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芬 谢鑫 张强 | 论文发表经历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吗——基于学科差异视角的实证考察
收稿日期:2022-09-14
修回日期:2022-10-23
终审日期:2022-10-24
录用日期:2022-10-28
蔡芬 谢鑫 张强
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论文发表经历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吗——基于学科差异视角的实证考察
摘 要:论文发表能否作为博士生科研训练的有效抓手尚存争议,已有研究往往忽略了学科差异。基于学科分类理论和对941份学术型博士生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区分学科类型时,博士生的论文发表经历对其科研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但在区分学科的“软-硬”和“纯-应用”属性后,论文发表经历仅能正向预测理科、工科和医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而无法预测人文社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在工科和医科博士生中,论文发表经历与科研能力增值的关联性最强、他们的论文发表经历较多,注重论文发表的评价环境会削弱论文发表经历对其科研能力增值的正向预测作用。进一步讨论后可知,软学科与硬学科在优先权竞争压力、知识边界和广度、研究方法和形式上存在差异,前者的科研产出效率整体上低于后者,这使得人文社科博士生更难从强调短小精干和时效性的期刊论文写作中获得有效的科研训练。在硬学科内部,基础科学研究致力于探索未知事物的本质、追求原创性突破,通常不确定性和失败风险较高、难度大且周期长,这使得理科博士生比工科和医科博士生更难适应论文发表的数量要求。因此,在不同学科博士生的科研训练方式选择上,建议人文社科强化学位论文研究而淡化发表要求、基础科学聚焦发表质量、应用科学兼重发表数量与质量。 关键词:博士生;论文发表;科研能力增值;学科分类理论 |
作者简介:蔡芬,女,安徽安庆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博士生教育研究; 张强,安徽淮南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主要从事教育政策研究。 |
一、引 言
绩效评价导向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在高等教育中日渐盛行,这使得“发表还是出局”的规则不仅适用于高校教师的岗位招聘、基金申请和职位晋升,也已渗透到了博士生教育中,尤其体现在高校将科研成果发表与学位授予相挂钩的博士生论文发表制度(Publish Papers or No Degree)和发表型博士学位(PhD by Publication)。然而,这一原本旨在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制度设计,在现实之中却产生了诸多非预期后果,如科研产出重量轻质、博士生出现较大压力和心理问题等。在“破五唯”政策背景下,国内部分高校开始淡化了对博士生论文发表数量和期刊级别的统一要求。其中,清华大学规定“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华东师范大学则规定各院系应“根据本学科特点,制定多元评价指标”,对博士生“提出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科研成果要求”。这是因为不同学科的知识生产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博士人才培养和评价制度的设计应当因学科而异。事实上,我国近年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已经强调应针对不同学科门类的特点,“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规范”,而研究生教育也要“结合学科特点,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加州大学学者特纳(Turner)、柯南(Kernan)和哈佛大学学者米勒(Miller)从学科文化差异的角度指出,博士生的论文发表经历在某些学科是有效的科研训练方式,但在另一些学科则未必。基于此,本研究试图结合学科分类理论和对学术型博士生的问卷调查回答:论文发表经历能否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这些经历对哪些学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更为有益?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关于实施博士生论文发表制度的必要性,学界存在两派观点。支持者认为学生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对于博士生、导师、机构和学界等均有积极意义,而发表制度能够促使博士生通过发表论文强化自身的科研能力训练,积累未来从事学术职业的竞争资本,并提高导师、所在高校的科研生产力和学术声誉,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积累。反对者则认为过早将博士生推向论文发表活动存在危害,强调发表制度易造成学生急功近利地追求论文发表的期刊级别和数量而忽视研究的质量,诱发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陷入延期毕业的压力之中,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最终阻碍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需辨析的是,帮助学生做好学术求职准备和提高院校科研产出,并不能作为培养单位对博士生提出发表论文要求的合理依据。前者忽视了博士生内在的自由择业意志和外在的就业多元化趋势,如部分在职博士生并无需求职,就职非学术部门的博士生没有较强的论文发表需求;后者则是将院校的科研产出任务转嫁到了博士生身上。可以说,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在论文发表制度下,博士生读博期间的论文发表经历是否能提升其科研能力,如果答案是积极的,培养单位则可以出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而提出适当的发表要求。
