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新年第一课,看中建二局董事长陈建光如何旁征博引、融汇古今!

2016-02-02 中建二局 中建二局
导读

新年第一堂党课开讲了!主讲人——中建二局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光!


这堂课就是1月28日,在中建二局2016年“两会”上,由中建二局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光所讲的新年第一次党课,听众可是汇聚了中建二局所有管理大咖!


融汇古今,旁征博引,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超超和悦悦用尽词汇也难以形容党课是多么精彩了!总之一个词——BRAVO


从《孟子》到《素书》,从秦国国策到时下热播的《芈月传》, 从“三心”到“三力”,从“十二五”到“十三五”,这堂党课有哪些看点?


  • 讲座开始先做测试?

  • “天时、地利、人和”是并列关系吗?

  • “十二五”时期,我们有哪些成功之处?

  • 光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行吗?

  • 转型升级PK房建主业,有矛盾吗?

  • 秦国当年到处“挖墙脚”?

  • 商鞅当年给秦孝公交了什么“答卷”?

  • 从“三大”向“三好”延伸,法宝升级2.0?

  • 商鞅变法为何能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 收入增长是吃“大锅饭”吗?

  • 2016年是最艰苦的一年吗?

  • “三看”看出了什么?

  • 风狂雨急时如何立得定?

  • 企业活力哪里来?

  • 领导能力有何新定义?


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请看新年第一课亮点解读,绝对珍藏版哦!




讲座开始先做测试?

如果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我们要去往某一个地方,突然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看不清道路了。在这种情形下,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第二反应是什么,第三反应又会是什么?


答在这个时候,人的第一反应是回头看,看来时走的路是不是正确的;第二反应就是左右看,看有没有参照物或同行者;第三反应就是向前看,看能否继续走下去。我想,不外乎这三种反应。从“三看”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思考。
我所讲的“回头看”,第一个维度是从定量的方面来看,所谓的定量,就是看我们具体的经济数据;第二个维度就是从定性的方面来看,所谓的定性,就是总结我们过去五年的利弊得失、经验教训。
其次是左右看,就是要看准我们的参照标准。
第三是向前看,从长期、中期、短期来看我们面临的形势。
“天时、地利、人和”是并列关系吗?

我们过去在总结成绩的时候经常讲“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很多人往往把“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方面并列起来看,是这样吗?

答《孟子》中原文说的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从孟子的原话来看,他更强调的是人的因素。我们过去几年的发展,不能否定“天时”和“地利”的作用,但是更主要的还是“人和”的因素。


在“天时”方面,我们在过去的十年中赶上了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大好形势,赶上了中建总公司成功上市的重要机遇期。


在“地利”方面,我们形成了合理的市场布局,我们始终坚持京津冀、华东、华南三大主力市场,又经过一些单位总部的搬迁、机构的优化整合,开拓了西南和东北两大新兴区域市场。


这些都是我们占有的“天时”和“地利”,但是同样的“天时”和“地利”,为什么各个单位之间的发展会有差别?原因正是在“人和”方面。


从中建系统内看,一些过去我们追赶对标的对象已经落到我们的后面去了,还有一些过去发展较慢的单位,追赶我们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所以,企业发展的好坏,更主要的还是事在人为,即“人和”方面的东西。


“人和”就是一团和气、没有矛盾吗?


答大家不要把“人和”简单理解为一团和气、没有矛盾,这是狭隘的认识。孟子所讲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理解更多是在强调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挖掘人的潜力,如何凝聚人的智慧。我们能有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也正是因为把大家的潜力挖掘了出来,把大家的智慧都凝聚了起来,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十二五”时期,我们有哪些成功之处?

从“人和”的角度去总结过去的发展成绩,有哪些值得我们在“十三五”和未来继续坚持?哪些是我们过去做得比较成功、也是下一步应该继续发扬光大的?

答那就是五条改革发展经验,即坚持强化战略管理、坚持优化用人机制、坚持巩固市场营销、坚持培育激励文化以及坚持建设和谐企业。

光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行吗?


光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行吗?《素书》中的“走不视地者颠”是何意?战略管理有哪些作用?战略和战术如何协调?


