的同步升级,各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在知识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资本输出,共同构建出“知识—共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与再生空间。基于五螺旋模型,本研究聚焦分析北卡罗来纳州三所研究型大学如何引领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转换与功能升级,如何与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企业、自然环境、公民社会以及政府部门等创新主体交流互动、协同演进,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北卡罗来纳州协同创新范式转型的特征与趋势。

三、研究型大学系统内部升级引领区域协同创新

高等教育系统的知识生产是五螺旋创新体系的动力源泉。杜克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北卡教堂山分校三所研究型大学积极回应区域发展的迫切需要,不断推动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组织管理、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结构转换与功能升级,引领实现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创新生长。

(一)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21世纪以来,杜克大学、北卡州立大学与北卡教堂山分校通过一系列人才吸引战略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为北卡罗来纳州输送了大量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三所研究型大学都设有专项奖学金,鼓励在校学生创新创业。例如,杜克大学的“研究生强化培训补助金”(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Enhancement Grants)支持学生利用暑期实习获得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北卡州立大学的“创业奖学金”(Entrepreneurship Scholarships)为创业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提供额外奖励;北卡教堂山分校的“实干梦想家奖”(Dreamers-Who-Do Award)与“1789学生创投基金”(1789 Student Venture Fund)为有意建立创业公司的学生提供启动经费和无息贷款。另一方面,三所研究型大学将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不断拓展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渠道,如杜克大学基于校友关系建立的“创新创业者联系网络”(I&E StartupConnect Entrepreneurs Network)、北卡教堂山分校与当地企业组成的“创业联盟”(Entrepreneurship Alliance)以及北卡州立大学附属企业合办的“创业创新俱乐部”(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Club)等。

三所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侧重点。杜克大学重点关注“人文、社会、自然等所有学科及其交叉领域的深度探究”,强调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具有跨学科适应能力的创新人才。北卡州立大学更加注重对创新创业资源的高效利用,目前已在电子学、3D扫描、3D打印、切割与铣削、穿戴技术、物联网等六大优势领域建立起完善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体系。北卡教堂山分校主张在实践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该校不仅定期举办“企业创意大赛”(InVenture Innovation Competition)等创新创业竞赛,还与当地企业展开合作,使在校学生有机会参与初创公司的技术攻关与商业运作。总体而言,三所研究型大学致力于打破人才培养的“短板效应”,为区域发展培养通专兼顾、知行合一的创新创业人才,正如北卡罗来纳州现任州长罗伊·库珀(Roy Copper)所言:“大学是最强大的人才磁石和创新来源,它们为北卡罗来纳州的发展培养了大批训练有素的科学、工程和管理人才。”

(二)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

杜克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北卡教堂山分校将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策略之一,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加强学术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发起战略招聘计划,开通特殊人才入职通道。北卡州立大学自2011年起开始实施“校长卓越教师计划”(Chancellor’s Faculty Excellence Program),允许学术团队作为单独的“集群部门”吸纳研究所需人才,截至2020年该计划已为北卡州立大学新添80余名讲席教授。二是营造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队伍多样化发展。北卡教堂山分校成立卓越教师中心(The Center for Faculty Excellence)、教师工作坊(Faculty Workshop)等机构,为持有不同学术观点的教师学者搭建交流研讨、思维碰撞的学术平台。三是多方位支持教师学者的专业发展。杜克大学不仅设有“教师进步种子基金”(Faculty Advancement Seed Grants)激励教师学者进行自我提升,还针对新任教师、资深教师等不同群体推出一系列职业发展指导、学术领导力培训等方面的研讨课程。

北卡罗来纳州商务部科技创新办公室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杜克大学与北卡教堂山分校的科研经费约为11亿美元,北卡州立大学约为5亿美元,三所大学科研总经费占北卡罗来纳州整体科研经费的89%。三所大学基于自身的学科基础和资源优势不断推进前沿创新,如北卡教堂山分校专注生物医学、制药和健康科学、计算机和数据科学、物理和数学等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在2020年间累计完成149项发明创造,获得81项技术专利。此外,三所大学都高度重视学科间的融合,积极进行跨学科与超学科的创新研究,如北卡州立大学分别于2012年、2015年启动两批交叉学科学术项目,截至2017年底已成功创建生物信息学、碳电子学、转移再生医学等20个学科交叉集群。在充足的智力支撑下,三所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共同激活北卡地区知识生产的规模效益。