一方面,不少研究强调了论文发表经历对博士生科研能力训练的积极影响,以此肯定论文发表制度的必要性。有学者认为论文发表不只是结果,更是重要的科研训练过程,博士生通过撰写期刊论文和吸收同行评审意见,能更好地掌握学术写作规范,学会提出研究问题、科学运用研究方法、准确处理研究数据以及深入阐释研究结果。而且学位论文写作不能代替期刊论文写作,因为后者更注重短小精干和问题导向。博士生进行论文撰写和发表有助于自身干中学和培养独立研究能力,从而为学位论文的写作“预热”。一些实证研究发现博士生的论文发表经历与学位论文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间接反映出论文发表对其科研能力增值的积极影响。还有学者对21名博士生导师进行访谈发现,被访导师普遍会鼓励博士生发表,期望通过发表经历培养其项目设计与管理、学术交流、处理同行意见、将学位论文进行发表的能力。霍尔塔(Horta)等基于信号理论和专业社会化理论对葡萄牙博士生进行调查发现,读博期间有论文发表经历的博士在未来的学术职业生涯中会产出更多科研成果、论文被引用率也更高,并表现出更强的科研自主性和国际合作能力。综上,可提出研究假设:
H1:论文发表经历对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另一方面,不少研究强调论文发表导向的评价制度产生了“功利化激励”和“毕业压力”,而这将不利于博士生从论文发表经历中获得科研能力训练。有研究指出,论文发表制度造成博士生发表出现“有数量增长而无实质创新”的现象,助长短平快和追逐热点的发表行为,导致科研创新能力裹足不前,并严重影响了论文质量和打乱其学习计划等。同时,评价制度所产生的激励作用,诱使博士生将研究数据和成果分割成多个“切片”(Salami Slice)来发表,导致其追求创新的雄心壮志被消解。另外,还有研究指出目前高水平期刊载文量“僧多粥少”,难以满足博士生群体论文发表的庞大需求,导致较多博士生难以达到发表要求,甚至滋生学术不端行为,如为了获取博士学位付费发表论文。在上述情况下,即使博士生完成了论文发表,发表经历对其科研能力训练的积极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综上,可提出研究假设:
H2:论文发表评价会负向调节论文发表经历与博士生科研能力的关系,即论文发表评价会削弱论文发表经历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正向影响。
不同学科的知识生产规律和科研训练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论文发表能否作为博士生有效的科研训练方式可能会因学科而异。一些研究表明,博士生论文发表的数量有明显的学科差异。李(Lee)等对美国1965~1995年度博士在毕业前3年至毕业后1年内的论文发表情况的调查发现,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生中有1篇及以上的论文发表者比例最高,实验心理学专业居中,文学专业最低。拉里维埃(Larivière)对加拿大魁北克省2000~2007年27393名博士毕业生在读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加以统计后发现:人文社科类博士生的论文发表经历明显少于健康科学、工程科学,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人文社科领域更强调著作出版,理工科领域更看重论文发表且比人文社科更认可非第一作者的贡献。同时,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的科研训练模式分别具有“个体化”和“团队化”特点,相比之下,人文社科博士生较为缺少与导师合作研究的机会,因此论文发表的成功率也较低。而在理工科领域,导师经常会通过指导博士生撰写期刊论文、应对审稿意见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有学者指出,博士生论文发表的难度与研究主题、学科领域有关,某些领域的研究更容易形成小而分散的论文进行发表,而在研究耗时较长的领域中则较难实现论文的及时发表。
另有一些研究发现,论文发表在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中的重要性也存在学科差异。德拉蒙特(Delamont)等指出,在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明确要求博士学位论文中应包含已发表的研究成果,而后者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高耀基于对我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材料的文本分析发现,物理学领域将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评审视为学术成果评价,在评审标准上看重博士生是否发表了与学位论文主题相关的高质量论文。哲学与社会学领域则将其视为带有学术训练性质的学业评价,并不强调根据论文发表情况来判断学位论文的质量。
此外,也有少数研究从个体视角出发,直接揭示了论文发表对其科研能力训练的影响存在学科差异。许丹东等调查表明,相比其他学科,人文学科博士生对论文发表要求的赞同度显著更低,对“一篇论文代表作评价方式”的赞同度显著更高,这实际上并非是缺乏进取心的表现,而是担心发表要求会减损研究质量。李澄锋等则基于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发现,论文发表经历与自然科学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呈倒U型关系,但与人文社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并无显著关联。高耀基于对全国硕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三类学科中,论文发表经历对自然科学硕士生能力增值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论文发表规定对其能力增值的阻碍作用也最明显。综上,可进一步提出两个研究假设:
H3:论文发表经历对不同学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影响存在差异;
H4:论文发表评价对论文发表经历和科研能力增值关系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学科的博士生中存在差异。
三、数据与变量
本研究依托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于2021年9月-10月对我国学术型博士生开展问卷调查。受新冠疫情影响,本研究借助网络技术平台“问卷星”发放线上问卷,调查共回收1500份问卷,剔除作答时间在200秒以下、存在填答逻辑自相矛盾等问题的无效问卷448份,共保留有效问卷1052份(70.13%)。比彻(Becher)和特罗勒尔(Trowler)根据学科文化的“软-硬”和“纯-应用”维度总结出了“软-纯”学科(人文学科等)、“软-应用”学科(教育学、法学、行政管理学等)、“硬-纯”学科(物理学等)、“硬-应用”学科(机械工程学、临床医学等)的学科四分类框架。据此,本研究剔除了难以归类的交叉学科博士生问卷,最终保留了941份问卷数据。学科类型包括:“人文学科”(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等)、“理科”(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工科”(工程学、电子信息、建筑学等)和“医科”(药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等)。由于“工科”和“医科”都具有典型的“硬-应用”学科属性,故合并为“工科和医科”类别。