答从“十一五”以来,我们对企业发展五年规划的制定就非常重视。我也经常引用《素书》中“走不视地者颠”这句话来强调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光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这是很危险的。
战略,就是抬头看方向。我们这几年也一直将战略管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抓。这也是为什么要坚持强化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引领发展方向,二是引导资源配置,三是凝聚员工士气。任何一个团队和组织,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目标和路径,是很难科学配置资源,很难充分挖掘潜力,很难凝聚大家士气的。
我们的战略管理是一个涵盖制定、执行、评估、修改、总结的闭环过程。战略因时而定、因势而变,我们的战略是依据现实情况编制的,也会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我们还实现了战术和战略的有效协调。从五年规划的角度来讲,整体的五年是战略,具体的每一年是战术。要想保证五年战略规划的落地,那么每一年都要有具体的措施。去年我们的战术是“迎难而上稳增长,顺势而为调结构”,一年来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开展工作,年终我们再来对照总结,这就是战术和战略的协调。

转型升级PK房建主业,有矛盾吗?

今年,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全面提升,巩固市场竞争优势;重点推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工作思路呢?如何看待原先的房建主业呢?

答2016年的工作思路是根据具体的形势,结合“十三五”的规划提出的。

全面提升,主要针对的是房建领域的业务。现在大家都在谈转型升级,但是我们的房建主业仍要继续巩固提升。


在保持原有存量不变的基础上,也可以实现增量的突破。我们的转型升级并不是要降低对房建业务的重视,房建依然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依然是我们的根本。


当然,在巩固的同时还要将其优化。比如一些体量比较小、含金量比较低的项目,假如我们能结合城镇化建设开发的步伐,联合设计和施工环节,将其做成EPC项目,这不就成了高端项目了吗?这也是我们提出“全面提升,巩固市场竞争优势”这一思路的意义所在。


全面提升,巩固市场竞争优势;重点推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是我们今年的工作思路,也是我们“十三五”规划第一年的具体战术。在大的战略指导下,每一年都有对应的战术,战略和战术就能实现相得益彰。




秦国当年到处“挖墙脚”?
前段时间热播的《芈月传》,能看出什么门道?


答前段时间热播的《芈月传》相信很多人都看了,秦国一直以来就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扫六合,统一天下。在当时的诸侯国中,秦国偏居一隅,自然条件也不是很好,很难想象他会最终统一天下,但是秦国却一直坚持着这样的战略目标。
秦国人作战虽然很勇猛,但是在智谋方面不如当时的山东六国,于是秦国就到处“挖墙脚”,积极网罗天下的人才。秦穆公任用了百里奚,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变法,为最终的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从秦国的发展历程来看,任何一个鼎盛的时代,都是大量引进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时代。很多为秦国的发展壮大做出突出贡献的都不是秦国人,百里奚是楚国人、商鞅是卫国人,以及后来的吕不韦也是卫国人。秦国在实现一统天下的战略中,一直在坚持引进和任用优秀的人才。


我们在过去的五年中坚持优化用人机制,在如何引进人才、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值得深入总结和继续坚持的机制。


第一,形成了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用人风气。第二,开展了竞争性选人用人。第三,促进了干部的轮岗交流。



商鞅当年给秦孝公交了什么“答卷”?
商鞅当年是怎样被秦孝公看上的?他当年给秦孝公交的“答卷”说了什么?


答关于竞争性选人用人,大家不要把“竞争性”简单理解为“考试”,考试的概念是很宽泛的。
当年,秦国招揽人才也要考试,但是他们的考试和我们现在用算题、答题的形式是不一样的。秦国的考试是让你回答一个大问题:如何让我的国家变得强大。
商鞅当年给秦孝公交的“答卷”就是《强秦九论》,从农业、军事、户籍、统一度量衡等九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可和重用,这就是一种科学的选人用人的办法。
我们现在提倡的竞争性选人用人,也不是通俗意义上的考试,而是在挑选某一岗位的干部时,多人备选,反复酝酿,最终产生最合适的人选。


从“三大”向“三好”延伸,法宝升级2.0?
管理企业、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法宝是什么?


