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暖心故事仍在继续......
● ● 齐 心 协 力 | 共 渡 难 关 ● ●
3月15日上午
深圳博物馆干部职工
迅速组成11人的志愿服务队
参加南园街道抗疫志愿工作
从16日上午9点半开始
协助进行住户登记
查验健康码、居民核酸检测等工作
部分志愿者甚至每天服务到零点
日均服务人次接近7000人
截至3月20日
已累计服务了近3.5万人次
11名队员里有5名党员、1名预备党员,除带队的深圳博物馆第一支部书记、深圳历史文化研究部副主任吴翠明是70后,第一支部宣传纪检委员、社会服务部主任王彤是80后,其余全为90后。11人里有10名女将,尽显巾帼风采。
下面
我们一起来听听
她们奔走在抗疫一线的故事——
PART.01
每天背笔记本电脑去抗疫的70后
在贴一米线的吴翠明(右)
我报名时,其实手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处理,居家办公一刻没停,但疫情就是命令,没容我多想,就奔赴南园街道了。因为我在队里年纪最大,馆里让我临时任组长带队,馆领导说,你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抗疫。
第一天上岗服务,我的主要工作是守在核酸检测点出口,对已做核酸的居民进行登记,以供社区进行排查扫楼。到下午四五点,我喊得确实有点累了,嗓子有点哑,突然灵机一动,掏出手机,躲到一处,录了一段一分钟的录音,反复一句话“XXX(楼号)的来我这里登记”,居民听到就会自动过来登记。可算把嗓子保住了。
第二天我的工作是查验健康码和提示居民打开粤核酸码,我又录了一段录音,反复说“请打开健康码,再打开粤核酸4,选常规”。这次录了2分钟,因为手机不能循环播放,这样可以隔2分钟才点一次播放。其它志愿者都觉得这个录音好用,于是我就转发大家,大家走动时用手机向排队的居民播放,可以少说点话。这天大家开玩笑,整条街都是我的声音。
3月19日,社区突然给我搞了一个神器——大喇叭。我又录了一段录音,它音量大,可以循环播放,我挎在肩上来回走动,自我感觉神气极了。下楼排队的居民,一听到纷纷就把手机掏出来按指示操作。太好用了!我还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拿着另一个小喇叭去喊楼了,来回在各居民楼下喊话,叫人下来做核酸。
我寻思,这么好用的喇叭为啥今天才拿出来呢?经她们一解释,我才恍然大悟,因为工作日很多居民家里有学生上网课,怕喇叭音量太大影响上课,所以那几天就由着我们用手机播放,手机音量哪怕开到最大,楼上也听不到。但周末不上网课,就可以用喇叭。后来再用喇叭,我们也很注意调节音量,不同时段不同音量,尽量不干扰到居民。
此后,我的声音通过大喇叭天天在核酸检测点循环播放。某天有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有位居民问她:谁的声音这么魔性啊?她憋住笑,说不知道,反正不是我。哈哈哈哈!