本研究的变量说明和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核心自变量为“论文发表经历”,测量博士生在读期间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情况,该指标兼顾了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特征,也符合当前国内培养单位对博士生论文发表的期刊级别要求。培养单位除了将博士生的论文发表与学位授予挂钩之外,还可能会根据其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物质或荣誉奖励(如会议报销、奖学金、荣誉称号、科研奖项等),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培养单位对论文发表这一评价指标的重视。本研究的调节变量“论文发表评价”,测量博士生对培养单位论文发表评价制度的总体感知,以检验其对博士生论文发表经历与科研能力增值关系的调节效应。
国际学界经常通过李克特量表和自我汇报的方式对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测量。本研究的因变量为“科研能力增值”,采取博士生自我汇报的方式测量其从读博至今在提出研究问题、运用研究方法、学术写作、独立研究、解决问题、科研创新等六方面能力上的提升程度,共6道题,选项采用从“没有提高”到“提高很多”的李克特5级计分方式,题项表述主要借鉴李澄锋等编制的调查工具。从时间顺序来看,博士生的论文成果发表于过去,而科研能力增值是他们当前感知到的科研能力提升幅度,因此论文发表经历可用于预测科研能力增值。此外,本研究将博士生的性别、年龄、婚姻情况、年级、高校类型、录取方式、读博动机和培养环境支持作为控制变量,以减少因遗漏变量而带来的混淆偏误。
表1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四、研究结果
(一)论文发表经历、科研能力增值与论文发表评价的学科差异
表2是论文发表经历和科研能力增值的学科差异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发现,四类学科的博士生在六方面的科研能力增值上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博士生的论文发表经历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F=3.701, p<0.05)。进一步的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工科和医科博士生的论文发表经历得分显著高于人文学科和理科博士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硬-应用”学科的科研产出效率具有相对优势。
表2 论文发表经历与科研能力增值的学科差异
表3是博士生所在培养单位论文发表评价的学科差异分析结果。卡方检验发现,论文发表评价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Chi-square=23.430,p<0.001)。具体而言,表3的交叉表显示:在四类学科样本中,有较大比例的博士生认为培养单位将期刊论文发表情况作为评价博士生学术表现的重要指标。其中,社会科学的比例最高(89%),其次是理科(84.9%),再次是工科和医科(80.8%),人文学科的比例相对最低(72%)。社会科学样本中的比例(AR=3.7)显著多于人文学科(AR=-4.0)。这虽然是基于博士生个体数据而非院校或院系层面的数据而得出的分析结果,但由于调查对象的高校和学科来源较为多样,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论文发表评价制度的普遍化程度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学科差异性。
表3 论文发表评价的学科差异
(二)论文发表经历与科研能力增值关系的学科差异
表4是四类学科博士生论文发表经历与科研能力增值的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基于全样本的相关分析中,论文发表经历与博士生六方面科研能力增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但在区分四个学科类型的分样本中,论文发表经历与人文学科博士生六方面科研能力增值均无显著的相关性;论文发表经历与社会科学、理科博士生的研究方法运用能力增值,以及与理科博士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增值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在工科和医科博士生中,论文发表经历与博士生六方面科研能力增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且系数明显较大。
表4 论文发表经历与科研能力增值的相关分析
表5是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论文发表经历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多元线性回归(OLS)分析结果。一个构建良好的OLS回归模型应满足线性相关、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和弱多重共线性假设。表5中模型1为全样本回归模型,模型2~模型5为四类学科分样本回归模型。经检验,各回归模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线性相关性;Durbin-Watson值均在优值区间[0,4]内,残差项之间相对独立、自相关性较弱;标准化残差直方图呈正态分布、散点图没有明显规律性,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假设;预测变量的Tolerance值均大于0.1,VIF值均小于10,因此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模型1中,论文发表经历对科研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02, p<0.01);在模型2和模型3中,论文发表经历对人文学科(β=0.016)和社会科学(β=0.028)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均无显著的预测作用,且β系数很小;在模型4和模型5中,论文发表经历对理科(β=0.155, p<0.05)、工科和医科博士生(β=0.225, p<0.001)科研能力增值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且从β系数大小来看,论文发表经历对工科和医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预测作用更大。综上,研究假设H1和H3得到验证。
