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心理动力团体招募 | 建造一座通达人心、跨越文化的巴别塔,让我们真正懂得彼此
嗨~我是方曼
2020年8月19日 小记
刷完「三十而已」
覺得這名字至少得改成「四十而已」!
像我这样的人——
挂着一张如钟小芹的皮,
长了一颗顾顾的心,
还不输漫妮的闯劲儿和幸运,
是时候好好表达了,
让大家理解自己。
越來越發現,我——
典型的,人“狠”話不多。
要么学习、要么行动;
要么独自疗伤、要么享受快活;
没时间抱怨、也没时间炫耀。
导致大家总觉得我很神秘。
一次又一次,
总觉得人生才刚开始。
一次次蜕变袭来,
未来的可能性
超越了自己可以理解的范围……
总被要求自我介绍,
请原谅永远也不太会。
只能说到哪里算哪里,
明天,又是一个新的自己了。
谢谢你来,感恩相遇
小秘书积累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于是有了下面这场问答。
创办跨界心理动力团体的初衷是什么?
推动我做事的最主要动因还在于:需求,越来越大量的内在探索需求。
个体咨询费用难以承受、咨询师供不应求;加之自己意识到团体治疗在自我意识、人际、沟通等方面的效用,从四、五年前起就有意识地从个体咨询转向专业团体带领者训练,加上这些年在各领域不断的实践、探索,因时因地制宜、时机成熟,就做了。
为什么做跨界的团体?
作为一个资深践行者,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跨界,自己的跨界、跨文化经历,还有对这些经历的理解塑造了我的身份意识。
“没有摧毁你的,将使你变得更强大”,也在描述我在学科、领域、文化之间不断迁移、流转的内在成长历程。
跨界的经历告诉我,在“成为一个人”的旅途上,心理学者并不天然成为先行者。所有成长中该历经的艰难、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域都是会经历的。
跨界的历程,让自己经验到每个结界、每个文化、每个领域里都有闪闪发光的人,大家都用各自的生活在彰显人性的真、善和美。
心理学,会成为通达人心的世界语
为什么采用“心理动力团体”形式、以精神分析为理论基底来带领“内在成长、外在丰盈”之旅,这是我想要特别说明的地方——
英语,
是开启物质世界的国际语;
心理学,
会成为人类理解彼此最重要的钥匙,
成为通达人心的世界语。
如果说一定要为我自己小半生的“幸运”做一个注解,十六年前在心底种下的“心理学”的种子,是自己人生扎根、丰盈和绚烂的最重要的机缘,过去的人生都被心理治疗的训练塑造着。
来了欧洲才发现,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这些人的作品好比我们的鲁迅、蔡元培,大家是从认字就开始读的。时间长了,发现心理学专业课的知识,其实是西方人的通识课、近似于常识。渐渐我明白,心理学训练不仅为自己打造了一个通向人心的管道,其表达的逻辑、思维的方式、辩证的框架,也将我带上国际化的舞台。
因为理解,所以宽容;
因为理解,所以被尊重。
因为恰如其分的表达,
让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硬生生地让我在一片荒芜之中蹚出一条路来。
作为一个十六年前就开始浸泡精神分析的人,如今大可继续向深处探索,凭借不多的个案,也可以获得同样丰厚的回报。但跨界这么多年,亲身体验不同学科、不同人群、不同文化间的阻隔,如今身居欧洲专注于跨界研究的智库机构,这一切推着我,渐渐发现了长期在“边缘地带”的自己,居然可以拥有一项独特的使命:
做一个心理文化的使者——
通过个体间的联结、
心与心的沟通达成文化交融的使命。
我想用心理学的语言,
建造一座通达人心、跨越文化的巴别塔,
让跨界的我们真正懂得彼此。
这就是跨界心理动力团体的全部意义所在了。
跨界心理动力团体是怎样的?
来自商界、NGO组织、政府等实务界的人,和学界、宗教界,包括咨询师、教练等不同领域的伙伴们聚到一块儿、共同探索内在世界,和以往纯粹心理咨询师的团体太不一样了。
在这里,心理学不是权威话语体系,不一定要懂心理学。在各自领域里惯常使用的“行话”和坚持的“原则”,会在跨界的互动里发生动摇;大家带着对“人”的共同兴趣而来,期待在真实人性中,探索内在成长、外在丰盈的途径。
团体是蜕下面具的冒险岛、
呈现真实自我的游乐场,
也是人际互动的试验场,
沟通发生在“人”与“人”坦诚相见的时刻——
冒险、暴露、揭示?
