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呵护“少年的你”》系列报道①|筑牢防线,不让孩子在网络游戏中“迷航”
文/本社记者 王涵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20期
编者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被忽视或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不断引发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短视频、网络直播,一些网络平台针对儿童的软色情、网络暴力等乱象突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家庭教育缺失、不当等导致“熊孩子”“问题少年”不断出现,校园欺凌事件时不时见诸网络,让人心痛又震惊……未成年人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未成年人成长的每一天,都牵动着万千家长和老师的心。
为了让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围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国家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多部法律。国家新闻出版署多次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中央文明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国家网信办还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与此同时,国家网信办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最高检的“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未成年人保护格局正在形成。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推出这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系列报道,呼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好应承担的监护或管理职责,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以法之名,呵护“少年的你”》系列报道之一
筑牢防线,不让孩子在网络游戏中“迷航”
本社记者 王涵
现在说起互联网,不再是新兴的高科技产物。它早已经变得如水和食物一般,成为我们生活中普通且必不可少的存在。它渗透在我们生活工作的每时每刻,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从生活方式、社交、娱乐、工作等各方面带给人们的便利和高效是不言而喻的。现代人已习惯严重依赖网络和移动设备,如果出门不带钱包并不会慌张,若没带手机,那就寸步难行了。
未成年人被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互联网伴随着他们成长,是他们认识世界、日常学习、交流沟通、休闲娱乐的有效途径和便利生活的重要工具、“第六感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在针对全国18岁以下在校中小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我国未成年网民已达1.83亿,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远高于成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其中小学生普及率达到92.1%。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在学龄前就接触互联网的比例达到33.7%,较2019年(32.9%)提升0.8个百分点。
互联网就像把双刃剑,它既有美好便利的一面,也有糟粕消极的一面。近期,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涉未成年人网络纠纷审理的情况显示,案件类型较为集中,充值打赏类案件占比较高。自2018年9月成立以来,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涉未成年人网络纠纷76件,其中,游戏充值案件20件,直播打赏案件22件,其他充值类案件15件,充值打赏类案件占比达到75%。
《青少年游戏成瘾,花重金购买装备》《男孩70天打赏主播150万》类似的新闻,已司空见惯。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短视频、直播,过度消费的问题,不仅给家庭造成巨大损失,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产生很大负面影响。如何让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网络而不沉迷网络成为社会焦点,这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监管部门、社会、网络平台和家庭各方共同努力,为青少年不断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
多部门发力,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北京市朝阳区的小敏,因为最近居家隔离,每天都在跟儿子上演抢手机大战。因为防疫要求,上初二的儿子从5月初开始居家上网课。“他除了上课时间,其他时候都抱着手机上网,玩游戏、听歌、刷短视频、聊天,有时甚至在上网课时偷玩,网瘾越来越大,沉浸在网络世界里,不跟家人交流。”小敏苦恼道。为了控制儿子的上网时间,小敏试着没收儿子手机,规定他每天可在几个固定时间段用手机上网。
但令小敏遗憾的是,这样的限制除了让他们原本不太亲密的母子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外,并没有阻断儿子上网的路:“他上网课需要上网,我没收了他的手机,他还能使用电脑,我要工作也不能一直盯着他。”和小敏一样,孩子玩游戏、刷短视频上瘾,已经成为令很多家长最头疼的问题。
未成年人触网问题,由来已久。在未成年人网络主要活动的调查中,游戏占比最高,近几年,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由于缺乏自控能力、判断力,未成年人很容易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不仅如此,甚至爱上在游戏中充值,网友们称之为“氪金”。市面上大部分网络游戏都是免费注册的,但是在游戏中,可以通过购买游戏道具、皮肤等提升玩家攻击力。
针对网络游戏成瘾给未成年人带来的种种隐患,早在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就发布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账号实名注册制度,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长、时段,规范未成年人付费服务等方面,明确网络游戏行业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采取一系列举措办法,建立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并要求合规上线运营游戏全部接入,为深入推进防沉迷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未成年人依托网络开展学习的情况更加普遍,沉迷游戏的现象也更加严重。
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管理规定正式落地。通知规定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的另一个重灾区——短视频、直播领域,针对沉迷和重金打赏等问题,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不少规章制度。
2019年1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要求“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采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时间予以限制,设立未成年人家长监护系统,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
