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色,源于约束!

杨一帆 城PLUS 2019-05-20

节日纷至沓来......

祝各位读者渐入佳境!




最近访问伦敦,一位学者向笔者展示拍自四大洲的四张城市照片,我无从分辨它们拍自哪里。城市缺乏本土特色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问题,而追求城市特色仿佛成为“偏向虎山行”的苦旅。但我们应牢记追求城市建设的艺术是城市设计最早的初衷,发掘与强化城市特色至今是城市设计者追求的重要核心价值


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图片来自网络)


在全球化深入影响世界的今天,保持地方特色的很多基础已经弱化甚至逐步瓦解!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共同追求使城市功能和生活环境述求日益趋同,建造技术的跨国交流和建筑材料的跨洋运输司空见惯,使世界各地人居环境建设的需求面和供给面手挽手走向无差别的“现代化”。


随着信息在全球的即时传播,世界上任何一个好的设计创意可以瞬间传送到千里之外的另一个角落,建设领域的模仿和抄袭全球流传,现代主义的“国际式”越发兴盛,探索地域特色的设计空间不断被挤压和侵蚀,很多从业者已向国际式缴械投降,把它视为通则,甚至放弃了思考的“独立性”。这时,仍然坚持发掘本土特色就变得尤为艰辛和可贵。


特色从何而来?特色源于约束!


回想一下,我们今天仍然津津乐道的那些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城镇,很大一部分形成于农耕社会。那时人们的建设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限,跨地域信息和技术交流的活动受到出行频率和距离的制约,因此人们较少借鉴别地的建筑样式,主要依赖在本地逐渐积累起来的技术进行建设,从而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设样式。当时建造材料的获取受到严酷的运输半径的限制,不得已被迫就地取材的约束使地方材料强化了地方特色。地方气候、地质、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生产与生活方式、建设资料与工艺等对城市建设的限制,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引起的一些对建设方式与形式的偏好与禁忌,都以某种“约束”与“规定”的方式反映到城市形态和风貌上。


还有一些典型的样本,来源于一些主观选择,例如:巴黎中心区建筑高度控制在37米,放弃了建设高楼的自由;伦敦的公交车、电话亭和邮筒一直使用红色,放弃了刷成其它美丽颜色的自由;有欧洲阳台美誉的西班牙小镇米哈斯长期保持白色粉刷建筑的传统,放弃了每家每户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自由……但这种选择一旦成为当地的共识,被大家所拥护,也形成了一种有力的“约束”,从而长期延续,成为城市的特色。


巴黎、伦敦、米哈斯城市风貌特色(图片来自网络)


特色,是我们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独立于适用、节约和美观的另一种核心价值!

为了它,人们甘愿让渡一些个体的便利和自由,而在面对全球化下建造技术的无所不能,各种居住梦想的无限可能,主动放弃一些本来无可厚非的选择机会,并且长期坚持,是今天我们重塑地域特色的必由之路。


在一个以坡顶为美的美国社区,你可能需要放弃自己建设屋顶花园和举办屋顶派对的自由;一个以木框小窗为美的瑞士乡村,你可能需要放弃开落地观景大窗的自由,尽管主卧正对明镜一般的湖面和对岸葱翠的山林。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我在美国波特兰的一个环境很好的社区借住过几个月,这是一个很老的社区,都是独立住宅,建设年代不一,外观也有很大差别。房东是个退休的高中老师,很健谈,知道我是规划师,一天突然问我:“杨,你说我们这社区哪栋房子最难看?”我一时答不出。“就前边那栋!我们社区所有房子都是坡顶的,就他们家是平顶的。当时他们建设时,我们都劝他们,就是不听!”他自问自答了。平、坡顶本没有对错,但在这个特定的社区,大家都认为坡顶是本社区的特色,是他们坚守多年的社区“价值”的组成部分,那犯规者可能在社区里经受交不到朋友的惩罚。



