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士论文】第6期 高学德:定量研究的痛与乐

2016-04-16 高学德 学术与社会

 张静教授为作者(左一)颁奖


【石头引】本期《博士论文背后的故事》专栏,继续邀请那些优秀的博士论文作者,来给大家分享博士论文创作背后的故事。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高学德博士。


【作者简介】高学德,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201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论文《社会流动与人际信任关系研究》获得2015年“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先后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非常感谢石头君邀请我谈谈做博士论文的经验和感受。关于如何做研究已有很多前辈大师做过更专业更精彩的讨论,我也不想在此班门弄斧。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这里我想根据自己有限的个人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些这方面的感受,通过我的一些教训大家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需要说明的是,一直以来我受定量研究的训练和影响更多,因此我下面要说的更多是关于如何做定量研究的感受和体会!


甲 论文选题:想说爱你不容易


研究课题的选择是学术研究首要的也是关键的问题。一个好的研究问题的获得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研究取向和学科背景,也来源于作者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怀和敏感性,特别是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更是如此。

 

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社会流动与人际信任关系的研究,准确的说是思考社会流动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作为社会秩序之基础的人际信任。但最开始我不是做这个选题,而是对导师翟学伟教授一直以来做的“关系”、人情、面子等更为本土的社会心理现象更感兴趣,包括在博一第二学期已经确定了大致的研究方向并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和文献。

 

但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准备、思考和导师的讨论,囿于这个题目本身的难度和自己的能力、时间、财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感觉这个题目很难做下去,虽然它应该是个很有意义的选题,最后只能忍痛割爱放弃了这个选题,转而做导师承担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的一个子课题,也就是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信任。

 

事实上,关于人际信任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这方面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那么如何寻求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忽视的地方进而找到不同于以往研究的自己的研究视角和创新点呢?

 

通过梳理已有的研究文献,我发现,已有关于人际信任的研究大多是在西方社会背景中进行的,而近几十年来西方社会结构较为稳定,这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处于急剧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背景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信任,不能脱离社会转型这一宏观社会背景,而处于急剧社会转型和频繁的社会流动这一结构性社会背景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人际信任的产生机制至关重要。

 

已有的研究要么从社会流动或社会变迁的结果(如社会阶层)来探讨,要么仅将此作为人际信任产生的背景来加以解释,但都未作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加以考察,更未有经验研究结果的支持。因此,我的研究试图克服已有人际信任的实证研究中忽略社会流动背景的倾向,将社会流动这一结构性变量从以往研究中的“后台”中拉回到“前台”,运用经验数据从社会流动的视角探讨人际信任的形成机制。

 


乙 概念的操作化:顶天与立地


 

对于学术研究工作来说,我们关心的问题最初可能是一个想法,一个思路,但一旦动手做研究时,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将这些思路和想法转换为可以分析的问题,可以测量的问题,如何把经验材料和自己的想法结合在一起。

 

当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献时,应该注意的不仅仅是前面的理论和后面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这个研究中的具体操作问题。这是体现研究者学术功底的重要方面。同样,我们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如何把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研究设计和概念变量具体化为可操作和测量的内容是重中之重。

 

也就是说,一篇好的文章除了必须要有概括性的理论指导、合理的研究逻辑和好的研究框架外,如何将这些悬置在空中的“顶层设计”接上“地气”,从而变为可观察和操作化的研究内容,是衡量一个研究质量好坏非常重要的指标。

 

以我自己的研究为例,在研究社会流动如何影响人际信任的过程中,如何将社会流动加以操作化是一个非常关键但却很棘手的问题。社会流动本身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它不仅强调人口在地域空间的移动,也包含个人或群体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地位的变化和相应角色的转换,特别是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还包括户籍位置的变化。


因此,在我的论文中对社会流动概念的分类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把握的,内容上考虑客观社会流动(如职业流动、教育流动和户籍流动)和主观社会流动,形式包括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具体操作化的过程是根据CGSS的职业类型和EGP编码通过建立流动表的方式来实现的。


再比如,关于人际信任的重建路径中,赋权是一个很重要的路径,也是我的论文考察的一个重要变量,我将赋权分为经济赋权、制度赋权和心理赋权三种类型,对经济赋权的操作化是通过测量被访者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来实现的,对政治赋权的操作化测量是通过被访者参与地方人大选举和居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基本状况来实现的,而将心理赋权操作化为被访者的生活满意度和愉悦感。


