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意编译|美国大选与美国核心价值观的迷失

2016-06-03 PKU法治研究中心 PKU法治研究中心

法意|导言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可以有很多观察角度,本次选取的是美国彭博社的专栏作家Leonid Bershidsky的观察《本次选举的大问题:什么让美国伟大?》。作为来自柏林的作家,Leonid Bershidsky对于美国选举的观察异于普通美国人和专家,他从局外人的视角为我们认识美国政治增添另一个维度。在作者看来,美国人虽然仍然认为自己是个伟大的国家,但如何认识这种伟大却无法达成统一认识,由此折射出美国政治目前正在经历的认同焦虑和危机。
  本次选举的大问题:什么让美国伟大?  This Election's Big Question: What Makes America Great?


作者首先陈述了自己作为外国游客对于美国的直接感知。在他看来,美国的伟大体现在它充满活力的竞争氛围。它以一些简单而显见的方式呈现于眼前。在这个国家的每个地方——甚至是那些人烟稀少的乡村地区——都可以看到健康而繁忙的活动景象。美国人习惯早起,并且一刻也不停地努力工作。整个国家从不歇息。只有在这里,你才可以感受到全国上下都充溢着能量,并且无时无刻不保持着一种持续的、习惯性的竞争氛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确实有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该有的样子。美国也有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该有的样子。

          但对于总统竞选人而言,怎样的美国才算伟大,仍是有争议的。


△唐纳德·特朗普曾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宣称要在美墨边界修建1000英里的“长城”


唐纳德·特朗普的伟大观充斥着赤裸裸的权力政治以及非帝国的霸道逻辑。在这位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和潜在的领导人看来,国际社会上的游戏都是零和博弈:如果你要赢,就必须有人输。特朗普反复提到谈判和达成协议,但他显然并不是在欧洲人或亚洲人通常理解的意义上谈论这些问题的。在欧洲人或亚洲人眼里,协商和达成协议意味着达成某种妥协或共识;而在特朗普的词典里,谈判指的是谋求或竞逐权力,协议则意味着建立在其伙伴的失败之基础上的美国的胜利。这是一个十足的帝国主义版本的对伟大的定义和想象,在这一图景里,美国可以随心所欲地从其他国家掠夺自己需要的资源,例如来自伊斯兰国家的石油(特朗普不停地聒噪道:“把石油拿来”),又比如他宣称如果墨西哥政府拒绝支付在美墨边境修建的旨在把墨西哥人挡在美国大门之外的“长城”,他就会冻结墨西哥移民从美国向墨西哥的汇款。




△2016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参选人泰德·克鲁兹


泰德·克鲁兹的伟大观聚焦了共和党的常规议题:自由市场,宪法基本权利,以及他不断呼吁的“犹太-基督教价值观”,他对伟大美国的量化想象,完全服务于国内的目的和需求。这种非常美国化的政治认知,却让来自欧洲的作者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他指出在所有的竞选人当中,克鲁兹对伟大美国的想象,最难以为一个外人所理解。为此他对比了克鲁兹的竞选口号和其他国家的政治常识的区别。克鲁兹反复宣誓要捍卫的美国宪法,更像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圣物;而在其他国家,宪法是与时俱进、不断修改的。市场自由在美国也远比欧洲明显:在美国,政府几乎不干预市场,这里的文化氛围显然更加注重商业和企业家精神。至于总是在竞选集会上使克鲁兹倍感振奋的宗教自由议题,则更是一个谜。美国形式多得令人惊讶的基督教礼拜仪式,以及十分富有、繁荣的教堂,是在其他地方从未见到过的景象。美国的宗教文化是如此的生机勃勃、欢快和开放且富有实验性。




△2016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参选人约翰·卡西奇


约翰·卡西奇讨论着“让我们伟大的国家复现辉煌和重整旗鼓”的必要性,他想说的其实是美国需要更高的效率,他欣赏如一台运转良好的机器般的德国工业区。对比之下,美国(的工业体系或经济体系)显得更加凌乱,充斥着更多的临时性和特殊性因素,贫穷和机制失效在这里频繁上演。从卡西奇对伟大美国的想象中不难看出,他是一位更接地气、更接近常识的管理者;在他眼里,伟大就是让每个螺钉螺帽处在正确的位置。




△2016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参选人马克·卢比奥


业已退出竞选的马克·卢比奥,在其竞选演讲中向美国民众提出了一个清晰且富有吸引力的关于伟大美国的设想:“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因为我们的每一代先辈都奉献了他们的力量。每一代先辈都为这个国家牺牲自己的利益,他们面临着属于他们的挑战,他们拥抱着属于他们的机会。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每一代美国人民都为后代留下了一个比它们所自己身处的更好的境况。”卢比奥的言下之意是,支持过度管制和大政府的民主党人背叛了美国梦,偏离了曾经使美国越来越伟大的道路。




△2016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参选人伯尼·桑德斯


在民主党这一边,伯尼·桑德斯绘出了另一种同样极其引人注目的关于伟大美国的图景。桑德斯对伟大的理解,与正义和同情心有着莫大关联。他说:“评判一个国家是否伟大的标准,是看它如何对待最弱势群体。检验一个国家是否伟大的标准,不在于它能够发起和参与多少战争,而是看他能否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作者指出,尽管美国的社会文化是十分和善友好的。然而在更深层面,许多美国人却非常缺乏安全感,因为当他们发现自己身陷困境的时候,政府不会向他们伸出援手。




△2016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参选人克林顿·希拉里


希拉里·克林顿在这场关于伟大美国的辩论中,做出了一份非常实用主义的贡献。她不像共和党那样认为美国需要实现复兴,因为美国一直都是个伟大的国家。作者指出,希拉里的主要竞选策略是希望通过竞选对话弥合美国的政治分歧,“让这个国家再次团结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让美国变得越来越宜居。这并不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但却是一个有意义的目标。也许这正是克林顿目前获得了比其它总统竞选人更多选票的原因。



结语作者最后表达了对于这种核心价值观迷失的看法。他指出,对伟大的渴望在美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但美国人尚未在他们到底渴望怎样的伟大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伟大,对于美国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成为不可战胜的霸主,还是当企业与智慧的堡垒,抑或是在医疗和教育领域取得让全世界歆羡的成就?但一并实现这三个目标,至少在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要美国人未在伟大美国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每一次总统选举就仍然会试图去回答这个问题,每一次总统选举也就会如这次选举一样充满争议和愤怒。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法意编译文章

法意推荐 | 德国右翼:破坏者还是拯救者?

法意编译 | 美债之争:美国政府能否“有债必偿”?

法意编译 | 在南海问题上,中美的友谊小船为何说翻就翻?

法意编译 | “六项保证”法定化,台海局势风云再起?

法意编译 | 优生学与哈佛的种族灭绝史




摘编:郑涛     编辑:一棵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