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秀兰×方曼|缺爱,是一场普世创伤,所以我们要建立关系

跨界咨询师 WorkFace柏林 2022-10-20

对话嘉宾:刘秀兰、方曼

文字编辑:素言

编辑排版:小胖,李娇

审稿责编:方曼

特别鸣谢:卜卜书斋





 开  场




Suyan:谢谢秀兰,谢谢曼,在讲座开始之前,我想分享一些个人的体会,因为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合办讲座,所以我在开始的时候其实还有一点紧张,有一点压力,在想我可不可以给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可不可以让今天在场的嘉宾有一个很好的体验,在想这些的过程中,就好像是听到了一些声音,好像是在指责,说你这里可能会做得不好,或者会不会哪里出现了一个漏洞……当我在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发现这不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吗,就好像会有人说不完美,或者我的这样的一个活动不会被接受。

与此同时,我又想到了我们今天来到现场的两位嘉宾,因为我对两位也比较熟悉,这个时候我又有了一种相对来说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安全和信赖在我看来,是无论我做什么,他们都不会指责我,无论我怎么样,都会被接受,就是这样一种感觉。现在我把我个人的体会带到我们这里,然后邀请我们今天在场的所有人放松下来,我们听一下秀兰和方曼怎么来跟我们讲绝对的爱、相对的爱,还有完美的关系和不完美的关系。

曼:我很受感动,刚才Suyan的这样一份打开,还有这样一份信任,让我觉得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这样一份信任,也通过这样一个活动的机会带给了大家,所以感觉到很荣幸,所以后面的这场活动怎么开始呢?其实总体来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知识学习的部分,我觉得是足够丰富了。我想各个大学的平台慕课也好,或者耶鲁哈佛各种心理学的课程其实都有,所以我并不想去重复这些非常多的学者都正在进行的事情,去传授给大家一些什么样的知识,我想把更多地把互动的感觉带给大家,在咱们卜卜书斋……对了,是Popo书斋还是Bobo书斋?我有时候搞不太清楚。

Suyan:经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不小心取了一个多音字。书店最开始是叫BeOriental Books,然后选取每个字母的大写叫BOB,是先有了外语的名字,才有了中文的名字,当时就想到了卜卜斋,因为我的合伙人是广东人,卜卜斋在粤语有私塾、教育的意思,而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在山上,是一层一层这样子,每一层都叫“斋”,一层层登阶梯,(除了书房、学舍,)“斋”在汉语里面也有整洁身心的意思,给人光明庄重的有向往的感觉,所以当时就把这个名字给定下来了,大家就记是“萝卜”的“卜”字吧。



曼:好的,谢谢。我们今天想从卜卜书斋收集到的几个问题出发,来聊一聊我们对于爱和关系,以及绝对的爱和相对的爱的一些理解,可能没有办法说很针对性地帮到每一个人,但是我看到这些问题其实都具有特别多普世的意义在。我想从这几个问题出发,先聊一聊我们的理解,秀兰你说这样可以吗?

秀兰:可以,我不知道可不可以有一个邀请:我看到好多朋友都没有开视频,不知道大家那里发生了什么,愿不愿意,我们可以更面对面地有这样一个交流,我觉得如果因为我们是有录制的,你感觉到录制让你不安全的话,其实也可以直接说或者是打字出来,我想我们都会尊重大家的这部分的感受。

另外我也特别好奇,这个好奇是,大家来到这里,比如说我们可能是来自天南海北,有国内、国外,国外可能有在欧洲、有在澳洲,还有在其他地方,是什么吸引了大家想参加今天这样一个活动,如果你愿意表达,其实也可以直接表达,如果愿意打字也可以打字。

我其实很希望先听听大家的心声,我不知道方不方便,这样可以吗?如果大家现在写一些反馈,比如说我带着什么样的好奇,来到了这里;我对今天这个活动的期待是什么,这样让我们更了解,可以吗?

曼:没问题,对,大家可以在聊天窗口来输入,我也有一个建议,咱们这边录制的时候,只录制我和秀兰两个人的,这样的话其他的人就只用这个演讲者视频,对,这样其他的人也不会暴露,大家如果有什么不舒服的话,这样也可以回避掉这个问题。

Suyan:好的。其实演讲者视频已经开了。

曼:好的。谢谢秀兰的提醒和安排。

秀兰:好,我看看大家讲的,越来越多的朋友露出脸来了,好开心见到大家。

实际上已经开始有一些问题出现在聊天框了,那不妨我们先聊着,如果大家从这些问题的回答里面,又有更多的想法出来,就随时在评论框里面输出,我们也会关注到,好不好?现在屏幕里边也有一些问题,方曼我们从哪里先开始,要不要先从大家现在提的问题,然后我们慢慢再回到提前留的那些问题上?

另外这些问题其实大家都可以想一下,在你那里,你的想法是什么?包括提问题的朋友,我能感受到大家对我们的信任,假如说你可以更信任自己一些,我想你那里是有答案的,其实我们也可以带着这样好奇或者带着这样的疑惑,带着自己的答案,来看一看方曼是怎么想的,也可以看一下我是这么想的,因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看法。谢谢大家,看到更多的面孔,很高兴能够有这样的机缘,我们在这里相会。好,你先开始。




爱和关系





曼:其实我之前遇到的三个问题非常的好,我想从一位恋爱恐惧症患者的问题来开始,实际上当我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会觉得首先对我印象非常深刻,虽然只有寥寥的几个字,但是我能够切身地感受到这个问题背后透出来的当事人的那种焦灼,或者某种无助,当然还有恐惧,所以我想说,看看我们先借由现在谈论爱和关系这样一个话题,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到你,同时也帮到有同样问题的大家。

其实我在看到“恋爱恐惧症患者”这样几个字之后,我看到的除了恐惧,其实我还看到了一些期待,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如果不是期待一份透彻而深刻的爱,不去寻觅和尝试,大概我们可能也不会受伤,也更加不会恐惧。
       

我不知道这位朋友是不是这样,所以恋爱恐惧症患者,你其实让我们看到的是,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一个人陷入在这焦灼中,就好像John在《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这本书里提到的,缺爱是一场创普世的创伤,我们也正是因为“爱”这样一个话题走到了一起,在今天我已经看到有30多位朋友在场中,那也谢谢你,这位朋友把我们直接的引向这一场深入骨髓的对话里面。

荐书

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

作者:约翰·威伍尔德



好,从这里出发,我想来谈几个问题,首先我们恐惧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恐惧的是恋爱本身吗?是爱吗?爱,大概很难让我们觉得恐惧,我们都是向往的,所以大概是恋爱中的人,如果我们说恐惧的是恋爱中的人的话,这个人是对方,是你爱的对象,还是说是难以面对的你自己,这是第一个我想提出来的问题。

