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生活”到“留心日常生活” 对艺术家唐可的深度访谈
-
从“日常生活”到“留心日常生活”
对艺术家唐可的深度访谈
From "daily life" to "pay attention to daily life"
In depth interview with artist Tangke
2012《四季》系列 布面油画
从2000至今,我的绘画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间,从叙事表达、重归技术与材料研究,到发掘生活美学的绘画表达的过程都没有经过预设,现在梳理了一下,它们分别是:
《美丽 美丽》系列600cm-150cm 布面丙烯
第一阶段:2000-2005彩色人群
《复笔》系列 透明胶片上油画
第二阶段:2005-2010古画山水
素描研究时期 摄于工作室
第三阶段:2013-2017素描风景
《凝视》200cm-100cm 布面油画
第四阶段:2017-今天,是蔬果系列
至于今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我无法预测。但是总体说来,我的作品更倾向于个人经历与审美趣味的呈现,这一点是不会变的了。
唐可:从艺术史的技术表达上,主要两大类:“书写”、“硬边”,也有书写硬边结合式。
从我受美术教育以来,一直使用的“书写”这套方式,可能是惯性的作用(笑)。“书写”方式虽然“过时”古老,但是不同时代、不同的个人手法是不一样的(正如不同的人笔迹不一样)。其中可以探索的东西还很多 。
《忽然而已》60-80cm 布面油画 2013
张轶青:初次认识你的时候,发现你有很浓烈的中国古代的文人气息,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遇,与社会上流行的物欲潮流相比,你更习惯采用冷静、宁静的生活态度,对“传统”与“当代”没有严格的分野,你认为:传统文化的哪些方面可以滋养我们?
唐可: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从绘画的角度;我可以脱口而出“天人合一、气韵生动……”但是,这样的解释很空泛。我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比较关心“心”这个主题。安身立命在于“心安”,解决问题在于“破心中贼”。这三个名词“心、心安、破心中贼”,这其间已经包含太多理论分争,我实在说不清。我只能从我个人的一点点变化谈谈我的体会。
人的成长伴随着时间会有很大变化的。我从十岁学习传统画谱《芥子园》开始入门,因美院入学考试而疏远传统、甚至反感传统,当我重新认识传统,再逐渐进入传统的时候,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
三十五岁之前,我对传统文化是没有兴趣的,后来的什么原因形成“转变”?是理性判断?还是生理、心理?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是“机缘巧遇”。
清楚地记得,2004年的一个下午在茶馆喝茶,翻看《南方周末》,报中提到上海博物馆收购北宋“淳化阁帖”事件,其中“淳化”二字印入脑海,似懂非懂,但始终徘徊不去,有复杂的怀古之感……从那以后内心发生了一种我自身都难以察觉的改变:我开始自发地找古画来看,直到2005年,重看《中国美术史》研究《山水画史》……之后五年,我逐渐放弃《人群系列》画了大量的花鸟和山水。五年是一个漫长的时间,现在回看这个阶段,它可能只是进入“传统”的准备期。
《古画习作》透明胶片油画40一50cm 2007
真正进入“传统”是在2009年工作室搬到新工作室之后,首先是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到了郊区,人更放松,有条件亲自种树,种花了。当栽种植物后的一两年后,我开始记录院中植物生长情况;比如几月几日某花初放,某叶落尽……经历了几年逐渐形成长时间观看同一物体的习惯,发现生长周期和规律。起初,断断续续只是觉得有趣,接下来持续了一年,又一年,后来居然养成了习惯。形成几年的《院中植物生衰志》和后来连续8年写《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物侯记》。
《院中植物生衰志》2016整理版
《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物侯记》2020
经过日积月累,我发现“二十四节气” 包含非常丰富的文化生活信息,是中国人对太阳运动观察和实践而形成知识体系,"七十二物侯”更是把节气再细分,每5天为一个时间段,一年共72段。五天的季节变化现象,古人用动、植物的变迁来指代,并且赋予它们古雅的名称如“东风解冻、蛰虫始振”……
《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物侯记》2013-2018
除了生活感性的方式进入传统以外,重读经典古籍同样对我有重大影响。南北朝的《千字文》是一本最薄的书,以前练书法时泛泛知道:这是古代给入学前小孩用的。重读才发现此文不得了,通篇共一千字,而且每字不重复,四字一组演述千年历史,以及自然生命的感悟,技术高难,行文流畅,意味深远,越读越觉趣味无尽。我开始悟到:理解经典取决于我们知识的储备和悟性高低,我永远在学习的路上,自己学得越多才可能看得越深才能常读常新。
唐可:创作方式有两个类:向外的“社会反映论”即当代语境下作品反映的社会性问题或公共话题;另一类向内的“内心自我省视型”。我比较专注个人内省心理状态。反映在我的作品上,就更倾向于个人化,这更多可能与经历、心理、课题和趣味有关。
