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交流·互鉴丨莫高窟洞窟“搬”进深博啦!确定不来看看?



在历史民俗馆中厅

有四座原比例复制

具有时代艺术高度的代表性洞窟

通过原样复制彩塑、临摹壁画等形式

展示敦煌的石窟艺术

让观众能“身临其境”地感受

中华文明的创造力和时代审美


交流·互鉴


一起跨越千年

了解石窟当中的故事

感受古人精妙的绘画技巧


彩塑区


 菩萨立像 

 莫高窟第194 窟(复制)

Standing Bodhisattva

莫高窟第194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

孙纪元临摹

菩萨头挽双鬟髻,曲眉丰颊,朱唇绿须,身着圆领无袖上衣,披巾回绕,长裙覆脚,圆润的双臂和轻盈的体态表现地恰到好处。衣饰色彩清淡,纹样繁复,有织锦刺绣的华丽和质感。在近乎完美的女性化脸上,两撇象征男性威严的胡须,使造像更显神秘而超凡。


此尊菩萨造像复制了莫高窟第194窟中主室西壁盝顶帐形龛内左侧的菩萨立像。龛内正中塑倚坐佛一身,左右两侧塑弟子、菩萨、天王各两身。


莫高窟第194窟主室实景


 菩萨立像 

 莫高窟第159 窟(复制)

Standing Bodhisattva

莫高窟第159窟  

中唐(公元766-835年)  

何鄂临摹

这身菩萨是莫高窟中唐彩塑菩萨的代表作之一。菩萨头束高髻,面庞略方,长眉高吊,特别是眼角上挑,是吐蕃时代菩萨面相上的一大特点。身体的姿态呈轻微的“S”形扭曲,两条胳膊一屈一伸自然靠拢躯体,一手上举,一手执握帔巾,在裙帔的辅助下形成和谐紧凑的波状线条。菩萨上身内穿红色的僧祇支(里衣),上绘茶花、团花等纹饰;外披海石榴卷草纹半臂,下身系团花纹罗裙,衣裙华美精致,极具丝织物的质感。精美的服饰在某种程度上是世俗华衣美服的反映,展现了唐朝富丽的社会气象。


莫高窟中的彩塑多被破坏、重修,故而大量的彩塑作品失去了原有的神韵。吐蕃统治时期洞窟中的彩塑保存同样如此。然而,莫高窟第159窟主室西龛内,彩塑除主尊不存之外,其他几尊保存十分完好,为中唐原作,几乎没有受到后世修改。


莫高窟第159窟主室实景


 北方多闻天王 

Figure of Vessavana

 南方增长天王 

Figure of Virulhaka

莫高窟第194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  

何鄂临摹


原型位于莫高窟第194窟西壁盝顶帐形龛内两侧,左侧为南方增长天王,右侧为北方多闻天王。佛教护法四大尊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此组为其中两尊造像。南方增长天王,居须弥山腰南天,因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故名“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居须弥山腰北天,因多闻多识,以福德名闻于四方,所以被称为“多闻天王”。


此组天王像气势威武雄壮,身着仪仗用绢布甲(用绢布一类的纺织品制成的铠甲,不具实战功能)。左侧天王像的独特之处在于突破了一般天王凶神恶煞的单一模式,着意刻画其言笑的面部表情,将天王英武豪爽又憨厚善良的形象塑造的别有情趣,栩栩如生。右侧天王像是唐代武将形象,头戴兜鍪(战盔),魁伟的身姿犹如满弓之箭一触即发,极富张力,是敦煌彩塑的代表性作品。


莫高窟第 285窟

西魏(公元538-539年)


在石窟考古中,人们通常会将一个有着明确纪年的洞窟,称为“标准窟”,表示这个洞窟已经成为了判断与之风格相近洞窟时代的标尺。285窟的北壁有着西魏大统四年(公元538年)、大统五年(公元539年)的题记,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纪年,这也使它成为了早期石窟中唯一的标准窟。


作为功德主虔诚信仰的现实表达,礼佛是这些佛窟最主要的宗教功能。但与此同时,作为僧侣宗教生活的场所,某些石窟也兼具着禅窟的功用。此窟阔大的主室可以容纳众多的信众聚集礼拜,而两侧小小的禅室则可供僧人们日常住居、禅修之用。




