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大湾区规划论坛:多元融通 · 深度合作

中规院深圳分院 城PLUS 2022-09-21


2022年9月17日,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主题为“多元融通•深度合作——迈向区域融合发展的大湾区”。来自大湾区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分享了精彩的学术成果和真知灼见。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香港规划师学会、澳门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中规院深圳分院承办。

本次论坛共有五项议程,分别是开幕致辞、主旨演讲、对话大湾区、大湾区主题发布以及三场平行论坛。

01

开幕仪式

开幕仪式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原理事长孙安军主持,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理事长邱衍庆、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李建华、澳门城市规划学会会长崔世平分别发表致辞。


主持 | 孙安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原理事长

-致辞环节-

致辞 | 邱衍庆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理事长


邱衍庆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作为面向大湾区重要的规划学会交流活动,得到了规划业界同行的大力支持。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作为联合主办方之一,很高兴能够通过每年一届的大湾区规划论坛与规划行业的同仁共商大湾区规划。希望通过研讨对助推大湾区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粤港澳三地规划界同仁共同的协同合作等方面有更多新认识和建设性意见。

致辞 | 李建华
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


李建华会长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内地、香港及澳门重要规划文件的颁布,包括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南沙粤港澳全面总体合作方案,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2030+规划策略及澳门城市规划2020-2040等这些具有重要指标及意义的规划方案将引领大湾区各城市将合作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与同行一起了解及分享当中的机遇与挑战。
致辞 | 崔世平
澳门城市规划学会会长

崔世平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本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的举行恰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成立一周年,特别有意义。随着机构正式成立,合作区现已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期待论坛中粤港澳三地专家对大湾区城市规划发展在区域合作、协同治理等方面的真知灼见。并祝愿2022年规划论坛圆满成功。


-主题发布环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凯院长
代表中规院发布《2022年大湾区指数发布》

王凯先生提出,在双循环战略下,要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应对全球产业链脱钩与未来发展不确定性,围绕全球价值链提升构建区域系统韧性成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他介绍到,2021年,大湾区指数发布提出巨型都市网络概念,并对应质、流、链,从宜居、活力、价值视角基于六个要素维度,系统构建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评估的三体六维算法模型

2022年,大湾区指数发布以“1+3”模式,重点研究大湾区作为巨型都市网络的形成机制,及其空间结构以存量、通勤、创新为媒介在质、流、链上的表现。其中高质量发展指数重点揭示巨型都市网络形成的“都市圈”与“网络化”两种趋势,三体引擎形成的制度逻辑以及六维协同形成的网络机制。

02

主旨演讲

主旨报告1
让大湾区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前沿:
跨区域合作与可持续的城市和区域规划


报告分析了大湾区目前的趋势,并提出大湾区城市群发展中涉及的关键因素,指出这些因素将成为实现其未来战略目标的关键。

Fundaro先生通过梳理比较多个世界级大都市区,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区域,是集合大都市系统、“一带一路”倡议主要依托之一、中国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联通功能、“一国两制”下的双特别经济区等特殊禀赋的湾区区域。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分析和研究能够为世界大都市区发展提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他指出,湾区内的人员要素流动、文化活动增长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动态和特征。结合人居署最新发布的《世界城市报告》,他提出希望未来湾区城市群发展中要考虑到一些关键因素,并通过可持续的国土空间规划、关注文化发展、社会服务等具体措施减少“差异”和”隔离“,实现更高级别的社会平等状态,并向净零排放过渡,成为一个更具包容性、更具弹性的湾区。

主旨报告2

粤港澳大湾区西岸地区协同发展思考


报告首先对改革开放后大湾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阐释了西岸地区的使命与现实,并结合其发展环境提出西岸地区协同发展策略。

大湾区东西两岸协调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改革开放上半程,东岸地区凭借更靠近香港、更连通市场、更便捷出入等优势迅速集聚起更多发展要素,东西两岸发展差距日益增大。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岸地区协同发展。西岸地区应该面向成熟化时代日益增加的高质量、特色化、精准性需求,走以提供更多高质量供给为内核的高品质发展之路。从土地、人力、技术、资金、数据等要素提升出发,遵循发展阶段规律,在“恒星级”节点培育、高端产业集群、智慧创新驱动、服务品质提升、一体开放发展等方面协同发力。

主旨报告3
北部都会区和HK2030+的区域意义


报告结合《香港2030+》和《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分享了香港与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以及相关的思考与提议。