或是等待、掩盖、隐藏?
去竞争战斗,用冷漠回避?
或是拥抱安抚,用暖意联结?
所有人向所有人学习。
在跨界的团体里,
我们因对另一片天地的好奇,
而与一个人联结;
也会因
与一个人在内在探索路上的狭路相逢,
而对另一个世界豁然开朗。
跨界的考验具体指什么?
简而言之,永远是一个边缘人。
好像从体制内跨到NGO组织,从国内跑到国外,从学术界跨到商界……你原来建立的人脉和资源都不太,自己多年积累的能力也不好用了,无论是跨界还是跨文化,都存在语言体系的改变……
比如体制内和体制外、上海和北京、学界和商业各自都有不一样的话语体系,这跟出国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这个话语体系是最表面的不同,深层的则是知识谱系、亚文化的构建和传承、人际交往方式、思维行动模式等。
跨界的人,一旦开始跨界的旅程,就会永远在一个Space in-between(之间)的位置上,不属于任何一个空间和领域,难以找到归属感。跨界的过程,需要个体有觉知的内在整合,从而应对外在显而易见的冲突所带来的压力。不然,外在的冲突会造成内在的破碎。
我们常常讲“破圈”,
破圈的核心是内在稳定性。
跨界心理动力团体是一个容器,让我们在足够安全和抱持的环境下去培育这种核心的心理能力,从而应对外在花样翻新的新问题、新挑战。
个体应激事件的应对模式若常常失效,可能存在一个强迫性重复(Repetitive Compulsion)的模式,团体在动力带领下,我们会彼此照见、觉察自身循环的模式,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交流、潜移默化,或许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选择。
内在Space In-between这个位置立住了、站稳了,就会逐渐彰显到外在,更多的人可能会被你吸引过来,一起构建这个实体空间。于是,Space In-Between就成了我们共同的乐园,一个崭新的世界。
这是破圈最理想的结果,原本不存在的一个边缘地带造就成为一个自己有归属感的乐园,而那些同样没有着落的人也会渐渐被吸引过来,参与共建、从而成为大家的家园。
你个人是如何承受这个跨界考验的呢?
事实上,我一直在“考验”之中,从未离开过,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承受住了。
我们在AMA小组的内在探索之中,每天都在“贴身肉搏”,和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一起探索内在、发生冲突误会、然后彼此磨合理解,想象过这种“互撕”的艰辛吗?我已经泡了两年了……
德国所里(高等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建立了AMA项目(点击了解),是一个孵化器,项目小组成员有哲学家、物理学家、环境工程学者,还有搞新媒体技术的,还有个从业20多年的瑜伽教练,我是以心理学和公共管理咨询背景进驻的,这个组成里有基督教徒、佛教徒还有一个印度教徒,国家则包括德国、美国、中国,这些人在一起由一个同时是心理咨询师和企业教练背景的人带领,探索内在发展。
让我挖空心思也想不出来,会有这样的项目在一个政府背景的学术机构里面存在着。可是,它真的就存在……其目的是做一个Demo,来知晓超越语言障碍、专业壁垒、文化隔阂的可能性,或者说为“人”与“人”这个层面的相互看见、彼此理解找到一些可能性、一个可行的方案。
听起来很好玩,跨国界的“贴身肉搏”可以具体描述一下吗?
好哇~ 精彩天天上演。
我给你说两个示例吧?!
我们和同时一起在教练带领下开展内在探索一年之后,我向某同事问了个心理困惑良久的问题:
“我似乎看不到你对我的任何兴趣?”
她回答我说,“是的,我对你确实没有兴趣。”
你可以理解这个对话对我的冲击吗?