西魏时期,莫高窟的壁画内容变得空前丰富,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题材。在西壁佛龛的两侧,第一次绘画出了早期印度密教的图像,来自印度神话中的诸天神已变身为佛教的护法神护持左右;与此同时,来自汉民族传统神话中的神灵和瑞兽则被集中的绘制于洞窟的顶部,表现宇宙天际。在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的很神秘,认为天界和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其主持者,于是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了特定的名称。这里既有代表规矩、阴阳、交媾、繁衍的伏羲和女娲;也有飞廉、雷公、雨师、霹电等自然神;还有羽化飞升的羽人、力能扛鼎的乌获,以及代表天、地、人的三皇神兽。在窟顶的下方,则描绘山峦叠嶂、树木掩映的自然景致,鸟兽栖息其间,禅僧结庐修定,天与地,神与人,完美的交融合一。




故事画是早期洞窟最重要的壁画题材,在此窟的南壁分别绘出了《五百强盗成佛》《小沙弥守戒自杀》《化跋提长者姊缘》《度恶牛因缘》《婆罗门闻偈舍身》等因缘故事画。这些故事画情节丰富,场景众多,从各个方面折光映射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面貌,成为历史过往的珍贵摹写。



莫高窟西魏的壁画艺术,由于中原画风的传入而呈现出新的面貌。人物身材变得修长,面目清秀、大带宽衣,是为魏晋时代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审美的写照,体现着魏晋士族所推崇的通脱潇洒之美。


莫高窟西魏石窟艺术,散发着一种自由的气息,透露出勃勃的生机,这是一个色彩纷呈、充满活力的变革时代。


莫高窟第 220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


220窟开凿于初唐贞观年间,洞窟内保留有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的墨书题记。此窟的唐代壁画在西夏时被覆盖,直到公元1944年,敦煌国立艺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剥去了表层的西夏千佛壁画,唐代原作才得以赫然重晖。220窟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南、北、东壁的大型经变画,均为罕见的艺术上乘之作,加之画作有近千年的时间被西夏重层壁画遮盖保护,色彩艳丽如新,使之成为莫高窟唐代石窟艺术当之无愧的代表。



此窟壁画以“净土”为主题。洞窟南壁绘“无量寿经变”表现西方净土。画师依据经文,极力铺陈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极乐净土自然以七宝合成,面积恢廓广大,不可极限,光明辉耀,清净庄严,超越十方一切世界;其堂舍楼观,恢弘壮丽;泉水池塘,环绕互通;泉池之水,清澈湛净,芬芳四溢;岸边之树,花果恒芳,光明璀璨;池中莲花色彩斑斓,缤纷耀眼;又有漫天花雨,具足不可思议的胜妙功德;凡此种种,无不意在为十方世界往生者提供一个殊胜的道场,在此净土进修德业,断尽烦恼,圆证菩提。



洞窟北壁绘“药师经变”表现东方净土。《药师经》及东方净土信仰是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药师经》的济世救人精神曾对中国佛教的普及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此画作不仅表现东方药师佛净土之庄严,同时也完整描画出了供养药师佛的仪轨制度,表达出当时的人们对于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变娑婆世界为人间净土的美好祈愿。


洞窟东壁绘“维摩诘经变”,表现“唯心净土”。“唯心净土”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基本思想,也是《维摩诘经》最重要、最具特色的思想之一。《维摩诘经》以“心净则佛土净”为不思议解脱的张本,确立了——心净则行净,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的逻辑思维进路,对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影响极大。此作品中的维摩诘形象,以及前来问疾的帝王、大臣、各国使者,均是神形兼备的唐代人物画佳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莫高窟第 320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


320窟开凿于公元八世纪的盛唐。此洞窟龛内的彩塑群像已不完整,留存的四身造像,虽然变色严重,但主体造型尚存,依然可见盛唐之风采。



洞窟南壁作品所依经典不明,但主体画面当属释迦牟尼佛说法无疑,故以“释尊说法图”暂名之。此作品中的二身胁侍菩萨,于1924年被美国人华尔纳盗走;说法图上方菩提宝盖装饰华丽,两对散花飞天相对追逐,前后呼应,造型优美,为莫高窟飞天中之精品;画面下方宝池中横列十四身伎乐天,坐莲花内,奏乐歌舞;左右各画四十尊化佛坐莲花上,枝蔓相连,形式独特。



