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雅集丨这些大师太牛了,立马转发给学书法的弟弟
承上启下 碑帖并举
明清法书之继兴
明代是继宋元之后帖学书法的大发展时期。明中期以来,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苏州地区,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为核心的“吴门书派”树立了当时文人书风的新潮。明后期为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受阳明心学、禅宗复兴以及文艺解放思潮的影响,名家辈出,更有董其昌书法博学诸家,集帖学之大成,平淡天真,古朴自然,从古人成法中脱化出来而创出自己的风格,对后世书法影响至深。
清代帖学余絮尚盛,尤以董字风靡一时,朝野仿效甚众。乾隆年间盛推赵孟頫书风,与此同时,北方的翁方纲、刘墉和南方的梁同书、王文治等,泛宗诸家,涉足唐碑,一时称誉书坛。清中期以后,经过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陆续倡导,碑学渐兴,从而开拓了书法艺术的新领域,扬碑抑帖的思想由此兴起。
展 品
董其昌 行书临颜真卿
《争座位帖》《送刘太冲序》卷
(局部)
纸本 墨书
明(1368~1644年)
纵25厘米 横214厘米
商承祚家属捐赠
向上滑动阅览
释文:
《颜平原争坐位帖》:盖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是之谓不朽,抑又闻之,端揆者,百寮之师长。诸侯王者,人臣之极地。今仆射挺不朽之功业,当人臣之极地。岂不以才为世出,功冠一时,故得身画凌烟之阁,名垂太室之廷,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守贵也,可不儆惧乎。书曰:尔唯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尔唯弗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以齐桓公之盛业,片言勤王,则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葵丘之会,微有振矜而叛者九国。故曰: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言晚节末路之难也。
《送刘太冲序》:昔余作郡平原而蚤与从事,掌铨吏部,第甲乙而超升等夷。迩来蹉跎,犹屑卑位,故冲之斯行,若重有待矣。江魄往断,秦淮顶潮,冲之斯行,正及春水。
鲁公立朝大节千古不磨,故书法一如其人。此二帖尤公书之煊赫者,故时时背临以志吾好。其昌。
钤印:玄赏斋(朱文)、董其昌(朱文)、宗伯学士(白文)。
鉴藏印:阮氏琅嬛仙馆收藏印(白文)、安岳邹兰生祕藏(白文)、曾在契斋信(朱文)。
董其昌(1555~1636年),字思白,号玄宰,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晚明最富盛名的书画家、书画理论家和鉴藏家。书法遍师诸家,秀劲清润,意趣上崇尚平淡天真,著有《画禅室随笔》等。其书画与著作对明末以后书坛影响巨大。
这幅作品属于背临颜真卿书法名帖,体势偏身侧笔,布局闲适舒朗,整体显得率性自如。是董其昌晚年代表作之一,并且曾经清代嘉道年间文坛盟主、两广总督阮元收藏。
刘正宗 行书诗卷
(局部)
纸本 墨书
明(1368~1644 年)
纵 20.9 厘米 横 180.4 厘米
商承祚教授家属捐赠
向上滑动阅览
释文:
《斋宿直庐》
影静一灯明,风声杂漏声。
萧闲因地迥,迂拙讬时清。
入梦闻咨儆,曌心剩屏营。
依天真尺五,敢负荐馨情。
《瀛台晓色》
旭日晓烟铺,新晴景更殊。
微茫分殿阁,杳霭对江湖。
争绿菰蒲出,群鸣鹳鹜呼。
溪山原有兴,谁信在皇都。
《斋宿天坛羽士精舍》
远寻幽径入,几榻勤清吟。
自是尘中客,偏怜物外心。
庭空春草长,坛古暮云深。
无补忧勤理,独伤髩雪侵。
《钦遣内供奉就直庐写像纪恩》
供奉螭头笔,来描迟暮颜。
毫端双鬓雪,梦里五湖山。
久负移文愧,仍销伴食闲。
难酬仁主意,敢向鹿门还。
《西苑柳絮》
夏初堤柳重,舞絮浑天工。
轻点琼阶草,争随禁苑风。
度溪声转寒,映月影遂空。
岁岁章台路,飘扬此日同。
《署中偶兴》
翻怜尸素意,署尾有余闲。
短屐晴川上,孤节夕照间。
时艰凭庙略,客久行衰颜。
不尽裴回兴,吟成手自删。
《西清晚眺》
入夏波澄练,依台树作帷。
晴云明密藻,去棹荡斜晖。
阙近嚣尘远,风和昼漏微。
坐来真不厌,白鸟傍人飞。
《晚直》
溪亭深翠霭,清气袭衣裳。
坐与闲云寂,心随胜地凉。
旌幢传远籁,荷芰动微香。
弥觉西山近,峰峰带夕阳。