第二个其实也就是关于爱和关系的关系问题,这个话可能有点拗口。

爱其实是可以成为我们信仰的一件东西,成为信仰的事情可以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很多人都说我就是为爱而生的,这辈子就是为爱、为追寻爱而存在。其实这没有任何问题,因为爱可以是一个绝对的东西,它和我们在追寻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其实是一样的。可是当爱成为一个在关系里面的事情的时候,当爱成为两个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可能就必须要踏进现实了

我们常常说大隐隐于市,也就是说真正浸润在爱里的人,其实是可以在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面去品出爱的滋味的人。

爱其实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它可能是一种沉浸式的,是让人享受的。这种享受又是和人发生关系产生的,它是在不同的情境中互动去感受得到的

所以说回来它又是一个量身定制的存在,它是由我们自己和我们互动的他者,还有我们和他者共同处于的一个环境,这样一个定制的存在,对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和时间和空间和人相关。

所以说爱以关系作为一种载体它可能是你与自己的关系,我们是可以和自己谈恋爱的,我们可以爱自己,所以有些人很喜欢独处,独处的时候自己是最开心的状态;也有可能是一个与他者的关系;它还有可能是和小动物的关系;甚至它可以是我们与地球的关系、宇宙的关系。

所以我们把爱放置在这个关系的层面上的时候,它就是一个相对的了,所以它就涉及到我们要如何调试自己我们如何让别人去懂得我自己、我需要什么样的爱,最后我们还需要在两者的互动中去尝试:我如何获得爱,然后去真正的能够感受得到这个爱

我看到很多朋友也会提出说,我觉得我们的关系好像也是爱的,但是又好像出现了什么问题,但它是什么问题呢?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拿一个显微镜去把这个镜头去对准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理解的爱,还有他者,还有我们所处的关系,还有环境,去看到对于这个爱,我们彼此之间的理解有多么的不一样,我们身处的环境有多么不一样,当然这个部分我相信秀兰老师和我在后面的时间里,都可以分别展开来再具体地讲到很多,我就先停在这个地方。

最后一个,我还想说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我联想到了还有一个朋友,在一开始提出的问题里面说到,一个受伤的人想害人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也可以落脚在爱和关系这个议题里面。我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把它分解一下,它其实有两种可能性,就是说首先你是受伤的人,你在想害人;另外一个可能性是说对方是受伤的人,对方想要害人。

我们分两个角度来看看,如果从第一个角度,你是受伤的,你想害人,我想说我们需要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想法这些层面去做一个剖析。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你的想法并不是你,这句话同样可以应用在你的情绪,你的情绪并不是你。

你可以浸润在你要想杀人的这样一个想法里面,它有错吗?它没有错,你的想法并不是你,只要这个想法并没有付诸行动,它对于他人而言,并没有害,好吗?

我想强调的是,你的想法和你的情绪并不是你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想法和情绪和我们自己分隔开来,我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它并不影响我们是什么样一个人本身。实际上从一个人的动物性本能而言,当我们在受伤的时候,我们要么逃跑,要么去攻击,它都是正常的,这是我们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动物,对待应激事件的正常的反应

所以首先我们要去接纳和允许这样一个想法的存在。

如果它仅仅是想法和念头的话,实际上我们每分钟里面,我们的脑子里会跳跃几十上百个念头,有的被我们意识到了,有的并没有被我们意识到,但只有极少量的会最终成为我们的行动,所以让你的想法自由来去,其实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正念(Mindfulness)的部分,你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被一些念头掌控住,所以我们会被什么掌控住?


我们会被对自己念头的批判,或者说我们对自己念头的态度,我们会被它掌控住


很多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议题,会有这样的现象,比如说我脑子里面常常发出无数个指令,最后没有一个付出实践,因为你常常是冒一个出来就被自己批判过去了,你觉得: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是不是一个不正常的人?我这个想法是不是太不道德了?我这样的想法说出来会不会被人笑死,会被人嘲笑?没有关系,这都是正常的



其实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如果我们把这些自己的奇思妙想去把它记录下来,它可能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小说或者剧本,所以我们就把它叫做升华。

你的想法,你的情绪迸发出来,它都是你在存在着、你的生命的一个体现,它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它是你的身体对你的一些信号,它也是一些能量。

所以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头脑里的闪电,能把自己这些情绪激发的部分,把它转化为现实世界里面有意义、能被看见的那些有价值的部分,那我们就既把身体里的这些能量、这些情绪给消耗了,同时又做了一些正向的转化,所以我们一边宣泄着自己的内在世界,同时一边还滋养着自己外在的一些成就的系统

所以回到提出受伤了想害人的朋友,你可以不妨去思考一下,这个动机的背后真正的需要到底是什么?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个才最重要

我们要把自己这些更加需要的东西,去转化一个面向未来的,对自己而言更加积极的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这个过程其实是需要人对自己有非常深的觉察,可以通过看书,可以通过去阅读,去观察跟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人的人生经历,或者和专业的人来交谈,去拓展这个自我觉知的部分。

我想我对于之前咱们提出问题的朋友做这样一个一个答复,我先停在这儿,然后我也想听听秀兰你对这个部分的一些想法,然后我们再继续对这些问题来进行交流。



爱和关系的平衡





秀兰:我能看到方曼是如此的用心。一方面我看到大家在这里,有的带着孩子,有的可能还在高铁上,我觉得特别的感动;另一方面方曼所说的那几个问题,我自己是没有答案的,但是我在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爱?我们在我们的生命中为什么要有关系?昨天我还刚刚参加一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有一位老师说,因为如果你想要活得久一点,你一定要生活在关系里

大家都应该知道的,哈佛大学的一个持续4代人80年的一个研究,研究的有平民,也有上至总统,最终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人的幸福和亲密关系的质量密切相关,并不是和Ta的成就、Ta收入多少有那么直接的关系,和Ta亲密关系的数量的关系也没那么密切,但是和亲密关系的质量是最密切的。我在这里其实也想邀请大家在自己的心里面可以打一下分,比如说你对你的亲密关系,我们把它缩小一点,狭义的亲密关系,你和你现在所爱的人,假如说你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如果你现在还是单身,你也可以在你曾经爱过的人选一个,然后你对你们之间关系的满意度,现在的满意度或者是曾经的满意度是多少?