表5 论文发表经历对科研能力增值的回归分析
(三)论文发表评价的调节效应
表6是论文发表评价对论文发表经历与四类学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经检验,4个回归模型同样满足统计假设条件。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论文发表经历只对理科(β=0.176, p<0.05)、工科和医科(β=0.216, p<0.001)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对后者的预测作用更大。第二,虽然论文发表评价对四类学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均无显著的预测作用,但模型4中的“论文发表经历×论文发表评价”交互项的β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论文发表评价在论文发表经历与工科、医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关系中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β=-0.139, p<0.05),这说明当培养单位强调对博士生论文发表评价时,会削弱论文发表经历的正向预测作用。综上,研究假设H2和H4得到验证。
为了进一步呈现论文发表评价的调节效应,本研究进行简单斜率回归分析后发现(图1),在评价不看重论文发表组中,论文发表经历对工科、医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Sample Slope=0.375, t=4.723,p<0.001)。在评价看重论文发表组中,论文发表经历也对其科研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Sample Slope=0.140, t=3.438, p<0.001),但斜率明显更小。
图1 工科和医科博士生中论文发表评价的调节效应图
五、讨论与启示
(一)主要研究发现与讨论
本文主要有三点研究发现:第一,在我国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科、工科和医科的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论文发表都是评价博士生学术表现的重要指标,而工科、医科博士生的论文发表经历更多。第二,在不区分学科类型时,博士生论文发表经历能够正向预测其科研能力增值。但在区分四个学科类型之后,论文发表经历对人文社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无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只对理科、工科和医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时,相比于理科博士生,论文发表经历与工科、医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正向关联性更强。第三,无论培养单位是否看重博士生的论文发表评价,论文发表经历都能正向预测工科和医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但在评价不看重论文发表的制度情境下,论文发表经历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大。基于上述研究发现,展开以下两个方面的讨论。
比彻和特罗勒尔曾指出,“人们可能会说,有关的学科取决于人为对其边界的定义。但不得不承认,学术领地之所以被如此划分边界,是因为这些学科某些固有的内在特征使这种定义成为可能”。这说明学科领地的划分往往反映了其知识生产活动规律的差异。整体来看,理工医科与人文社科分别属于硬学科与软学科范畴,而软学科的科研产出效率一般低于硬学科,其中的内在机理主要包括三点。
第一,在优先权竞争压力上,硬学科的前沿问题较为明确且容易获得共识,新旧知识间多呈替代关系,需要通过更新速度快的期刊论文来交流最新成果、争取优先权,崇尚“自然科学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信条。软学科的前沿问题相对多元且需要自主论证,新旧知识间多呈互补关系,鼓励各类理论视角齐放争鸣,以此丰富对问题和现象的认识,因此对于优先权的界定相对模糊,在出版交流形式上兼重“快”论文和“慢”著作。第二,在知识边界和广度上,硬学科研究聚焦客观的自然现象,学科限制性较强、边界清晰,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前沿文献范围明确。软学科的研究对象则为复杂多变的人文社会世界,学科边界较为模糊、涉及面广,故而常需借助多学科的视角,要求研究者在理论、材料乃至人生阅历上有较长时间的积累,甚至存在“文科做出重大成果的年龄峰值远大于理工科”的现象。第三,在研究方法和形式上,硬学科的研究多以实验室为共同阵地,在学术成果认定上鼓励合作,所以基本采取团队分工合作的形式开展研究,科研产出效率较高。软学科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伦理问题,实验方法的使用极为有限,较难形成密切的团队合作,更依赖于个人长线、精深的独立研究以及非正式的观点交流,科研产出效率相对较低。
上述硬学科与软学科在知识生产规律上的差异,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论文发表经历无法预测人文社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但能正向预测理科、工科和医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相比于学位论文和著作,强调短小精干和时效性的期刊论文通常撰写周期较短、需要较高的科研产出效率,这与硬学科的出版交流形式和科研节奏较为契合。而在软学科领域,对论文发表成果的追求与正常的科研活动规律存在一定的冲突。对尚处于科研训练阶段的人文社科博士生而言,过多数量的论文发表更有可能是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的研究成果,因此他们更难从中获得有效的科研能力训练。著名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曾指出:在人文社科中,一个领域的专业化和成熟程度要看它的专著,其基础便是博士学位论文制度。但当前的量化学术评估体系妨碍了青年学子投入有分量、耗时长的专著写作,而使之更多偏重短篇论文写作。
2.论文发表与应用科学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训练