(三)强化创新模块组织管理

组织生态理论指出,结构惯性是组织维持自身稳定发展的一种内在属性,组织在面对环境变化时会自发产生抗拒或抵制适应性调整的保守倾向。杜克等三所研究型大学致力于消除创新变革的阻碍因素,从“人事管理—科研管理—成果管理”三个层面打破组织管理中的结构惯性与路径依赖。

首先,三所研究型大学着力打造扁平化的人事管理架构,通过行政优化促进科研共同体的形成及其组织效率的提升。例如,北卡教堂山分校与北卡州立大学都强调“卓越运营”(Operational Excellence),前者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简化科研人员招聘、规范科研人员培训、提升职能部门对科研需求的响应速度等 ;后者在“综合性和跨学科性”“伙伴关系与创新创业”等九个重要领域设有专门的管理小组,负责营造团队导向的协作文化,促进科研人员跨学院、跨部门和跨系统同步合作。其次,三所研究型大学积极推动科研管理的数字化升级,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例如,北卡州立大学“研究管理数据与报告”(Research Administration Data and Reporting)系统可对科研项目的整体预算、日常支出、研究进展等进行实时监控;杜克大学自2007年起推行的“研究数据计划”(Research Data Initiative)允许校方保留部分研究的实验数据,在6年的归档期内,校内科研人员可以申请访问相应的数据集,以此减少研究中的重复性劳动。最后,为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三所研究型大学建有专门的成果管理机构与利益调解机构。例如,杜克大学的“技术转化与商业化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Translation & Commercialization)和“利益冲突委员会”(Conflict of Interest Committee)全程参与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负责解决个人、团体以及校企之间的利益纠纷问题。 

(四)拓展创新合作关系网络

高等教育系统的创新升级离不开多方合作带来的整合优势。一方面,杜克等研究型大学共同建立“三角研究图书网络”(Triangle Research Libraries Network)和“三角纳米技术网络”(The Research Triangle Nanotechnology Network),支持基础设施、图书馆藏、尖端仪器等科研资源的互通共享。另一方面,三所研究型大学形成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在信息互通、人员流动、成果共享等方面展开紧密合作。例如,杜克大学“临床和转化科学研究所”(Duke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与北卡州立大学“比较医学研究所”(NC State's Comparative Medicine Institute)在人类健康与疾病、医用生物材料领域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定期进行人员交换和成果交流,协力为改善区域卫生状况、大规模疾病防控等提供技术支持。此外,三所研究型大学还共同成立“复兴计算研究所(Renaissance Computing Institute)”等实体性机构,针对计算机与网络科学、数据科学、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等领域开展研究合作。截至2019年,该研究所已累计发布17份研究创新白皮书与41份技术报告,年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

杜克等研究型大学积极拓展与北卡罗来纳州其他大学、地方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在“北卡大学系统”(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System)的合作框架下,三所大学自2008年开始先后入驻“北卡罗来纳州研究园”(North Carolina Research Campus),与北卡中央大学(NC Central University)等五所公立大学、大卫·H·默多克研究所(David H. Murdock Research Institute)等知名科研机构合作进行生命科学、遗传生理学、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创新研究。此外,三所研究型大学还与“北卡罗来纳州社区学院系统”(NC Community Colleges System)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例如,北卡教堂山分校自2006年开始实施“卡罗莱纳州学生转学卓越计划”(The Carolina Student Transfer Excellence Program),先后与维克技术社区学院(Wake Technical Community College)等13所社区大学签订转学协议,允许表现优异的学生在完成两年学业后转至北卡教堂山分校继续进修。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合作项目还包括杜克大学的“美国荣耀计划”(The American Honors Program)与北卡州立大学的“社区学院合作”(Community College Collaboration)计划等。

四、研究型大学与外部系统互动引领区域协同创新

卡拉雅尼斯指出,知识生产以高等教育系统为起点,按照经济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公民社会系统、政治系统的逻辑顺序向外流动。北卡罗来纳州研究型大学与当地企业、自然环境、公民社会以及政府部门展开紧密互动,推动诸系统共同生成区域协同创新的稳定动力。