今年3月,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其中也明确规定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5月7日,由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划了“红线”。明确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针对部分平台主体责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齐和打赏失范等现象,《意见》要求网站平台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严格落实实名制要求,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意见》的出台,建立了未成年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的新“国标”。
由此可见,涉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多个部门都在持续发力,形成合力来规范未成年人触网的相关问题。而作为我国第一部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然不能缺席。
2021年6月1日起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早在修订的过程中,就关注到了未成年人的触网问题,专门创设了“网络保护”专章。
对于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多处作了明确规定。在“家庭保护”一章中,明确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相关监护职责,如第16条规定“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第17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
在“网络保护”专章中,明确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在预防和干预沉迷网络方面的职责,以及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各方面预防沉迷网络的义务。
在“法律责任”中,对有关主体未依法履行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作出规定。如果有关主体不依法履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职责,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得不说,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规定,已经初步构建起了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律基础。
除此之外,2022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行为从学校、监护人、平台等各方面明确了责任。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网络保护”内容进行了细化,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
防沉迷机制落地,从源头筑牢“防火墙”
随着政策的一步步确立,防沉迷机制开始落地。
据了解,一些大型网络游戏企业已在2019年升级了游戏产品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和防沉迷系统,让家长和老师可以对未成年人游戏账号的使用时长和消费行为进行监控。但有的却流于形式,没有真正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
“史上最严”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管理规定的出台,不仅对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时长做了限制,而且提出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记要求。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在通知下发的第二天,腾讯旗下用户支出排名第一的游戏《王者荣耀》就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将陆续升级防沉迷措施,针对未成年用户的游戏时长和游戏消费两方面进行严格限制。腾讯公司表示,旗下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规接入工作,并将探索“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此外,网易、哔哩哔哩、完美世界、三七互娱等游戏企业及旗下游戏产品也都接入了防沉迷系统。
防沉迷系统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实名认证。目前,绝大多数网络游戏在用户进入游戏前,都会弹出实名认证窗口,要求用户填写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后才能开始游戏。当玩家身份被认证为未成年人后,游戏提示进入防沉迷系统。《王者荣耀》还要求关联监护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手机号等。
2020年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十米跳台冠军获得者全红婵,“吐槽”最爱玩的游戏受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限制,只能玩一小时,不过瘾。
大部分家长表示,在接入防沉迷系统后,孩子玩游戏时长明显减少。尽管防沉迷措施初见成效,但仍有部分未成年人未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他们使用父母的身份证注册账号,因此未被纳入防沉迷识别范围。还有少数未成年人在第三方平台购买、租用账号,绕过防沉迷系统。
2019年3月,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推动下,主流短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也称“青少年模式”。该模式从内容推送、观看时间、软件功能等方面对应用进行了严格限制,比如推送知识类、教育类为主的内容,规定观看时长不超过40分钟,每晚10点至次日6点不允许使用,关闭直播、充值、打赏、评论等操作。
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正式实施,各个平台按照规定,对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进行了升级。
虽然“青少年模式”形态各异,但是特性都差不多。一是限制使用时长。例如,在抖音青少年模式下,系统默认开启时间锁,单日浏览超过40分钟,需要输入密码才可以继续使用,每日22时至次日6时,青少年也将被禁止使用抖音。二是限制使用功能,一些平台在“青少年模式”下,充值、信用卡、打赏等功能将不可使用。三是限制浏览内容。“青少年模式”下的新闻、视频多为各平台精选,过滤掉了不良信息,只保留适宜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虽然主流短视频平台纷纷上线了青少年模式,但是未强制全部用户实名认证,审核认证体系也无法彻底甄别用户实际身份和年龄。在未登录的情况下也能使用部分浏览功能。
相关数据显示,仅有32%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经常和总是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且这一比例在高中生中最低,仅有14.9%的高中生会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可见,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而不少家长也反映,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和应用单一、缺乏吸引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青少年模式的进入和退出相对简单,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可以轻易绕开系统对青少年模式的使用限制,使得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流于形式。二是内容的丰富度不够,使得青少年使用体验感较差。”
对于如何充分发挥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作用,北京市房山区法院民三庭(少年家事法庭)副庭长冯淼认为,还是需要网络平台、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国家各方面的合力推动。