除了硬学科与软学科的区别外,纯学科和应用学科间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知识生产规律差异。与追求知识生产的现实价值、力图促使研究成果转化的应用研究不同,基础研究通常致力于探索未知事物的本质,追求从0到1的突破,不确定性和失败风险较高,难度大而周期长。因此,基础学科博士生培养的核心目标在于促使他们潜心研究、长期积累,进而形成原创性重大创新成果,而应用学科博士生的研究与社会需求联系更紧密、注重论文发表的时效性。在硬学科内部,理科是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工科和医科则以应用科学研究为主导,后者的科研产出效率一般高于前者,对论文发表的追求更加符合其知识生产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论文发表经历与工科、医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正向关联最为明显。
事实上,工科、医科等应用科学领域虽然也关注技术专利等非论文成果,但同行评议的科技论文依然是其重要的成果形式,而且应用科学研究致力于回应社会的迫切需求,更强调将研究成果及时公开发表,以供实践者参考。本研究发现,工科、医科博士生的论文发表经历显著多于人文学科和理科学生。同时,强调论文发表的评价环境容易削弱论文发表经历对其科研能力增值的正向预测作用。可能的解释是,论文发表评价对本就追求论文发表的工科、医科博士生形成了过度的发表激励和功利约束,导致论文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难以平衡、论文发表经历的作用过犹不及。如前人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论文发表经历超出一定阈值,它对自然科学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反而有负向预测作用。无论培养单位是否看重论文发表评价,论文发表经历都可以促进工科、医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但在减少外部评价约束、更加宽松自由的制度环境下,论文发表经历的科研训练功能可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二)政策启示
1.在人文社科博士生培养中强化学位论文研究,淡化发表要求
当前国内人文社科尤其是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中普遍存在重视论文发表评价的倾向。从软学科的科研活动规律出发,应当将内容体量大、工作周期长和思考深入系统的学位论文作为人文社科博士生科研训练的主要抓手,淡化甚至取消其论文发表要求,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位论文研究。因为期刊论文写作很难像学位论文一样对某个主题的内容进行全面把握、难以完成体大思精的工作,过早将尚未成熟的研究成果发表将错失未来更重要的发表机会。应当鼓励博士生在充分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后,再从中抽取研究内容进行发表,让成果发表成为学位论文完善后的自然结果,而这一般需在博士生临近毕业或毕业后才能得到实现。这将有助于他们同时确保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的研究质量,而不必分散精力发表与学位论文研究相关性较弱的期刊论文,也不必将学位论文的内容提前“催熟”“切片”进行发表。
2.在基础科学博士生培养中减少发表数量要求,聚焦发表质量
在理工科领域,期刊论文是主要的研究成果形式,其博士学位论文也被视作是学生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的整合和拓展版本,即前者是后者的自然结果。总的来说,论文发表可作为自然科学博士生科研训练的有效抓手,但由于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价值取向、创新追求不同,因此基础科学博士生更应该重视论文发表的质量,在有限的读博时间内集中精力,追求“少而精”的原创性知识贡献,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成果。培养单位则应该降低对基础科学博士生论文发表的数量要求,例如可建立1篇论文代表作制度,在督促博士生积极投入科研的同时,减免违背基础科学研究规律的短周期和功利化发表行为,从而保障其论文发表经历的科研训练功能。
3.在应用科学博士生培养中兼重论文数量与质量,增加多元评价指标
论文发表虽然对应用科学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最为有益,但注重论文发表时效性是应用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因此即使培养单位不对其论文发表进行激励和要求,他们也会在课题参与和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将研究成果及时发表。如果评价氛围过于渲染论文发表的重要性,反而会引致他们对论文发表的追求超出限度,造成发表数量与研究质量的失衡,最终削弱论文发表经历对其科研能力训练的积极作用。因此,培养单位一方面可对应用科学博士生的论文发表提出适度的数量要求,以此对其科研训练过程形成抓手和发挥规范作用。另一方面应在评奖评优过程中弱化“唯论文”的博士生激励导向,在评价指标上要兼重论文发表的数量、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可将发明专利、技术产品等不同形式的研究成果也纳入其中。例如,南京大学规定工科等应用科学的博士生在申请学位时可用发明专利或省部级以上的应用成果代替一篇SCI论文。从而营造更加尊重学科特性、包容多元和宽松自由的评价文化。
(三)研究展望
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论文发表经历、论文发表评价与不同学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从学科文化的视角对研究结果展开了进一步解释和探讨。由此揭示了论文发表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影响的学科异质性,验证并深化了论文发表能否作为博士生科研训练的有效抓手需要因学科而异的观点。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拓展:优化抽样方式,以获得更具外部效度的研究结果;改进研究设计(如采取纵向追踪调查),对论文发表经历与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因果推断;结合对导师和博士生的访谈,深入分析论文发表经历对不同学科博士生科研能力训练的作用机制等。
作者—编辑—同行评议意见
第一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1
审稿结论:修后再审。