“2030+”确立了香港未来双都会空间架构,其中维港都会区将通过扩容进一步面向全球,北部都会区则将以”双城三圈“为基础与深圳融合成为新发展地区,两大都会区都将成为香港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报告进一步聚焦北部都会区分享其未来和深港两地共同发展的一些具体行动方向和重要项目。凌嘉勤先生认为,深港进一步的融合发展势必将推动单一口岸通道模式成为未来城市中心,同时助力两城合作形成完整的科创生态系统。与此同时,融合的过程中也会给两地在环境保育、行政管理、合作模式等方面带来诸多挑战。北部都会区在回应这些挑战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最后,报告阐释了对区域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的七大意义。

主旨报告4

琴澳一体与澳门的区域合作思考


报告分析澳门回归后的城市发展背景与挑战,并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趋势和比较下,探讨澳门所处的进程从而解读“琴澳一体"赋予的空间与政策机遇,提出澳门提升发展能级、体现特色地位和站稳区域发展定位的思考建议。

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与香港共同承担了湾区国际窗口的重要角色。然而澳门与珠海的发展总量与人口规模难以与深港和广佛相比,在接轨区域发展的路径和定位也有所差异。2021年9 月,《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领布,通过崭新的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制度,推进了“琴澳一体”的发展方向,为未来提供了发展空间与机会,并进一步强化珠澳发展能级,更好地突显在大湾区发展中担当的角色与特色。

主旨报告5
粤港澳大湾区多维空间特征与融合发展策略


报告基于大湾区空间结构、协同治理、要素系统的思维提出都市圈与网络化趋势、“三体引擎”增长的制度逻辑以及“六维协同”网络的形成机制,基于大湾区融合发展,提出“巨型都市网络”理论。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世界级城市群成为推动产业链重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接国际规则、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而粤港澳大湾区由于独特的“一国两制”,通过对内产业链重塑、对外衔接国际规则其在双循环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价值进一步凸显。尤其是香港的二次回归为港澳融入大湾区、推进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带来了重要的转机,而北部都会区与横琴、前海、南沙等三大方案的出台,将加快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的落地实施。


与此同时,大湾区由于空间范围较小,且呈现要素高强度集聚、高频度流动的特点,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三大都市圈范围高度叠加,再加上湾区自然地理格局以及多元制度差异的影响,使得其融合发展在空间表现上类型极为丰富。报告重点结合湾区不同的战略平台以及节点的发展,通过其空间分布特征、所承载的核心功能、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规划应对等方面来揭示大湾区如何通过融合发展正在推进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促进双循环战略的实施。


03

对话大湾区


嘉宾对话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原理事长孙安军先生主持,香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先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先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先生、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先生、香港规划师学会前任会长周日昌先生基于论坛主题进行了对话,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叶嘉安 | 香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嘉安先生结合2022大湾区指数的发布分享了自己的几点建议:第一,未来可以增加对长三角和大湾区的对比内容,以便更好地解析大湾区的发展。第二,在街道之上,可以增加“城区”的研究单元,便以人们选择投资或生活。第三,文化服务维度可以进一步拆分为文化、社区服务、城市活力。创新产业也可被划分为高科技产业和生产性服务,这是GBA长期发展目标的两个重要部门,瞄准成为“曼哈顿+芝加哥+世界硅谷”的目标。

唐杰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


唐杰先生分享了对2022大湾区指数的建议,并对大湾区创新走廊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大湾区指数报告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巨型都市网络”随着湾区向东西两翼的不断拓展或将会出现新的形态。针对报告提出的“混沌”状态,他建议未来需要用更多的指标来研究和支撑,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矫正。他指出,城市的规模结构和功能结构是有关的,城市规模结构会导致城市之间土地价格、产业和劳动力的分层。最后,针对香港的创新和深圳创新能力的统合问题,希望未来在指数报告中能对大湾区高科技走廊的发展做深入研究。

郑德高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郑德高先生结合长期的工作与研究积累,分享了对长三角城市群的新观察。他指出,早期对长三角的观察集中在等级化、网络化和地域化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则更多聚焦网络化,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网络、新经济网络(创新网络)、制造业网络的研究。其中,新经济网络正在不断发展变化。研究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特征可以发现,创新链在5公里内特征明显,产业链集中在50公里左右尺度,供应链主要集中在100-120公里范畴内。最后,关于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中的心得体会,他指出,标准一致、设施共享、要素流动、收益共享,才能有力推进一体化建设。

马向明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马向明先生指出,回顾珠三角的发展,每一次格局的变化都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密切相关。现在世界贸易又发生变化,我国提出国际国内双循环,双循环之下香港的维港都会和北部都会区呈现出双都会;广州面对双循环提出了双核心;深圳现在一边面向香港、一边面向珠江口发展。国际国内大格局以及几个核心城市结构的变化正在改变珠三角大湾区城市群的格局,期待后续的发展。

