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产城融合再提速!在这里,遇见未来城市的模样!

余杭发布 2019-09-17


城市和产业的发展,

就像两条前行的腿,

想要走得更远、更好,

步幅、步频就要保持一致。


当余杭吹响“城西腾飞”号角,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产城融合再提速,

一张未来城市样板地的蓝图,日渐清晰!



产业驶入快车道

创新空间再升级

这里有生物经济相关企业460多家,年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这里还有阿里巴巴等数字经济“巨头”,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数字领域“最强大脑”……2011年到2018年,未来科技城核心区企业营收从203亿元上升到4997亿元,年均增幅达到58%。


产业驶入快车道,未来科技城的创新空间也不断再升级,即将在今年奠基的浙江人才大厦项目,建成后将为全省各地市高科技企业提供办公、科研空间。另外,随着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超重力实验室、国际开放创新平台等科研重器与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建成,未来科技城距离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科技策源地这一目标又进了一步。

▲浙江人才大厦项目


阶梯规划理念

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

在未来科技城,基础配套及生活服务配套需求日益旺盛,而未来科技城所做的,不仅仅是从顶层设计上谋划城市的发展,也践行阶梯式的规划理念,自下而上收集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


通过各类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未来科技城尽力收集每一个需求。大到未来科技文化中心功能定位,小到公园里的长椅如何安放,这些需求都被一一记录在调查报告之中。每一点需求、每一条建议对规划建设工作都十分重要,成为了未来科技城城市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未来科技城文化中心效果图


加快建设速度

未来还有重头戏

未来科技城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一直走在快车道,一直在追赶并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早在未来科技城成立之初,一张产城融合的规划蓝图上就适当超前地预留了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医疗

浙医一院余杭院区即将建成投用,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总建筑面积为306511平方米,公设床位数1200张,门诊量可达8000人次/日,辐射范围至城西区域。

▲浙医一院余杭院区效果图


教育

今年秋季,未来科技城人才子女将可以在第三小学、第三幼儿园、第十三幼儿园入学,其中,第三小学规划48班,可容纳学生数2160人;第三幼儿园规划18班,可容纳学生数540人;第十三幼儿园规划18班,可容纳学生数540人。


另外,在建的学校还有杭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第三中学、第四小学、第五幼儿园:其中,杭师大附属实验学校规划90班,可容纳学生数3000人,预计2020年6月竣工;第三中学规划54班,可容纳学生数2700人,预计2020年12月基本完工;第四小学规划36班,可容纳学生数1620人,预计2020年12月基本完工;第五幼儿园规划18班,可容纳学生数540人,预计2020年12月基本完工。

▲杭师大附属实验学校效果图


住房

今年未来科技城公租房主体将结顶、人才房主体将基本结顶,1404套住房将迎向未来科技城的人才开放

▲未来科技城公租房效果图


交通

这里有联系未来科技城与主城区的地铁五号线;有连接杭州西站、未来科技城、主城区和临平的地铁三号线地铁5号线预计2019年底建成试运营,首通段力争6月底开通。地铁3号线预计2021年底建成通车。杭临城际线预计2019年底建成试运营。

▲杭师大仓前地铁站


生活服务配套、重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为更高质量的产和更高品质的城提供了可能。

城市空间逐步由功能理性走向有机融合,

让未来科技城有了发展新纬度!


作为全省创新创业高地的杭州未来科技城,10年多来如何成为余杭的创新策源地,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未来科技城系列观察文章,全面探究它形成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秘密武器”,小余儿后续将继续带大家“探秘”!



● 腔调!余杭非遗的莫比乌斯之环,有无兴趣了解一下?

● 余杭人端午节不做这些,一定过了个“假节”!

● 开通在即!探营地铁5号线杭师大仓前站,五大变化更便捷更时尚~




内容支持/浙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言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