(一)研究型大学与企业的创新互动

北卡罗来纳州的研究型大学与企业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企业代表市场意志向研究型大学提出技术创新需求,而研究型大学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需借助市场途径才能实现技术的应用转化。一方面,工商企业、风险投资公司主动融入大学建立的校企合作平台,如杜克大学的“企业关系”(Corporate Relations)网络、北卡州立大学的“狼群投资网络”(The Wolfpack Investor Network)以及北卡教堂山分校的“卡罗来纳天使网络”(The Carolina Angel Network)等。企业方在寻求商业合作的同时也为研究型大学的知识生产注入经济资本,使学术成果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尽管联邦政府拨款仍是北卡地区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的最主要来源,但当地企业也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赞助经费。2019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杜克大学每年约有22%的科研经费来自于企业赞助,其他研究型大学收到的企业赞助占比在4%到20%之间不等,但都呈现出逐年扩大趋势。

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与工商企业紧密结合知识资源与市场优势,形成“嵌入式”与“集成式”两种创新合作形态。例如,位于北卡罗来纳州首府罗利的“百年校园”(Centennial Campus)既是北卡州立大学的一个分校区,又是一个拥有70余所实体企业与同行科研机构的高校科技园区。外部企业与科研机构直接“嵌入”校园,双方围绕生物信息、再生医学、3D打印、数据科学等战略领域展开合作,截至2021年已成功孵化近200家创业公司。“研究三角园”(Research Triangle)则是北卡地区“集成式”校企合作的典型代表,该园区汇聚20所高等院校和260余家企业的创新资源,每年向社会提供5万多个工作岗位和6万余名毕业学生,是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招商引资以及生活就业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园区。截至2021年,研究三角园已获得农业、清洁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3700余项发明专利,被誉为北卡地区协同创新的动力引擎。

(二)研究型大学与自然环境的创新互动

五螺旋体系将自然环境作为第五重螺旋,代表一种生态友好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北卡罗来纳州研究型大学积极为绿色经济提供技术基础,以实际行动确保区域协同创新的可持续性。一是在学校层面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绿色校园建设,提出净零碳、净零水和零垃圾填埋的“三零环境倡议”(Three Zeros Environment Initiative)。北卡州立大学不仅设有“水源与公共卫生”、“低碳经济”等17门环保课程,还长期对校园的碳排放量、资源使用量进行监控,近20年来校园电力消耗量减少37%,水资源使用量减少55%,预计将在2050年实现全校范围内的碳中和。

二是研究开发新型材料和新型技术,减少部门生产带来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2014年,北卡教堂山分校发布《可持续发展战略》(Strategic Sustainability Plan),确立“环境+资源”、“材料+废品”、“健康+保健”、“社区”、“政策+投策”、“变革创新”五个行动领域,并发起湿地修复、雨水管理、废品循环等一系列环保实践项目。截至2016年,北卡教堂山分校已在基因编辑和人造蛋白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相关研究团队发明的微生物“细胞工厂”精密发酵技术能够大幅减少农业、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三是参与国际层面的环境治理,为解决气候变化、塑料污染以及能源短缺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持。2005年,杜克大学创立“尼古拉斯研究所”(Nicholas Institution),该机构拥有40多支跨学科研究队伍,致力于新能源技术开发、空气与海洋净化以及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等。同时,杜克大学还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银行、大自然保护协会等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环保实践活动,为各国应对重大环境挑战提供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在研究型大学的引领下,北卡地区更加重视低碳经济与生态治理,不断驱动自然环境优势向协同创新优势转化。

(三)研究型大学与公民社会的创新互动

五螺旋体系将公民社会视作协同创新的动力源之一,旨在摆脱由产业市场主导的利益至上思维、平衡各创新主体的利益格局,使知识社会走向多元化、民主化和公益化。首先,北卡罗来纳州研究型大学将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在知识创新的同时注重公众利益的最大化。2020年,北卡教堂山分校发布《卡罗来纳的下一步:为公众利益创新》(Carolina Next:Innovations for Public Good),提出将“为公众消除所有的教育障碍,为公众提供所有的专业知识”作为知识创新的出发点,统筹推进“共建多样化社区、增强教育公平性、扩大数字与远程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升基层民众决策参与度”等八项重点任务。同时,杜克大学与北卡州立大学也先后成立“连接社区平台”(ConnectCommunity Platform)、“服务罗利”(Service Raleigh)等志愿团队,鼓励师生动手解决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问题。

其次,北卡罗来纳州研究型大学积极鼓励社会民众参与公共决策。为消除大学、政府、企业与社区之间的沟通壁垒,北卡州立大学于2016年联合450余名大学校长、政府官员与企业代表共同发起“公民行动计划”(Civic Action Plan),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公民对话”(Civic Conversations)交流平台,为当地民众、基层团体以及第三方组织参加社会重大事务的决策提供渠道。此外,北卡罗来纳州研究型大学还高度重视知识创新背后的价值伦理问题,积极营造有利于学习、研究和创造的包容性社会氛围。一方面,研究型大学不断推动公益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保健、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的创新成果共享;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倡导通过音乐、文学、戏剧、电影等艺术作品改变公众看待事物的方式,激发其思维活性与创新动力,使社会民众获得“关于文化的知识”与“关于知识的文化”。