其实我想打满分的人会非常少。其实,我刚才为什么要说哈佛大学的研究结论,是因为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就是我们关系的质量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情绪也会影响关系的质量,同时我们关系的质量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而幸福感又和我们的寿命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说有研究结论,关于修女的研究,大家可能看哈佛幸福课,或者其他的地方,可能会看到这样一部分结论,就是如果是对关系满意度或者是积极情绪更多的修女,她的寿命要比消极情绪更多的修女,有一个结论是大概长7年的时间,包括丹麦也有类似的研究,所以如果我们要活得长久一点,就要好好的经营我们的关系

另外一个我也在想,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我们是不是都是关系的结晶,也是爱的结晶?我想大部分人是爱的结晶。我不能说所有,如果我们是生活在爱里,也是生活在关系里,我们怎么样让我们的爱的品质更高,让我们关系的满意度更高,这可能是今天我和方曼我们在这里对谈,包括我们在这里参加这样一个活动的最主要的目的。

同时刚才方曼说到的对关系的恐惧、害怕恐惧恋爱。我也在想,一方面我会想到曾经的来访,有的来访,Ta可能就直接告诉我说Ta相亲了100多次,但是没有一次成功,为什么?因为Ta有很强的社交恐惧,Ta有很多的比如说见人的时候,Ta没办法直接面对别人,Ta的身体是斜着的,Ta的眼睛是斜着的,为什么?Ta有这么多的恐惧,这和Ta的童年受伤有很大的关系。曾经被霸凌,跟妈妈、哥哥、奶奶的关系非常不好,我就在想:

当一个人害怕关系恐惧亲密的时候,背后其实又有渴望又有恐惧,会不会和曾经我们受的伤有关?

这部分不一定是绝对的,也请我们提这样问题的朋友也可以觉察一下,我的恐惧来自哪里,我怎么样去面对它,我可不可以带着恐惧,依然可以去试着去比如说发起一段关系,如果你是男生,你可以去试着去追一个你喜欢的女生,而且在追的过程中,你可能有很多的害怕,很多的恐惧,来去面对它,带着它,然后看看是不是对方真的像你想的那样,让你很恐怖或者害怕,其实很多人可能不只是有恋爱的这种恐惧,还有结婚恐惧对吧?

有一些人在婚礼之前就会非常的焦虑、害怕,有很多恐惧在后面,我不知道有没有朋友体验过这个部分。还有我会想到,其实有一部分是社交恐惧,因为我们可能有很多对人群的恐惧和部分,当然这些恐惧从哪里来的?就有可能和我们的原生家庭有一定的关系,我只能先说到这。

另外一方面我们又渴望关系,因为就像有一个朋友说的,我们要有关系,我们又要有一个人,就像方曼也提到,我们要能够独处对吧?又要能够去经营关系,怎么样在这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我个人想法感受是,首先我们要好好地经营爱自己的能力,假如说我们是爱自己的,在关系里就可能进退有余,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爱自己,我们说的不爱自己,有很多时候,实际上我们不只是对对方有评判,还会评判自己,在关系里,和男朋友或者是和老公发生冲突了,很多时候我们就对对方的生气不满,有在关系中的委屈愤怒,也有伤心,其实到最后可能还要回到自己这里,就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我眼瞎了,找了这样一个老公,为什么他这样对我的时候我不能够反击,我觉得我好窝囊,你内心就会出现很多的自我批评的声音,那个部分才是让我们感觉最不好的

方曼刚才也说到了,我们要去觉察那个部分。其实我觉得今天我想提的是,我们怎么样经营,用这种正面的心态去经营关系。比如说正面关系,什么是正面?就像今天我们在这里,刚才Suyan也非常开放地说到自己的感受,其实我自己也有感受,我觉得我身体也在发紧,然后我心跳也在加快,那就是回到我们的身体这里,然后去觉察一下为什么

也许我们经历太多的评判,我们害怕自己表现的不够好,包括今天有些朋友没有开摄像头,这些也是可以的,你怎么舒服,怎么在这里,现在坐在这里,你就让自己舒服。

另外我会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大家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就是我其实是有一个邀请,你甚至可以想象一下你所爱的人,你最爱的那个人就坐在你的旁边,在听、在参加这样一个交流或者说一个互动,你可以想象一下,Ta坐在你身边是什么感觉

也许有的人有不一样的感觉,大家也可以带着好奇,先不去评判,不去评判自己,也不去评判对方,这部分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非常容易把评判的部分带出来。所谓的评判,《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里面提到的一部分,

当我们觉得关系不满意的时候,当我们觉得没有被足够的爱,以我们期待的方式爱、被爱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对方好像让我们失望,对方不够好,这个评判就有在那里了:你不够好。

另外我们也会回到自己,就觉得我自己不够好,可能我哪件事情没有处理好,或者我的话没有说好让对方不满意。

其实这里面非常快的,就在我们大脑里面闪现出自我评判和评判他人的部分,包括我现在也在带小组,也在做督导,其实很多人,最终困住Ta的部分,都是Ta的核心的信念,就是我不够好。心理学上有几种人际的模式,一种是我不好,一种是你不好,一种是我不好、你也不好,还有一种是我好、你不好,另外就是你好、我不好。

最后还有一种我们需要去经营的一个关系,相对比较理想一些的关系,叫我好、你好、大家好,其实大家坐在这里的时候,想想你所爱的人,你最爱的那个人坐在你旁边的时候,想想Ta身上的好处,现在你的身体的感觉会是怎样的?




爱的5种方式




曼:我是觉得秀兰老师讲的这个部分其实是需要时间来去沉淀,去真正的体会进去的,我找一个问题,然后我们可以去体会一下那个部分。我刚才也看到卜卜书斋这边给我传来了后面几个朋友的问题,我不妨给大家来读一下,然后我们可以在这两个朋友的问题里面去体会一下刚才秀兰老师所讲的部分。

问题是“如何与爱人更好地沟通,面对爱人如何正确表达情绪?”“不完美的关系,我想更多的可能,是要去接受这个关系的现状。但是我们怎样去循序渐进地接受这一段不完美的关系呢?”

 所以我们看到其实我们可能多多少少都会处于在这种不太完美的关系里面,我们会有磕磕绊绊,我们有些时候会不太能够接纳在这段关系里面的自己,有些时候是不太接纳处于这段关系里面的对方。

荐书

爱的五种方式

作者:盖瑞·查普曼


刚才秀兰老师邀请我们说,我们去正向积极地去感受我们对方的好,但是有时候真的太难了,这个人一出现就让我整个身心抓狂,好像曾经处于的亲亲我我的那种滋养的,或者那种一看到彼此就喜欢的不得了,就好想上去去亲一下去揪一下,那种感觉渐渐的就消失了。它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可以去沉浸在这里面去感受一下

然后在不完美的关系里面,我们去感受一下自己的情绪在哪里。你是觉得有时候会有些生气,有些时候会有一些委屈,或者你有些时候感觉难过,或者你压抑了一些你自己需求的表达,是你自己的感受被忽视了,还是你的感受并没有表达?你是不是有些时候会觉得这段关系里面不公平?我们对这段关系的付出不是特别一样,或者你会觉得在这段关系里面,似乎你没有什么尊严,或者你甚至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信任对方,再或者是你的很多的利益在这段关系里面受损了,所以它到底是什么?