冯淼解释道:“首先是网络平台的责任。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从最根本上还是属于技术范畴,企业要将建立青少年模式作为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进行相关研究、开发,优化产品模式和内容,不断完善使用效果。如果可行,行业之间也可以探索建立统一的模式,推广应用。其次是家长的责任。在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家长的监护职责必不可少,也是保证青少年正确健康使用互联网的重要一环。应当将在使用网络时设置青少年模式作为监护人应当履行的重要职责,要求家长切实承担相应的责任。最后,在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层面,可以探讨如何对网络平台的职责进行监督,是否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模式,由网络平台承担相应的责任。”
创新司法审判机制,助力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
早在202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就对未成年人直播打赏问题进行了回应:通过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也就是说,未成年人网络打赏可以退还。最高法院作出这样的明确规定,更多考量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引导网络公司强化社会责任。
5月7日,小张的母亲在北京互联网法院“首互未来”未成年人虚拟谈话室中,收到了法官向她发出的《家庭教育指导令》,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出的首个线上《家庭教育指导令》。
事情源于一起未成年人直播打赏案。假期期间,11岁的小张闲来无事,便以母亲的名义注册某直播平台账号,开始观看直播。小张越看越“上头”,就在无需输入密码的情况下,仅用6天时间,打赏1万多元。张母起诉平台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但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法官发现,小张的监护人对小张网络活动的关注度不够,不但没有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没有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和管理模式,还对自己的电子设备和支付密码保管不当,对未成年人用网行为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不到位。随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法院向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
据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姜颖介绍,法院审理的涉未成年人网络充值、打赏案件中,大部分未成年人是从简单接触网络游戏、网络直播开始,进而通过充值、打赏获得了更好的娱乐体验后,发展为大额充值打赏。案件中,绝大多数未成年人存在逃避家庭监管、规避平台认证措施的情形。
从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案件来看,部分案件确实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学生上网所引发。在该院综合审判三庭(少年法庭)副庭长颜君看来,这反映出家长对孩子用网情况了解不足、监督教育引导不够、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等问题。同时,她还建议父母等监护人及时了解孩子上网情况,对上网设备设置身份验证和青少年模式,妥善保管自身身份认证和账户密码等信息。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和内容,审慎挑选适宜未成年人使用的应用软件和终端设备,关注未成年人接触的网络信息是否健康。根据具体的需求设置用网时限,同时倡导家长加强亲子陪伴,引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提升素养。
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另一起未成年人打赏案件中,小学生小刘在父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用父亲的手机号在某直播平台注册账号,通过微信充值4万多元,在直播平台购买虚拟礼物、打赏主播。小刘的监护人发现后以小刘的名义起诉。
很显然,小刘才上小学,他进行的高额充值打赏与他的身份、年龄和收入状况不相适应。最终,当事人达成和解,被告直播平台愿意返还原告的充值款项。
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都不成熟,未形成理性消费的意识,进行非理性的高额充值打赏,责任不单单在未成年人和监护人。
虽然案件审结了,但法院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被告平台在实名认证、未成年人身份识别、风险防控、主播监管等方面,存在机制缺失和管理漏洞,遂向该平台发送司法建议,要求该平台完善注册、充值、打赏环节的身份认证机制,优化风险监测防御机制,加强平台主播的监管、培训、惩戒,构建未成年人内容建设体系。
据了解,北京互联网法院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举措,2021年5月挂牌了全国首个互联网少年法庭,集中审理涉未成年人网络纠纷。率先推出“首互未来”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品牌,在未成年人网络空间权益司法保护工作上大胆创新。
北京互联网法院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发布会现场,作者供图。
对于涉及短视频打赏、游戏高额充值案件的未成年人,司法审判依然是从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北京市房山区法院民三庭作为少年家事法庭,审理的主要是涉未成年人案件,其中不乏网络充值打赏类。
在冯淼眼里,无论什么样的涉未成年人案件,都应当秉持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理念。
冯淼认为,如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网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价值冲突时,为青少年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一定是我们的价值选择结果,最终目的就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未成年人不仅是身体发育上尚未成熟,更主要的是他们的认知能力仍然处在不成熟的阶段,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容易受到诱导。面对未成年人群体,网络平台在推进自身发展时应当自觉、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真正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限制和杜绝未成年人在网络平台高额打赏、游戏高额充值等行为和现象,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保护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至此,监管和司法部门已经为未成年人布好了防沉迷的网。但未成年人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为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和直播打赏,企业还需要强化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游戏分级等;家长要主动履行监护人的义务,在限制未成年人注册游戏、限制未成年人充值和上网时长等方面做好监管;学校也要为未成年人开展更多健康的户外运动,共同承担起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义务,齐心筑牢防网络沉迷防线。
编辑:欧达苑 芦佳琪
推荐阅读:
《家庭教育宣传,公益在行动》专题报道①|法进万家 “依法带娃”——走进家庭教育促进法公益宣传活动
《家庭教育宣传,公益在行动》专题报道②|对话专家:新时代如何“依法带娃”?
《家庭教育宣传,公益在行动》专题报道③|家庭教育宣传周,我们在行动
《司法助力,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专题报道①|司法发力,破解小微融资难题
《司法助力,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专题报道②|善意文明执行,为“中小微”发展寻找“最优解”
《司法助力,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专题报道③|破而不“窘”,挽救困境中的小微企业
《医美低龄化如何破局》专题报道②|未成年人整容,亟需立法规范
《涉案财产岂是唐僧肉》专题报道之三涉案财产处置的司法程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