(四)研究型大学与政府部门的创新互动

五螺旋创新体系中的政治系统以政府部门为中心,代表社会发展的官方意志,具有整合各系统创新资源、统筹全局的指导功能。北卡罗来纳州政府部门早在21世纪初就与社会各界共同制定了《2030年愿景:科学技术引领北卡罗来纳州走向新经济》(Vison 203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riving North Carolina into the New Economy),确立依托研究型大学“吸引全球人才,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提升北卡罗来纳州全球创新竞争力”的总体方针。

为实现预期目标,北卡罗来纳州政府部门采取以下措施对科研创新政策进行持续优化:一是完善科研创新的路线规划。北卡罗来纳州政府部门综合考察区域科研条件与市场应用前景,于2006年至2021年接连发布6份战略文件,在纳米技术、数据经济、生物信息等新兴领域进行整体布局。二是持续开展对科研创新成果的调查监测。北卡罗来纳州科学技术与创新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Technology & Innovation)定期发布《跟踪创新》(Tracking Innovation)系列报告,从经济发展、科研发展、商业化程度、创新组织、教育与劳动力五个维度分析北卡地区的创新表现与未来趋势。2016年,该部门发布《州长大学创新委员会的建议》(Recommendations of the Governor’s University Innovation Council),向北卡地区各大学提出创新创业、技术转化、服务收费、商业运作等方面的具体建议。三是联合北卡罗来纳州教育部、商务部、信息技术部等多个部门为科研创新提供保障服务。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北卡罗来纳州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渠道为高等教育系统筹集约3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而人才引进与就业政策的配套调整使北卡地区高等教育人才流失率降至0.6%,位居全美第二。

北卡罗来纳州政府部门为研究型大学的开放式创新构建制度保障,研究型大学则为政府部门创新决策提供智力支撑。自21世纪以来,杜克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北卡教堂山分校以区域协同创新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制定学校发展战略。三所研究型大学积极为各类科学技术创新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与专家指导,在“创新北卡罗来纳州”(InnovateNC)、“东南部能源创新联盟”(The Southeast Energy Innovation Collaborative)以及“北卡罗来纳州数据经济机遇”(The North Carolina Opportunities in the Data Economy)等公私部门联合发起的区域协同创新计划中扮演关键角色。同时,三所研究型大学还充分发挥资政议政的智库功能,相继成立“跨学科智库”(Transdisciplinary Think Tanks)和“社会变革行动智库”(Think Tank for Action on Social Change),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制定、劳动力培训、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专业建议。

五、研究型大学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范式转型

区域协同创新实质上是各部门在实践过程中全面整合资源、突破原有障碍、提高合作效率的互动过程。在研究型大学的引领下,北卡罗来纳州在创新形式、创新路径、创新方式和创新导向四个方面实现了区域协同创新的范式转型,这既代表北卡地区协同创新的特征趋势,同时也是世界创新范式转型的缩影。 

(一)创新形式由封闭创新转向开放创新

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不仅催生出新的创新主体,还使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迈克尔·吉本斯(Michael Gibbons)等西方学者曾提出知识生产的“模式I”与“模式II”,前者代表以“大学为本”、“学科为本”的象牙塔式知识创新,对应纯粹化、规范化的学术情境;后者强调知识创新的组织多样性,对应异质化、网络化的应用情境。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知识生产正由“模式I”和“模式II”逐渐向“模式III”演变,多形态、多节点的“社会情境—自然情境”不断推动科研创新向更广阔的开放空间前进。按照知识生产的变革逻辑,创新生态系统中不同创新主体交互合作的重要性正变得愈发突出。北卡罗来纳州研究型大学在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构建出开放的“知识空间”,并与工商企业、自然环境、公民社会以及政府部门所代表的“市场空间”、“自然空间”、“社会空间”以及“权力空间”交叉重叠,构成新的“创新空间”。各创新主体在“创新空间”中共同设计创新框架,统一决定战略发展目标及其相关资源的配置方式,不断推动创新形式由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转向边界渗透、互通互联、资源集中的开放式创新。