就是一个尊重个体的社会里,这种所谓的尊重可以到怎样的程度。也就是说,我们在一个团体里面探索内在,曾经去静修营集中工作的一个周里,我就跟这个同事住在一个屋子里,她告诉我,从来对你不好奇、没兴趣去了解你。
那个时刻我忽然就更深刻的了解所谓的“集体社会”和“个体社会”的差异。
也就是说,这个同事的表达和选择都是被允许和尊重的,而且她说出来了也是Okay的,其他成员有的也觉得很正常,或许也有的觉得知道了更多的信息……但似乎很少有人觉得她的表达和行为有什么“不正常”。所以,话说回来,我的价值体系里面,只要在一个团体里大家就是朋友了,大家都讲这么多心理话了,我们自然就对彼此相互有兴趣、期待更多的理解……统统都不太成立了。
当然,再到后来,也正因为这一次的对话反而成了我们关系的“破冰之旅”。
和西方人打交道,尤其是在关系深入后,发现常常需要一些张力来充实,这样ta们才觉得过瘾、有意思。而且ta们中的许多人都对“战斗”模式很熟悉,不像我们,常常强调“和谐”。
还有一次,和一位美国同事。
一次研讨会上美国同事代表台湾人表达了一些观点和态度,当时很让我吃惊。下来会议后,我就去和他理论,你作为一个美国人,是如何能够站在台湾人的立场上发表观点呢?你了解多少历史知识呢?
他,原地爆炸了。激动对地说:
“你看,我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好多中国人都觉得我们对中国一无所知、随便去发表言论。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你要知道,我在大陆和台湾一共呆了4-5年,我学汉语、和中国人交朋友,感觉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都是中国的,这些年没能回去中国,我浑身难受。我只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阐释自己的想法而已,我是真的很关心中国的!”
至今,他表达的那句“我身体的一部分都是中国的”,那时候他的身体语言、他被误解后的内心痛苦、他表达的语气,时至今日,我仍然历历在目,忽然就被打动了……
每一次的冰释前嫌都让我更加接近这些人,也让我更加接近生命本身。
后来,我意识到,和西方人做同事和做朋友,是全然不一样的概念。许多在海外的中国人,或许在地居住了一、二十年,也没有真的和西方人交过心,看到的都是那个十分“职业”的面向。因为那些歇斯底里、那些Burn out(崩溃)都只会在最亲近的伴侣挚友、或是心理咨询室里发生。
这是西方社会的“教养”,可以和我们的“和谐”信仰相媲美。
很庆幸,这些与同事们赤身肉搏的日子,每天都在艰辛中成长着,那感觉像是每过一两个月、内心就要蜕去一层皮。
太多的故事,都以事故的方式上演着,来团体里,你们自己来体会,那样才精彩!
哈哈哈,顺便打一波广告!
说回来跨界动力团体,你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来参与?
总体而言,三类吧:
对跨界、跨文化的体验经历好奇的人;
正在经历跨界、跨文化的内在挣扎的人;
最重要的:想通过内在成长去超越自我的人。
为什么我不断要破圈?
一方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另一方面,内在稳定性是支撑破圈的根本。
在不同的专业领域里流转,最终在三十岁的边缘折腾出国门,从两眼一抹黑、零基础学语言,硬生生闯入如今的研究机构,我并不是学霸,智商平平,我的英语也不是特别讲究和精致……一直在回顾这些平淡无奇中,自己的特别之处。
回头来看——
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相信自己的直觉;
心理内核是稳的,无论怎么被质疑,始终相信自己要走的路;
有效的表达和沟通,让大家都很容易明白:如何帮助到自己。
只要知道自己想要的,
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这句话隐藏着一个朴素的道理:
把最鲜活的人性彰显出来,
没有梦想实现不了。
人性中最鲜活的部分,
最具有召唤的功能,
佛教说“愿力”,
就是召唤大家、
帮你一块儿去实现梦想的能力。
那个鲜活的人性,
其实是共通的,
你在彰显自己的时候,
也在彰显和你有共鸣的人。
这就是所谓的同频共振。
团体的功能:
一边打开自己、看见自己;
一边表达自己、提升沟通力。
愿力和修行,不可偏废。
前提是,
知道自己的心愿在哪里,
然后再去修。
现在都有哪些成员报名了呢?