周日昌 | 香港规划师学会前任会长


周日昌先生表示,大湾区要继续发展,首先要注重社会发展中新宜居人口以及文化认同的问题,“多元文化”的概念很重要。希望粤港澳大湾区能够确立文化认同,实现“来了就是湾区人”。其次,大湾区是集聚的经济、就业带来人口进一步进入,产业经济的错位发展才能够实现共同的成功繁荣。最后,还需要规划的配合,互联、互通、铁路以及工作签证等,完善整体融合环境。希望大湾区未来可持续发展,实现高技术共融的大湾区。


04

大湾区主题发布

下午的“大湾区主题发布”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戴继锋副院长主持,共发布三项学术成果及科研平台:


主题发布1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视频形式发布
《广东省城市评估数据蓝皮书——三年计划》

主题发布2

中规院深圳分院发布

《2022数字湾区平台》

主题发布3
中规院深圳分院发布
《2022大湾区多维指数之专项报告》
——存量治理报告

中规院深圳分院发布

《2022大湾区多维指数之专项报告》

——通勤监测报告

中规院深圳分院发布

《2022大湾区多维指数之专项报告》

——创新活力报告


05

平行分论坛


再改革·更开放

——展望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

王世福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王世福先生指出,与国际其他湾区对比,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鲜明的多中心国际化特征。统筹推动大湾区更高水平的国际化,有助于形成并发挥跨制度、跨文明的资源整合,强化文化自信与共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只有持续创新的再改革、更开放,才有可能继续推动港澳与广东以及内地更深切全面的融合,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打造面向世界、更高水平对外的国家门户。

新形势下的粤港澳融合发展观察

石爱华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粤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在新的背景下,世界级城市群成为推动产业链重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接国际规则、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石爱华女士在报告中重点结合湾区不同的战略平台以及节点的发展,通过其空间分布特征、所承载的核心功能、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规划应对等方面来揭示大湾区如何通过融合发展正在推进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促进双循环战略的实施。

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黄正东 | 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报告结合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综合决策和协同服务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介绍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群智慧化协同关键技术,提出建立用地-人口-经济综合模拟模型是开展城市群重大设施协同布局的重要技术手段。综合理论研究和对上述各要素的分析,建立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测度体系,以期通过协同状态测度为城市更高水平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大湾区都市圈的空间协调

陈洋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陈洋先生指出,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我国选择主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使得传统的城市增长和产业发展逻辑发生了转向,粤港澳大湾区开始从过去的被动承接地转变为主动策源地,意味着未来更多的融合与合作,包括生产与消费的融合、企业与城市的融合,以门户城市、临港工业、边界地区等为代表的传统地方空间也将呈现新的演化趋势,促使大湾区形成全新的区域格局。在这个过程中,都市圈的空间协调正应当聚焦于这些处于激烈演变中的地方空间,通过有效的政策工具进行有序引导。

广州都市圈测度与策略研究

黄慧明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报告以广州联合周边城市开展的大都市区规划研究,共同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治理新路径。广州大都市区需推进空间一体,形成“15到30到60公里”三圈层都市集群,构建“双核三纵四横”空间格局,强化交通与功能耦合的“廊道+网络”发展模式,推动都市区从拼合走向融合;同时,推动要素协同,构建共优生态链、共建创新网、共享交通网、共育文化湾、共谋新制度5类合作场景。

广佛边界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规划思考

孙婷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深圳分院创新所主任规划师


孙婷女士围绕广佛两市边界的1+4——5片发展试验区,从四个方面介绍广佛两市推行一体化规划的实践经验。一是从都市圈视角重新审视跨界的区域一体化规划,为试验区寻找建设路径;二是从信息化大数据角度审视广佛一体化发展的成就和挑战,认识城市行政边界对都市圈发展的客观作用;三是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提出广佛在行政边界地区建设高品质岭南理想人居的具体策略;最后是从一体化协同治理的角度,强调共同缔造的规划方法。

专家自由讨论

在嘉宾讨论环节,罗彦指出大湾区面临几个挑战:一是大湾区空间结构仍具有不确定,特别是东西两岸融合和广州、深圳都市圈交界地区;二是如何应对空间要素流动性,完善空间资源错配问题;三是如何适应大湾区人口结构变化,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四是在人口和经济高密度下,如何实现双碳目标、文化融合和韧性安全。