(二)创新路径由线性创新转向循环创新

在传统的创新范式中,政府部门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力点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的供给方面,大学遵循“基础研究—应用开发—规模生产”的线性模式进行知识生产。伴随知识生产的社会弥散和创新系统的对外开放,始于大学系统“科学发现”的知识创新与始于社会其他系统“技术需求”的知识创新交织融合,创新路径逐渐由单向线性模式向递归循环模式转型。北卡罗来纳州协同创新是以五大系统为基础,各类创新资本不断流动、不断转化的循环过程:作为协同创新的逻辑起点,研究型大学负责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向外输出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企业通过应用创新与技术转化追求商业利益,向外输出经济资本;自然环境针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向其他创新主体提出要求,向外输出自然资本;公民社会代表创新的公益取向,通过参与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向外输出社会资本;政府部门统筹全局,推出新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各个创新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向外输出政治资本;当新的外部资本输入时,研究型大学再次被激活,进而开启创新资本的下一轮流动转化。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以及政治资本在五重螺旋系统中递归循环,为区域协同创新带来不竭动力。

(三)创新方式由个体创新转向跨界创新

随着学科知识专业化、产业结构复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个体创新的简单堆叠越来越无法解决系统性难题,只有不断打破组织壁垒,发挥各创新主体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正向效应,才能更好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北卡罗来纳州不断探索更高效率的协同合作方式,推动创新方式从个体创新转向跨界创新。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来说,除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各类院校以外,北卡罗来纳州的地方性研究机构和企业也承担部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任务。大学科研人员、机构专业人员以及企业研发人员相互配合,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对学生跨学科、超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研合作中建立全领域、多样化的研究团队,构成知识生产与知识创新的联合体。从创新互动的角度来说,北卡罗来纳州高等教育系统在技术商业化、企业孵化等协同创新活动中重视校友网络、企业联盟、社区平台、公私合作等伙伴关系的构建,通过多主体的跨界合作促进各类资本循环,引领形成大学推动、企业带动、政府拉动、社会各界共同支持的协同创新新格局。

(四)创新导向由技术理性转向价值理性

传统的协同创新范式将技术的应用转化置于首位,重点关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效率与经济效益。但是,对技术理性的过度推崇容易导致利益冲突与行为失范,不利于创新系统的长远稳定发展。面对技术理性至上带来的人文价值缺失,五螺旋体系把公民社会、自然环境视作独立的创新主体,进而将知识生产、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纳入更广泛的社会背景和自然背景之中,为协同创新注入新的价值理性。为对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做出有效回应,北卡罗来纳州研究型大学坚持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绿色校园建设,积极引导社会文化良性发展,不断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形成人类、技术与自然和谐融通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北卡罗来纳州的经验表明,协同创新需平衡高等教育系统的知识性、经济系统的趋利性、自然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社会系统的公益性以及政治系统的规约性,在价值理性的实践指引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六、讨论与启示

知识经济时代,组织不再具有牢固的边界,知识生产也不再是大学的专属功能,大学与社会其他机构的耦合程度决定了创新系统的整体效能。近年来,我国31个省份区域的关键性创新指标增长明显,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整体偏低;东、中、西部创新能力逐渐“极化”甚至“固化”,南北创新能力差距呈扩大趋势;重点建设的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创中心也面临自主创新水平较低、产业互补性不足、一体化建设滞后等挑战。

具体而言,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实践中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困境:第一,研究型大学参与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不充足。由于我国尚未针对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型高校与外部创新主体往往在价值追求、组织模式、产权归属与权责划分等方面存在较多分歧,进而造成角色功能错位、内部利益失衡等问题。此外,部分研究型高校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成果轻转化的思维惯性和政策导向,这使得教师群体缺少主动从事横向创新的热情。第二,研究型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联动模式较为单一。我国的区域协同创新主要以自上而下的线性方式开展,即先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再由高校和企业围绕各自需求进行产学研合作。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的参与程度总体偏低,在对接区域重大需求、协调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制定配套激励政策以及提供后勤支撑保障等方面的作用不够明显;校企合作大多局限在“点对点”的中短期项目上,双方之间界限分明,创新要素汇聚不足,高端科研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流动渠道不畅,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第三,研究型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对社会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的关注不足,缺少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动力。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协同创新发展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变化,仅靠政策驱动、知识驱动、市场驱动不足以支撑区域协同创新的持续提升。各创新主体亟需转变发展理念,将民主共治型创新、生态友好型创新融入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之中,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

