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竟是诗人:汤鹏的人生悲剧

十年砍柴 文史砍柴 2018-07-13


按:我在2016年发表过一篇介绍汤鹏的文章,当时由于资料的匮乏,许多事只是我揣度。前几日承蒙同乡李超平兄惠赐益阳汤氏族谱许多照片,故将原文修订一遍,补充许多资料。


因为近些年的曾国藩热,汤鹏的名字才为更多的人知道。


今人讲述曾国藩的功业和早年的趣事时,汤鹏作为一个颇具喜剧色彩的配角出现。其实,他的人生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


汤鹏,字海秋,自号浮邱子,湖南益阳人,清嘉庆五年(1800)出生。他是道光年间有名的诗人,自幼聪敏好学,22岁中举,道光三年(1823年)于23岁时连捷进士及第——乡试和会试连捷是很难的,即前一年秋天参加乡试中举,第二年春天进京参加会试、殿试考取进士。

曾国藩中举后考了三次才中进士。和汤鹏齐名并同年中举的同乡魏源,22年后即道光二十五年才中进士,此时汤鹏已死去一年了。


广西马平人王拯(原名锡振),是汤鹏的科场晚辈和户部同事,亦是道光年间的知名诗人,他在汤鹏去世后为其撰写了《汤君行状》(见《益阳汤氏五修族谱》)。文中曰:


(海秋)道光二年举于乡,次年成进士,年甫弱冠所为《海秋制艺》数百篇已风行天下,中朝显达咸乐推奖,前协办大学士汪文端公汤文端公推一时名德,皆拭目俟君将有为于世。


这可真是少年得意。彼时汤鹏还没有爱上写诗,他是靠做八股文闻名于世。二十三岁就有优秀作文选集风行天下,成为全国考生的学习范本。那风头哪是现在靠一篇满分文章而被报道的高考牛人所能比的。而且朝廷的大佬纷纷看好这个年轻人。



可哪知道早年太得意的汤鹏,在仕途很不顺,兜兜转转四十多岁才是户部郎中、俸满简用知府(就是说在部里做郎中一定的年限后,可以简派到京外去做知府)。可还没有等到外放知府,就暴病而亡。


除了短暂地出京做过陕西乡试正考官外,汤鹏一直在做京官。初官礼部主事,后被选入军机章京当值。军机大臣曹振镛器重他,将其调到户部任浙江司郎中——从清水衙门的礼部到了最肥的户部浙江司,后升任贵州司员外郎(副司长)。乙未年(1835)被委任会试同考官,不久升任山东道监察御史。

在礼部、户部重要岗位做过官,又在军机处做过章京(俗称小军机),然后又资历考取监察御史,此时汤鹏才三十五岁。这个年龄如果在今天,相当于先后任教育部处长、财政部副司长,并在中办秘书局值过班,再升任中纪委监察委某室副主任。

这是一种何等亮闪闪的履历?王拯的《汤君行状》说同僚们“皆谓君不日月跻津要得美仕矣”!


汤鹏年长曾国藩11岁,早15年中进士,同在北京为官,算是曾国藩不折不扣的同乡前辈。两人在京过从甚密,曾国藩在日记和家书中对汤海秋多有提及,想必汤对曾国藩这位小老弟也多有照顾。


两人后来闹掰了,缘由成为代代相传一个“段子”。曾国藩喜欢写对联特别是挽联,但一年到头没有那么多前辈和朋友死呀,无用武之地的曾大人没事就给还活着的朋友草拟挽联。某一年春节期间(应当是1844年),汤鹏来曾府串门,因为太熟了,不用仆人通报,直接闯入曾国藩书房。


这位涤生老弟正在写一幅字,一看海秋兄来了后马上慌慌张张地要藏起来。真是好奇害死猫,汤鹏看到如此,一把抢过来,一瞅,这是给汤公海秋兄也就是自己写的挽联呀。大正月的这不是咒一个人快死么?他又是一个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急脾气,于是两人绝交。


真是一联成谶,就在那年,才44岁身体倍棒的汤鹏竟然死了!原因竟然是和人赌气。几位哥们在一起闲聊,有人说大黄有毒,为治病才能吃。汤鹏就和这人抬杠,说这是胡说,哪有此事,我没病常常吃着玩,不信我吃给你看。硬是当场吃下一两多大黄,很快就腹泻不止,第二天凌晨便暴卒。