答我们要抓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市场营销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市场营销工作的持续加强,仍然是我们管理企业、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法宝。
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要继续坚持巩固和突出市场营销工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坚持营销底线。要将总公司的“三大”策略向我们提出的“三好”(“好市场、好业主、好项目”)策略延伸,把我们的“三好”涵盖于“三大”之中。市场部门要重点做好“三好”标准的量化。
第二,完善市场布局。我们的组织机构非常精简、效率很高,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但是由于我们没有省级驻地分公司,单靠具体的项目部去对接省市的建筑主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省级市场如何有效管理,这个问题我们在“十三五”期间必须解决。
第三,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营销质量。这里面最关键一点,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市场集中度。


商鞅变法为何能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为一百多年之后秦国的统一天下奠定基础?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虽然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秦惠文王车裂,但是商鞅的制度保留了下来。而商鞅变法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建立激励机制。
看完《商君书》后,我总结出商鞅治国的办法主要就是几个统一,诸如军功标准、农业生产、垦荒种田、度量衡等等,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激励机制。
《商君书》中有很详细的表述,垦荒如何奖励、纳粮如何奖励,这和过去我们表彰先进生产者的办法也是一样的。军功的获取也是一样,量化考核斩获敌人的首级,达到什么样的数量,就封赏什么样的爵位。这些统一、量化的激励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二局这些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发展成绩,能有这么快速的发展,和我们的业绩文化、激励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大家通过这种激励文化,提高了阳光下的收入,增长了个人的才干,提升了家庭的幸福指数,何乐而不为?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培育激励文化


收入增长是吃“大锅饭”吗?
“构建和谐企业”的和谐怎样理解?和以前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一样吗? 收入保持增长该如何增长?我们“十二五”的相关目标实现了吗?

答从我的角度来看,构建和谐企业,始终是我的一个追求。和谐是一个相对的状态,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和谐,所以和谐企业建设的工作没有终结的时候。构建和谐企业,永远在路上。
我们要牢固树立“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的理念,特别是“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这一理念必须牢牢记在心里。
我们收入的增长机制要继续保持,但收入增长不是搞平均主义,不是吃“大锅饭”,更不是“撒胡椒面”,而是要通过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来实现收入的增长,让大家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2009年,我们在局改制后的第一届党代会上做出了“员工收入每年平均增长不低于10%”的庄严承诺,这一点我们做到了。到2015年年底全局人均收入跟“十一五”相比翻了一倍
同时,在收入增长机制中,收入的增长要向基层和低收入群体倾斜,当然倾斜的办法不是照顾和“撒胡椒面”,而是通过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贡献,通过业绩考核来增加收入。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将收入的差距科学、合理地逐步缩小。



2016年是最艰苦的一年吗?
建筑业下行的压力依然巨大,2016年会是我们最艰苦的一年吗?还会有利好因素吗?我们的“江湖”地位还能保留吗?

答官庆董事长在总公司工作会上讲道:“长期看,建筑业由高速增长转为温和增长,由V型转为L型;中期看,建筑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短期看,建筑业下行的压力依然巨大。”这句话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所处环境是不容乐观的。
2016年,可能是最艰苦的一年,是最需要大家奋力拼搏的一年。到2017年,建筑业可能会见底,2017年下半年的形势可能会稍微抬头,但是不可能有过去那么迅猛的反弹,L型的平行线将成为建筑业的一个新常态。
看形势要看长远,我认为,无论是长期、中期、短期,其中都有对我们利好的因素。
第一个利好就是国家的“三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依然是我们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机遇。
第二个利好就是无论是中建,还是二局,都已经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我们比别人更有条件和基础,来实现优势的继续扩大和地位的继续巩固。 

第三个利好就是在我局内部也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干事、创业、往前闯的劲头很足。再加上前几年我们在快速发展中打下的良好的基础,我们的干部队伍又都是年轻有为的高素质人才,这都是我们的优势和利好。



“三看”看出了什么?
通过向后看,左右看,向前看,我们看出了什么?