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应积极吸收国际成功经验,同时也应注意到中美在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和市场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尤其是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应将供给侧要素优化置于综合改革的突出位置,强调以创新带动需求扩展,提升政府、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协同水平,将原本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此,五螺旋理论提供了新路向。一方面,协同创新需关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转换与功能升级,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强劲的智力与人力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丰富创新合作内容、提升跨校耦合能力。另一方面,协同创新要激发各创新主体间交流互动的活力,建立一种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灵活流动的新机制。要处理好不同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问题、合作分工问题、利益平衡问题以及社会责任问题,推动构建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创新网络。正如三螺旋向四螺旋、五螺旋的动态演进过程,未来的区域协同创新必将形成更加多元、更加复杂的创新共同体。研究型大学还需不断融合内外部优势,承担引领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角色。


作者编辑—同行评议意见

第一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1

文章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逻辑清晰、结构完整,但是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特别是对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适切性缺乏讨论和分析。具体问题如下:

1.文章第二部分将三所研究型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组织管理、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结构转换与功能升级,推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创新生长。其中,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论点重合。如在“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部分,作者写到:“三所大学...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有效加强了学术人才队伍建设”。

2.文章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均未说明四个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第二部分为例,既然是一个“系统”且引领区域协同创新,作者应进一步论述这三所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组织管理、交流合作等方面实现了怎样的结构转换与功能升级,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创新生长”。

3.需在每一分论点后增加观点解释。作者在分论点的写作上采取了“总-分”的写作结构,但从整个文章来看,这样显得更像是以经验材料的堆积来“接近真实”,加之目前学界关于知识生产理论下的案例分析已不在少数,作者自身具有独创性或创新性的观点就太少了。

4.强化结尾部分的中国策略。建议作者强化阐述当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在促进区域协同创新方面遭遇的发展困境、政策导向和实践案例,以此拔高文章的理论高度,增强文章的写作价值与借鉴意义,以及中美区域创新发展的共性和差异性。

审稿结论:建议修改后再审。
同行评议意见2

本文基于五螺旋协同创新模型对研究型大学如何引领区域协同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理论框架和论证材料均具有一定新意,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以大学、产业和政府为创新主体的三螺旋模型(而后演化为四螺旋)在社会科学得到广泛应用,在引入五螺旋模型之前,应适当补充三螺旋和四螺旋模型在相关研究领域(研究型大学服务区域创新)的应用,以凸显五螺旋模型的特殊价值和优势;

2. 在第四节创新范式转型部分,创新形式由封闭创新转向开放创新、创新路径由线性创新转向循环创新都总结得颇为贴切,但创新方法由个体创新转向跨界创新、创新导向由技术创新转向和谐创新的提法则还需斟酌。很难说个体或跨界创新是一种方法,它更多涉及不同创新主体所造就的一种创新模式,也很难说五螺旋模型促使创新由个体转向跨界,实际上这主要取决于学科特点,很多大科学项目要求必须跨界合作,而很多纯理论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则推崇个体创新。

创新导向由技术创新转向和谐创新的提法也同样让人疑惑,实则这部分主要讨论技术理性至上带来的人文价值缺失,因此可以考虑将和谐创新改为可持续创新,或整体调整为“创新导向从技术理性转为价值理性”更为贴切。

审稿结论:可刊用。
同行评审意见3

此文选题新颖,有实践价值,但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问题的提出不明确、详实,没有明显的实践诉求和学术问题理路;缺少基本的文献综述交代,文中看不到有关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表述,然而,这方面文献还不少。建议分别从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两个方面进行详实的论证,一次来说明此研究的价值所在。

第二,“五螺旋理论”指向创新生态系统,既然是系统就会存在复杂涌现和内外部互动的复杂作用机制,此文并没有交代清楚“五螺旋理论”的基本内涵和应用价值。建议将其作为理论分析框架,进行较为详尽的论述。

第三,基于现有的理论框架探索研究型大学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一般逻辑,应该是获得更为丰富、具体、生动的协同创新机制、模式、思路,但本文的行文思路确是系统内部、大学与系统外部、最终回归“协同创新范式”。建议重新梳理研究思路,突出研究重点。

结论:仍有修改的空间,建议修改后再审。

审稿结论:修改后再审。
编辑意见:请参考以上外审意见对全文进行修改完善,凡修改之处请用红色字体标出。另请按照我刊近期刊发文献和投稿指南通修全文格式,保证全文格式的规范、统一。尽快修回,修回时请在文前附上详细的修回说明(需对外审意见以及编辑部意见进行逐条回复)。
作者修回说明

