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论道大湾区:绿色低碳,空间转型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实现空间规划转型?
在中国做出“碳达峰”与“碳中和”承诺后,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在生态、交通、经济、文化、科技互联的趋势下,
大湾区如何推动规划协调和治理创新?
2021年9月11日,以“绿色低碳视角下的湾区空间转型”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以线上会议直播的形式举行。论坛从绿色低碳发展的视角切入,通过对绿色低碳和空间规划等相关领域最前沿的学术与实践交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继续引领我国城乡发展向绿色低碳方向深度转型。
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原广东省城市规划协会)、香港规划师学会、澳门城市规划学会共同主办。
开幕仪式及各主办方代表致辞,从左到右依次为:
赵迎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总规划师(主持开幕)
邱衍庆: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理事长(致辞)
李建华: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致辞)
崔世平:澳门城市规划学会会长(致辞)
方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致辞)
本次论坛主要包括5个主旨演讲、1场嘉宾对话、3个主题发布以及3场专题论坛。以下为演讲与论坛的精彩摘要。
01
主旨演讲
主旨报告1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十四五”规划展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如何更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是当前各方关注的焦点。报告围绕国内外有关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讨论的热点问题,聚焦“两碳”发展的科学基础、理论框架、愿景目标和实施路径,以及工业、能源、建筑、交通、投资、贸易、金融、土地利用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深度脱碳与绿色转型,并结合对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绿色低碳发展的展望,提出高质量打造国际碳中和示范区及全球零碳科技、产业和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
主旨报告2
绿色低碳导向下的规划转型探索
我国正处于城乡发展建设模式转换窗口期,城市空间布局和建设运营模式需要全面转型。报告结合绿色低碳领域相关的规划实践和研究案例,提出规划行业在绿色低碳导向下的转型探索,可以从相关政策和标准制定、相关理论和技术创新、相关规划和集成示范三个方面切入,推动决策引领—科研创新—规划实践之间“三轮驱动”的创新循环。并提出多效益平衡、多环节联动、全周期覆盖的规划转型策略,重点探索既有规划的理念提升、综合集成型规划设计服务、规建管全周期咨询服务。
主旨报告3
轨道网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转型
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任务之一,粤港澳大湾区轨道网与空间发展的耦合历程经历了不同阶段,依托这些轨道站点促进了大湾区建设空间不断迭代转型。报告在对比分析各世界级城市群轨道网等交通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撑国际一流湾区建设,轨道网跃升世界前列的发展愿景,到2035年,大湾区将新增数百个区域性铁路站点,依托这些站点将形成“商业中心+TOD”、“物流中心+TOD”、“产业园区+TOD”、“生活商圈+TOD”、“旅游度假区+TOD”等若干个不同区域或城市功能区,推动大湾区城市空间格局向“多中心、网络化、均质化”转型,如果把每个TOD看做是一颗星星,那么大湾区城市群就是一个内生引力强、联系紧密、活力十足的星系,在这个星系中,每个TOD找到了它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角色,才能顺应规律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旨报告4
从联合国新城市议程看香港迈向碳中和的路径
报告基于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城市议程所倡议的“不让任何人、任何地方和任何生态掉队”的框架,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为评价标准,检视并反思香港碳中和的策略和行动。 首先梳理了2010年香港自东京气候协定的低碳减排反应观察,并通过对当前香港2020年应对巴黎气候协定的最新政策进行解读,最后通过多目标和多维度的分析得出结论:虽然香港仍过度依赖环境指标,但在能源、建筑、出行乃至绿色金融及市民参与等领域均取得长远进展。总体上,相比10年前,如今香港对减排有着更为清晰的承诺和共识,未来期待在实现减排承诺的同时,实现新城市议程目标并解决城市发展一直以来的诸多问题。
主旨报告5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灾害,变化趋势和应对策略
粤港澳大湾区周围的沿海水域是中国近海水质最低、最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之一。大湾区的海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对大湾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且极具挑战。面对珠江河盆的排放、海洋开发、填海工程和气候变化、大湾区海洋面临的挑战包括海洋富营养化恶化、缺氧区扩大、酸化加剧以及频繁的风暴潮和洪水侵袭。报告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海洋灾害问题的因果和发展趋势,探索了基于科学研究的应对策略。
在主旨演讲环节的最后,主持人孙安军对嘉宾报告进行了综合性总结。他认为,上午的报告从多维度、多角度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现状、实践与应对。未来,大湾区要率先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和示范区,必须要有高度的紧迫性,除了要有“时间表”,还要有“路线图”和“施工图”。并要尝试突破传统规划技术手段,多做努力,实现大湾区的绿色低碳发展与转型。
02
对话大湾区