《雨中下直》
退食褰裳出凤城,庄逵几处榖文平。
随车自得埃蓙静,入夜兼令枕簟清。
乍沛恩膏山盩汾,全苏枯槁照生成。
更怜新绿庭中色,沾洒凭添玉树声。
作佀掌雷词坛印可。逋史正宗具草。
钤印:刘正宗印(白文)、大学士章(朱文)、逋斋(朱文)。
刘正宗(1594~1661年),字可宗,号宪石,山东安丘人。明末清初著名政治人物,世称“刘阁老”。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清后任礼部尚书等职。工诗文,擅书法,精鉴赏,清初内府书画多经其鉴定。著有《逋斋诗集》《御墨楼诗选》等。
刘氏身处明末清初之际,书风与晚明倪元璐、黄道周、王铎、傅山等诸家书风一脉相传,其体方圆兼济,风格峻峭挺拔。
今释 行书
《赠别石友道兄之三衢群丞序》卷
(局部)
绢本 墨书
清(1644~1911年)
纵23.7厘米 横248.6厘米
商承祚家属捐赠
向上滑动阅览
引首:石舵文字。甲辰夏日容庚。
钤印:容庚七十岁后印(白文)。
释文:
《赠别石友道兄之三衢郡丞序》:沈子石受左官醝司六年,量移三衢郡丞。沈子尝以部郎出任太守,历参藩矣。为津□所齮龁左官,其得醝司,非为沈子迴翔地,盖以困沈子也。司故有積逋八十余万金,足以困沈子而有余。沈子至官,得其窥絮,谋诸抚军,请蠲,再四争,卒得奏可,乃已。于是沈子无复困,即后之官醝司者,若乘安车而趋坦途。譬之于穽也,有推者,有受推者,有不受推者,有推而不能出者,有人焉推而内诸穽中,俄而踊而出,呼诸有力者举土而平之,使其地无复有穽遗,后之人以安车而趋于坦途,此其踌躇四顾,有足乐而旁观者,亦为之称快,沈子奚以异此。沈子心灵手敏,见一人不待言而知其意,言未竟知其始末,事不待为而知其成否。间以其余,饮酒赋诗,焚香搨字,杂以诙谐,四座尽倾。以沈子之才,宜若天下事无足为者,而不意得左官,亦沈子之命也。沈子无如命何,命又无如沈子何。于八十余万積逋之内,一踊而出,推人之穽,平为坦途,沈子之量移不足快。迴视夫见困者之初心,斯足快也。虞诩为朝歌长,亲故皆吊,诩独笑曰:『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朝歌无如长,何忌诩者,无如诩,何使诩不为长。为长不得朝歌,平步而致公卿,意亦有所不屑。善舟者欲自见于洪涛,善斗者欲自见于劲敌,善医者欲自见于危症,众人束手而一人从容,奏效始有以淋漓满志。则沈子前此之太守参藩,不足快而齮龁,而得左官,左官而得醝司,尤足快也。天下之快莫大于游戏,古之至人,一切处三昧,一切时三昧,八万四千尘劳门,即八万四千三昧。区区者欲以纯一清净境界为正受,失其游戏,受困于人。于是困人之人攘臂扼腕,思以一时之得失为千古之荣辱,以九品之高卑逞两手之上下,亦可谓不知量矣。孔子曰:『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自予观之,道安有不行之日哉?孔子之道不行于八政,行于六经;不行于四民,行于三千七十子;不行于一时,行于万世。犹有行不行之见存,在鲁之道即行于接淅,在陈之道即行于绝粮,在宋之道即行于微服。伯夷不行于周,亦不行于商,其所行者,不屑就也。柳下惠不行于三黜,亦不行于三仕,其所行者,不屑去也。微子以去为行,箕子以奴为行,比干以谏而死为行。世知行之为行,不知不行之为行也。不行皆行,道岂有废哉?道既无废,将以何者为命?命又挟何者以操吾道之重轻哉?沈子从此之郡还,其故物跻于公卿,其快心处亦未必有过于積逋八十余万之内一踊而出者也。故为人所困而遂谓道不行既已不可,奈何而归之于命,皆谓之无丈夫气可也。于是沈子行澹归送于珠川,未尝酾酒高歌,有大声发于水上,若千雷万霆,互相激绕。南海之中,飞者、走者、潜而游者,俯仰错愕,不测所由来。盖三千余年大道之气,因沈子而始一吐,乃乘风破浪,抗手而别。丹霞法喜弟今释拜手写稿。
钤印:释今释印(白文)、澹归(朱文)。
鉴藏印:锡永(朱文)、契斋暂保(朱文)。
题跋:
金堡于顺治九年下广州,参雷锋函是,受具戒,名今释,号澹归。于东莞创建芥庵,于韶关创建丹霞山别传寺,均奉函是主法席。丹霞山形如巨舟,有若梁头者,有若栀者,有若舱者,最后一石头若舟之舵,尝乐而憩其上,遂自号舵石翁。盖以身为操舵之人也,不忘故国为尚可,喜作元功垂范以称颂功德誉之正,所以促其叛。彼读《遍行堂集》者,谓其结交贵游,出入公庭,睹其集中标题,令人呕哕,宁知其降志辱身自污之苦。集中缘起有云:在家人骂我不合为因缘僧;出家人骂我不合为文字僧;因缘文字,僧中之下流也,后之阅是集者,当以予为戒。故自比于韩愈作谀墓文,既失金又得骂。其后乾隆四十年,为南韶连道寺李璜所讦发,遂兴大狱,谓金堡托迹缁流,苟延残喘,复与官员接纳,妄逞笔墨,肆其狂吠,实为覆载难容。命李璜等前往丹霞悉心查办,凡金堡所有墨刻墨迹,逐一查出,现存碑石摹拓进呈,一面椎碎抛弃,不使片纸只字复有留存,并将其支派僧众悉行逐出。金堡埋骨之塔、刊刻铭志,亦应刨毁。叶廷琯《鸥波渔话》谓『焚寺磨骸之命,寺僧死者五百余人』。则今释反清之迹可了然矣。此卷赠别石友道兄之三衢群丞序,云以沈子之才,宜若天下事无足为者而不意得左官,一若为石友抱不平,亦离间之言也。吾家旧藏有七绝大轴云:奔流度刃燄过风,霹雳身边万象空。一座南山浓翠里,白云长在紫霞峰。丹霞今释,此石友初度五首绝句之一。又藏有楷书《金刚经》册,其余所见墨迹尚多,以人民之珍重保存,非禁令所能尽毁也。一九六四年五月,锡永兄属题。容庚时年七十岁。