感谢三位审稿专家以及编辑部提出的宝贵建议,文章主要调整了摘要、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结语四个部分,以下是对各条意见的回应:

对同行评议意见1的回应

1.文章原第二部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讨的是学生群体,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则主要是教师群体,为避免误解,已将文中“学术人才队伍建设”改为“学术师资队伍建设”;

3.文章原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以描述和比较为主,呈现的是三所研究型大学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而实施的共性举措和部分个性举措,希望提供详实的材料支撑,第四部分则是对前文的归纳提炼;

4.已对文章结语部分进行调整。

对同行评议意见2的回应

1.已在分析框架部分补充三螺旋、四螺旋模型的应用与不足之处,点明五螺旋模型的特殊价值与优势;

2.学科特点的确是知识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但本文创新范式转型部分提出“个体转向跨界”主要是为了突出区域协同创新中的机构以及机构人员需要打破边界、相互合作,其目的是通过跨界合作产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知识、创新技术,所以此提法未做改动;赞同专家对“创新导向由技术创新转向和谐创新”的修改建议,此处改为“创新导向由技术理性转为价值理性”。

对同行评议意见3的回应

1、2.已对问题提出部分进行调整,并增加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部分;

针对专家一的意见2和专家三的意见3,文章的整体思路是基于五螺旋模型的运行机理,首先探究研究型大学如何引领高等教育系统实现内部升级,即通过人才培养创新、自主科研创新、资助管理创新、交流合作创新等向外部输出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其次探讨研究型大学与其他系统的互动创新,即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等的互动转换,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定的递归循环;最后总结归纳研究型大学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模式特征。

再次对各位专家、重庆高教编辑部表示感谢,文章有理解不到位、修改不完善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第二轮审稿意见
编辑意见

1.作者并未严格按照三个外审意见对文章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和回应,至少从标红的地方来看,并不充分,回应尤其是对外审意见1的回应不够。外审意见1指出“建议作者强化阐述当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在促进区域协同创新方面遭遇的发展困境、政策导向和实践案例,以此拔高文章的理论高度,增强文章的写作价值与借鉴意义,以及中美区域创新发展的共性和差异性。”这些内容改动之处在哪里?
2.题目可以再斟酌,目前似乎并不能很好地体现文章所有内容;不建议使用副标题。
3.摘要写作不够充分,需要将核心观点充分体现,一般500-800字,英文翻译需同步。
4.语言表达问题较多,请作者认真修改,找高手打磨,比如“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应为“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类似表述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5.格式修改不到位,请严格按照网站投稿指南,逐一对照修改,尤其是参考文献,请挨个对照修改,包括大小写等要素必须一致且符合规范。
修改之处请标红,不标红无法看到作者是否修改了,同时还要对意见进行逐条回应。
珍惜修改机会。

作者修回说明

再次感谢审稿编辑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本次修改内容如下:

1.在各分论点前后增加了解释性或总结性的观点,同时在结语部分强化了对我国研究型大学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困境和政策导向的阐述;

2.针对题目,成稿时曾与刘宝存教授讨论,但似乎很难找到一个能够体现全部内容的词,所以选用了概括性较强的“模式”一词。文章主要探讨研究型大学与各创新主体交流互动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创新范式转型的趋势,如果不使用副标题,不知去掉研究视角,改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研究型大学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探析”是否妥当?

3.已对中英文摘要进行修改;

4.对全文语言表达进行修改,修改处已标红;

5.已对照网站论文模板进行格式修改,参考文献中[38][42][56]引自同一份研究报告,已在正文标注页码,不知格式是否正确,劳您确认。

感谢三位审稿专家以及编辑部提出的宝贵建议,文章主要调整了摘要、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结语四个部分,以下是对各条意见的回应:

对同行评议意见1的回应

1.文章原第二部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讨的是学生群体,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则主要是教师群体,为避免误解,已将文中“学术人才队伍建设”改为“学术师资队伍建设”;

3.文章原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以描述和比较为主,呈现的是三所研究型大学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而实施的共性举措和部分个性举措,希望提供详实的材料支撑,第四部分则是对前文的归纳提炼;

4.已对文章结语部分进行调整。

对同行评议意见2的回应

1.已在分析框架部分补充三螺旋、四螺旋模型的应用与不足之处,点明五螺旋模型的特殊价值与优势;