虽然这些操作化方法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只要我们能够有充分的理由说明为什么这样做并不会对文章质量有太多的影响就够了,重要的是自己有充分的理由说服别人我们这样做是可行的,毕竟在科学研究领域没有一个万能的方法供每个人去套用,我们做的每一个尝试都是尽可能去接近事实的真相。

 


丙  论文写作:学会讲故事

 

世上的很多事都是相通的。写学术文章如同创作一部电影或一本小说,它们都遵循相同或相似的发生规律。一个导演或作家拍摄一部电影或创作一部小说作品,本质上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在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无论是讲哪种类型的故事,都至少包括这几个基本要件: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而不是其他的故事?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


同理,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事实上也是一个向特定对象(更多是同领域内的专业人员而不是普通观众)讲述你自己的故事:你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研究的意义)、你要做什么(研究问题和假设)、你做了什么(研究内容)、你做的怎么样(研究结果)。而在具体的框架设计中,一般按照“问题”(what)——“原因”(why)——“对策”(how)的模式进行的。我的博士论文即是按照以上思路设计的。

 

一篇好的文章,无论是哪个学科领域的,抑或是不同研究层面或研究性质的,大抵都遵循类似的研究过程和逻辑。重要的是,一方面,要明确你的故事是要讲给谁听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有一种自我中心的倾向,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是怎么想的别人能够看懂的,因而缺乏对某些内容做基本的交代,在研究逻辑上也不明确。

 

当然,有时候也是因为自己本身没搞清楚自己要研究什么以及如何进行研究,而有时候却是因为自己的想当然而使读者一头雾水。因此,掌握论文撰写的基本逻辑和结构框架设计是撰写高质量论文的前提,这需要长期的学科训练和个人的理解感悟。


还有,不要在一篇文章中讲很多的故事,也就是说,不要指望一篇文章能解决很多的问题。能解决一到两个问题就非常不错了。貌似有些高质量的研究有很多研究问题和假设,但事实上都是仅仅围绕一两个问题展开的。研究问题太多,往往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反倒失去了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博士毕业已经快两年了,但现在想起来仍有太多的感触。从确定选题到最后的论文完成,经历过多少次“山穷水复疑无路”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跨专业学习的痛苦,又经历过多少次“柳暗花明又一村”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最难也最痛苦的是题目的选定和研究框架的设计。我们既不能期望自己要做一个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领域,同时也要在研究视角、策略或方法方面有所创新,这是很难的,它需要我们占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且能够站在前人的肩上甚至脸上寻求突破,并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体系。


这其中,论文的逻辑是最重要的,不仅包括研究逻辑,也包括写作逻辑。记得当时拿着初稿和导师讨论,导师指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文献综述的逻辑问题,也就是文献综述的不同部分之间是逻辑关联是什么,为什么先要综述这部分内容而后综述那部分,这些内容之间有怎么样的内在逻辑?由对别人研究的综述为什么能够引出自己的研究思路?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需要阅读大量的经典研究,更需要自己独立的长时间的酝酿和思考。那段时间无论是吃饭、走路、上厕所,乃至打球或做梦都有意或无意的思考着研究该如何做。


在写作的过程中,尽可能排除干扰一气呵成。论文写作是一件需要智力高度参与的复杂劳动,即使研究者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构想和思路,但在具体撰写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排除各种干扰因素,要确保尽可能的把其他杂事先放一放,集中精力和智力于当前的论文写作,在相对短的时间之内高效率的完成。

 

科学研究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既需要我们极大的兴趣作为不断前行的动力,更需要坚强的毅力和坚持性克服行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有苦有乐、先苦后乐、乐中有苦、苦中有乐,这或许是我做科学研究最真实的写照和感悟!

 

 

【博士论文背后的故事】往期文章目录

 黎相宜:我去美国做田野

 马强:在俄罗斯的田野上

 陈涛:理论研究作为一门手艺

 樊佩佩:追考“灾政”——汶川地震灾区田野纪事

狄金华:游走在田野与理论之间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学术与社会(W-Scholar)!回复关键词“指引”查看精彩图文。 

【修订版】社会学核心期刊投稿方式一览(附投稿指南)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07):研究如何发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