同行评议意见2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在控制博士生背景、读博动机、培养环境感知等变量的基础上,检验论文发表数量对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科和工医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以及论文发表评价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选题具有新意,得出的结论具有比较重要的政策价值,建议修改后发表。修改意见如下:
1)工医科的表述不规范,改为工科和医科
2)样本分布中,社科类占比偏高。是否对结果造成偏差,需要做一点交代。
3)总体而言,本文所做的是相关性分析,由于无法解决内生性问题,难以对论文发表和科研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做出科学的因果推断,因此建议在相关表述上更为审慎。
4)因变量的测量方法(是加总还是加总后)以及采用ols回归方法的适切性做进一步说明。
5)有关科研能力增长的文献回顾进一步加强,
Feldon, D. F., Maher, M. A., Hurst, M., & Timmerman, B. (2015). Faculty mentors’, graduate students’, and 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s of students’ research skill development.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52(2), 334-370.
Feldon, D. F., Shukla, K. D., & Anne Maher, M. (2016). Faculty–student coauthorship as a means to enhance STEM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ski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Researcher Development, 7(2), 178-191.
Feldon, D. F., Jeong, S., Peugh, J., Roksa, J., Maahs-Fladung, C., Shenoy, A., & Oliva, M. (2017). Null effects of boot camps and short-format training for PhD students in life scienc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37), 9854-9858.
Feldon, D. F., Litson, K., Jeong, S., Blaney, J. M., Kang, J., Miller, C., ... & Roksa, J. (2019). Postdocs’ lab engagement predicts trajectories of PhD students’ skill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6(42), 20910-20916.
Jeong, S., Blaney, J. M., & Feldon, D. F. (2019). Identifying Faculty and Peer Interaction Patterns of First-Year Biology Doctoral Students: A Latent Class Analysis. CBE—Life Sciences Education, 18(4), ar59.
Jeong, S., Litson, K., Blaney, J., & Feldon, D. F. (2019). Shifting Gear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equences of Latent Class Transitions in Doctoral Socializa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27.
Horta, Hugo.PhD Students’ Self-Perception of Skills Acquired During Their PhD and Plans for Their Postdoctoral Careers: A Joint Analysis of Doctoral Students at Three Flagship Universities in Asia.
审稿结论:可刊用。
编辑意见:请根据外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或做出针对性回应,返回再审。
可用修订模式修改返回。
作者修回说明
其次,基于文献综述可知,发表论文的经历本身对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1),而关键是要区分博士生的论文发表经历是否发生在论文发表评价的制度“情境”中,因此论文发表评价更有可能是作为调节变量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其主要理据包括:第一,论文发表评价制度对博士生的论文发表行为形成了较强的“功利化激励”,包括根据其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物质或荣誉奖励(包括奖学金、荣誉称号、科研奖项等)。而这容易滋生急功近利的发表现象。例如前人研究指出,论文发表制度导致“有数量增长而无实质创新”的博士生发表“内卷化”现象,助长了短平快和追逐热点的发表行为。评价制度的激励容易诱使博士生将研究数据和成果分割成多个“切片”(Salami Slice)以追求发表数量,而这将牺牲研究的质量。博士生将绩效指标内化后成为论文生产“机器”,擅长开展小而分散的研究,但追求学术创新的雄心壮志却被消解。第二,论文发表评价中将论文发表与学位授予挂钩的制度设计对不少博士生造成了“生存危机”。前人研究指出期刊论文载文量存在“僧多粥少”的结构性矛盾,而相比同样参与发表竞争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而言,尚处于科研训练阶段的博士生在发表能力上处于弱势。这种供需矛盾与发表制度结合后,将导致不少博士生难以达到发表要求,事实上,由于没有达到硬性发表要求而难以获得学位、延期毕业的博士生不在少数。在延期毕业压力下,博士生最后可能会在没有严格同行评审的期刊上付费发表论文、滋生学术不端行为。综上可见,在论文发表评价之下,博士生的发表行为更容易出现“功利灌水”(被外部的奖励驱动)甚至“学术不端”(为毕业而迫不得已)特征,此时即使博士生完成了较多数量的论文发表,论文发表经历对其科研能力训练的积极作用也可能会大打折扣。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论文发表评价会负向调节论文发表经历与博士生科研能力的关系,即论文发表评价会削弱论文发表经历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正向影响(H2)。