 所以在这段不完美的关系里面,你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跟Ta没有关系的那个部分是什么?不是说因为Ta说了什么话,我受伤了,Ta做了什么事情让我很难过,而是说我们在追寻的我自己的部分是哪里缺失了,我的需求是哪个部分没有被满足,你的最深层的渴望和需要是什么?

 比如说你是渴望被爱的,再比如说你是渴望被尊重的,这个对你非常重要。再比如说你希望在这段关系里面,你们能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不仅仅是说你们的性关系很好,同时还在心灵的层面上,在知识的层面上,有更多的互补和交融,或者说你们现在生活层面上过得非常好,但是在性的关系上不那么好。

所以从物质到身体,到你的心理情绪,到你的认知程度,再到你心灵灵性的需求上,你觉得你哪个部分还对这个关系是有需要的?是哪个部分可以更加改善?这个是你的哦,不是别人的哦。

好,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是你在这个部分做出了哪些努力?你尝试着做出了哪些改变?为什么不那么成功?我们会发现,尤其是我们在海外的这些华人,我们会有一些观察,发现中国的情侣之间,有些时候很奇怪的,很多的真话都憋到不得不讲的时候,才讲出来,到决定了我以后跟你老死不相往来的时候,才通过吵架的方式去讲出来。

为什么不早一点呢?为什么不早一点投入一点点对彼此的信任,去告诉Ta我需要什么,或许对方也正在猜,只是Ta猜错了,我们为什么总是要揣摩彼此,而且还乐在其中?

我觉得Ta今天猜对了,我很开心,Ta是爱我的,哪天Ta猜错了,Ta就不爱我,有没有可能在表达我自己的需要的部分去做一点点的改变,所以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小小的礼物,也是一本所谓的恋爱的圣经,一本书讲爱的5种方式

我们表达爱有5种方式,每个人接收到爱的信号其实是不一样的,这5种爱的方式是这样的:一个是给予有质量的陪伴,给予有质量的时间陪伴彼此;还有一个是给对方礼物;还有一个是身体上的,我们有身体上的接触,接吻按摩,然后就是轻轻的去接触彼此,当然还有最深刻的接触就是发生性关系,这是最深刻,但是又最微妙的关系,我们可以有专门的课来讲;还有一个是语言的表达,告诉对方我是爱你的,告诉对方我今天想要跟你一起做什么事情,告诉对方你今天好漂亮,你今天做了什么事情,让我特别的开心,去表达感激,表达你的欣赏,表达你对Ta的爱,表达你对Ta的理解和看见,表达你听到了Ta;还有一种方式是我突然忘记了有没有谁可以提醒我一下?

当然说到这儿,就给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的问题有多少在刚才我们的表达里面,被解答了?

没错,为对方提供服务,对,比如说给对方做一顿饭,邀请对方出去,去场音乐会,然后相互之间剪指甲,我们在海外的还要相互之间剪头发,或者我们都在做学术的,相互之间帮着找找文献资料啊,然后分析一下数据,给彼此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啊,在学术上的相互帮助,对,提供一些服务的,谢谢叶辉。

好,我就先停到这儿,看看大家接下来有什么问题,看看秀兰老师有什么想补充的,我也看一下大家的评论。



依恋模式




秀兰:刚才我会想到我们在相处的过程中,有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这个简单的话就是,我们要想让我们的关系更好,或者让我们自己更受欢迎,可能要有一个能力,这个能力需要一生的修炼,这是我们要能够了解别人的需求,并能够有满足别人需求的意愿和能力

这是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刚才方曼也说了,我们在关系里,假如说我们也对对方是有需要的,我怎么样更好地不带批评、不带指责、不带抱怨地去表达我的需求

很多夫妻伴侣往往卡在了不是他们没有感情,而是卡在了我对对方有不满,我对对方有怨、甚至有恨,有一些出轨的伴侣,其中一方出轨了,还有一些可能卡在了两个人谁先让步,谁先说对不起,可能有一些男性,我不知道我这样说在这里的男性不一定都符合你们的情形,有的男性他不太善于说对不起,也许他用行为说,他不会用语言说,有一些人可能就很少去表达对不起,而我们有的时候觉得对方错了的时候,我们非常希望听到一个对不起,但是对方就觉得我没错,双方都是陷在一个是我对了,还是你错了的争执、矛盾里面,所以就卡在那里。

卡的更严重的情形不是光夫妻之间好像陷入冷战,有些可能分居,有的分分合合,还有的就会呈现在孩子的身上。就是近几年特别明显的,很多孩子抑郁辍学,这样的情况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回到他们父母的关系上,有的孩子闹腾得父母受不了,但是最终父母其实就是不愿意去改变,或者说他们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就觉得是对方有问题。比如说对方太强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那个方式和自己的不一样,尤其是爸爸可能更宽松一些。现在严母慈父特别多,然后妈妈就比较严一些,两个人的教育方式不一样,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亲密关系的质量

同时他们的不一致又会反回到孩子的身上,就是让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在爸爸这里能行通的,在妈妈那里行不通,在妈妈那里能行通的,在爸爸这里行不通,然后Ta就会有一个左右的为难的部分,当然父母也可能有他们左右为难的部分。

在这里我会看到很多的家庭,其实他们经历了特别多的痛苦,就是父母的痛苦,孩子的痛苦,但是这个痛苦谁能够解救,其实最终还是要自己去解救自己。你愿不愿意为对方、为自己少一些痛苦,去做一些调整和改变?

我们有的时候是需要去调频的,假如我们真的需要这段关系,我可不可以为了我的生活更幸福,我去包容一下对方的缺点,然后我试着去调频到Ta的频道,试着去理解一下Ta那里需要什么,Ta在我这里有什么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吗?我又怎么样可以满足Ta的需要?但是有很多人又困在凭什么要我去满足Ta,为什么不是Ta先来满足我?这时两个人就卡在这里,关系就没有办法能够从一个不良的互动到一个良性的互动。

我不知道在这里的朋友,就是有一些比较年轻,可能还没有经历过,未来我们在经营关系的时候,可能需要去避免这种关系,如果经历过的朋友可能也要去思考一下,我在这里可能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依恋的模式,依恋的研究,对现在我们心理学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各个流派都非常注重依恋模式的研究,依恋关系的对早期的积淀、对我们一生的这种依恋模式的影响。

荐书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作者:威廉(David J.Wallin)