现在报名的人里,在国内的、国外的都有,具有海外生活、学习、工作背景的人居多。补充一句,我们也期待想要出国、或是想要服务海外华人的咨询师或教练也加入进来。
此外,因为这是跨界团体,我们也会做一些搭配,不同领域的比如商业领域、咨询领域、NGO组织、学术机构里的人,我们都会进行一个平衡,如此才有可能进行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对话。
跨界团体相较于专业心理动力团体、企业教练团体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对于专业心理动力团体,我的优势在于跨界、跨文化、跨国。
专门把这个议题拿出来探讨、专门把具有这样背景的人聚集起来相互学习,我将此作为自己未来的使命。自己也是这样一路过来的,上一篇推送也讲过的,恐怕一般心理咨询师没有我这样丰富的履历……
这不是吹嘘,是一个事实表达。
摸爬滚打了一大圈、天时地利人和,依旧回到心理咨询行业,撕掉所有曾经的光环和title,将团体带领者作为自己唯一的身份,是一种全然觉察自身后有意识的选择。
多提一嘴,咱们说跨界,跨的到底是什么?
往深里说,其实就是心里的那道坎。那些靠混年头、人脉积累起来的东西如果都放弃掉,有没有可能以一个单纯的“人”的姿态被大家认可?
每一次清零,都是一次新生。
每一次新生,都更加靠近人的那个本质。
人性里最本真的东西,
是内在成长最有助益的疗愈、促进因子。
曾经在一次督导中,施琪嘉引述了一个典故,里面有这样一个说法:
老资历的治疗师靠技术;年轻的治疗师靠用心。
我想增加的是,新一代成长起来的专业治疗师,既有技术、也用心,人还不老。
好,再说企业教练。
我现在德国精神分析大学受训背景就是精神动力学派的教练、督导。其它教练体系已经不再能够吸引我,讲真,若非专业精神分析师、心理咨询师带领的团体,对我而言,探索深度真的不太解渴。再或者,我没有存够钱接触到顶级的教练。
此外还有一个团体规模的差异,心理动力团体一般都在10人左右,我了解和参与过的国内教练团体培训动辄20多人、还有上百人的,我不清楚这样的团体可以走多深,团体成员间联结的质量,我是持保留态度的;当然,很多人可能就是带着认识更多人的想法去,这就不做评价了。此外,还有一些私董会是以高昂的价格来聚集相应的人群,进行小范围的工作,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以我所在德国精神分析大学的心理动力流派教练培训为例,我们一共13名同学,一起要共度2-3年的时光。为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认证的精神分析师,同时也为企业担任教练和顾问工作。
讲到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下,德国精神分析大学(IPU)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导航图,关于心理治疗、督导、教练各体系在“专业轴”与“主题轴”上的位置:
如今在商业组织领域里的培训,对我的专业出身而言,很容易看到培训设计的底层逻辑,即培训为什么这样设计、模型服务于哪些内在需求等等。理论上来讲,心理治疗师的训练是最精深的;人的成长,尤其是内在的成长,也讲究一个次第的。这就是为什么,专业的教练培训也都会建议其成员去接受心理咨询的体验。
大家如果看到形形色色的培训不知道如何选择的话呢,可以依据这个分布来对照一下自己的需求,我到底在哪里?
左边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右边是对一个具体议题进行咨询,纵轴是专业性的评估。好比一个内在探索和外在转化的导航地图。
我们这个跨界的动力团体,是图中那个红色的点点,这是我自己加的,必须说明一下,原来的模型里面没有,为了给自己和大家一个明确定位。
我们的跨界动力团体,在内在探索上程度不会像专业咨询师一般走那么深,因为信任和安全感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大家不熟悉心理工作的机制,往往内在是没有那么快打开的,而大家又来自不同的领域、文化背景,所以,其工作方式会在深度和广度间寻求一个平衡。
我也不太擅长比较,就拿专业研究数据说话吧。这个跨界团体的定位也非常一目了然。
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团体的周期这么长呢?从10月初到3月底,有半年。
一般的心理成长团体少说都是一年起,更多的都在2-3年这个范围内。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打比方,早期中德心理医院吴和鸣老师带领的高级精神分析研修班一年(10余人;线下),后来萨提亚家庭系统治疗培训也是2-3年,接着参与助教小组工作(5-7人;线下)也是2年,韩岩老师带领的新人本整合团体一年半(7人团体;线上+线下),中美班的Tavistock团体(20余人;线下,双导师)是3年周期,在德国柏林国际精神分析大学的团体也是2-3年起(13人;线下+线上)。
因为跨界,我们不得不在课程设计上做一些综合权衡与考量。事实上,从内在探索角度上来讲,半年的时间周期已经非常短了。
怎么讲呢?
