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刘强: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开创新时代重庆法学会工作新局面
文/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 刘强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1年第27期
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开创新时代重庆法学会工作新局面
伟大时代诞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际与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新飞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法学会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和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应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上走在前、做表率、当示范。重庆市法学会坚持把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长期重要政治任务,始终做到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进一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奋力开创新时代重庆市法学会工作新局面,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法治重庆,为重庆更好地发挥“三个作用”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努力在保持和增强法学会的政治性上下功夫,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将牢牢把握法学会的政治属性,坚持党对法学会工作的绝对领导,努力在政治引领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一是坚定政治方向。切实肩负起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深学政治理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习大研讨大实践”活动,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践行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发展者、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培养者。三是强化政治担当。加强对法学论坛、讲座、研讨会、评奖评选及网站、刊物的管理,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和负面言论,确保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建好建强市和区县法学会党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法学会全覆盖。
二、努力在保持和增强法学会的先进性上有作为,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法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问题,科学指明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正确路径。法学会作为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安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法学会“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法治智慧。一是繁荣法治理论创新研究。积极参与中国法学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等论坛,高水平办好“京津沪渝”法治论坛,用好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法学院等在渝高校法学资源,力争推出一批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推动重庆成为在西部和全国有影响力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学术高地。二是强化经济发展法治保障。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法治问题,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重大部署,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重大立法计划、重大项目建设、重要改革举措等,加强法治研究,推出法治对策,用法治力量推动既定的决策部署在重庆落地兑现。三是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求,积极参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矛盾纠纷调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常态化扫黑除恶等工作,提出切实管用的对策建议,切实把纸面上的法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建设的实际成果。
三、努力在保持和增强法学会的群众性上求实效,为群众高品质生活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我们将坚持服务群众的工作生命线,把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重点,努力在优化法治供给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一是贴近群众倾听法治需求。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真实情况,着力研究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有价值、可操作的对策措施,准确把握基层一线法治活动的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深入群众开展法治宣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重要宣讲内容,推动法治宣传进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进机关、进高校;建好重庆市法学会网站、微信公众号和《重庆法学》“一网一微一刊”;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千名律师进企业”等活动,深化以案释法、现场宣讲、法治培训,引导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三是联系群众做优法律服务。深入开展体现法学会工作特点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健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律服务工作机制,推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依托各级综治中心推动“法学会工作站”建设,推广江北区“老马工作法”、永川区“乡贤评理堂”等典型经验,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等现代科技手段,为群众提供精准、高效、务实的法律服务,让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能感受、能接受、能享受。
四、努力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提水平,全面提升法学会履职能力
新时代新形势对法学会自身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把握时代脉搏,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切实加强法学会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夯实组织体系建设这个基础。深入贯彻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和市委具体贯彻举措,出台加强对法学法律工作者政治引领、加强直属研究会政治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直属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和区县法学会建设,丰富组织评奖评选活动,建立健全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完善学术不端行为惩处制度,组织和吸引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法学会各项活动。二是抓住法治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加强全市法学法律人才库建设,健全人才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参与高层次法学人才培养,下大力气培养涉外法律人才,通过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学术研讨、评奖评选、人才举荐等方式,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信念坚、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三是强化提升服务能力这个重点。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健全服务机制,畅通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手段,扎实抓好会员联络各项工作,努力服务好法学、法律“两界”,让广大会员在法学会这个组织中有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为法学法律工作者施展才华、发挥作用、作出贡献提供舞台、创造条件、营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