经过这件小事,我体会到社区工作者真心不容易,对居民真是体贴入微,细致又人性化,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因为单位工作实在太多,有些还比较紧急,我一边在滨河社区服务,一边忙里偷闲回复各种工作信息,手机有时候确实应付不过来。从第二天开始,我就每天背着笔记本电脑去工作站,在吃饭间歇可以处理一些文件或单位其它的工作。
PART.02
女儿生日前一天,毅然报名参加抗疫
扫粤核酸码的 “博士大白”王彤(右)
我在得知支援抗疫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想报名,打好名字发送之前突然又犹豫了。因为第二天是女儿生日,她很重视她的12岁生日,几个月前就开始计划请好朋友一起开个生日party。后来深圳有疫情了,她说那就缩小范围和好朋友一起去做tufting(簇绒手工)。再后面疫情严重了,她郁闷地说:那就一家人出去吃一顿吧。等到她生日前4天深圳所有店铺停止堂食,只能在家里吃了。她垂头丧气地说:“妈妈,我的生日计划算是彻底泡汤了。”
我当时安慰她说:“没关系宝贝,你想吃什么大餐妈妈给你做,不出去吃照样能让你开开心心过生日。”她才又高兴起来。如果我去支援抗疫就不一定能给女儿过生日,她最后一点心愿可能都达不成了,但是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我又觉得关键时刻应该挺身而出。于是我去做女儿的思想工作,当她得知妈妈不能陪她过生日时当即崩溃大哭,说:“我这最后的生日愿望都不能实现了,为什么别人的妈妈不去,非要你去呢?”我安慰她说:“现在深圳疫情很严重,很多做医生和社区工作的妈妈都去做抗疫工作,很久都没见过孩子了,很多小朋友的妈妈都暂时离开自己的孩子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大家众志成城,打败病毒,像你一样的小朋友就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庆祝生日了。”最后女儿含着泪点头同意了,我马上就报了名。
在南园街道服务时才得知赤尾社区的钟翠芬有两个宝宝,老大四岁,老二才一岁,但她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了,每天住在办公室,想孩子了只能看照片或者视频,她翻看孩子视频时叹了一口气说:“老二一个月没见到我,已经不想妈妈了,我和她视频,她看看我马上就走了,都不怎么认识我了。”同为妈妈的我听了感同身受,马上泪目了,我理解她对孩子的思念之情,也明白她身上承担着更重的责任,在自己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这道选择题中,她选择了顾全大局。这次疫情中,很多爸爸妈妈正是秉承着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助力抗疫,才能加速打败疫情,让更多的孩子能正常地上学,开心地聚会,快乐地成长。
PART.03
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家园保卫战
信心满满干劲十足的陈钊
家在南园,每每站在阳台向外望去,近处的沙埔头社区商家叫卖声、食肆喧闹声、板车拉货声声声入耳,远处的赤尾社区葱茏树木与幢幢楼宇相映成趣。再向远方望去,尽是以平安金融中心为代表的中心商务区高层建筑了。鹏城之现代与繁华,可见一斑。
然而,年初以来的汹汹疫情,却把这座一线城市的繁华和快捷打破。我们居住的城市在病毒的侵袭下,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站在阳台再向外望去,道路上几近空无一车,各个片区也变得鸦雀无声,每一个市民无不为此之停滞感到苦楚与心痛。
南园就是我的家园,深圳是我们2000万市民休戚与共的依托所在。接到党组织的抗疫通知,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又一次站在阳台向外望去,内心变得坚定。为了在自己的主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家园保卫战,我和博物馆的小伙伴们在局领导、当地基层领导及工作人员的指挥部署之下,变身为“大蓝”,在核酸检测点搬运物资、扫核酸码、维持秩序。那一行行秩序井然的核酸检测队伍,以及棉棒伸入喉咙里“啊”的一声,都是我们大家伙儿生命至上、众志成城、不畏病毒挑战、英勇战役强大精神和意志的集中体现。无论汗水如何浸湿衣服,长时间站立使得腿脚如何酸楚,怎么苦怎么累,抑或是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什么样的突发状况,我们每个人都不抱怨、不畏缩、不着急、不惊慌,为完成每日每个小区全员核酸检测任务而为之坚持和付出。
夜色阑珊,回到家中,依旧是站在阳台上向外望去,目及滨河社区,虽然仍在重点防范,但听到周边熟悉的生活气息和车水马龙已扑面而来,我心中愈加乐观和坚定。坚持就是胜利!社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坚持,当地居民在坚持,民警和医护人员在坚持,社会各界在坚持,我自己更要坚持!我相信,这熟悉的、回归正常的生活场景很快就要来到滨河社区了。
为了最后决定性的胜利时刻,加油、加油、加油!