笔者借住的美国波特兰社区


特色,是对某一选择的长期坚持。

一旦达成共识,只有心无旁骛的长期坚持才成培育形成,多次变换路径通常让我们在去往罗马的路上半途而废。


在特色选择方面,有些决定执行一段时间,可能发现并非最佳选择,但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坚持它要好于放弃它。一个三流的想法加上一流的执行力,往往强于一个一流的想法加上三流的执行力。在维护和执行某一与特色相关的规定时,总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受这些束缚?尤其是那些以特色之名确立的缺乏“严格科学依据”的规定。没有人情愿接受!为什么在多样化的伦敦,公交车不能是亮黄色?为什么40米的高度就不适合巴黎中心区?没人能证明它绝对合理。但既然定了,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形成特色。


我们在敦煌城乡风貌规划中遇到这样的现实问题:


敦煌城起于汉,兴于唐,但目前城市中没有一处汉唐建筑遗存,而且汉风与唐风也非一种建筑风格。仅存的一处文物建筑是一座清代粮仓,而清代敦煌实际已经没落。我们认为仿汉、仿唐或者仿清等复古建筑都不宜作为现代敦煌的主导风格。但敦煌对树立自己独特的风格期望极高,以匹配城外莫高窟等世界级历史文化遗存所赋予它她的盛名。我们后来探索从气候特征、地貌景观、建造传统、城市历史、文化艺术传统等本土大文化基因中发掘提炼现代敦煌建筑风格的技术路线,提出以“大漠黄”为主色调的建筑色彩和材质引导要求,以合院、连廊、堆叠等建筑组合关系,以覆斗型等建筑体型关系为基本规律的现代敦煌风格建筑设计导则。


确定这些要求经过了各个层面的广泛讨论,也曾受到一些地方领导发出的质疑:“以后我们敦煌就是这样的土疙瘩?”但最终确定后,指导了几十项城市建设项目,刚刚初现成效,突然又有领导提出恢复汉唐风的要求,我们担心从城市基因中提炼的现代敦煌风貌又会因个别领导的意见,因改弦易辙而功亏一篑。


敦煌掠影(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有特色的城市设计,开始于发现约束,成就于善用约束。优秀的建筑师最为忌惮在没有环境约束的场地上进行设计,因为他们深知恰恰是这些“约束”孕育了自己设计作品中的“特色”。


城市设计也一样,犹如带着枷锁跳舞。


这些作为设计师之友的约束大约有两个层次:在方法和工作方式上,应注意发掘蕴含在大文化背景中的城市基因这些基因存在于地质、地貌、气候特征、风土人情、文化传承、民族性格和偏好等等,而最重要的是本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设计者应致力于从这些基因发展出自己的空间设计语言,或至少让自己从课本中学到的城市设计教条融于这些基因。


城市设计者应当走遍天下,广泛借鉴世界上各种好的创意与设计,但这种学习应有深度。城市是生活的容器,城市设计者对异域设计的借鉴,应学习他们为自己的生活量身定制自己城市空间的思想和方法,而不是简单的移植他们使用的形式和符号,正如用拉菲酒瓶装茅台待客会贻笑大方。


在具体设计中,应发掘城市设计地段的场地精神。每个场地都有独特的密码,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人一样,每个人有独特的体征,好的定制服装应避其短,扬其长,最终彰显他的个性。试想,御用裁缝如何给身高不足一米六的拿破仑定制元帅服,以匹配他的威武气场?每个场地都有独特的限制条件,但如果我们有万物资源化的思想,那场地之中和周围的要素和关系,便长有长之用,短有短之用。把场地条件用好了,设计的特色也就自然显现,而它是为这个场地量身定制的,独特的!


延伸阅读:


谁是街道设计背后的大Boss?


城始 | 可能是全国最高的历史建筑


王世福 | 城市设计之“计”


深圳:迷人的城市设计


松山湖:一个时代的设计集群



·  ·  · 



作者 | 杨一帆

中国建筑设计院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感谢阅读/分享

关注“城PLUS”

请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中留言或发邮件至:

cheng+@szcaupd.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