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鉴丨“敦煌乐队”哪家强?这些老牌乐队你爱了吗?!
如果时光倒流回几千年前
古人是怎么玩音乐的呢?
有图有真相!
今天我们就来透过敦煌壁画
了解千年前的乐队
▼
敦煌壁画中乐舞图像的绘制历经千年,不仅描绘出佛国世界天乐曼妙的无限盛景,又突出了天人同乐、以乐舞供养的现世实践,多维度地展现出珍贵的音舞图像史。
敦煌石窟群中有370多个洞窟绘有乐舞图像。壁画中的乐器涵盖了吹奏、拉弦、弹拨、打击等乐器类型,约50种7000余件。乐器来源于中原、敦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西域。壁画中的大型乐队最多达38人。
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受汉唐舞蹈传统、古印度佛教文化、周边众多民族舞蹈风格的影响,形成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成为保存丝绸之路多民族、多区域文化融合下乐舞图像的大美之境。
乐舞图
莫高窟第220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
这是莫高窟唐代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乐舞图之一,表现佛国世界伎乐天奏乐、歌舞的场景。
画面正中有一座灯楼,两侧各立一树灯轮;左右两厢置乐队,共28人,分为两组,演奏来自中原和西域的各种打击、吹奏、弹拨乐器;两对舞伎在小圆毯上旋转腾踏,巾帛飞扬,是表现佛国盛大舞乐场面,也是现实乐舞情景的写照。
天乐不鼓自鸣(一)
盛唐(公元712-766年)
天乐不鼓自鸣(二)
莫高窟第217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
天乐不鼓自鸣(三)
莫高窟第321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
虚空中,飞舞的乐器,不用人为演奏就能发出声音,体现了佛国世界的美妙殊胜。
击长鼓与反弹琵琶对舞
莫高窟第172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
在乐队伴奏下,二舞伎,一反弹琵琶一击大腰鼓,值得注意的是腰鼓鼓身长,大形鼓皮用绳拉紧,与今朝鲜族《长鼓舞》所用鼓相似。身披卷扬长巾,更增舞姿飘逸。
双人巾舞
莫高窟第148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
两位舞伎在乐队的伴奏下,卷扬长巾对舞。“巾舞”因舞者执巾而舞得名, 属于中国传统舞蹈,并长期在中原地区流传。图中的舞伎,臂肘高提,拧身、出胯,“三道弯”的体态十分清晰,舞态柔中带劲,刚柔并济。
腰鼓舞
榆林窟第25窟
中唐(公元766-835年)
图中舞伎立于方毯之上,肩上挂腰鼓,伸展双臂作击鼓状;携提左腿腾跃;长巾随节奏回转流动;舞姿矫捷刚劲,富有动感。与两侧奏乐者相配合,整个画面生动和谐,是唐代真实乐舞的生动反映。
伎乐天反弹琵琶
莫高窟第112窟
中唐(公元766-835年)
画面表现西方极乐世界的伎乐天奏乐、歌舞的场景。
图中的伎乐天上身微向前倾,将琵琶反背颈后,左臂伸直握弦,右臂曲于音箱,一腿微曲,一腿曲抬,作“端腿”姿,舞姿矫捷刚劲,造型十分独特。在西藏的定日地区,至今仍有反弹四弦琴的舞蹈。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舞蹈形象自中唐以后大量出现,或许与这一时期吐蕃对敦煌的统治有关。
乐舞图
莫高窟第85窟
晚唐(公元836-907年)
这幅乐舞图描绘的是佛在宣讲《思益经》的法会时,常伴有舞乐场面。画面中央长方形的花毯上,一名舞伎双手挥舞长长的红绿飘带,翩翩起舞,舞姿稳健优美。舞伎两侧是十六人组成的大型乐队伴奏,使用的乐器有琵琶、箜篌、凤首箜篌、法螺、羯鼓、拍板、鼗鼓、筚篥、铜钹、笙、筝等十余种,场面壮观热闹。
天宫伎乐
莫高窟第249窟
北魏(公元386-534年)
“天宫伎乐”包括佛国上界一切从事乐舞活动的天人,但又通常用于特指石窟壁面上端与窟顶连接处天宫建筑中的伎乐天人,此画即属于此列。画工们绘制出伎乐天数身,身披帔帛,手执不同乐器,人物造型稚拙朴素,色彩仅以深色大色块表现,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格。
飞天伎乐
莫高窟第285窟
西魏(公元535-556年)
壁画中的飞天于漫天花雨中,手执笙、笛、排箫等乐器,联袂歌舞,他们身形修长、五官清秀、动态轻盈,借助飘舞的衣裙和彩带形成“飞”的动势,极具观赏性和时代特征。