洞窟北壁绘《观无量寿经变》,中间为“净土庄严相”,两侧分别绘“未生怨”故事和“十六观”。“未生怨”讲述了古印度阿阇世王篡夺王位的故事,并以此掀起全经序幕。佛陀住世时,摩揭陀国的阿阇世太子,听信佛陀弟子调达(提婆达多)的教唆,发动政变,囚禁了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并禁绝食粮,企图饿死他。王后韦提希夫人设法营救,秘密送食。此事被阿阇世太子得知,韦提希夫人险遭杀害,幸得月光、耆婆两位大臣劝阻,才保住性命。夫人被幽禁深宫期间,祈请到佛陀现身说法,宽慰其心,并为她宣说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至此便开始进入本经的主要内容,由佛陀应韦提希夫人之请,在王舍城宫中详细讲述如何“观想”极乐世界和西方三圣的方法,从而为厌离此娑婆世界的众生开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修行法门。此画着力于宝池中莲花化生,祥禽瑞鸟与伎乐之描绘,境界幽雅,色调清淡,为盛唐同类经变题材中之不同风格。


莫高窟第 45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


洞窟开凿于公元八世纪之盛唐。此窟虽位于断崖底部,但窟入口和甬道长期被流沙掩埋,故鲜少人为破坏,保存现状较好,为莫高窟唐代代表性洞窟之一。



洞窟西壁佛龛内现留存有彩塑七身,所有人物均依据法会的场景创作。佛陀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说法;两边随侍弟子、菩萨,以及天王等众,围绕听法。



洞窟北壁绘《观无量寿经变》,此为莫高窟唐代壁画的常见题材,主体画面表现西方极乐世界的恢弘壮丽,种种庄严;两侧条幅式的故事画表现“未生怨”和“十六观”。



洞窟南壁绘《观音普门品》,居中为观世音菩萨画像,男身、有髭,戴化佛冠。观音像的两侧分别绘观世音菩萨示现三十二种应(化)身度化众生,以及观世音菩萨以大威神力救助众生脱于苦难的事迹。其画面有航海、商旅、监狱、刑罚等社会生活态的反映,是研究唐代世俗生活的珍贵历史形象资料。


唐代的佛教造像艺术繁荣昌盛,不仅雕塑的写实技艺精湛,而且更加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真正的做到了形神兼备。此窟的主尊佛释迦牟尼,有着庄严、沉静,慈祥的精神表现。大弟子迦叶形象深沉朴实。小弟子阿难体现出含蓄温和的气质。而此窟最有特色的是菩萨造像,塑工在菩萨躯体造型上加强了曲线变化,显得柔美。与菩萨造像的典丽之美相对映的则是天王的雄强有力,这也是唐朝将军威猛刚强的真实写照。总之,唐代的造像艺术,其形象更加的贴近世俗社会的生活情调,愈发的以汉文化的审美标准作为指导,一种完全“汉化”的佛教造像风格已经趋于成熟。


技法精妙、绚丽多彩

石窟艺术包含着现实与信念

兼具生活与信仰

汇聚智慧与虔诚

既是神秘的佛国世界

更是可知可感的人间生活


想沉浸式看敦煌

快来深圳博物馆吧!


展览名称丨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

展览时间2021.12.31-2022.3.20

展览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第一专题展厅及中厅

定点讲解时间丨待恢复



可点击关注本微信公众号,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讲解服务】获取相关信息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我的消息哦




深圳博物馆

你与深博只差一个关注呦~



—展馆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同心路6号


:深圳市福田区市民中心A区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184号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四楼、五楼)


:深圳市罗湖区南庆街13号


—开放时间—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古代艺术馆:

开放时间10:00-18:00(17: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重要节假日期间开放,重要节假日后的第一天闭馆)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

开放时间10:30-17:30(17: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重要节假日期间开放,重要节假日后的第一天闭馆)


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暂时闭馆


—官方新媒体平台—


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

喜马拉雅

听见深博

微博

深圳博物馆



—官方网站—

https://www.shenzhenmuseum.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