2.学科特点的确是知识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但本文创新范式转型部分提出“个体转向跨界”主要是为了突出区域协同创新中的机构以及机构人员需要打破边界、相互合作,其目的是通过跨界合作产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知识、创新技术,所以此提法未做改动;赞同专家对“创新导向由技术创新转向和谐创新”的修改建议,此处改为“创新导向由技术理性转为价值理性”。

对同行评议意见3的回应

1、2.已对问题提出部分进行调整,并增加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部分;

针对专家一的意见2和专家三的意见3,文章的整体思路是基于五螺旋模型的运行机理,首先探究研究型大学如何引领高等教育系统实现内部升级,即通过人才培养创新、自主科研创新、资助管理创新、交流合作创新等向外部输出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其次探讨研究型大学与其他系统的互动创新,即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等的互动转换,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定的递归循环;最后总结归纳研究型大学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模式特征。

再次对各位专家、重庆高教编辑部表示感谢,文章有理解不到位、修改不完善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第三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1二审意见

此次修改后的版本相较之前有较大提升,文章思路和逻辑已经比较清晰,论证也较为充分。但摘要目前来看还需精简,讨论性的表述过多。最后一节说结语不太合适,更多还是讨论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建议改为讨论与启示。

审稿结论:可刊用。

同行评议意见3二审意见

作者修改态度认真,对专家评审意见做了相应的回复和修改,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请继续完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摘要763个字,有点太多了吧,建议从目的或意义、理论或方法、结果或发现、启示与反思等方面集中说明即可。

第二,问题的提出部分论证不够充分,一方面,对于国内大学在协同创新方面的成绩、现状、问题描述不够,再比如“2011计划”就是以协同创新为主要方式的高等教育战略,此处可考虑简要说明。一定要有力地回应办学实践。另一方面,对于国外大学的实践描述显得过于粗糙,既然是国际视野,就应当涉及主要发达国家在协同创新方面的一些做法,而不是直接过渡到美国的三所研究型大学。另外,选取三所研究型大学的依据是什么,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表征是什么,要有一些可靠的资料和评价数据做一些说明,证明其卓越典范而不是随意选择。

第三,文献综述部分显得较为简略,作者已将现有研究分为三个方面,但对每个方面的相关文献分析不够,可能是考虑到篇幅的问题,但相比于之后的内容,这里可能更重要一些,有必要做更充分的回答。

审稿结论:可刊用。

编辑意见
1.请参考以上外审意见对全文进行修改完善,凡修改之处请用蓝色字体标出。另请按照我刊近期刊发文献和投稿指南通修全文格式,保证全文格式的规范、统一。尽快修回,修回时请在文前附上详细的修回说明(需对外审意见以及编辑部意见进行逐条回复)。
2.题目可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与范式转型”的基础上再斟酌。
3.语言文字表达需要逐字逐句审核确认,务必专业规范、简洁扼要。
请作者珍惜修改机会,尽快修回。

作者修回说明

本次修改内容如下:

1. 鉴于国内高校促进协同创新的现状和困境将在文章第六部分进行专门探讨,主要在问题的提出部分添加了政策导向和战略实践方面的简要说明,同时讨论了世界主要国家协同创新的做法,说明了选取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三所研究型大学的依据;

2. 在文献综述部分加强了对相关文献的分析;

3. 第一节标题改为“问题的提出”,最后一节标题改为“讨论与启示”;

4. 题目方面,因为文章不是对美国整体区域协同创新实践与范式的分析,严谨起见,还是建议在题目上表明对象,改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研究型大学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实践与范式转型”; 

5. 对文章的部分文字表达进行了修改和精炼,上述修改之处已标蓝。

第四轮审稿意见

编辑意见

1.题目过长,且与作者修回说明中所述不一致;不建议在主标题上加具体的州名,意义不大。
2.到底是“区域协同创新”还是“区域创新”,概念使用不统一,二者也不是一回事。
3.语言表述问题很多,很显然作者并未认真对待。比如第五个大标题就是一个病句,如此等等,不再一一列举。同时,慎重使用“着”“了”“过”等词语。请作者再次认真修改完善。
修改之处请标紫,任何地方改动均需要标清,否则看不到改动的痕迹。

作者修回说明

本次修改内容如下:

1.题目修改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与范式转型”;

2.统一表述“区域协同创新”;

3.对全文语言表述进行逐字逐句检查,删去不必要的“着”“了”“过”等词语,修改之处已标紫。

编辑部定稿会终审意见

审稿结论:同意录用。

文字编排:张海生
审核确认:吴朝平 蔡宗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QGJYJ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