你想想,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形成有多久了?少说二、三十年了吧,这时候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算早的了,更多的人是在29岁、39岁、49岁的节点上开始发生的。因为现实的危机倒逼,才开始追问是不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期待几十年打下的根基,在几个星期的课程里面就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吗?不可能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吧?
人的心理行为建构也一样。
哪怕推倒重建,
那个痛苦、悲伤和绝望怎么办?
重建的意义和价值体系又是什么?
从哪里找寻新的自我?
一系列席卷而来的问题,会将人吞没。
所以,一旦要进行更加深入内在的工作,都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更重要的是,要有值得信任的陪伴和安全的容器。
我们讲,团体积极正向的能量一旦被激发出来,对其中个体的疗愈作用是显著的。可是,团体的信任和安全同样需要时间来培育。
根据Bender(2001)的团体阶段理论,团体的动力会经历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分别是融入(Inclusion)、责任(Responsibility)、开放(Openness)和分离(Termination)。
团体发展阶段模型(Bender,2001)
实际上,一开始的其乐融融事实上是种假性的和谐,我们暂时把它命名为“貌合”,因为我们要有礼貌、守规矩,表现自己社会性归属的部分;
随着团体工作的深入,彼此才开始表达内在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开始在生命的层面发生交汇或碰撞,这个时候团体工作才真正的开始,因为我们把自己“惯常模式”带进团体了,自我开始暴露,因为得到了团体伙伴的真实反馈,看见“自以为”的信念原来有另外的解读、或是带给别人的真实感受和自己想象的可能性不一样,于是,许多“自以为”的部分开始动摇,开始对更多样的观念开放,许多似曾相识的想法生长出了新的意义……如此等等,改变继而发生。
动力团体发展阶段示意图
只有经历过冲突,感受到害怕、怀疑、愤怒、失望……又或是尝试放弃、与成员或是带领者正面冲突等等真实自我议题展之后,感受到团体抱持和被持续赋能的成员,才可能真的建立起对团体的信任。
那么,说到这里,你觉得半年时间还长吗?
此外,特别强调一个部分,是心理动力团体会专门处理“分离”的部分,这既是内在的议题、也是人生的议题,很多成员会在“分离期”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反应,比如平时没有问题的人,这个时候问题特别多、特别频繁,事实上,是产生了“分离焦虑”,这是和早期依恋关系有关的。在动力性团体里,要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发生,从而让大家有个完整的历程。
体验团体,也是体验团体如何像一个生命体一样,从出生、生长、叛逆、整合和消逝的整个过程。
课程有哪些后续计划吗?
本课程是一个启程,我们最终愿景是继续拓展可持续发展国际社区——大家可以从AMA项目简介里窥见到这个社群的气质,联结海内外的团体带领者们,为德国乃至欧洲、全球的华人提供心灵成长服务。
后期的计划包括但不限于:
中文项目:培育孵化心理文化的团体带领者;
英文项目:联结德国、乃至全球心理咨询师、教练,带领中西方心理动力性团体;
英文项目:培训跨界·文化心理动力性团体带领者;
构建心理文化国际教练合作社:联结海内外的团体带领者们,为德国乃至欧洲、全球的华人提供心灵成长服务;通过赋能的方式,让大家能够在跨界的旅程里支持彼此。
构建国际可持续发展社区:“联结”的方式探索内在成长,从而支持世界可持续发展进程,让世界居民深刻彼此了解,让爱的种子撒播到地球村各个角落。
如果有相关领域朋友愿意成为共创者,也请与我们联系。
听说这次课程还有惊喜放送?
AMA小组负责人Thomas Bruhn博士为了表示对跨界团体的支持,受邀为我们额外带领两个模块:
国际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分享和互动;
心理动力团体带领:跨文化沟通议题。
全程由我来为大家进行中文翻译,也欢迎大家用英文或德语与Thomas直接交流沟通。
Dr. Thomas Bruhn
德国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人类世的智识模式(AMA)研究部负责人,协同创新与当代政策咨询部合作负责人。德国费森尤斯应用科学大学(汉堡、柏林)客座教授,法国马赛跨学科纳米科学中心客座科学家。社会职务包括:罗马俱乐部成员,德国科学家协会会员,法兰克福未来理事会“全球变革”工作组成员,全球契约基金会董事会成员,德国生态社会论坛发起人,瓜迪尼基金会:“艺术、信仰与科学对话”发起人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跨学科研究,人类世研究,可持续发展,系统科学,地球科学,纳米技术,科学与哲学对话等。
培训证书有什么用?