树下弹琴
莫高窟第85窟
晚唐(公元836-907年)
敦煌壁画中有不少古琴演奏的场景,此图出自莫高窟第85窟报恩经变,树下有二人弹琴。画中有题“弹琴以自娱”之句,可知其演奏的为琴类乐器。
弹琵琶为跳神者伴奏
莫高窟第12窟
晚唐(公元836-907年)
画中描绘一乐伎手执琵琶,若歌若舞,姿态生动。琵琶是我国的传统乐器,在敦煌壁画乐器的使用中最为广泛。
张议潮出行图(局部 )
莫高窟第156窟
晚唐(公元836-907年)
《张议潮出行图》整幅作品由相互衔接的三部分组成,前为仪仗先导,中部是节度使张议潮及子弟军,后为猎骑与后勤辎重部队。整个画面长8.5公尺,高1公尺有余,人物逾百,骏骑八十余,出行队伍旌旗飘扬,绵延浩荡,显示出严整的军仪,是一幅珍贵的历史画卷。
乐舞图像集中出现在前部仪卫序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鼓吹前导、舞伎方队和乐伎方队。
鼓吹前导为八人编制,分两列排列,每列鼓手和吹手各二人,八人均头戴棕色抹额,身着纯色或团花图案襕袍,于马上奏乐,乐器包括大鼓四面、大角四只。
舞伎方队共由八身舞伎组成,舞伎上身着纯色或团花图案的长袖舞衣,款式与襕袍近似,系腰带,头裹抹额,抹额后部系一长带,垂至小腿处。舞伎皆侧向站立,上下四身相对起舞。
舞伎方队后部为乐伎方队,共由十二身乐伎组成。该方队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队列前部两身击鼓乐伎和两身背鼓乐伎,第二部分为八身演奏各种乐器的乐伎。第二部分为主要承担该方队的旋律演奏,共出现九件乐器,前排自上而下乐伎分别演奏:拍板、横笛、笛和琵琶,后排乐伎演奏乐器分别为:竖箜篌、笙、鼗鼓与鸡娄鼓、腰鼓。
贴金彩绘石伎乐俑
石
隋(公元581-618年)
长11.5-16.5厘米 宽11.5-8.3厘米 高33厘米
1982年天水市秦州区石马坪出土
天水市博物馆藏
石俑身施红彩。皆深目浓眉,身着圆领左衽束腰长袍,腰束缂带,是典型的胡人打扮。分别执琵琶、笙、横笛、贝蠡、排箫。
铜舞蹈人物像
铜
唐(公元618-907年)
通高13.7厘米
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捐赠
山丹县博物馆藏
此物由铜制人形和镀金莲瓣底座构成。人物头戴卷檐尖顶帽,身穿窄袖紧身长衫,外罩对襟半臂,足蹬翘头软靴,颈后背葫芦。双臂伸展,右脚翘起尖角胡靴,左脚深插进覆盆倒座中央,跳跃姿势独特。
长期以来,此人物形象被认为与唐诗中描绘的胡腾舞(唐代著名健舞,舞蹈以跳跃和急促多变的腾踏舞步为主)场景极为相似。近年来亦有学者根据铜像的手势、背葫芦与严肃表情等特征,认为这是古代术士巫医通神驱魔形象的再现。
阮咸琵琶残件
木
唐(公元618-907年)
长28.5厘米
1980年武威市南营青嘴湾
吐谷浑家族武氏M4墓出土
武威市博物馆藏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阮咸琵琶。出土于武威市南营青嘴湾吐谷浑家族武氏墓(M4),出土时琵琶音箱已残损。墓主人为“则天大圣皇后侄孙女”,嫁与吐谷浑王子。根据墓志铭记载:其墓主人死后“琴瑟怆断,馆舍悲凉,红闺其遂空,翠羽惨其无色”。推测随葬的这件乐器当为墓主人生前喜爱、使用的物品。
敦煌壁画详细描绘了
古代音乐全貌
没有重金属,没有歇斯底里
只有穿透人心的缓缓而来
“敦煌乐队”你爱了吗?
敦煌有着深厚博大的
文化内涵
百多年来吸引了
众多文化大家的目光
他们关于敦煌的美文
情感深沉,内容精道
非常有助于
观众理解敦煌艺术
在深圳博物馆举行跨年重磅大展
“交流·互鉴”举办期间
【听见·深博】
特别选取10位大家关于敦煌的美文
呈现给观众朋友
从中感悟敦煌之美
这一篇
节选自文化大家饶宗颐笔下的
《敦煌学卷》
▼点击收听▼
展览名称丨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
展览时间丨2021.12.31-2022.3.20
展览地点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第一专题展厅及中厅
▇ 往期推荐 ▇
◆知识卡丨提取琥珀中的DNA可以复活恐龙?不是吧,这你也信?
◆大明·宫瓷丨玉壶春瓶、梅瓶、鸡心扁壶、杏圆扁壶……傻傻分不清楚?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
喜马拉雅
微博
深圳博物馆
可点击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讲解服务】
获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