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中国科学城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习总书记提出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全社会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国目前已经建成的大科学装置22个,分布于北京、合肥等地。其中北京怀柔、安徽合肥、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为全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我国正以这四大综合性科学中心为核心形成基础科学研究空间体系,开启基础研究的全新局面。
中规院深圳分院是中国科学城发展领域中一支引领性的规划设计团队,近年来持续跟踪开展了光明科学城、东莞科学城从战略研究到片区设计的多层次规划设计;2020年,我院与合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标《合肥科学城大装置集中区专项规划与城市设计》,并整合深化。结合国内外科学城的案例研究以及多个科学城项目规划创新实践,我们对科学城的规划设计有几点认识:
#1
科学城与城市其他功能区的区别首先在于社会人群的差异,科学城呈现出以科研人员为核心主体,多元人群构成的社群特征。这里既有短期科研实验与交流的国际化科研群体,也有长期扎根当地的科学家及其家属,以及相关科技企业群体。根据与东莞科学城散裂中子源科学家的访谈,目前约有400名科研人员在东莞现场工作,每年吸引几千人的实验用户以及2-3万访客,其中包括大量的国际化科研交流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科学城呈现出科研人员年轻化的趋势特征。根据《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科技工作者平均年龄35.9岁,其中35岁以下占48.8%。2017年与2013年相比,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年龄下降0.9岁,35岁以下比例增加3.1%。由此可见,85后、90后成为科技的主力军。
科技工作者年龄构成变化
因此,科学城的规划设计将以科学家需求为核心,结合科学家的人群构成特点,工作时间特点、空间场所需求,为科学家提供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与国际化的服务,提供各种尺度的公共交流空间和24小时的交流场所。
合肥大装置区城市设计中,我们积极回应原科学岛公共配套不足的诉求,通过科学小镇的规划布局,努力补齐文教体卫等的设施短板。
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中心区效果图
#2
科学城是各种科学资源高度集聚的地区,大科学装置作为科学城的基石,通过基础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基础研究向科技转化的创新产业链的不断完善。
在合肥科学城大装置集中区城市设计中,沿科学岛向北布局先进光源、聚变堆、强光磁、雷电、大气的5大科学装置,形成了大装置走廊。在基本农田及生态红线空间限制的前提下,巧妙处理装置安全与功能组团的空间布局关系,满足大装置必要的安全距离与科研组团适宜的空间尺度,形成装置区分而不离的空间布局模式。大装置单元功能相对独立、保证空间场所的整体性和私密性;外围布局相关联的顶尖科研机构,实现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集群化发展,共同形成完整的科研生态圈。
#3
科学城的人群主体是理性、严谨、高压的科研人员,我们认为科学城应该营造有别于一般城市地区的整体意象与空间秩序,为科学家创造一片舒适宜人的园区场景。在合肥科学城大装置区,我们突出林田绿野的生态环境特点,以谦逊的姿态介入场地,将科学装置与科研聚落的中低密度生态单元镶嵌在水脉绿野之中。巨大而富有科幻感的大装置与林野生境之间对话,体现了科学理性与自然浪漫之间的平衡。遵循合肥时空规律,营造季相多变的林田景观,四季轮回的时空绿野为科研群体创造与自然呼吸交流的开敞空间。
合肥科学城效果图
光明科学城中心区以自然融入城市的耦合格局,通过建立沟通科学公园与柴山的生态廊道,加强中心区与外围山水林田的生态联系;通过森林廊道和社区绿地两极绿地构建清凉城市框架,实现5分钟进公园,10分钟入森林的目标;结合科学环廊形成连续的架空层和骑楼街,成为科研人员公共活动与自然对话的清凉场所。
光明科学城中心区效果图
#4
灵感与创新是科研成败的关键,在科学城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关注科学家的需求,创新激发科学家灵感的公共空间体系,为科学家提供随时随地交流讨论、独处思考的特色空间场所。
光明科学城划定1%建筑面积作为IDEA空间,是结合科学家工作生活特征提出的一种特色的空间场所类型,通过多形式多尺度的咖啡馆、会议室、屋顶花园、空中露台等场所,为科学家和市民提供跨行业、跨学科的非正式交流和碰撞。
光明科学城中心区IDEA空间
合肥大装置区以“8”字形的灵感环廊串联起各科研组团,沿线布局四类科普展示空间,促进公众与科学的互动与交流;穿行于风景之中的灵感小径,联系生活与科研组团,在行走与静思之间,激发科学创想。
-如何更精准地回应科学社群的人本需求?
-如何适配从基础研究到科技转化的产业链条?
-如何开启科创空间与自然对话的空间模式?
-如何引导科学理性与自然浪漫的平衡?
-如何构建促进交流与智慧碰撞的共享场所?
-如何建立适应科技升级的智能交通体系?
-如何想像面向未来的科学技术场景?
结语:面向未来的科学场景
未来已来,无论是无人驾驶、5G技术、量子科技等新技术革新,还是基础理论的不断创新,科技不断地改变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这种进程变得日趋加速。
对城市空间影响最大的两项技术是交通技术和信息技术,这是因为这两大类技术是涉及到时空关系的主要技术。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传统的“场所空间”正被“流动空间”所取代。
——Manuel Castells
万物互联与技术革新影响城市空间效能与形态,畅想未来,科学技术的赋能将促进城市应用场景的迭代与更新,自由街道、弹性首层、边界模糊、流动空间……,将日益改变我们对传统城市空间的认识。城市设计作为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技术手段,需要适应未来的万千变化,不断更新我们的思维、视角与技法。
……
作者 | 卓伟德
中规院深圳分院城市设计中心主任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