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另类文明简史
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寂静的春天》和《增长的极限》为宣言,“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全球公共事务中重要的一部分。50年后,这一问题不仅更加重要,而且尤为紧迫。
人类如何处理自身对环境的影响?今天,城PLUS以“垃圾”作为一个微小的切入点,一瞥全球城市环境系统的建设与治理。
为什么选取垃圾这个切入点?因为纵观全球生物,无不依照“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法则而生存,从而高效地利用地球资源和能量,绝无冗余。只有人类,文明越发展,冗余越繁杂,直至进入了自身及环境都无法消解的今日境况。垃圾,就是一部另类的全球文明史。
垃圾与都市文明
垃圾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城市化的另类界定标准。
世界上可考证的最早大型垃圾填埋场可以追溯到约公元1世纪的意大利罗马泰斯塔乔山(Monte Testaccio):2万平方米的填埋场里积存了约58万立方米的古罗马废弃陶罐和瓦片[1]。此填埋场为考古学家分析当时人口规模、物质生产程度和手工艺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更有专家指出,发掘现场迹象表明这个填埋场有着严密的工程结构,很有可能是在古代国家行政机关调度下建设而成[2]。
泰斯塔乔山遗址入口
图源:Flickr用户Stef摄
泰斯塔乔山内发现的油罐
图源:Places Journal用户Michael Ezban整理
与自然、城市、健康和生活的关系
早在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口密集的工业化城市生活环境开始面临更大的挑战:城市废物堆积,集中解决废物处理的问题迫在眉睫。
市政当局的统筹被视为一种可行的方式。英国官员暨经济学作家科宾·莫里斯(Corbyn Morris)在1751年提出了公共管理的理念:“因为人民的健康至关重要,所以城市的清洁应该统一归置于公共管理之下……所有的污秽将经由泰晤士河运至适当距离的其他区域。[4]”
不过直到19世纪中期,霍乱的爆发才促进了围绕卫生的公共辩论,从而推动了第一部与废物管理的有关法律。1842年,社会改革家埃德文·查德威克(Edwin Chadwick)发表了一份富有影响力的报告《劳动人口的卫生条件》[5]文中强调了适当的废物清理和管理设施对城市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性。
英国紧接着在1846年颁布了《妨害移除和疾病预防法案(the Nuisance Removal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ct of 1846)》,意图开始从伦敦开始实施受管制的废物管理,形成一个稳步发展的过程。第一个市级监管机构“大都会工作委员会(Metropolitan Board of Works)”的开设使得在城市中实行集中卫生管理成为可能。随后,1875年颁布的《公共卫生法(Public Health Act 1875)》进一步强制规定了每个家庭必须将每个星期产生的废物置于“可移动的容器”进行处理。相似的城市废物集中处理系统也在20世纪的欧洲和北美各大城市相继现身。
由Alfred Fryer设计,Manlove, Alliott & Co.Ltd.建造的垃圾焚烧炉
图源:Wikipedia
1874年,城市废物的急剧增长促使了第一个焚烧厂在英国诺丁汉的落成。
移动车辆废物收集成为了城市环卫系统的重要一环,而早期的垃圾车大多是由开放式收集箱和数匹马组成。垃圾车在20世纪被电动化,收集箱也改成了封闭式设计,以防异味飘散。同时代的英国也开始在车上加装机械杠杆进行垃圾收集,节省人工程序。1938年,密西根的一款卡车(Garwood Load Packer)首次实现液压压实机装载,加大了垃圾车每程的收集容量。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生活废物的统一处理使现代城市生活重归整洁、舒适。
全球趋势
在全球化的时代下,固体废物不仅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问题,也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个人和角落。近年来,人们在高山、深海这些远离城市的地方均发现了人造垃圾痕迹,人类聚居的产物已充斥了地球的大气圈、海洋圈、生物圈,再次标志我们已经迈入了“人类纪”[7]时代。据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报告指出[6],固体废物的排放问题将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恶化,并给财力不足的国家、地区和个人增加巨大压力,导致未来不平等发展差距加剧。
世界各地域的废物产生占比,各收入阶层(国家梯队)废物产生占比,各收入阶层(国家梯队)废物产生总量如下图所示:
截至2018年,全世界每人每天产生的废物平均为0.74千克,其中16%的人的废物产生量达到了4.54千克。其中高收入国家产生了6.83亿吨垃圾,占全世界总量的34%。全球每年产生20.1亿吨的城市固体废物,保守估计其中至少有33%没有被采取安全的处理方式。
全球目前有多种固体废物处理方式,但半数以上仍进入了露天垃圾场和不明管理方式的填埋地。传统的厨余垃圾和纸张占全球废物投放量50%以上,不可自然降解的材料投放量也相当巨大。统计指出,低收入地区的垃圾处理方法匮乏(以露天投放为主),对环境和生活影响恶劣。由于经济资源短缺,当地政府财政支出往往被饮水、教育、医保等其他更紧要的议程所占据,使得废物处理无法得到有效优化。
据估算,全球废物产生量在2050年将达到34亿吨,其中亚洲地区总量占比最高,而人均产生量的高位则由欧美占据。
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是个复杂的当代城市难题,其难度将会在未来呈叠加式地增长。建立高效安全的处理系统必须依赖各地的市政部门通力统筹,经济实力、规划力、执行力、创新力等各方力量缺一不可。全球各个地区面临的问题特征各有不同,各地政府的对策也应因地制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城市化进程,都市居住环境和土地资源都将对废物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世界银行的报告里也指出中国对全球垃圾焚烧处理率的上升有着巨大贡献,这也体现了中国正在努力备战未来城市大规模建设用地不足的情况所作出的对策之一。
各国案例
世界银行报告6举荐了多个案例,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世界各国在废物处理方面做出的典范。例如:
案例 1 - 美国旧金山
2002年,旧金山宣布要在2020年实现废物零填埋的计划。通过倡议废物回收和有机堆肥的方式,旧金山目前已经成为北美最绿色的城市之一、废物管理的全球倡导者。具体做法包括:
美国第一个实行严厉的特定废物管理法规的城市:
-禁止餐饮业使用发泡胶和聚苯乙烯材料包装(2006年)
-建筑垃圾采取强制回收(2007年)
-药店和超市禁止提供塑料袋(2009年)
-对居民和企业实施强制性废物回收和堆肥(2009年)
-禁止销售塑料饮水瓶(2014年)
先进的外展计划:
-覆盖居民、商铺、学校
-推广活动分布广泛
-设立鼓励减少废物产生和回收的资金奖励和处罚
美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都市厨余堆肥收集项目:
-覆盖商业和居民领域
-已收集超过一百万吨的食物残余、园艺修剪废物以及其他可堆肥的有机物质,并且转化为本地农民和酿酒厂可使用的肥料
2012年完成80%的废物转移:全美主要城市转化率排名第一
案例 2 - 日本
日本每年产生4千多万吨垃圾,而只有1%的填埋量,剩余全部通过回收和能源转化处理。日本能发展出高效的综合治理方法和先进技术主要归功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多方面有力合作:
-数据收集和数据库管理
-城市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城市固体废物基础设施的财政支持
-信息与人力资源交流
》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固体废物管理方面的合作
案例 3 - 韩国
韩国信息通信部在2001年建立了自己的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以电子记录方式录入废物的产生、运输和最终处理的统计数据。该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
系统一(Allbaro系统):
-监控所有废物运输和处理活动的总体平台
-跟踪废物收集和运输量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卡车路线
-记录许可证和授权文件
-汇总统计数据以支持基于证据的决策
系统二(RFID芯片系统):
-每个家庭都使用个性化后的RFID芯片来打开当地的食物垃圾投放箱
-可记录住户身份和投放垃圾的重量,并计算投放费用
-截至2013年,首都首尔市通过使用该系统减少了20%的食物浪费
系统三(可回收信息系统):
-中央平台匹配回收材料和供应商和采购商
-提供有关回收的价格和技术的信息
-匹配企业和回收公司
-促进电子竞标
-截至2013年9月,该平台已有6万9千个注册会员
该系统节省了成本,提高了透明度,并消除了非法废物处理的行为,引导公民培养新的生活习惯、减少了资源消耗。
结语
在关注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为地球和城市环境做出一些努力。今年来,欧盟委员会在2008年提出的废物倒三角概念也颇有借鉴价值:提倡在产品使用的前期环节就要抑制废物的产生,通过层层不同的利用方法达到减少最终垃圾投放量:减少浪费,增加再利用,回归都市生活“极简主义”。
……
推荐阅读:
作者 | 张馨月
中规院深圳分院 粤港澳研究中心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