在文献综述第二节“博士生发表规律的学科差异:论文发表对哪类学科更有益?”,我们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第一,博士生论文发表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学科差异、论文发表在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中的重要性存在学科差异,而这很可能源于不同学科在知识生产规律和科研训练模式上的差异。第二,有研究直接发现不同学科博士生对论文发表要求的赞同程度存在差异,论文发表规定(论文发表评价制度的一种形式)、论文发表经历对不同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影响也有差异。这提示,论文发表评价对不同学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值可能会产生不同影响,而结合研究假设H2可知,论文发表评价发挥影响的重要机制是调节论文发表经历与科研能力增值的关系,因此可以进一步提出假设:论文发表评价对论文发表经历和科研能力增值关系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学科的博士生群体中存在差异(H4)。
Dowling R, Gorman-Murray A, Power E, et al.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Doctoral Research and Supervision in Human Geography: The ‘PhD by Publication’[J].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2012, 36(2): 293-305.
Carr N, Hayes S. An Analysis of Tourism PhD Students’ Publication Record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Publish or Perish”[J]. Anatolia, 2017, 28(2): 276-278.
Li Y. “Publish SCI Papers or No Degree”: Practices of Chinese Doctoral Supervisors in Response to the Publication Pressure on Science Student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2015, 36(4), 545-558.
Smith S. PhD by Published Work: A Practical Guide for Success[M].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20:7,9,13.
Pickering C, Byrne J. The Benefits of Publishing Systematic Quantitative Literature Reviews for PhD Candidates and other Early-career Researchers[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4, 33(3): 534-548.
Kamler B. Rethinking Doctoral Publication Practices: Writing from and Beyond the Thesis[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08, 33(3): 283-294.
Paré A. Slow the Presses: Concerns about Premature Publication[M]//Publishing Pedagogies for the Doctorate and Beyond. Routledge, 2010: 42-58.
Moradi S. Publication Should not be a Prerequisite to Obtaining a PhD[J]. Nature Human Behaviour, 2019, 3(10): 1025-1025.
Robins L, Kanowski P. PhD by Publication: A Student'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Research Practice, 2008, 4(2): M3:1-20.
Kwan B S C. Facilitating Novice Researchers in Project Publishing during the Doctoral Years and Beyond: A Hong Kong-based Study[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3, 38(2), 207-225.
Horta H, Santos J M. The Impact of Publishing during PhD Studies on Career Research Publication, Visibility, and Collaborations[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016, 57(1): 28-50.
Jackson D. Completing a PhD by Publication: A Review of Australian Policy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3, 32(3): 355-368.
O’Keeffe P. PhD by Publicatio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or Operationalisation of the Doctoral Student… or Both?[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20, 39(2): 288-301.
Chiang K H.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UK Universi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2003, 23(1/2), 4-32.
Frick L. PhD by Publication: Panacea or Paralysis?[J]. Africa Education Review, 2019, 16(5): 47-59.
Lei J. Neoliberal Ideologies in a Chinese University’s Requirements and Rewards Schemes for Doctoral Publication[J]. Studie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2021, 43(1), 68-85.