很多的情侣关系可能会陷入一个追一个逃的模式,假如说我们是回避型的依恋,那回避型依恋就是害怕,在别人那里感觉正常的亲密的分寸,在回避型的依恋的人里边,Ta的感觉里面,Ta就觉得你靠得太近了,Ta就想逃。另外一方有可能是焦虑型一点,我想和对方靠得更近,如果你的爱人Ta经常查看你的手机,Ta想知道你和Ta在一起,Ta想知道你在外面又喝酒去了或者干什么,你说的是不是真话?Ta经常想知道你的行踪,这样的一方往往是焦虑型的依恋。

所以假如说我们对自己的依恋模式也有一些了解,可能也更有助于觉察我们在关系中的不舒服的部分,然后可以去更多地调整自己,能够让我们的关系也更有滋养性和更有支持性,而不是有的时候关系处理不好,可能是耗能的,如果关系处理好了,是给我们赋能的,我们怎么样把耗能的关系慢慢能够经营成一个能够为我们不断赋能的关系

另外一种可能大家如果知道的话,依恋还有一种紊乱型的依恋,紊乱性的依恋就更难相处了。可能Ta也会想这样也会想那样,Ta自己都不知道Ta想要干什么,然后对方就更难去满足Ta这部分的期待。比较好经营关系的部分可能是安全型的依恋,就是Ta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在和人在一起的时候都是比较舒服的。国外研究安全型的占的比例还比较高,好像60%多。我个人的感觉,国内其实大部分人的依恋模式,可能安全型比例没有那么高,但是现在没有数据,大家也可以觉察一下,你可能是哪种依恋的类型,这对你的关系的影响是什么?

有很多夫妻他们其实很有感情,但是在一起就吵,有的吵到了一个人说离婚,说一次还不够,然后每次都说,到最后就真的离婚了。有一对小夫妻他们是同学,女孩那个同学还是从非常遥远的边疆追到这边,他们两个成了家,成家之后,这个女孩是焦虑型一点,男孩是回避型一点,这女孩经常会追这个男孩比较多一些,男孩他就逃,逃到游戏里,逃到手机里,就不和这个女孩有更多的交流。最后两个人就真的是因为女孩太焦虑了,她有很多过激的反应,比如撕结婚证啊,虽然她撕的时候也会留一手,但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其实已经伤了男孩的心。所以有的时候分手离婚,这样的话轻易不要说,哪怕你再生气,可能我们老说的话就会制造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在对方心里就是砍了一刀又砍了一刀的感觉。

如果对方很在意你,很在意这段关系的话,我们要想的是,假如说我的关系很美好,我怎么样让它持续下去,让这种美好的感觉能够陪伴我的一生,哪怕中间可能会有风浪,这个风浪我也可以能够经风历雨,依然不改初心,不改包容和爱对方的那颗心,不改我是足够好的、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是有能力爱对方的那颗心

假如说我们的关系,刚才大家如果在心里打了一下你的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假如说你是7分啊,或者如果你按百分,你打的是70或者80,还是满意度挺高的,你觉得你们做了些什么,让你们的关系满意度这么高呢?你又可以再做些什么,让你们的关系满意度更高?假如说你的关系满意度没那么高,那你怎么样觉察一下,你愿不愿意把这段关系继续经营下去?如果愿意的话,你又可以做些什么样的努力呢?

可能在我的感觉里,因为国内的离婚率也非常之高,有些地方都超过了50%,这个50%当然不是同年结婚,它只是一个同年结婚和离婚的比例,不是同样年龄的那个部分。为什么有那么高?我会觉得现在好多年轻的小夫妻离婚率也很高,我的孩子他们就说啊,因为我孩子和我儿媳妇他们是同学,说他们的同学现在离婚率已经超过了一半,我就觉得其实大部分人如果很好地用心地去经营这段关系的话,假如说我们经营不下去了,我们找一下伴侣咨询师啊,我们找一下家庭咨询师,或者我们找一下个体的咨询师,我们就没必要走到一定要分手的地步,换人就解决问题?有一些人可能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还是在没有被爱的感觉里挣扎沉浮

有一些人真的你会看到Ta非常缺乏独处的能力,没有办法陪伴自己,就一再地去追求关系,那关系里面不是所有的关系都让你那么满意,你对不满意、满意度没那么高的关系,刚才方曼也说到,我们可以表达期待,但是我在这里想,没有任何人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哪怕你表达了出来,对方也有Ta的局限性,Ta一定可以像你希望的那样爱你吗?



我觉得除非对方有一些神性,或者说现在很多人找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也许对方所谓经验更丰富,你一举一动、你一个眼神都知道你要什么就可以去满足你,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这个能力,在我们需要的时候都给予我们满足的,所以其实要经营我们的关系,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方向,就是我们降低对关系和对他人的期待,也许不是大家想听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很多期待放在别人身上,很多时候别人会让我们失望,如果我们不能去涵容那个失望,那个关系可能就会走向一个向下的螺旋,而不是向上的螺旋。

我说的向下的螺旋,是指双方陷入互相折磨,就是“家”成了自己的囚笼,“家”成了互相折磨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可以修养我们身心的地方。我们怎么样在心里有一个家,又可以让别人在我们这里找到Ta心灵的家?这是我想说的。

另外我们每个人可能也需要有一些在关系里的变化性,这个变化性是什么?我们在我们的爱人面前,也许有的时候是妻子,有的时候是情人,有的时候又是母亲,或者是父亲,或者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是女儿,或者是儿子,让我们孩子的部分也可以出来,我们父母的部分也可以出来,这可能有一些抽象,任何一个人内在心里边,都可能有一个他小的时候没有被满足的愿望,或者内在的小孩,他内在小孩可能也要被看到,比如说有些人脾气很差,或者是一句话两句话没说好,可能火就上来了,这个部分和我们早期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早期没有安全的依恋会影响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大脑,可能就会让我们的神经回路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回路,就杏仁核比较发达,我说的不一定对,赵宇在这里,你在研究那个部分,可以纠正我说的不对的地方,边缘系统有的可能没有那么发达,所以就导致我们习惯性的反射性的反应,很容易有心理的按钮,尤其是我们早期有创伤的话,对方也许没什么伤害我们的意思,我们就解读出来对方对我们不好、贬低。


现在我也是妈妈,而且前几天我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文章,解决了我自己的一个困惑,我们每个人身上可能都有这样那样的议题或者是bug,我们刚才说的是夫妻伴侣之间的关系,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也会对我们很有影响,我们可能也需要去觉察,当别人表达愤怒的时候,你从他眼神里读出嫌弃读出不满的时候,那个时候是非常挑战我们的情绪的容纳之窗的,当我们被挑战的时候,我们可能也会恼羞成怒,对吧?

当我们恼羞成怒的时候,我们怎么样让我们的情绪慢一点,不是直接去反击,找个地方让我自己冷静,冷静之后再回来去面对有挑战性的情境,这样就不至于说双方都在一个战斗的状态,或者说对方在战斗,你处在一个已经被吓僵了、被气僵了的状态,有的人一生气就浑身发抖,其实这个部分我们都要觉察,好像是对方让我们生气,但是最终是谁气到了自己,肯定还是我们自己气到了自己,对吧?