答以上这些问题就是我前面说的“三看”,从中可以看到“三个自信”
“回头看”,我们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分别对我局过去五年的发展之路进行了回顾分析,总结提炼出五条改革发展经验。这让我们看出了路径自信,我们的道路走对了,要继续发扬光大。
“左右看”,就是要看准我们的参照标准,要看到我们的优势,也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压力。这让我们看出了实力自信,无论对内对外我们都有优势,尤其在房建领域我们还排首位,我们具备优势和实力。
“向前看”,无论是从长期、中期、短期来看,对我们都有利好的因素。这让我们看出了战略自信,我们为“十三五”制定的战略是科学的,我们的方向和调子是正确的,也必将续写新的辉煌。






风狂雨急时如何立得定?
当环境复杂、形势严峻,看不清楚前进方向时,我们的领导干部该怎么办?


答《大学》中有一句话:“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把心定住了,人才能沉静下来,才会感觉到安全感的存在,才能有时间去思考,才能有心得。
过去我曾经引用一副对联:“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越是在环境复杂、形势严峻、看不清楚的时候,就越要保持自己的定力,这样才能“拨得开”、“立得定”。
我们在战略上要看得长远,要保持定力。各位领导干部千万不能人云亦云,你们是企业的主心骨。你们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大家,职务越高,影响的面越广。所以,我们对形势的判断,对战略的坚持,对未来发展规划的制定,一定要有定力和自信。

保持定力,可以简单归结为三个不动摇:要坚持“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各项战略目标不动摇;坚持“机遇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判断不动摇;坚持刚才总结的五条正确的发展经验不动摇。


企业活力哪里来?

有了定力之后,还需要什么?二局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升?


答有了定力之后,我们还要有活力
第一,全面促进企业的改革创新。要创新发展模式。我们的“1+1”双轮驱动、“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等新的发展模式。要加强“内合外并”。我们内部的组织架构要做一些调整,但更重要的是“外并”。我们要通过对外并购来解决我们的资质问题和资源问题。要拓展新兴业务,重点放在轨道交通、综合管廊、水力水电、清洁能源等方面。
第二,全面盘活企业的各项资源,激励考核机制、信息化的手段、企业文化建设等,都是为了盘活企业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
第三,全面升级企业的基础管理。

领导能力有何新定义?

有了定力、活力之后呢,还需要什么?众说纷纭的领导力到底包括什么能力?


答我们有了定力、有了活力之后,最关键的还要体现在企业各项能力的彰显上面。
第一,彰显领导能力。领导能力究竟是什么?管理学界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个人认为应该包括三点:
一是分析和判断形势的能力。做领导,尤其是做主要领导,这个能力是第一位的。如果缺乏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看不清前进的道路,判断不准形势环境,每一次出招都是错误的,就无法成为一个称职合格的领导。
二是制定和执行战略的能力。对形势分析判断准确了,但是如果不能把自己的分析判断转化为团队的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那么战略和想法再好也是没用的。
三是激励和约束团队的能力。我把领导能力定义为这三个方面,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能把这三方面掌握好了,那么你带领一个班子、班子带领整个企业就没有问题了。
第二,彰显盈利能力,这是我们做企业最根本的一项能力。
第三,彰显核心竞争力。核电建设、超高层项目、大组团公建、文化旅游地产项目等,这些都是我们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彰显工程总承包能力。这是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在重点培育的一项能力。
第五,彰显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结语

在党课的最后,陈建光董事长说道:


如果我们能通过“三看”(回头看,左右看,向前看)把前后左右的路看清楚,树立起“三个自信”(路径自信,实力自信,战略自信),再做到这“三个力”(定力,活力,能力),我们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各项指标就肯定没有问题了。


记得在去年的工作会上,我讲了“三心”,同时也进行了“说文解字”,三个“心”正好能组成一个“蕊”,寓意“有三心,花蕊芬芳”。

今年我讲了“三力”,三个“力”字正好能组成繁体字的“协”字,这也寓意着“三力”要靠大家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要靠大家联动起来,最终带动企业的协调发展。

去年说“三心”,今年讲“三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齐三心,合三力”,我们中建二局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