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骨寻宗 | 见证中美友谊的麝牛骨架
识骨寻宗
见证中美友谊的麝牛骨架
这件麝牛骨骼标本的由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赠送给时任国家领导人一对麝牛,饲养在北京动物园,死亡后将其中的一只移交给北京自然博物馆制作成剥制标本(编号:214790)和骨骼标本(编号:123887)各一件。
01
国礼麝牛的来历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两国之间关闭了多年的外交大门再次打开。在回国前的晚宴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表示,将向美国赠送一对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作为国礼,为这次历史性的访问划上圆满的句号。实际上,在得到获赠大熊猫的最终确切消息之前,美国代表团就已经决定要赠送一对麝牛给中国。
北京动物园里的“米尔顿”
图片:Milwaukee Journal(Aug 12,1972)
最终,来自旧金山动物园的“米尔顿”(Milton)和“玛蒂尔达”(Matilda)被选中,并于当年4月9日抵达北京动物园。这是美国动物园里首次圈养繁殖成功诞生的两头年轻麝牛。不过遗憾的是,它们并没有在北京生活太久。1975年2月,“米尔顿”死于吞食异物造成的胃肠损伤,“玛蒂尔达”则据称死于1980年。
“米尔顿”和“玛蒂尔达”死亡后被制作成标本,永远保存。
剥制标本
骨骼标本
02
麝牛的生物学介绍
麝牛(Ovibos moschatus)是北极苔原上的代表性动物,体型似牛,但全身覆盖着深褐色的长毛,颈部和躯干部分的毛特别延长,可达30 cm,下垂至膝关节及以下。成年麝牛肩高1.2~1.5 m,体长1.9~2.3 m,体重200~410 kg,通常雄性的体型和重量较雌性大1/4。
雌、雄麝牛都会散发出一种类似麝香的味道,发情期雄性尤为明显。不过这种味道并非源自专门的腺体,而是来自它们的尿液,麝牛也因此“体味”而得名。
左侧为雌性,右侧为雄性。
图片:Elizabeth McClelland / Kays and Wilson's Mammals of North America
分类上,麝牛属于偶蹄目牛科羚亚科羊族,是羊族体型最大的成员之一。虽然名字带有“牛”,但实际却与羊的亲缘关系更近。麝牛的角基部膨大,雄性尤为明显,几乎覆盖了整个头顶。角向头两侧发出后即弯曲,雄性的角比雌性更为粗壮。同时麝牛尾巴极短,仅9~10 cm,完全隐于长毛中而很难看到,它的四肢也很短,蹄似牛蹄但更显宽阔。
作者|北京自然博物馆 曾朝辉 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