往往我们会觉得是因为关系、因为对方不好,当然是有对方的部分,但是我们可以怎么样,遇到这样的情形的时候,能够快速地调节自己?我觉得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不是我们没有痛苦,不是我们所有的关系都满意,我们也不是所有的生活都那么如意,而是我们有很好的适应性,有很好的调节能力,就是我和对方调频,我试着去同频对方的能力,但是同频的前提是,我要先能够自我关照,我能够把自己处理好,我自己的情绪也呵护好。好吧,我说的也多一点,不知道对大家是不是有一些启发。

Suyan:谢谢秀兰,谢谢曼,启发一定有,刚刚特别多,你们在讲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面其实一直都在做回应,感觉每一句都很有共鸣,每次跟你们聊天,我都是有一种灵魂被洗礼的感觉,刚刚也确实有好多地方让我觉得非常有感触。我就从最后的这一点来说,秀兰你刚刚说心理健康其实不是没有痛苦,不是说所有的一切都一帆风顺,而是我们在遇到这些痛苦,还有不和谐的关系,或者我们在遇到这种否定、攻击,挑战我们的情绪的时候,怎么去更好地适应和调节、去回应,我们怎么去爱自己,在关系里面找到自己的舒适的状态,把我们的关系好好去经营。

然后回到书上来,我想跟大家看书里面其实有这么两句话,当我们来讲爱的时候爱到底是什么?其实每个人对爱的定义都有一些不同,这本书里面是有这样的话,说“爱是维系生命,让生命运作的力量”,就是说我们整个生命其实就是爱,而“爱的关键就是更加沉浸在爱里,让爱完全进入我们的内在,它才可以彻底的活起来,开始呼吸”。

我们今天的讲座只是浅尝辄止,让大家对这本书还有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心理动力团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具体怎么做,我想现在把我们这个环节引入到问答的部分,因为我看到聊天框里面,有好多人其实已经迫不及待地想问两位问题了,我们就看一下有些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去做一下回复,好吗?




爱与时间




秀兰:我正好看到一个问题,我先回顾一下这位朋友的问题。这位朋友姓王,就是“爱会随着时间消失”,大家自己心里的答案,你的答案是什么?“即使双方关系一直很好,老夫老妻是亲人的关系还是爱情?”从本质上说啊,男女之爱随着时间消失是一种自然现象。大家都可以打打字,可以看一下在大家的心里边,你觉得对这个问题,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想法是什么?我会觉得,就看你怎么样理解爱情了。

在很多年轻的朋友那里,如果你看了很多浪漫的,比如像琼瑶的那些电视剧,我们可能就对爱有很多浪漫的幻想,有一句话在这说可能未必合适,不是所有人都是一个浪漫的状态,我们也不可能在生命的任何一个阶段都生活得那么浪漫

假如说老夫老妻了,如果我们想让我们的爱情之火显得更浓烈一些,更多一些激情,我可以做些什么?比如说刚才方曼所说的爱的5种语言,我们可不可以去尝试?可不可以尝试去给对方一点小小的惊喜呢?当对方风尘仆仆回到家里的时候,我们可不可以给他一个拥抱或一句温暖的语言或者是一杯茶?“你辛苦了”,然后看对方他需要什么,也许那一句话就温暖了他。他感觉到被温暖的时候,你们的关系质量可能就自然地,他会回报你,或者说他会有更多的表达爱的部分出来,所以爱的部分就可能会自然地流淌。


爱的五种语言解析

Image:http://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5eea4c110000000001006e0b



我也在想,就是很多爱情原来可能是心惊肉跳的,可能是惊心动魄的,可能是海誓山盟的,可能就是朝朝暮暮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有了孩子,还有工作,可能激情就会没有那么多了。看上去它有一点像亲情。你是愿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其实假如说平淡的感觉也是一种爱情的感觉的话,它也许没有那么狂热的心跳,但是它依然是爱情,也许它是接近亲情的爱情。

有一个影视剧说“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我不知道大家觉得这句话是不是可以给我们,尤其今天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不确定、变化特别大的时代,而且关系的稳定性也非常受挑战的一个时代。


假设我们有一份爱情可以慢慢的和对方一起慢慢变老,是不是也是我们此生的幸运,需要不需要我们去珍惜我们此生的缘分?


珍惜上天给了我这样一个生命,让我能够去经历,看到世界,大千世界的各种色彩,各种美好,也许酸甜苦辣都体验过,但是我又有机缘去碰到我生命中对我最重要的人。我今天还在对我老公说,我和你在一起是最放松和最舒服的,也许我们的爱情质量没有100%、10分那么满意,但是我和你在一起,我能够体会到幸福的感觉,我能够体会到我有空间有自由,我可以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情。

虽然有时候对方也可能会批评你,我觉得这个方面也不影响我们大的那个关系,所以爱情可不可以陪着我们变老,每个人的答案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不知道在方曼这里你的答案是什么?



如何来定义爱




曼:听秀兰讲的时候,我会发现其实我们会有一丢丢的区别,可能也是年龄决定的。我会觉得现在这样一个世界,正是因为它在兜兜转转中,它的速度非常的迅速,变化也特别的多,每个人的需求也是多元的,可能这也决定了,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选择的可能性。刚才我看Jasmine说爱的三角形,非常好,我们今天其实从秀兰这边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影响到爱和关系的种种,就是关于我们如何定义我们的个体依恋模式,会影响到我们的交流,会影响到我们和彼此沟通的方式。

确实从爱本身来说,我们如果现在看一个大的矩阵或者看一个大的图景的话,影响到爱和关系的,从大的来说文化对吧?我们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文化里面?其实刚才有朋友涉及到这一点,我也顺便回答一下那个问题,我觉得中西方的文化对于容纳的爱情的维度是不太一样的。在中国的背景下,我们结婚生孩子,这种纵向的家庭,纵向的发展,血脉的一个延续,很显然对于文化是更重要的。

我们迁居到西方来的人会慢慢受影响,会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维系夫妻的关系上。所以也就是为什么西方文化里面对于性关系非常强调,为什么弗洛伊德的理论也是从性驱力开始的,这其实是有一个文化的边界在的。所以作为海外的华人,我们如何去把握这个边界?我们在多大程度上需要去延续我们的血脉,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去享受两性的关系,其实这是需要我们对自己提的一个问题。

其实如果我们迁居到海外,你就会发现你要生孩子这个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你身边都是那些不生孩子,两口子还一直牵手到老的,一直在享受非常幸福的两性关系的,在这边德国养老院工作过的同事告诉我说,你会看到他们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也非常享受这种非常高质量的性的活动,所以你会看得到在不同的文化下,两性的关系它会发展成什么样的走向?