上午的“对话大湾区”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常务副院长范钟铭主持,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首席专家李永洁、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马向明、澳门城市规划学会副会长罗赤,围绕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议题展开对话。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特征,从不同尺度、不同视角对减碳路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在供需角度上,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制定不同的减碳策略,在供给层面积极探索清洁能源的替代,在需求层面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在不同尺度下,减碳的重点也不同。在宏观尺度上要加强区域减碳的合作,从中观尺度上要强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公共系统的优化,在微观尺度上关注建筑减碳、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无废城市建设等。
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首席专家李永洁就如何更有效促进大湾区内生态要素对城镇空间和经济发展的组织作用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兼具多样性和均好性的自然地理本底格局,作为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要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应推动对区域内各类生态要素的保护修复与整合利用,从重视建设空间的价值转向重视非建设空间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对生态格局的整体保护,珍惜生态碳汇资源;关注生态全要素,重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并运用中医理论,从系统性上修复和解决问题;要做好陆海统筹和部门协同。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工程师马向明围绕大湾区跨行政边界地区如何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合作与空间持续优化分享了几点建议。宏观尺度上的网络都是跨越各级行政边界的,也导致湾区的边界地区成为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合作和空间持续优化的难点地区。他认为,行政是多层级的,可以利用灵活的尺度重构,针对不同的目标进行改善。以支撑生态系统的自然网络的健康评估作为基础,评价自然生态管制的范围;判断经济活动对自然网络的影响;以此设立管理目标,再应用政策手段调节行政网络的尺度。
澳门城市规划学会副会长罗赤围绕珠海横琴和澳门未来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合作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澳门陆地面积小、人口密度高,要素资源的独特性使其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面临较大压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让澳门与珠海横琴的合作再次成为热点。澳门居民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注度高,有良好的基础。他希望,未来横琴106平方公里范围,可以作为低碳发展新区进行示范。在横琴以高标准同国际以及国内先进的绿色低碳指标接轨;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上,是否可以考虑让澳门的城市轨道进入横琴;新研发的绿色低碳成果,也可以考虑率先在横琴进行实践与应用;并在海洋领域开展合作。
在对话环节的最后,主持人范钟铭对发言进行了总结。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迎来了转型发展与区域合作的新机会。第一,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对系统的关注是重要的话题;第二,不同尺度下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不同;第三,区域合作仍然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基础;第四,随着发展动能的转变,大湾区未来要更加关注产业的多元化和区域性的产业发展态势。
03
大湾区主题发布
下午的“大湾区主题发布”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戴继锋副院长主持,共发布三项学术成果及科研平台:
主题发布1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视频形式发布
《广东省城市数据评估蓝皮书》
主题发布2
中规院深圳分院副总规划师赵迎雪代表中规院发布
《2021年粤港澳观察蓝皮书》
后续城PLUS将对《2021年粤港澳观察蓝皮书》作详细介绍,并开放电子版下载。
主题发布3
中规院深圳分院通过视频形式发布
“中规院数字湾区平台”
04
专题论坛
专题论坛1
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与路径
1
粤港澳大湾区碳排空间特征及规划设计策略
王成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基础设施研究中心主任
城市是减碳的主阵地,通过城市规划设计,实现空间格局、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碳汇空间的优化组合,有利于发挥多维度减碳的耦合效应,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系统高效的减碳效果。由于空间尺度的不同,对城市碳排与碳汇研究重点或值得关注的问题差异较大。本报告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城市、片区(街区)三个不同空间尺度,探求碳排与碳汇的基本特征,试图去发现一些基本规律,以更好地引导绿色低碳的空间规划设计。
2
深圳实现双碳目标路径与思考
王东: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
报告结合全球气候治理发展历程背景,回顾了广东省碳达峰工作进程及对深圳市碳达峰工作要求,通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拟合与分析,探索深圳经济绿色发展战略和转型升级与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关系。总结碳排放核算边界及方法,结合深圳市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结构,分析了深圳市碳排放现状,提出面向碳中和的深圳市中长期排放路径。
3
从单一保护管控走向综合治理修复——深圳绿色生态空间管理探索及思考展望