吾友谭伯牛考证曾国藩和汤鹏闹翻并非生挽,而是曾对这位同乡前辈说话不靠谱早就不满,因为他在道光二十二年的家书中说:“汤海秋久与之处,其人诞言太多,十句之中仅一二句可信。”但生挽也未必不存在,因为汤海秋死后,曾的祭文中充满着内疚。其中一句“一呷之药,椓我天民”是对这位天才诗人的惋惜,也是对其孟浪行为的痛心。


一位少年科第、才华出众的人,怎么会干这样的蠢事?今天看来确实难以相信,似乎参与这种弱智打赌的人,只能是不读书、没见识的乡间匹夫。但以他的人生履历和所写的诗来看,似乎又可以理解。这是个才华横溢而任性使气的人,少年得志更使这样的性格难以改变。这种性格说白了就是孩子气,用现在的话来说“不成熟”。这样的人诗写得好,但未必适应官场。

王拯为其写的行状对其为官的不成熟、处事的不圆滑多有着墨。汤鹏一担任监察御史,就上书弹劾工部尚书、宗室载铨。拿一个汉族官员试手倒可以理解,他直接针对努尔哈赤的后代,正宗的黄带子。这一下得罪重要人物了,皇帝又把他调回户部,先后任陕西司郎中、江南司郎中。王拯的文章说他:


夫盖君始由军机得御史,人皆以为将大起。继浮湛曹司,汶汶颇自侘傺。然时时义气感激,抗言天下事,则愤义形于颜色......君修髯美貌,顾盼雄骜,言词侃侃,声若钟簴,乐交天下豪俊。......独性伉直,于人有不合不宿中,必尽言以质之,或相执以忿争。


这就是一位典型的性情中人,仗义疏财,和人交往想到啥说啥,大嗓门滔滔不绝,不怕得罪人。爱和人抬杠,为一点事必须争个是非曲直。这种做派和谨言慎行的曾国藩完全相反,在官场上怎么能混得开呢?


和汤鹏性格和命运相近的另一位大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有一首称颂了汤鹏:“觥觥益阳风骨奇,壮年自定千首诗。勇于自信故英绝,胜彼优孟俯仰为。”诗人才是最能理解诗人的。


钱基博先生在《近百年湖南学风》中提到近世湖南人才辈出,说:“汤鹏尚变以自名一子,魏源通经而欲致之用,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扶危定倾以效节于清,郭嵩焘、谭嗣同、章士钊变法维新以迄于革命。”对其评价相当高。


因为他的负气,吃大黄自己戕害自己,死早了,没能等到太平天国起事后湘系人物喷薄而出的大时代。多数人以事功、官位论英雄,不了解汤鹏,而津津乐道其同乡晚辈曾国藩、胡林翼等人,是可以理解的事。


汤鹏遽然早逝,留下了五儿五女,大半还没有成年,而他当那么多年京官,也没有积攒什么钱财,家庭一下子就败落了。

好在汤鹏出仕很早,结交的朋友很多,他的墓志铭是其座师、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穆彰阿填的讳。他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人脉,让子孙受到绵绵的余荫,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第四子汤寿铭。也许是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汤寿铭倒是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

汤寿铭,字小秋,道光十六年(1836)生。此人没有父亲的诗才,科考记录更差,国子监学生出身,连个举人也不是,可最后官至广西布政使(主管民政、财经的常务副省长)。


汤寿铭父亲死时,他还是个八岁的少年,汤鹏那样自杀式打赌,显然是对家庭不负责任。年幼丧父的汤寿铭恐怕就如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所言“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好在后来湘军崛起,他父亲当年的同乡晚辈特别是曾国藩手握大权,对这位老朋友的遗孤很是照顾。

汤氏族谱中有《布政公事略》,记录了汤小秋如何在老爹的朋友关照下一路高升,当然,他本人也很争气。文章说:


洪杨之势方张,家计日匮。母罗太夫人在堂,亟谋菽水之奉,不暇攻苦笔砚为举子业,乃援例纳捐府经历,指省江苏,年方十八。


这种文章当然多溢美之词。说是因为父亲死得早,家境穷困,急需早点工作奉养老母,没办法再费时费力去考举人走正途,十八岁就捐了小官,指派到江苏。


府经历是知府的属官,主管出纳文书事,是个正八品的小官,属于佐杂之流。家里没有巨款的人一般捐个这样的低起点官。但是捐官都是候补,一些候补知县、候补知府指派到省后,十几年都得不了一个差使。