黄慧明认为,大湾区规划应该转向更多的政府协同治理层面。王世福建议,学术、实践、行政机构之间搭建更好的沟通桥梁,借鉴欧盟对边界地区指标的持续监控,打磨大湾区的边界理论。

关于大湾区城市合作与规划的未来,黄正东指出,产业是关键,品质是保障,这两个要素和其他很多要素密切相关,是未来发展的强动力。陈洋认为,城市空间价值更多体现在互动关系中,过去各个城市的封闭是经济驱动,未来融合也是经济驱动的。空间会更加开放,城市会更加开放,开放创造未来。石爱华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强的独特性。各地规划师可以大湾区为平台,通过理论和项目实践实现一些突破,引导合作推进和政府决策。

王世福呼吁,业界同仁要共同努力,将已经有的理论支撑产出成果,结合实践,实践后总结,构成时间价值。孙婷认为,从规划实践出发加深理论研究,把规划学科建立得更加丰满和完备,可能是未来论坛更加有价值和意义的方向。


突破空间囿限,推动全方位融合
林筱鲁 | 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规划师学会前会长


林筱鲁认为,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具备超越自身建设的战略意义,规划专业要为国家的建设和专业服务的跨域推展垫下牢固的基础。此外,智能城市规划和管理还有无限的可塑性,如何吸纳培养汇聚人才,是全球领先地域的共同挑战。利用好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需要大家抛开原来的条框,共同创造,方能成事。


深港双城空间协同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展望
邹兵 |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


报告首先提出了关于香港北部都会区的两点思考:第一,发展定位是疏解维港功能还是打造一个新香港?第二,开发模式是沿用香港传统开发模式还是引进内地新区开发的成功机制?邹兵先生在生态空间、城市发展、产业发展方面提出深港空间整体协同发展的展望:第一,共建深港边界生态景观带,打造世界级公园城市典范;第二,南北“双核”结构共同发挥核心引擎作用;第三,形成三个圈层产业分工格局。最后,就北部都会区三个重点行动方向展开一步的阐述。


前海深港合作的回顾与展望
邱凯付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深圳分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邱凯付先生指出,未来前海需要聚焦深港合作战略使命,立足“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 ,对过去十年前海深港合作所取得的成就、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评估;全面对接香港所需、发挥深圳所长、前海所能,找准深港合作的发力点;深入对接《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推动深港空间协同、功能联动、交通衔接、生态共保,全力推动深圳湾优质发展圈建设。


港深两城的起承转合?
王缉宪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研究总监


王缉宪先生用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方法,分析深港这两个具有“比较环境”优势的城市如何演化出自己各自的“制度DNA”,并在“路径依赖”和“地点依赖”的过程中经历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区域发展。他指出,在深圳的前海合作区和香港的北部都会区出现后,“起承转合”从“转”走进了“合”的阶段。未来大湾区最核心的地带会如何变,最重要的是了解过去“路径依赖”和“地点依赖”。区域进一步多元化发展会有四种不同的过程,风险与体制改革的难度各不同。


深港交通一体化发展思考
杨宇星 |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杨宇星先生指出,当前香港提出深港“双城三圈”格局,两地将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求深港间优势互补、紧密合作:一方面深圳需加强与香港机场的快捷联系,依托香港机场的国际能级提升深圳面向国际的辐射能力;另一方香港需依托深圳区域铁路、骨干道路资源的延伸服务,强化香港与湾区及以远腹地的上下游产业间联动。


大湾区融合发展下
发挥香港北部都会区湿地的价值
刘惠宁 | 香港湿地保育协会创办人


刘惠宁先生指出,北部都会区包括深圳河与后海湾南岸、香港最大片的湿地。发展策略提出政府将设立五个多功能湿地保育公园,形成一个2000公顷、积极管理的生态系统。在缓减和适应气候变化、减少灾害风险、经济和社会发展、人类健康、粮食安全和支持生物多样性上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大湾区有很多湿地公园、天然和人工湿地,北部都会区的湿地将提供大量机会来研究和试验湿地恢复和管理、发展多功能水产养殖业、推行教育和公众参与以及游客管理等,有利构建大湾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共建生态文明。


专家自由讨论


在嘉宾讨论环节,专家们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和区域跨境方面进行了讨论,纷纷提出看法和建议。


钟韵认为深港融合是高质量全方位的深度融合,要发挥两制之利,促进要素流动。空间规划是基础,软硬联通是支撑,科技创新是核心,动态平衡是关键;王缉宪提出深港应将各自优势发挥最大化,同时开展嵌入式合作,保留独特性才能促进深度融合;邱凯付认为,两地青年的交流互动将有可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增强,因此空间规划应对此作出预判;林筱鲁认为要坚持一国两制,推动港深联动辐射大湾区,建议建立多方协作的湾区规划平台。