证书是整个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个部分,本次团体是基础入门篇。我们需要建立起相同的语言体系和背景知识,也是为后期深度融合做准备。未来,大家可以进入我们英文体系的团体活动,和西方人来体验内在的碰撞。
AMA社区(点击了解)是以科学体系为基的平台,而IASS是享誉欧洲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这份证书或许能够为大家未来求职、求学提供一点支持,毕竟在可持续发展的事业里致力于个体心智结构的改变、开展个人意识提升培训,已然成为全球共识。
当然,我们期待你来,是因为你真的关注自我内在发展这件事情。
如果让你说一句话来推广课程,你想说什么?
心想说,爱来不来,哈哈哈哈~ 开玩笑,还是不太习惯推广员的角色。
说实话,心理咨询和治疗业内基本是不太做这样详细的科普工作的,大家都知道,从个人体验而非治疗角度来看,跟随一个好的封闭性小团体,是最广泛受益、性价比最高的成长方式。
当然,也正因为是跨界团体,做这些基本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也是义务了。趁这个机会让大家更多了解我们和我们的动力性团体也是好的。
席位真的不是很多,大家好好珍惜机会。当然,如果这次进不了,我们也会保留名额,等到半年之后再轮转进入下一期。
无论是WorkFace柏林(点击进入)、还是AMA小组(点击进入),大家可以先感受一下这个社区的品质,你也是我们这个调性的话,欢迎加入我们,现在算是一个机会窗口。
这段时间,越来越多的朋友看到我们平台一桥嫁接中西所蕴藏的巨大潜力,纷纷寻求合作,所以我们也在不断吸纳共创伙伴的进程之中,没有什么比加入这样的中长程团体更能坦诚相见的了。
现在来,性价肯定比最高。许多商业伙伴在和我们联络,平台也正在搭建起来,以后再以这样的价格享用这种优质的中西合璧服务,基本没有可能了。
15次课程的具体安排是什么?
总体而言,这是一个无结构小组的设置。但是考虑到跨界团体的特殊性,我们会进行一部分基本知识的输入,招募启事上表述过,占总体内容的比例不会超过15%。
毕竟,这不是一个心理学课程,而是一种平等、开放的交流中,以带领者的人格呈现去彰显、赋能团体成员的一个交互过程。
具体的运行,我们会根据团体成员的实际情况来推进每一次内在工作的进程。
我们都不假装知道未来。
动力团体最动人的地方,
就在于“不确定”与“相信”间的永恒博弈。
参与过我带领的封闭小组团体的成员们都知道,每一次都由成员来提出需要解决的议题,有时候是个人议题、有时候是集体的议题,大多数情况下,个人的议题也会逐渐在团体能量的流动中,逐渐成为大家的议题,让每位参与者都有所收获。
团体带领的方式,整合了自己过往所有受训背景:Tavistock动力性团体、萨提亚模式的家庭系统治疗、萨提亚模式冥想、新人本整合心理学(卡尔·罗杰斯会心团体)、舞动团体,以及巴林特小组。
但愿解答了大家心中的困惑,剩下的谜团,欢迎你留到团体里,我们一起来揭晓。
参考文献
Bender, S. (2001). Lasst die Gruppe tanzen, Teil 2[Let the group dance, Part 2]. Zeitschrift für Tanztherapie, 8(13), 3-11.