我一向认为:创作更多的源于偶然:某时偏爱某种色调,画上一个系列;某时为了某个“课题”画了几幅,觉得和心理感受契合,就会画上几年;看似没有预设,很放松。看似没有预设,很放松。但是在我内心有一套明确的观点和目的——研究人真正的需求。
工作室摄影 2019
唐可:我想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仪式”对观看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瓦尔登湖》的作者卢梭曾经说过:“有的书只能在晚上读”。他就在说“仪式”,在工作室看画和在特定场合下看画是不同的。我在电脑上把作品从工作室状态置换到展厅状态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艺术家除了在画室中创作以外,考虑其展示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至于颠覆性,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艺术不能有“强制”的倾向,每一幅作品只能投射此时此刻艺术家的心境和“感悟”不代表真理也不代表艺术家的全部。“仪式”可以还原艺术家创作时的氛围,但不能强制解释。
左图为工作室、右图展厅设想图
唐可:让艺术重新回归生活的常识,这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留心日常”。我们看到很多的艺术作品太“艺术”,就是因为它和我们生活的常识脱节了。更不要说留心日常了!日常中最重要的是“清晰化”车站标识传达应该简单清晰,当代艺术传达同样要求清晰、明确!只是不能“简单化”。
因此,我的绘画作品大多构图简单、主题明确,在视觉传达上符合当代艺术审美倾向。除此之外,他还是可咀嚼、有回味的。比如,你问到我为什么热衷于画冬瓜。的确。这几年来我画过上百张冬瓜,以至我的外号叫“冬瓜哥”,我被问得最多的也是:“你为什么画冬瓜?”通常我会说因为自己种冬瓜而搪塞过去。我不知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也困绕我。
某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师,突然问起“为什么画冬瓜?”在梦中,似有千言万语,但一时语塞,竞无言以对,最后慌乱中回答:因为“含蓄”。醒后,我清晰地记住了这个梦。“含蓄”这个词成为我解释冬瓜的一个引子。
首先,我认为绘画作品是第一眼给人的感觉造型简洁干净、主题明确,需要它是含蓄、有回味的。
其次,“含蓄”还有一层意思,即“不能言说”。正是我认为的绘画最重要的意义!画是看的艺术,而不是说的艺术。
第三.从全球视野看,“含蓄”也是东方艺术的重要特性。这种“含蓄”是其中内含绵力的!是绵里藏针、内含骨力的,是有自己独特视角和观点的。
第四,冬瓜“含蓄的象征”。《道德经》说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于道。”冬瓜,就是不争,处众人所恶的,我喜欢这个象征。
这是我面对如此简单画面而百画不厌的原因。
今年初画了张巨大的素描《冬瓜》灵感源于日本寺庙中一尊如来佛像,安静庄严。
《冬瓜》250一240cm 2021
唐可:对于现实社会,“遣责”是容易的,要深层次地批判“恶”,却是困难的。因为评判什么是“恶”,非常困难复杂,如果是明显的“恶”或者表面看上去的“恶”,也不用我“批判”了,所以我一般很少有这样的视觉表述。
二十多年前思考过:“作品是否应该介入社会批判?”但很快就绕开了。从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一直在“批判”,我应该“批判”吗?我发现我能做的只有“自我批判”,之前谈到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破心中贼”才是一辈子需做的“大批判”。
对于现实我没有屈从和无力感,个人的富贵穷通自有天命,追求内心的自由是永无止境的。恰好我的工作给这样的条件,让我可以用一直做我想做的事情。
工作室摄影 2021
张轶青:谢谢三哥!
艺术家 | 唐可
1972年生于中国 成都市
199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个 展
2019年 《果实》 秋萌画廊 美国纽约
2009年 《复笔》 阿拉里奥 中国北京
2008年 《金刚鹦鹉》 斯民艺苑 新加坡
2008年 《复笔》 J&Z Gallery 中国深圳
2006年 《美丽 美丽》 斯民艺苑 新加坡
2006年 《半透明》 圣菱画廊 中国上海
2005年 《美丽 美丽》 翰墨画廊 中国上海
联 展
2012年 《漂流记》 ARKO美术馆 首尔韩国
2011年 《溪山清远-成都双年展》 中国成都
2011年 《溪山清远-中国新绘画》 亚洲艺术博物馆
美国旧金山
2010年《溪山清远-中国新绘画》 路易斯基金会美术馆
英国伦敦
2010年 《改造历史2000-2009年中国新艺术》中国北京
2010年 《可见的部分》 中国成都
2009年 《进化》 证大美术馆 中国上海
2007年 《晚夏新烨》 都亚特画廊 北京中国
2007年 《另一种态度》 沪申画廊 中国上海
2005年 《居住在成都》 斯民艺苑 新加坡
2003年《非确定性新新绘画唐可舒昊2人展》中国成都
……
编辑 | KERRY 校对 | Edy
*标题、版式由AXD编辑制作,
如需图文转载,请联系AXD授权;
如需获取项目相关资料,请联系艺术家唐可。
- 相关阅读 -
对话舒昊:艺术是不断变化的活物,艺术家的畅快来源于对世界的诚实
为唐可点赞并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