对于一个中国的老年人而言,最最幸福的情境莫过于想象一个其乐融融的三代或者四代同堂。那所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最终还是具体到你想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然后我们再来说其他的,再谈到其他,再往下走一层,可能就是如何定义爱,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如何来定义爱,你觉得你是享受激情的部分更多,还是享受亲密的部分更多,还是享受承诺的部分更多?

当然一个最完美的爱,一定是我们把激情、亲密和承诺的部分都结合得更好的,能够结合的更好的这样一种关系,一定是两个人一定都是成年人,Adult

什么是成年人?就是我们两个人都是安全型的依恋,我们扎根在我们自己的根上,我知道我自己想要什么,我可以满足我想要的部分,同时我还可以去支撑另外一个人想要的部分,同时我们又像《致橡树》里面说的一样,我们同时是两个扎根的大树,但是我们又相知在云朵里面,可以成为彼此的就是照应的一个对象,但是我们是有自己的根的



Image:维基百科词条“爱情三角形理论”


这个再往下走,从文化然后再到对爱的定义,再谈到爱里面如何沟通。我们就谈到了爱的5种方式,刚才也有朋友提到了,是不是有的人是更愿意服务,但是他可能不善于表达,对的,一个不成熟的人,或者也不说一个不成熟的人,一个发展得更加完善的人,Ta当然是5种方式都可以平衡来使用

但是我们不排除Ta从小的原生家庭里面,养成了他就是喜欢为人服务,他就不喜欢表达,我就喜欢给人送礼物,但是我就是没时间陪你,我有其他事情我想忙,我们会有个人的色彩和后天培养和改变的部分,就看这个人Ta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在这5种表达方式里面自由地转换,Ta是否愿意为了另外一个人去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改变。

然后我们刚才也说到了,再往下走的话,个体了,我们谈到了文化,谈到了爱,如何定义爱,谈到了如何沟通的方式,然后再到个体的层面,我们的依恋模式是什么?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去修补我们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创伤,我们去学会做选择做改变,而不是说一旦有谁激了我们,我们就开始在那个点上,好比说小时候我养成的是一种焦虑型的依恋,我必须要我妈妈时刻告诉我她到哪了我才能安心,而现在我是不是要时刻有一个人给我汇报Ta的行踪,才能安心,我能够改变我自己的这个部分,告诉我自己Ta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我可以更多地来成长我自己。

其实如何去寻找到更好的爱人,一定是我有多么完善,我有多么扎根,我有多么会爱别人,我才会吸引到同样和我特质的人。对,我就先说到这儿,讲得有点长了,不知道之前的问题有没有回答到。




合适的伴侣,相互的治愈




秀兰:我和方曼我们俩,可能大家会看到,我们可能有不同的角度,关于依恋的部分,大家其实也可以去适当地看一下关于依恋的理论。

一般的,早期我们的养育者能够回应到我们的需求,及时地回应到我们的需求,同时又能够给我们足够的空间,这样的养育往往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

其他的可能当我们形成不安全依恋的时候,有可能是因为父母各种工作生活的压力,包括现在很多的孩子可能是留守儿童,Ta父母可能就没有这个能力陪伴这些孩子,Ta早期的依恋需求,除非Ta的替代者,比如说姥姥、姥爷、奶奶等等,这些人可以真正去满足这个部分,否则的话有一些孩子他可能就会形成不安全依恋,比如说Ta是长期被忽略的,是被语言暴力或者是身体暴力的,都会让它形成对人的恐惧,因为最需要给他安全感的那个人没有形成他的安全的基地。

所以在Ta成年之后,早期的这种依恋的模型就成了Ta的关系的蓝本或者地图,Ta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情不自禁的,有的人就特别容易过度敏感,别人没有否定他,他也觉得否定他了,其实就是我们不够有安全感的部分,人际的恐惧肯定也是我们安全感不够,没办法信任自己,也没有办法信任别人的部分。

我觉得可喜的是现在有很多的研究表明,依恋的模式,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可能是你最好的咨询师,他是可以帮助你的。

假如你没有那么安全的依恋,也许慢慢你在安全的关系里,你的模式也会有一些矫正。另外在咨询中,如果说你和咨询师也能够建立出起一种信任和安全的关系,慢慢的你在咨询中可能也会有这种矫正性的体验,我觉得有些人回到生活里就可以迁移到Ta的生活中去。

另外我自己在这里有一个特别好的例子,方曼说的是找到我们吸引到相同的或者相似的人,我不知道这样理解对还是不对,其实我们会吸引到和我们非常不同的人。

有一个男孩他特别偏执,就是有一些觉得好像都是别人不好,他是一个受害者的角色,搞得四邻八家不得安宁,其实他这个部分有一点让很多人都和他很难相处,包括心理咨询师也很难去hold住他的部分,但是他就遇到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就是非常没有边际感,非常的侵入性的,和别人在一起可能翻看别人的东西,可能去干一些让别人不舒服的事情。但是他们两个就走到了一起,在他们两个走在一起之前,可能大家对这个男孩是非常的担心的,但是当他们两个走到一起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些放松了,为什么?

因为他们两个是互相疗愈的,所以我们其实不需要对方完美,对方只要和我们匹配,我不知道这个部分大家同意不同意,其实后面能够匹配的话,其实它也有疗愈作用,我们互相了解你身上有伤,我身上也有伤,你是不安全依恋,我也是不安全依恋,而且我们还是带着觉察的,非评判的,不评判对方不好,不评判自己不好的,这样去经营这段关系,其实我觉得也可能大家也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完美伴侣,对吧?



关系不完美,

我们个人不完美,

但是我们就在那样的时刻,

我们遇到了彼此,

我们都成了对方的疗愈者,

也是非常感人的,这样的相遇。


曼:对,秀兰说到这儿我要强调一点,其实说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在生活中我们会有这样的伴侣,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两个人都是有觉知的,这个非常重要,就是我们的互补,我们是知道我们是这样的人,然后我跟你是互补的

这就牵扯到之前有一个朋友遇到的问题,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尤其是不断的通过建立这种尤其是两性的关系,我们会看到,一开始其实大家都是有缺的两个圆球,然后就是因为我们彼此缺少,所以哗的一下子镶嵌在了一起;然后滚着,我们开始是一个圆球,我们一起往前滚,后来有一些人会慢慢在这个关系里面,会自己了解自己,其实人都有一个成为自己、更好的自己的这样一个驱动力,Ta慢慢的可能就成为一个完整的圆了。



但是另外有人有可能永远保持缺的状态,因为另外一个人觉得Ta缺的那一块,让我们可以永远这样滚下去,但实际上不是的,有时候有的人他会有这种,我们有一个专门的英语词叫growing apart,由于成长而带来的分开

