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健雅:筑创新之基石 绘天地之大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测绘遥感高层论坛专刊前言
点击“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关注我们
作者
龚健雅 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时值深秋,岁在戊戌。在李德仁院士八十华诞之际,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海内外测绘遥感地理信息学科的同仁与师生向李德仁院士致以热烈祝贺和深深祝福,并组织出版《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专刊,以此感谢和弘扬李院士的杰出贡献和卓越成就,共同促进创新学术思想的繁荣与传播。
李德仁教授是国际著名地球空间信息专家,在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我国成为世界本领域三强之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德仁教授1939年12月出生于江苏镇江泰县,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得苏黎世理工大学名誉博士。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集5院院士于一身,学术成绩斐然。
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学术委员会主任、地球空间信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等职务,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学科进步和发展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长期以来,李德仁教授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导航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与研究,多次获得国家及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教材和优秀教学成果奖。
他学术视野开阔,科学思维敏锐,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误差可区分性理论、3S集成理论和空间数据挖掘等创新性理论,提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天基信息智能实时服务系统等重大专项建议,为推动我国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扩展地球空间信息学的使命,起了重要作用。
少年发奋,老来勤勉,在李德仁教授近40年的创新历程中,勤奋刻苦成为一种人生态度和习惯。
从发表600多篇论文到培养100多位博士和100多位硕士,从5次获全国科技奖励到5次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从湖北省最高科技奖到何梁何利基金奖,从汉莎航空奖到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荣誉会员”最高荣誉,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武大学人和著名科学家勇于创新的魄力、善于创新的智慧和勤于创新的行动。
他带领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年来连续4次获评“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他躬耕不止、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严谨稳健的工作作风,正直笃信、开拓创新的大师风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爱戴和敬仰,成为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楷模。
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倡导,为了“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0多年来,李德仁教授在科技创新上的身体力行,正是对习总书记这一倡导的最好回馈。我们深深感受到,他那孜孜不倦的工作干劲和忘我的奉献精神,来源于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科学事业的无比热爱。如今的他,依然每天辛勤地工作与学习,身体力行地向世人传递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定信念!
本期专刊有幸得到测绘地理信息科学领域诸多杰出科学家的赐稿,内容涵盖了“大测绘”的诸多领域,既有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学科综述,又有测绘学科在国民生产生活和其他科学领域的交叉应用,更有“珞珈一号”等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恰如李德仁院士所展望的“数字绘天地之大美”。
我们寄望,这本专刊能够尽可能地反映测绘学科的丰富成果,传达李德仁教授勇闯善创、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衷心祝愿李德仁院士学术常新,生活常乐,健康长寿!
视频:1分钟了解《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遥感高层论坛专刊
【相关阅读】
李德仁等:基于夜光遥感影像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发展时空格局分析
学术|权威|科普|有趣
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EI索引源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全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Website:http://ch.whu.edu.cn
E-Mail : whuxxb@vip.163.com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到其他公众号,请在文末标注: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并附二维码。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期待您的精彩观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测绘遥感学科发展高端论坛专刊”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