陈柳新: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
报告结合深圳城市发展背景,在新的发展形势、新的保护及保护性利用需求下,在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等新政策指引下,针对高密度超大城市生态空间特质,提出了生态空间从单一保护管控走向综合治理修复的思路,并结合深圳开展的综合生态调查评估与动态监测,空间分级分类管控划定,规划体系及管理政策完善,开展生态建设、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方面的探索实践进行介绍。
4
数字化与科学化促进城市交通低碳发展
伍速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院长助理
报告结合相关标准编制、科研课题研究与落地项目中的认识与积累,提出在新时期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交通领域的绿色低碳行动可以用“定量化”“科学化”“特色化”加以概括,即在制定交通发展目标时应更精准、更具指导性,在谋划方案时应更尊重客观规律,并通过特色化手段促使交通减碳措施更受百姓接受与喜欢。
5
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探索
蔡云楠:广东工业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
报告分析了城市规划控制要素、城市气候与城市韧性的关系,并提出气候适应性规划的目标、原则及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关键技术框架。包括减缓气候变化的绿色碳汇网络技术、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技术、基于步行友好的街区尺度控制技术和公共服务设施多元分布技术,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多尺度城市气候监测技术、模拟技术、调控技术和城市热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等,以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能力。
6
香港低碳发展与企业案例分享
吴家颖:香港商界环保协会政策及研究总监
报告对香港的低碳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包括香港的碳排放发展策略、行业低碳转型情况,并以企业视角入手,重点分享了跨界别企业碳排放行动的经验。五大低碳转型策略包括:能源转型、增加可再生能源应用、推广绿色建筑、环保交通及绿色出行、废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在倡导跨界别企业行动方面,制定商界环保协会低碳约章,以制定、落实并执行减排目标。约章以房地产及建筑行业为试点,并逐步推广至其他行业。
专题论坛2
大湾区空间转型与规划创新
1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观察与思考
罗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粤港澳三地的社会共识,报告通过对近年来大湾区空间发展现象的观察,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呈现去龙头化、去边界化和再区域化特点。都市圈也已经成为大湾区实现区域合作共赢和空间一体化的主要形态,针对深圳都市圈特点,提出发挥比较优势,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空间发展规律,提出都市圈内城市可以实现要素共享、服务共享和空间共享。最后提出大湾区应该强化创新都市圈、智慧都市圈、轨道都市圈、民生都市圈、开放都市圈等方面的规划建议。
2
新时代的空间价值重构——广州空间战略的人-业视角
黄慧明:广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城市规划制定空间战略蓝图是编制者通过空间资源调配实现理想空间的重要手段。传统战略蓝图的制定往往采用“上帝”视角,以“点轴”等抽象方式实现对超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诠释。广州2000年制定了“东拓、南进、北优、西联”的空间战略,经过20多年的不断调整,已经进入了多中心网络化的营建期。报告试图从人与业的角度来分析评估规划导向的他组织与人、业流动的自组织关系,以此阐明空间战略中的科学空间价值观,从而提出新时代空间战略中的人本导向与市场导向。
3
大湾区时代深圳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深圳2035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方案思路
邹兵: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
城市空间结构方案是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大湾区时代深圳2035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重点。报告从历史延续性、现实客观性、战略导向性三个维度对深圳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总结深圳城市空间演进规律,确定城市空间的战略选择方向,并运用多种技术方法,比较研究多种空间方案的优劣和现实可能性。以此为基础,提出深圳“一核多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方案,作为“多中心、组团式、生态型”开发格局的持续优化路径。
4
国土空间分级分类规划评估的实践探索——以深圳市龙华分区规划为例
孙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创新空间规划设计研究所主任规划师
深圳市国土空间规划采用市区两级规划的传导和互动编制机制,在分区规划层次特别强调上下联动,做有用的规划。深圳市龙华区作为代表深圳特色的典型高密度建成区,规划编制以做细空间研判为前提开展。综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多种手段,联动“人、地、房”的空间模拟数据,开展分级分类的精细化规划评估工作,科学识别城市中的低效用地,挖掘潜力空间,作为功能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切实推动构建优质均衡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建设。
5
惠州主体功能区战略传导实施的创新与思考
周祥胜: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土空间创新中心主任