PART.04
有需要,一定到
每天拖行李箱来服务的李月园
如果可以,我想做一朵自由的花,在最困难、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因为疫情,一向以速度和效率著称的深圳,却按下了“暂停键”,用整座城市的“慢”来抵挡奥密克戎传播的快。
3月15日,全市居家办公的第二天早上,单位工作群里发出需要支援南园街道抗疫的通知,我第一时间报名。没别的想法,我是一名党员,一线有需要,我就该去。
我曾想过,有许多种方式可以让一个人的命运与深圳这一座城市紧紧相连。在当下,我选择去最需要人的社区一线,参与抗疫。
原本到3月27日才结束的抗疫志愿服务,因为我所住的小区被划为管控区,不能再继续。心里满是不舍、遗憾和抱歉,不舍每天一起干活的社区工作人员、医生和志愿者们,遗憾我不能坚持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抱歉还得麻烦单位抽调其他同事来顶岗。
回顾一周的抗疫支援工作,我有几点感悟。
第一以不变应万变,拖着行李箱去支援。疫情的不确定性,让我担心发生突然被封控而就地隔离的事情。想着不要给支援的社区带来麻烦,我便做好就地隔离14天的心理准备,每天拖着行李箱去我支援的社区,晚上又拖着行李箱回到住处。疫情之下,我与驮着被子送餐的外卖小哥有着隔空的共鸣。
第二最辛苦的是社区一线工作人员。他们不仅工作量大,从早到晚不停干,还要不断跟居民解释沟通,协调各种突发问题,而且这种高压抗疫的状态持续已久,实属不易。所以,每一位居民积极配合,戴好口罩,排好队,准备好证件和核酸码,有秩序进行核酸采集,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和安慰。
第三同事互助和领导关心是我坚强的后盾。深圳博物馆支援南园街道抗疫服务队是临时组建的,但我们向心力十足,不分部门、不分职位,只为齐心协力做好抗疫工作。翠姐作为召集人,不但要做一线服务,还要关心我们每一个人的需求和困难。我午餐后一般可以眯十来分钟再继续,翠姐却在不停处理沟通协调工作。在我身体最不舒服的那天,刚好吃到局领导慰问带来的橙子,很甜,甜到了心里。于是,又满血复活。
我非常幸运,入职还不到一年,就与同事们一起代表深圳博物馆、代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参与本次南园街道抗疫支援服务。
记得在藏品登记工作中,接触到一位深圳边检官兵捐赠的老照片,尤其是拿着1997年7月1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从皇岗口岸出境前往香港的那一张,我哽咽了。不是因为它拍得多么好看,也不是因为那画面我从未见过,而是因为我手中的这件物品,有着捐赠人的生命与历史的联系,是鲜活的、直接的、人的经验和体悟。这种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对历史的记录,是个人生命与国家命运的交织,也是我心灵最深处的触动和向往。
去年前往深圳市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征集抗疫物证时,接触到深圳市农贸市场和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他们用快、准、狠的干劲和高效,以“仓生”护苍生。我十分钦佩,也曾想象着自己可否如他们一样,奔赴抗疫一线为守护我们的城市尽一份力。
如今,我自己也有了这种生命的体验。我们每一个深圳人决心和努力,都让这座城市充满无穷的力量。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齐心协力、倾己所能,必将战胜疫情、取得胜利。
感谢组织选择了我!有需要,一定到。
PART.05
抗疫工作中始终保持微笑的90后
虽然您看不到但我依然向您微笑的李佳哲(前排右)
我收到征集志愿者的通知后,简单和家人沟通了一下就赶紧收拾行李了。因为住在南山,到福田南园街道也有距离,索性就借住在了福田的朋友家里,每天早起踩着单车去社区报道。
前几天天气很热,穿上防护服没几分钟就闷出了一身汗,眼镜片上都是雾气。累的时候,腰疼腿软直冒冷汗,腹泻胃疼也开始发作,这些情况其实吃一点药咬咬牙就挺过去了,但最累的可能不是身体,是心理。抗疫工作需要我们始终保持着微笑和良好的态度去和居民沟通,但依然会有很多不理解的声音,会有委屈和心酸,真的很难。有时候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自己被凶了也只能躲起来哭一下然后保持微笑,继续干。
有时候会想,自己为什么要来做这件事情?不只是响应号召这么简单,更多的是想守护自己从小到大所生活的这座城市,更多的是将心比心,是善良和爱。
我还清楚地记得90多岁的老奶奶眼角泛着泪光颤巍巍地对我说:“孩子辛苦了,我老人家可以自己下来测核酸,不需要专人上门,你们真的太辛苦了。谢谢!”
