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映丨你是不是也想问:铜镜出现之前古人怎么照影?铜镜能照清楚吗?




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古人观看铜镜

是在认识镜中的自己

今人观赏铜镜

更多是在认识铜镜的纹饰

欣赏其美

解读其蕴含的历史内涵



那么

是否有人想过

如果只是为了看清自己的身影

古人为何要花费精力

以精美的图像和铭文

装饰铜镜的背面?

又或者说

于古人而言

铜镜及其图像和铭文

还有怎样的作用呢?

本次展览

以汉代铜镜为切入点

尝试回答这一问题



蟠螭纹铜鉴

春秋

高36厘米,直径73厘米


在镜子出现之前,古人以静止的水来照影。至少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使用器皿盛水以映容,铜鉴就是这样的器皿。


甲骨文、金文的“监”字,像一个人向下俯看一个器皿,有自监其容之意,其本意应为照视。当人们用青铜铸造出这种照影用的容器时,在“监”字上加个“金”旁,写作“鑑”或“鉴”,表示它是由金属制作的。








“皎光”“宜佳人”铭双圈铭文镜

西汉 


直径18厘米,厚0.6厘米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昭察衣服观容貌


内圈铭文:清詪铜华以为镜,昭察衣服观容貌,清光乎宜佳人。


外圈铭文:如皎光而耀美,挟佳都而无间,慷驩察而性宁,志存神而不迁,得并观而不弃,精昭折而伴君。


此镜铭文中“清詪铜华以为镜,昭察衣服观容貌”之句,明确指出了铜镜的使用功能,即正衣冠、观容貌。







那么

古时的人们是通过何种方式

使铜镜可以映射自己的衣冠与容貌呢?



观察水中的人影

是人们认识自己的最初方式

盛满水的器皿

成为了最早的照容用具

当人们发现经过打磨抛光的金属

也可以映射出人影时

一种使用与携带却更加方便的新器具

逐渐替代了盛水的器皿

这,便是铜镜

只是

铜镜的制作

远比用器皿盛水复杂得多



“汉有善铜”四神博局纹铜镜

直径14厘米,厚0.5厘米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汉有善铜出丹阳,和已(以)银锡清且明,左。


汉代的丹阳郡,是当时有名的产铜区,是《汉书》中唯一记载设立专职管理铜业的机构——“铜官”的地区。


早在石器时代,远古居民就已经学会辨别和加工岩石、开凿与构筑水井,这为后来找选矿床、开采矿石创造了重要条件。


商周时期,人们已经能有效解决探矿、开采、井巷结构、支护、掘进、运送、提升、排水、通风、照明、选矿、粉碎等一系列复杂的采矿技术问题。


至战国汉代,采掘作业已全部使用铁制工具,采掘效率大为提高。






“桼言之始”七乳神兽纹铜镜

东汉 


直径16厘米,厚0.6厘米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炼冶同易去其宰


铭文:来(桼)言之始自有纪,炼冶同(铜)易(锡)去其宰(滓),辟阴不祥宜古市,长保二亲利孙子。


镜铭“炼冶铜锡去其宰”中的“宰”,通“滓”,即渣滓,意在说明开采出来后的铜矿石需要入炉冶炼,去除其他杂质。


得益于新石器时代烧制陶器的技术积累,商周时期已经能冶炼出含铜量在93%以上的粗铜,炉渣中的含铜量一般都小于0.7%;至汉代,人们已经使用了木结构皮橐(tuó)鼓风器,进一步提高了冶炼效率。


春秋时期的炉渣

安徽南陵古铜矿遗址出土


图引自《古代青铜铸造术》56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统德序道”西王母东王公纹铜镜

东汉

直径20厘米,厚1厘米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幽湅三商


铭文:吾作明竟(镜),幽湅三商,配像万疆,统德序道,敬奉贤,天下宗□,服者公卿,曾(增)年益寿,富贵番昌,其师命长兮。


镜铭“幽湅三商”,有学者认为“商”即“金”,三商即指代铜、锡、铅三种金属。该观点虽有可商榷之处,但汉镜中“和以银锡清且明”“炼冶铜锡去其滓”等铭文,说明了铜镜是铜、锡、铅的合金。


锡的加入,会使合金的硬度增加、韧性降低,颜色则由红变黄,当锡大于20%时颜色转白。据检测,战国至唐代的铜镜都是含锡在20%以上的高锡青铜,因此这些铜镜的颜色偏白,有更好的照容效果。


铅的加入,则会大大降低熔点,提高铸造流动性。







“铜华”单圈铭文铜镜

西汉 


直径18.7厘米,厚0.7厘米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以之为镜宜文章


铭文:涷(炼)治(冶)铜华清而明,以之为镜宜文章,延年益寿辟不羊(祥),与天毋(无)亟(极)如日光,千秋万岁长命兮。


汉镜中常见“以之为镜宜文章”“巧工刻之成文章”的铭文,此处的“文章”应是有纹样的表面之意,即铜镜背面的纹饰;“刻”字则表明了铜镜纹饰的制作方式。


铜镜纹饰的制作,是先在泥质的范(或阴模)上刻出凹下去的阴纹,然后向范的型腔内浇注铜液,铜液凝固后就会在铜镜表面留下凸起的阳纹。






花叶纹铜镜

西汉

直径19厘米,厚0.1厘米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本件展品中的起稿线


这件铜镜表面有一周细浅凸弦纹,且与下垂的叶纹相切。这类凸弦纹为标准的圆形,应为纹饰制作痕迹,即用于确定纹饰布局的起稿线。


多数草叶纹镜不见这类起稿线,或者只留有断断续续的起稿线,这是因为铜镜铸成后需打磨,这些起稿线多被打磨干净。


陶范上相切于下垂叶纹的起稿线

山东临淄出土西汉草叶纹镜范


图引自《山东省临淄齐国故城汉代镜范的考古学研究》图版六5(科学出版社2007年)






神兽博局纹铜镜

汉 


直径18.8厘米,厚0.7厘米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汉代博局纹镜的制作设计


图引自《范铸青铜》图76(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6年)


汉代铜镜纹饰的制作,已经是使用圆规、矩尺划分纹饰布局,体现了机械制图的思想。







“尚方御竟”神兽博局纹铜镜

直径13.9厘米,厚0.4厘米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尚方御镜真大好


铭文:尚方御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寿如金石□□保兮。


镜铭中的“尚方”,据《后汉书》记载是汉代“掌上手工作御刀剑诸好器物”的机构。此处镜铭表明该镜为尚方制作,其他汉镜中还有王氏、张氏、杜氏、邹氏、肖氏等著作者。








铜镜背面如此繁复美丽

大家是不是好奇使用效果如何?

深博君在吉金春秋展览里面

给大家带来了铜镜的正面展示

请看下图效果

是不是很高清?



你也是为古人操心的小可爱吗?

举手让我看看~




展览时间:2022年9月30日-12月24日

展览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第5、6号展厅

定点讲解时间:16:30





*本期封面



▇ 往期推荐 ▇


传承之道丨这部佛经有多神奇?曾帮助高丽王朝退敌?

金木交辉丨秋高气爽!赴一场金色之约......

家在深圳丨6个故事,带你认识一下我和我的家人们

最新招聘丨4个岗位,职等你来!

环球自然日丨@参赛选手们,快来领奖啦!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

喜马拉雅

听见深博

微博

深圳博物馆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讲解服务】

获取相关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