附件:跨界心理动力团体基本信息
团体规制
7-12人
封闭式团体
线上工作平台
采用瞩目或Zoom
工作语言:中文
【团体探索时间】
共15次活动,
每次2小时。
周 三
柏林时间
14:00-16:00(夏令时)
13:00-15:00 (冬令时)
北京时间
20:00-22:00
计划:2020年10月7日启动
注:课程排期可能因特殊情况进行微调
探索形式与内容
跨界·跨文化沟通
迭代式体验与觉察
体验式学习的进阶
适宜人群
尝试跨界、跨文化工作的心理咨询师;
期待在心理动力小组中探索内在的企业教练;
跨文化身份认同探索过程中存在困惑的人;
喜欢整合式内在探索体验的心理学爱好者;
具有跨界、跨文化工作生活体验的人;
具有或计划海外学习、生活体验的人;
具有基本英文或其他外语对话能力的人。
主要探索议题
深度探索自己、ta人、关系;
身体觉知:探索身体部位的可能性、探索非语言表达与沟通;
职业发展:职业发展定位、沟通与表达、个人与组织发展议题;
跨界/文化沟通体验:与各领域的斜杠青年深度碰撞、体会职业与生命的交融型成长。
深度提升觉知力
可期待的收获:
个人成长——
学会关注身体,觉察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
了解不知道的自己:情绪、观念、思维行动模式等;
觉察自身面临人际冲突、表达困境的痛点与卡点;
对自己、Ta者、环境拥有更敏锐的感受力;
学会如何关爱自己、家人与朋友;
更自如表达自己、更自在与人相处。
个人觉知·成长路径
职业发展——
个人职业发展定位、沟通训练、表达训练、组织能力提升;
深度结识各领域的斜杠青年、获得职业发展的启发和洞见;
跨国·界社群融合与互助——
进入跨国界、跨文化、跨领域“内在成长、外在丰盈”共创社群;
国际跨文化对话实践:参与、组织东西方国际圆桌对话;
成为后续培训助教,参与中德跨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实习;
优先进入德国高等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德文化使者培训计划”;
证 书
获得德国高等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AMA(A Mindset for Anthropocene)项目
培训出席与课时认证
【引导者简介】
方曼
应用心理学硕士,
灾害心理与创伤干预方向
公共管理学博士,
非营利组织管理方向
[心理学受训背景]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6)
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会会员(2012)
欧洲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个人体验教师(2019)
2006-2007 第三届中德精神分析高级研修班
2008 中澳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长和志愿者骨干培训
2013-2019 萨提亚模式家庭系统治疗师
中德舞动治疗协会(CDMTA)认证舞动治疗师在训
中美高级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塔维斯托克模式团体组在训
德国精神分析大学(IPU)领导力与咨謪教练、督导在训
[跨界职业背景]
WorkFace柏林发起人
十余年政府管理与咨询经历
德国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所人类世智识模式(AMA)项目核心成员、跨文化沟通对话组织者
东西方对话:科学与艺术系列沙龙发起者
先后旅居巴黎、海德堡、斯图加特,现居德国波茨坦。长期致力于心理学与公共治理的跨学科、跨文化思考与实践,探索心理动力团体、冥想、家庭系统治疗、舞动治疗等心理发展理念与技术在个人发展、参与式沟通、组织有机发展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融合与运用。
摘录:过往团体成员的反馈
【往期工作坊学员评价】
引导者的方式比较灵活,有时候顺着小细节和微妙的情感钻下去,虽然会比预计花多一点时间,开始会有点失去控制的恐慌和担心,但每次都有挺意外的收获,觉得大家扔出去的不安都被接住或者回应了。感谢方老师耐心和专业。