我更清楚地记着,那个霸气的小哥,冲我喊道:“别累着自己,该休息的时候赶紧去休息,吃饱喝足休息够了再回来接着干!”
还有很多很多的孩子冲我甜甜地笑:“姐姐加油!”有的小孩,捧着水果送给我们:“姐姐你们辛苦了!”
更有暖心的阿姨心疼地对我说:“风这么大要多穿点!”
甚至还有件囧事——有天下班回到家却发现,由于我长时间不在家,社区志愿者联系不上我,就把门封了。我没注意,一开门,把封条连着对联都扯了下来。
其实防疫工作非常单调、琐碎
就是不断重复简单的工作
很难有高光时刻
除了工作时间长、有病毒暴露风险
会面临各种突发状况
还有各种委屈和压力
需要身心极其强大
支援抗疫服务的姜琳某天服务完,要返回龙岗区的家中,小区不给回,理由是福田是重灾区,去做防疫志愿者,会给小区带来风险。多次交涉未果,只好托家人把行李打包送到小区门口,她前往福田的住所过夜。第二天她嗓子哑了,无法说话,只能在家里休息一天。还没好利索,隔一天又来服务了。
查验健康码的姜琳(左)
李月园担心回不了家,每天拖着行李箱进进出出,说哪天回不了家就睡车上。
张凤远、陈钊、李月园在结束第一批支援后,又报名继续第二批支援,再干一周(后来李月园因小区被管控,才被迫中断,居家隔离)。
杨程、陈坤、岳婧津在第一批支援撤离后,又报名了福田区另一批志愿者招募。
扫粤核酸码的陈坤(右)
深夜0点下班合影,左起:杨程、陈坤、张凤远
李佳哲某天拉肚子,吃了点药继续上岗。王彤不慎把手指割破了,找不到创可贴,只能让血流在手套里。
陈钊是第一批唯一的男孩子,身材高大魁梧,干活利索,为人腼腆。第一批支援结束,他又报名了第二批支援,李月园才偷偷跟带队的组长说:“翠姐,我感觉陈钊没吃饱,盒饭分量对他太少了,不够吃,我看到他吃完饭还吃零食。”队长吴翠明私下跟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对方说可以多订一份盒饭。陈钊得知后,脸都红了。吴翠明有点哭笑不得,说这孩子,敢情已经饿了6天了,还不好意思说,打算继续饿7天啊?
......
多么可爱、朴实
勇敢的志愿者啊!
3月21日
深圳博物馆第二批志愿者11人
上岗服务
左起:何雨桐、王洹涛、陈孝全、吴翠明
左起:张凤远、刘磊、黄萌、谭冰晶、某广西来深支援的志愿者
在扫码登记的秦燕(右)
在扫码登记的袁涛(右)
向所有
为抗疫工作负重前行的人们
致敬!
▇ 往期推荐 ▇
◆大明·宫瓷丨奇奇怪怪、可可爱爱,这些瓷器上的图案有点意思!
◆天使白、守护蓝、志愿红......深博讲解员为战疫添一抹暖色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
喜马拉雅
微博
深圳博物馆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讲解服务】
获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