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志敏 | 科技自立自强与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重庆高教研究 CQGJYJ 2024-02-05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罗志敏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技自立自强与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收稿日期:2022-11-14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河南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研究”(2022JKZB02)作者简介:罗志敏,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和关键是拔尖创新人才

作为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到二十大报告都提出的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和科技发展目标,科技自立自强突出强调的是科技发展要以我为主,即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以掌握未来的发展主动权。但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却是基础和关键。相较于以往的国家科技发展政策,科技自立自强这一国家战略对人才种类、规格和标准都发生了变化,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一是对人才服务国家的指向更明确了。需要的是那些有家国情怀,勇于担当,能瞄准关键领域中的科技前沿问题特别是“卡脖子”的科技难题进行科技攻关的人才。二是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了。习近平在2021年5月“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代表大会的讲话中,还为“科技自立自强”这一高要求再加上了一个表达更高要求的定语——“高水平”,即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里面的“高水平”意味着人才队伍中还要有那种能组建大团队、完成大任务、产出颠覆性和原创性大成果的领军人才和战略科技人才,他们在科技征程中敢于涉险滩、攀高峰,敢啃硬骨头。三是赋予人才要完成的任务更紧迫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还就“科技自立自强”加了一个体现任务紧迫性的定语,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就需要人才能针对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心腹之患”和“燃眉之急”,快速响应,迎难而上,助力国家和企业尽快打通关键领域技术的堵点、断点,实现科技体系自主可控。对此,习近平曾两次专门就该问题做出同样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以上表明,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需要的是一大批能够堪当重任的人才即拔尖创新人才。有国际比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GII)中排名提升至12位,但在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TCI)中排名第37位。全球人才竞争力与全球创新排名之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我国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在供给上存在短板。在笔者看来,作为国家人才高地的研究型高校,如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开启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中,精准把握科技自立自强所体现的“以我为主”的内涵,助力国家尽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个最为关键、最需破解的矛盾点就是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问题。

二、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院校问题”

对于研究型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描述道:“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创新人才支撑不足,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若以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的人才标准来审视,研究型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就更为明显。在笔者看来,这些问题除了研究型高校在心态上对本土人才缺乏自信以及足够的支持行动之外,集中体现在“管才”“育才”两个环节。

其一,在“管才”环节,主要问题是学校难以打破传统选人用人的惯常路径。目前,研究型高校历经改革,虽已构建了涉及人才培育、引进、激励、评价、管理等选人用人体系,并形成了以论文、项目、成果、专利等为主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但在管理实践中却形成了一种偏离乃至背离科研本质的选人用人机制,如普遍的短期绩效导向,掺杂了行政权力和人情关系的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唯SCI论文和专利数量的人才能力水平评价等,也致使研究者更偏向于结果可预测、短平快的跟随性与应用性研究,或选择短期能出成果的、风险小的、容易通过考核的研究方向,而忽略或不愿意从事那些周期性长、不确定性高的、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进展或突破的前沿性研究。对此问题,一些高校也出台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如对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实行分类评价,采用了一些替代论文评价作用的指标,推行代表作制度等,但由于在改革中难以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也不愿意担负改革造成的成本,执行起来却很难或者坚持不下去,最终又偏向以往惯用的选人用人的路子上去。

其二,在“育才”环节,主要问题是学生缺乏自主的科研体验。科研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具有明显的自主探索性,本、硕、博学生作为我国科研活动的“后备军”和“生力军”,只有通过自主探索的科研活动过程,才能充分体验科研探索的精神、合作的态度、创新的情感体验和成果的社会意义,也由此才能实现个人知识、能力与素养、品质的全面提升。但是,在我国高校的科研实践中,一是能深度参与科研项目并得到有效指导的学生很少,许多学生要么在科研上处于空白状态(除了其学位论文写作之外),要么只能在课题组里从事一些诸如查阅文献、财务报销、后勤劳务等低层次的工作。二是学生自主主持科研项目的机会很少。许多高校由于科研经费有限且存在闲置或浪费现象,真正使用在学生身上的科研经费很少,学生获得有经费支持的科研项目自然也就少得可怜。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学生从事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其科研潜质也大都处于“雪葬”状态。

三、研究型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我国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缺的就是拔尖创新人才。目前,我国研究型高校所拥有的科研条件并不比国外高校落后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先进一些,完全应该且有能力培养出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对此,习总书记曾强调,“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高等教育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要有这样的决心,坚定这样的自信。”但是,研究型高校要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还需从源头做起,端正思想,充分认识到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面、线、点三个层面出发建构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之路。

一是在“面”上,坚持把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构建基础与前沿、交叉与融合、产研与应用相结合的“梯次型”科研人才培养和造就体系。如通过专业重塑、课程优化、学研一体等手段,强化对学生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高水平、高密度训练,激发学生自主式学习和探索的动力和活力;通过对有潜质的基础学科毕业生的接续培养和全链条培养,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青年人才;通过设立长期稳定、滚动支持的研究项目,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心无旁骛、长期聚焦和深耕专业领域的拔尖基础研究人才和团队;通过选聘制度和人才引进制度,培养和造就一批能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等。

二是在“线”上,以激励机制牵引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整个流程。在笔者看来,激励机制由评价、荣誉和资助三个体系组成,三者合二为一,就像一条线,可以把整个科研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人、财、物、关系、信息、空间等要素串联起来,以达到引导、鼓励、激发科研人员成长成才的作用。比如,通过建立基于学术贡献的、公开透明的科研荣誉分配制度以及清晰的、合理的合作规则,破除论资排辈的不良文化,让科研人员都能平心静气地投入到共同的科研目标任务中,并解决科研人员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7];通过优化长周期评价等制度,为科研人员始终从事专业工作提供一套保护机制,并鼓励他们增强创新自信,改变长期跟踪、追赶的科研惯性,甘坐挑战科学和技术难题的“冷板発”;通过实行“揭榜挂帅”“赛马”“闯关”等制度,引导科研人员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卡脖子”技术领域持续攻关等。

其三,在“点”上,要充分利用好科技平台这拔尖创新人才养成的助力器。在科研活动中,平台表现为科研基地、实验室、高科技产业学院、科研孵化中心等。平台不仅是有组织科研的“根据地”,也是人才养成的助力器。我国研究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不足,一个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平台建设不足,导致无法吸引和汇聚国内外的顶尖科学家和访问学者,也就难以通过平台的资源汇聚、相互借力效应来培养人才。为此,大学需要聚焦国家战略急需,除重组已有平台之外,还要新建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中心等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施展拳脚、大展宏图的舞台,以让他们在互助互惠、协同攻关的过程中快速成长为那种能够独当一面的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推进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路径。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是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对高校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文字编排:张海生

内容审核:吴朝平 蔡宗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罗志敏 | 科技自立自强与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重庆高教研究 CQGJYJ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