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报道|林少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推动新时代法学会建设高质量发展

林少春 minzhuyufazhizhoukan 2022-08-09

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自治区法学会会长 林少春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1年第30期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推动新时代法学会建设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法治篇”,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灯塔和行动纲领,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法学会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和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组织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进一步认清肩负的职责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积极投身新时代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在推进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中展现新作为。

  一、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意义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重大政治意义在于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正确政治方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作为决定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的首要问题,强调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决定性作用。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重大理论意义在于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论创造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同我们党长期形成的法治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法治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引领新时代法学会建设的思想旗帜。重大实践意义在于为在法治轨道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跃上新的历史高度,为巩固和发展“中国之治”提供了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深刻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在治国理政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保障性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要切实增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性、自觉性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自治区法学会党员干部和法学法律工作者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一要学出忠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法治中国建设谋新篇、开新局实践中,以厉行法治的坚定意志、奉法强国的雄才大略、依规治党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独创性和集成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闪耀着真理光辉的重大理论创新,再一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大国领袖的非凡政治智慧、顽强意志品质、高超领导艺术和强大人格力量。自治区法学会党员干部和法学法律工作者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亲自谋划、部署、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展现出的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为民情怀、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宽广的世界胸怀,深刻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更加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定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法学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二要学出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在我国历史传统、法治传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成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见证了西方鼓吹的“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的终结、崩溃和失败,实践再次证明,我们的政治制度和法治系统,完全符合我国国情,而且相比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模式和法治模式,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法学会党员干部和法学法律工作者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和负面言论,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捍卫者、忠实实践者、积极宣传者,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勇前行。三要学出担当,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领导干部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同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自治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新时代法学会建设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各级法学会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做好加强政治引领、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拓展对外交流、培养法治人才等方面工作,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推动新时代法学会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要加强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法治中国建设由谁领导的问题,科学指明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最根本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和最大优势,着力健全党领导法学会工作的制度机制,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保持和增强政治性。要立足法学会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占领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

  二要围绕中心,服务法治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法治建设重大实践问题,为法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法学会要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紧紧围绕“一条新路”“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等战略定位,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学术研讨等,推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以高质量法治服务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充分发挥法学会职能特点和优势,主动把法学会工作纳入自治区工作大局来考量、谋划和推进,围绕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确定一批课题项目,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要结合自治区“八五”普法规划,聚焦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工作,主动参与、服务法治实践,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地方立法调研、法规规章起草及法律实施的研究咨询、论证评估等工作,发挥全面依法治区的“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要将服务群众落实到法学会工作各个方面。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法治中国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科学指明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群众是法学会工作的生命线,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围绕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举办论坛、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加强涉法涉诉案件评查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把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要充分发挥法学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工作,举办法律大讲堂,组织送法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牧区、进军营、进网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产品,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法治宣讲活动,推动法治人才向基层流动、在基层成长,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促进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编辑:屈赫赫 贺伊杰


推荐阅读

特别报道|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    推动更高水平法治河南建设

特别报道|刘洪建:持续推动云南见义勇为工作守正创新

特别报道|牢固树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学会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