回应1:非常感谢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我们已根据您的意见,将全文中的“工医科”表述修改为“工科和医科”。回应2:非常感谢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受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的问卷调查采取的方便抽样,因此造成样本结构存在一定偏差,本研究的定量分析结果主要追求内部效度,而外部效度有所局限。对此,我们增加了“研究局限”部分,在其中进行了相应交代。
回应3:非常感谢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针对论文发表与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关系的定量分析结果,我们在文中主要采用“相关”“正向关联”“预测作用”等表述,尽量避免对二者因果关系的强调。另外,我们在新增的“研究局限”部分中也交代了本研究“作为一项相关分析层次的定量研究,虽然已经控制了可能的混淆变量,但仍未能充分解决内生性问题,未来研究可改进研究设计(如采取纵向追踪调查、使用更为客观的科研能力增值测量工具等),对论文发表与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关系做出严格的因果推断。”
回应4:非常感谢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根据您的意见,首先,我们在“数据与变量”部分的“表1 变量基本情况”中补充交代了因变量“科研能力增值”的得分为6题加总后求均值所得。其次,我们在“研究结果”部分,关于使用OLS回归分析的适切性做了如下交代:“一个构建良好的OLS回归模型应满足线性相关、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和弱多重共线性假设(参考:Burton A L. OLS(Linear) Regression[J]. The Encyclopedia of Research Methods in Criminology and Criminal Justice, 2021, 2: 509-514.)。……经检验,各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线性相关性;Durbin-Watson均在优值区间[0,4]内,残差项之间相对独立、自相关性较弱;标准化残差直方图呈正态分布;标准化残差散点图没有明显规律性,满足方差齐性假设;预测变量的Tolerance值均大于0.1、VIF值均小于10,因此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回应5:非常感谢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我们根据您提供的意见和参考文献,在“数据与变量”部分交代了本研究所用“科研能力增值”测量方法的文献依据。国际学界常使用自我汇报式的李克特量表对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测量(参考:Horta H. PhD Students’ Self-perception of Skills and Career Plans while in Doctoral Programs: are They Associated?[J].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2018, 19(2): 211-228. Feldon D F, Jeong S, Peugh J, et al. Null Effects of Boot Camps and Short-format Training for PhD Students in Life Science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7, 114(37), 9854-9858.)。本研究的因变量为“科研能力增值”,因此也采取自我汇报的方式,测量学生从读博至今在提出研究问题、应用研究方法、学术写作、独立研究、解决问题、科研创新等六方面能力上的提升程度,共6道题,选项采用从“没有提高”到“提高很多”的李克特5级计分方式,具体题项的编制参考了前人调查工具。
对编辑意见的回应:非常感谢外审专家的意见和编辑部的反馈!我们已对两位外审专家的意见进行了逐条回应,并按照意见对文章进行了实质性修改。此外,我们在“结论、讨论与启示”部分的“结论与讨论”和“对策启示”中增加了一些参考文献、充实了相关论述,新增了第六节“研究局限”。同时,我们对全文进行了润色。主要的修改之处已在文中标红,如仍有不足,请专家继续指出,再次感谢《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老师对本文的认可和外审专家的辛勤工作!
第二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1二审意见
该文经过修改后有明显的改善,基本能够回应审稿人的问题,因此审稿人认为:可在完善以下两点之后刊用。
第一,最后“研究局限”部分列举的太多了,这相比文章本身的边际贡献而言,似乎不妥。建议作者只凝练、概括出其中要害点即可。
第二,部分语言表述不够简洁准确,比如第12页政策启示部分第1段“培养单位和导师可以鼓励博士生在毕业后发表他们的学位论文研究”......类似的问题通篇都有,希望作者在完成写作之后自己先仔细通篇阅读。
审稿结论:可刊用。
请用修订模式修改返回。
作者修回说明
对同行评审意见1二审意见的回应
回应1:我们已将“研究局限”改为“研究展望”,将原来的四条研究局限进行了缩减和凝练,并转化成对学界未来研究的展望。
回应2:我们几位作者轮流对全文进行了仔细的阅读和润色,力图使表达更加简洁、准确和流畅。经过几轮文字表述上的修改,正文的篇幅精简了600字以上。
编辑部定稿会终审意见
建议删除第一段,并对全文冗余文字和敏感词语进行清理,尽快返回。
作者修回说明
回应1:作者结合老师意见,对第一段内容和第一部分的引言做了如下修改:(1)依据编辑部老师的意见,考虑第一段中的部分内容确实没有直接切入主题,因此把一段中关于“国际范围内”其他高校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删除。同时考虑研究背景,保留了第一段的前三句,并在表述上进行了精简。(2)对引言的三段内容进行了精简,合并为一段,内容阐述逻辑为:博士生论文发表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影响;“破五唯”背景下的改革和高校实施情况;结合学科差异进行博士生培养和评价制度设计的相关政策和研究;提出本研究的问题。与10月20日修改版本的引言(1082字)相比,本次修改后的引言为629字,缩减了近467个字,使文字读起来更加简洁明了和直入主题,便于读者理解。
回应2:三位作者依据老师意见,对全文稿件进行了多次阅读,并逐字逐句进行了修改。删除了“新自由主义”“以间接或隐秘的方式鼓励发表”等可能的一些敏感词汇。精简了一些长句的表述,对一些理解可能存在歧义的句子进行了改写。将研究结果、对策建议中的冗余内容进行了删减。目前全文从10月20日的修改版本15642字精简为14172个字,缩减了1470个字。
内容审核:吴朝平 蔡宗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