然而汤寿铭不一样,他一路贵人相助。能在十八岁捐了个小官后,指派到湘军的老巢江苏省,这绝对不是靠好运气。《布政公事略》说:


(其父)身殁时公尚幼,萧山文端公以宗人之谊,尝抚而教之。


这位萧山文端公就是《汤君行状》中“前协办大学士汪文端公汤文端公推一时名德”的第二位大佬汤金钊(1772-1856),字敦甫,浙江萧山人。当年非常看好他爹汤鹏,两人大约联了宗。汤鹏赍志而没后,汤金钊抚养并教导其儿子汤寿铭——这份官场情谊而今可不多见了。


此公在道光七年任左都御史,礼部尚书,不久充上书房总师傅,调任吏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之职。道光十八年以协办大学士调回吏部。汤寿铭捐官的时候,汤金钊还在世,一个当过礼部尚书的协办大学士,给侄子辈谋个好去处太容易了。

汤寿铭进入官场后,表现出少年老成,和他爹完全两个样子。《布政公事略》说他:


与同僚无酒食征逐之会,人亦不乐与之交,每谒长官,默坐听事不语,群呼为“汤独坐”。


这样的背景到江苏后自然不用坐多久的冷板凳,很快有了实职,署理泰兴县知县,在任上办理了一个疑难杂案,马上声名鹊起。尔后入安徽巡抚乔松年的幕,不久后署理凤阳府知府。

这乔松年是谁?山西清徐人,是汤鹏的门生,曾为恩师的遗著《海秋诗集》作序。这是什么关系呀,汤寿铭能不受到器重么?

乔松年调任陕西巡抚后,汤寿铭没有跟过去,仍然留在两江的地面做事,这时候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同治十年(1871)被委派到江宁(南京)城外上新河木厘局任委员——木材税务稽查局局长,这是个肥差。曾国藩去世后,先后担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左宗棠、曾国荃等人对这位小同乡继续关照,委以重任。“曾忠襄公继左文襄公督两江,甫受事即委公办筹防总局兼营务处”,也就是说两江辖区的陆军、水师的后勤、装备都由他负责。

汤寿铭不像他父亲那样好大言,而办事能力极强,曾国荃很满意,“奏保请以海关道记名简放,旋委署苏松太道,是缺兼海关监督。”苏松太道——管辖今天苏州、上海一带,在洋务运动兴起时,这一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苏松太道兼管上海海关,可是第一肥缺呀。


汤寿铭为官生涯中还有一笔值得大书特书,他在调任云南安开广道(驻蒙自)后,按照驻英、法大使曾纪泽书信提供的资料,与英国殖民者交涉,划定了中缅边境线,中国并未吃亏。光绪二十一年汤寿铭任云南按察使,步入省部级高官序列;二十三年升任云南布政使,二十八年六月改任广西布政使,二十九年(1903年)闰五月,被慈禧太后第一红人、有“官屠”之称的两广总督岑春煊参劾,革职养老,此时距离他父亲死去已六十年。


岑春煊参其理由是“吏治废弛”,他从云南接收到调令,赶到广西省会桂林,一共才做了几个月的广西布政使,怎么可能澄清吏治呢?当然,慈禧的红人所参,被他碰上了。同时被参的还有广西巡抚王之春(湖南衡阳人)、广西按察使希林、广西提督苏元春。苏元春是毗邻湖南的广西永安人,早年以武童入湘军,一直跟着湘军大佬席宝田(湖南东安人)转战南北。懂朝廷游戏规则的人能看出,这其实是清除湘系势力的一次“战役”。


汤寿铭于光绪三十年逝于金陵,享年六十九岁,寿禄皆远甚乃父。性格决定命运,信然,而为人子者善于吸取父亲的经验与教训,善于利用先父的人脉,也算是一种孝道吧。汤寿铭能干不假,可如果没有其先父余荫,他能仕途那么顺利?所谓“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恐怕汤寿铭也不好意思吹这样的牛逼呀。

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

主演:阿尔登·埃伦瑞奇 / 艾米莉亚·克拉克 / 唐纳德·格洛沃

猫眼电影演出
详情



往期精彩文章


碑帖背后大历史| 海隅帖,叹息一场失败的改革

曾纪泽多活几年应该是历史教科书中的卖国贼

为什么做官的老夫难管少妻?

儿媳举报公公只是弱者的绝地反击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