报告以惠州市为例,提出构建“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功能片区-管控单元”的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与传导机制。在充分尊重自然地理格局、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1+1+1”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施分区差异化发展策略。按照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在分区内部进一步划分不同的功能片区,并通过划定管控单元,将核心管控要点传导至详细规划,保障主体功能区战略有效实施。
6
动态数据及专题研究:对湾区规划方法创新的思考
梁锦诚:奥雅纳 (ARUP) 城市咨询服务总顾问
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着各行各业的革新,而粤港澳大湾区土地价值的提升和存量发展的阶段促使我们反思城市规划及设计工作的意义。报告基于讲者联合撰写的《动态数据增强未来城市设计倡议》白皮书以及近年在深港两地的规划经验,初步探讨在大湾区城市实行规运合一、敏捷规划、众筹规划和数字总体规划,以致通过进行具有普适性的专题研究加速规划方法迭代创新的契机,从而促进城市资源的更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7
澳门规划与政策的变革创新
崔世平:澳门城市规划学会会长
报告围绕澳门近年来在规划管理层面的相关创新与尝试进行了分享。在跨城市的空间合作方面,澳门与横琴的空间合作为双方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不管是整地出租的澳门大学用地,还是即将公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均体现出澳门和珠海的规划管理的同步创新,成为跨城市空间合作的先进案例;在房屋体系方面,首创性地提出共五个阶梯的房屋体系,五阶梯各司其职,为市民提供多元的住房选择;在行政管理方面,借鉴国内经验,逐步探索政策先行的做法,积极提高行政效率,以人为本,务求把民生问题置于首位。
专题论坛3
大湾区水系统规划和治理创新
1
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
蒋任飞: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分享了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的内容。以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前提,以供水水源互联互通和供水工程挖潜提升为基础,打造一体化高质量的供水保障网;以加强防洪(潮)治涝薄弱环节建设和联防联控为重点,构筑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网;以涉水空间管控和水环境系统治理为抓手,构建全区域绿色生态水网;以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监管机制及服务创新为突破口,构建现代化的智慧监管服务网,全面增强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过上高品质幸福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2
深汕合作区水网规划
钟远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总规划师
报告分享了深汕合作区水网规划中,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与自然基底和谐相处的问题。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坚持生态优先,尊重自然水系,构建从源头到未端,全域全系统的水安全体系。在洪涝风险区域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全流域洪泛空间用途空间管控,并构建包括竖向抬高、多级堤防建设、调蓄空间保留、生态湿地建设等流域韧性安全体系,保证城乡安全。在关注水安全的同时,也关注人的体验,构建特色亲水生活空间。
3
香港水资源规划:转向低碳模式的挑战与课题
李煜绍:香港大学水资源技术及政策研究中心行政总监
报告首先探讨了21世纪水资源规划的挑战与应对方案,并以香港目前的水资源规划策略为例,分享香港如何能应用最新科技转向低碳的供水模式。“智悭水”研究项目利用智能水表收集家居用水数据,辅以超级电脑解构香港家庭用水结构。分析个人化节水资讯是否能作为一种“推力(Nudge)”,推动市民减少用水;在有效的节水政策辅助下,香港需考虑采用更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模式,2030年落实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2.0,实现多元供水模式;2040年落实可持续的供水策略,实现节水三成的目标。
4
向海而生:澳门海域规划初探
杨晶:澳门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报告结合澳门海域发展历程、系统梳理现有海域管理架构及海域管理建设经验,探讨澳门海域规划的相关思考及研究展望。通过回溯澳门填海造地历史,审视水域水质现状,挖掘海域发展的现存问题,提出需统一设立主管的行政架构,加强排污管制,改善雨污合流处理和排放能力,建立排污许可制度,促进区域法制合作及联动执法,构建数据平台,实现多方数据融合等措施,以实现海域预先规划、问题科学决策,从而达至向海而生,提高澳门防洪防潮的抗灾能力,更好地服务澳门海域发展及多元化经济建设的目的。
5
雨水全过程管理思路下的深圳防洪排涝探讨
成洁:深圳水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环境规划院院长
深圳在“双区”驱动与叠加的新发展阶段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增加,人口不断集聚,财富不断增长,潜在洪涝灾害风险损失逐步加大。报告主要针对深圳超大型城市面临洪涝灾害时,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与管理水平提出思考与措施。重点结合深圳滨海城市、高度密集、暴雨集中、地形复杂的特点,围绕流域防洪、区域排涝、片区排水三个层次,以雨水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管控为核心,聚焦区域防洪排涝工程布局优化完善、现有工程科学调度运用、风险思维强化洪涝管理,保障城市的安全运行。
6
深圳湾超级总部城市水示范区规划建设
俞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市政交通所副所长俞云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旨在打造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样板,超总的水务系统也力争打造成为水务创新示范标杆。针对超总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同时城市定位高,品质标准高等特点,规划根据国家对水务系统建设的最新要求,借鉴深圳及国内外水务系统建设的先进经验,并适度考量了未来发展需求,整体统筹水生态保护、防洪潮安全与调度运行、海绵城市与排水系统建设、供水与节水城区建设及智慧水务系统等内容,并提出一系列细节管控要求以面向规划实施。
……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