仍然深深觉察到对自己的不满,压抑表达的习惯在团体中有一点点小的改变,但恐惧仍在,夹杂着一点点社交恐惧,值得继续上路。同时,也觉察到在群体中个体的细节被关注、被放大、被看到的力量。或许在注重成长沟通的群体中,自己的行为会跟平时有点不同,仿佛生出了另一个自己……活动形式上有点"交浅言深"的顾虑,但意识到有人分享困境,是一件看似无形无力,却无比重要的事。喜欢冥想的放松,享受瑜伽的极限和舞蹈的律动。角色扮演的环节有一点点牵强,只有跟自己比较像的角色会有代入感,可能共情能力还有待挖掘。 是第一次参加关于心理成长沟通的团体活动,总体受益匪浅,也收获了相互理解的朋友,感到开心和庆幸。
意识到了感知情绪的重要性,似乎打开了深入了解人的一扇门;学会用冰山理论剖析自己的行为,虽然仍不熟练;能对四种应对方式进行归类,会有意识地尝试新的应对方式;在沟通中会注意一致性 ;对冥想和舞动有了新的认识,目前正在继续尝试 活动给自己带来的觉察和改变:1)跟人说话的时候,有意识的去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处境、心情,这样接下来的建议和观点更容易让对方接受。2)与亲密的人相处,即便家人和挚友更能够担待自己,但是要注意自己不能太强势,要留意尊重对方的选择、习惯,并帮助鼓励对方以对方喜欢的方式生活、行动。3)自我——在与别人讲话的时候要遵从沟通的一致性原则,即不要言不由心。4)经过“镜子们”(小伙伴)的反馈,我意识到“执着”有时候也需要控制,生活中的坚持与舍弃需要我更加沉下心来体会与优化。
【抗疫行动·心理援助督导小组成员评价】
感恩曼曼老师,这一段时间里,每到周一的督导,是我特别盼望的一件重要的事,不是非要解决什么问题,但很确定地知道是一次心灵的梳理。感恩您,给我们抱持了这个安全舒服的场域,让我可以沉下心,向内看。原本陌生的一群人因为疫情走到一起,在最艰难d时刻相互陪伴,互相给予关爱和支持。无需过多的表白,信任就在那里。每一次督导都是一次爱的体验,无比美好。感恩曼曼老师为我们抱持这样安全,开放的温暖场域,让爱的阳光照耀进来,让情感流淌出来。
亲爱的曼曼: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在和您第一次线上见到那一刻,就感觉是我一直都想成为的样子:温柔又有能量,言语和眼神中透露着温暖和亲切,我可以很轻松很享受的敞开心扉,感受到如水般的纯粹而自然,无需设防,这份好感觉带给我前行的方向,今天的分离主题给到我深层的疗愈,对这个主题有了深刻的体验,感恩这份遇见。
亲爱的曼曼,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你[愉快]。从抗疫行动以来,你稳定的存在,是让我们的动力小组持续而稳定的基础。这份稳定支持着我们每一个人。感觉你好像水,潺潺流过我的心,感觉你好像光,暖暖照见我的心,感觉你好像一个邻家的姐妹,如此亲切和煦,又感觉你好像一个智慧的长者,洞察着团体能量的流动。真的不知道,能怎样的言语来形容对这份遇见的感谢、感动和感恩。这个特别时光,遇见特别的你和你们!报着对未来再次遇见的期许,等待着缘分的再次到来。报名、收费与双向选择
【报名及流程说明】
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小秘书报名;
小秘书负责处理“报名流程”:发送报名表、收费、预约晤谈时间、发送报名成功通知;
小秘书负责搜集问题,不负责答疑;
本课程相关疑问,请在“晤谈”时间内与方曼老师交流;
“预约席位”以缴费时间为准;
“报名成功”以收到“正式录取通知”为准。
团体协议
1、封闭式:具有严格的保密性,开组后不再接受新学员;
2、同意对团体成员名字及对话内容保密,不在团体之外讨论团体内的发生;
3、线上活动时无特殊情况,全程开视频;
4、同意真诚、真实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同意在考虑离开团体时,至少提前一天告知团体,并在团体讨论;
6、如存在亲属、密友、伴侣、同事等同时进入团体的情况,如实告知带领者并接受协调结果;
7、原则上,团体工作期间、参与成员在团体外不发展社交关系,如有请带回团体讨论;
8、同意参与个人晤谈并双向选择、尊重带领者作出的录用决定:填写报名表并预约时间面谈,因跨界探索需要、小组成员需做合理搭配以达成跨文化沟通氛围,如本次未被录用、将被保存至候选名单,等待未来进组机会。
9、报名时,默认同意遵守上述协议。
本招募启事中所有“日期”与“时间”,
均由报名人所在地时区为准。
报名请扫码
联系小秘书
小秘书工作繁忙,
若回复不及时,
请耐心等待哦~
- THE END -
🍁
活出天赋 共创美好
长期招募:投稿 | 对话 | 合作 | 共创
WorkFace柏林的使命
创造海外华人公共叙事空间,
寻找内在的心灵家园;
分享海外华人的生命故事,
促进内在成长的外在显化;
培育德中跨文化对话空间,
探索与觉知文化身份认同;
植根自然生态与文明,
共创和谐、共容、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