其实很多离婚的案例也是这样,两个人在一开始是镶嵌在彼此的,后来有一个人慢慢长成了一个完整的自己。一个人一直停留在那个关系的初阶,一直没动,但一个人走得越来越远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了。

这个人为了继续往前走,他一定想要找一个跟他能够携手并进的人,他可能就会做一个选择,这个时候缺的这个人就会非常难过,他会觉得可能被抛弃,我们说好的当初呢?所以两个人有觉知是很重要的。

还有另外一个,也是补充刚才秀兰说到这个点:

如果有人在婚姻里面,在关系里面有任何的暴力行为,一定要离开,你不用理解,你不用尝试理解Ta,你不用做任何尝试拯救的工作,这不是你能做得了的;一旦在关系里面有伤害,相信你的身体,立即逃离。

对,所以我刚才输入一个body doesn't lie。还有,你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你的身体一定告诉你是要逃开的,那个时候听你的身体的,别听你的脑子会告诉你说,我尝试着理解一下Ta,我尝试着听听Ta说什么,我尝试听听Ta为什么会打我,不用,你的脑子最后只会给你各种的解释,告诉Ta为什么会打你,但是对于Ta伤害你这件事情,事实没有任何的改变,所以:

暴力只有0和1万或者无穷,一旦有暴力出现在你的关系里面,立即离开,离开不了,找别人帮你离开,这是一个下限,我们必须把握住

刚才还有另外一个点,关于身体不会说谎这件事情。刚才也有朋友问到,就是说性关系里面会有对另外一个人完全没感觉的,还有就是抗拒那个人的身体在你边上,这个时候我建议你去寻找专业的咨询师也好,专业的人员也好,去探索一下你们两性关系里面出了什么问题,有可能是你的问题,有可能是对方的问题,这个时候是你们需要专业的介入,而不是说你忍一忍就能忍得过去的,或者过了这几年就好了,老夫老妻就好了。

如果身体告诉我们有一些抗拒,我们一定去寻找专业的这个途径去找一些回答,我没有办法去告诉你说发生了什么,有可能是因为心里的一些坎没过去,所以导致了身体有一些排斥,但是身体的排斥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一个现象,我们一定要去寻找原因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两性关系里面,然后我们再来做一些自己的决定。

好,我就先说到这,时间也到了。

秀兰:时间也到了,还有朋友的问题没有回答,因为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就一次的这样一个对谈或者一个讲座,其实可能只能激起一些涟漪,看看在大家的内心可以激起什么样的火花或者浪花吗?这样对谈对你经营自己的关系会有一点点的帮助吗?今天讲座或者是对谈结束了,你会怎么样去让自己做好自我的关照

如果你身边有你所爱的人,你又怎么样对他们表达,也许在心里表达对他们的爱,或者用语言表达,用行为表达对他们的爱


哪怕我们只是说出来爱的语言,对方接收到了,也许Ta在身体上,在情绪上,都会体会到一些愉悦,我们的幸福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都提高了,《爱的五种语言》就会让我想到我们要不要学会表达感恩,表达宽恕,因为没有任何一段关系是100%理想的,我们要不要对自己更宽容,我们少一些对自己的评判,少一些对他人的评判,去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让我们爱的能力、包括我们的心胸,也能够更开阔,能够珍惜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所谓的绝对之爱,我们之所以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能够有这样一个生命,能够活到今天,可能还可以活得更久


我们需要感谢的人,感谢的事,包括感谢我们身边的世界,自然空气和水、阳光。当我们在小区或在其他地方走走的时候,或者说在河边散步的时候,我们可以感谢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走到今天才有了我们。我们在万千人中遇到了对方,我们可以怎样珍惜此生,要珍惜我们此生的缘分。

在结束之前我可能最想说的话就是这么多,然后也祝福每一位今天在场或者不在场的朋友老师们。

曼:非常享受今天的对话,我看到大家对于跨文化的沟通还有非常多的兴趣。Work FaceBerlin就是致力于此,大家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会有更多的这些相关的活动,未来还有机会见面,而且都在德国,我们也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线下的活动能够跟大家真正的 physically face to face。嗯,很开心,谢谢卜卜书斋,谢谢秀兰,然后也谢谢大家,最后谢谢我自己。

Suyan:你愿意介绍一下接下来的团体招募吗?因为你和秀兰老师准备开始一个团体的招募,是吗?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告诉一下给大家。

曼:我们在10月份会有两个心理的团体,也就是让大家在关系里面,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小团体关系里面,去体会自己的依恋模式是什么,然后在安全的环境下去感受可能带来的改变,也是在我们资深的团体心理带领者的这样一个照顾下,我们会有中国和德国的资深的团体带领者,来给我们承托起这样一个安全的 container、容器,让大家来这里面,来践行自己的关系也好,或者自己的人际的处理方式或者沟通的方式。

这边其实有我们好多的老学员在,其实大家感觉都还可以的,我可以这么说。所以也欢迎更多的朋友来,其实我们每次团体的人不会特别多,就7个到9个成员,所以大家走的都还是蛮深的,所以请大家多多关注我们的活动。谢谢。


点击海报,查看近期心理团体



Suyan:好的,谢谢曼,谢谢秀兰,今天真的是非常的享受。如果大家对我们之后的这些合办活动还有兴趣的话,都可以给我们两方留言,我们这边可以做一些相关的合作,跨文化或者读书方面的,包括这次的心理学动力团体,也希望可以跟读书结合起来,大家在读书的同时,也升华自己内心,解决自己的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或者让自己的关系更优化,让自己能充分地感受到这种爱。

最后我就再稍微介绍一下我们即将上架的这些书,还有已经可以买到的书,主要是对德国华人,因为我们现在买书不太方便,如果对我们今天讲座讲到的另外两本有兴趣的话,我们今天报名的人可以在后面填一个反馈表,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帮助你们去做预定。我们今天讲座就到这里结束了,非常感谢、再次感谢秀兰,谢谢曼,谢谢WorkFace 柏林,我们期待下次跟大家再见。

感谢大家对我们的信任,看到这么多熟悉的面孔,超级开心。

秀兰:谢谢Suyan,谢谢卜卜书斋。谢谢WorkFace 柏林,也谢谢每一位。期待我们未来的相逢。

曼:拜拜,谢谢老朋友们,新朋友们,谢谢大家。(完)





祝大家中秋喜乐安康!



人间天上, 歌起舞飞旋

平分秋色一轮满

波涌万种缠绵

海底倒映天

仲秋初月

天涯海角共赏




近期好课







活出天赋 共创美好







WorkFaceBerlin战略合作伙伴 



关注我们,及时了解活动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