针对培育北部都会区议题,邹兵认为应平衡深港双方的发展诉求,达成愿景共识。王缉宪指出,解决深圳人白天来香港工作,晚上回深圳生活的双城通勤问题将更有利于北部都会区发展,进而促进深港双城深度融合。杨宇星认为应该更深入地探讨北部都会区具体的产业模式和生活方式。


关于粤港澳融合的讨论,戴继锋认为,大湾区的特色与精彩在于其丰富和多元,当然难免分歧与争议。刘惠宁认为,尽管将来融合的路径还可能有很多变数,但技术开放、保持交流,无疑将是最好的方向。



一国两制新阶段下的横琴粤澳合作
白晶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深圳分院规划设计四所副所长


报告首先回顾并梳理了横琴自设区伊始至今的粤澳合作发展演进历程、当前合作成效以及存在的困境,并依托横琴独特的地理优势,从国家层面、湾区层面、未来理想城市建设方面,识别落实国家赋予横琴区别于前海、南沙的责任与使命。结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方案》解读一国两制新阶段横琴粤澳合作的独特内涵,即新平台、新空间、新示范、新高地;最后,探讨横琴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民生设施、交通衔接等多领域下的粤澳深度合作思路与路径。


琴澳一体化与横琴新区发展
赵鹏军 |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


报告解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下的横琴新区使命及其发展定位,分析了横琴新区在产业与人口集聚、要素流动、交通网络、制度示范中的现实作用与问题,从结构优化与资源束缚、空间重构与城镇格局、区域协调发展与利益博弈和区域创新平台等方面探究横琴新区未来发展策略。

珠海与周边跨界合作问题思考
陈德绩 |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大湾区时代,在湾区层面的协同机制尚不完善、协调力度尚不充分的条件下,有必要自下而上各自梳理关系,认清客观现实,避免陷入恶性竞争,造成不可逆的情况。珠海因特殊的区位关系,主城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山坦洲镇区、南朗镇接壤,均涉及跨界合作的问题。报告选取珠海与澳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横琴本岛)、珠海与澳门——珠海主城区环澳门地区、珠海与中山——珠海主城区与坦洲镇区、珠海与中山——珠海高新区与中山翠亨新区四个地区进行梳理,并提出未来可能合作的方向、类型,以及问题。


珠澳合作的社区实践
丁启安 | 澳门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社区生活涉及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是落实“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一个很好的立足点。报告以珠海拱北的社区营造项目“拱北精点”为例,介绍面向两地规划师和居民,因地制宜挖掘拱北特色,提出“党委引领+人大推动+群众参与+专业指导”的模式,紧密围绕居民需求,推动社区居民全过程参与社区建设,以协商议事的方式,完善社区物质环境,同时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逐步建成居民安居乐业、共融发展的美好家园。


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国际经验对澳门文化遗产的启示

张柔然 |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副系主任


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保护和管理一直作为全球优秀案例。面对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报告从法律法规、公众参与以及遗产地结合产品三个方面探索国外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案例,并结合澳门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


专家自由讨论


在嘉宾讨论环节,围绕“人”的问题,专家们一致提出未来可扩大视角,从湾区层面强化对人才的吸引力,进而通过政策、环境、文化等要素吸引,来解决横琴人口体量不足的问题。白晶、陈敏扬指出可将澳门的人情味引入到横琴的发展,营造有温度的城市环境。丁启安认为横琴对于澳门人来讲是梦想的地方,但城市功能、城市竞争力、开放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明确。


针对澳门产业发展问题,专家提出澳门可把握文化遗产的优势,通过发挥品牌效应等新手段,来破解澳门产业、旅游问题。


针对珠海未来发展问题,陈德绩建议横琴产业高端化发展,让研发孵化转化惠及珠海。王泽坚指出,行政区划的剥离只是短期的,但经济区划对整个地区的影响会很大,横琴作为国家战略平台其发展一定会对珠海带来重大机遇。


关于文化方面,张柔然指出,大湾区是国家“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申报下的一个完整片区。城市遗产保护、社区文化发展、生态整合等工作都可以将融入大的申遗体系作为思路,进行有益的探索。

-

近期阅读

李晓江:规划中到底有多少“人”的内涵?

轨道上的大湾区:集合城市理念下的枢纽集群布局

国外城市气候适应行动实践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