钤印:容庚(朱文)。
今释(1614~1680年),字性因,号澹归,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广东丹霞山别传寺寺僧,由儒入释,诗名尤著,与王夫子、屈大均、陈子龙为明末清初四大遗民词人,著有《遍行堂集》等。
本卷书法纵横开阖,行笔畅快,远追晋唐,近乎米、董之风。引首容庚甲辰岁即1964年题“石舵文字”,卷后并有长文题跋。
光鹫 草书七律诗轴
金花笺纸 墨书
清·康熙十六年(1721年)
纵135厘米 横32厘米
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拨交
向上滑动阅览
释文:
过眼秋光又一年,西风吹倒半池莲。老夫怕见青铜镜,稚子争收白玉钱。愁似坚城攻未破,诗逢大敌战谁先。相思未敢遥相忆,却恐晴阴各一天。韦涌诸子中秋见怀用韵答赋。八十四老人鹫草。
钤印:光鹫(朱文)、迹删(朱文)。
鉴藏印:梁荔臣藏(朱文)、□韬(朱文)、梁□□印(朱文)。
光鹫(1637~1722年),又名成鹫,号东樵,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僧人,工诗文,擅书画,尤擅草书。与屈大均、梁佩兰等相唱和,著有《咸陟堂集》。
此幅草书诗轴内容为中秋感赋七言律诗一首,当时光鹫已八十四岁。书法厚重古劲,气韵生动,通篇老笔纷披,纵横交错,狂放纵逸,颇有晚明遗风。
梁同书 行书四行轴
纸本 墨书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纵126.5厘米 横50.5厘米
商承祚家属捐赠
向上滑动阅览
释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景林学长兄属,时乙未至前三日,山舟梁同书。
钤印:梁同书印(白文)、山舟(白文)。
鉴藏印:海珊心赏真迹钤记(朱文)。
梁同书(1723~1815年),字元颖,号山舟,晚号不翁、新吾长翁,浙江杭州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精通帖学,行楷兼善,著有《频罗庵书画跋》等。
此作书南朝文学家陶弘景书信《答谢中书书》,书学米芾,行笔娴熟流畅,行笔富有变化,是其中年书法米芾之作。
王文治 临《快雪时晴帖》轴
纸本 墨书
清(1644~1911年)
纵128厘米 横37.5厘米
商承祚家属捐赠
向上滑动阅览
释文: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山阴张侯。东晋至今近千年,书迹传流至今者,绝不可得。快雪时晴帖,晋王羲之书,历代宝藏者也。文治临。
钤印:柿叶山房(朱文)、文章太守(朱文)。
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曾任临安知府,书法与翁方纲、刘墉、梁同书齐名,合称“清四家”。著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等。
此作为王文治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相比于原作,行笔刚劲有力,虽失其厚,却多飞动之感。
包世臣 行书八言联
纸本 墨书
清(1616~1911年)
纵171.5厘米 横30厘米
商承祚家属捐赠
向上滑动阅览
释文:
春晖秋明海澄岳静,准平绳直规圆矩方。宝叔先生雅鉴,安吴包世臣。
钤印:包世臣印(白文)、慎伯(朱文)。
包世臣(1775~1855年),字慎伯,号诚伯、慎斋,安徽泾县人。清嘉道著名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倡导经世之学,师从碑学巨擘邓石如。
包世臣发扬金石碑版之学,著有《艺舟双楫》,推崇北碑,认为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对清中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巨大。
宋湘 行书《帝京赋》草稿卷
(局部)
纸本 墨书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
纵26厘米 横188厘米
商承祚家属捐赠
向上滑动阅览
释文:
嘉庆十七年二月六日大考翰詹,编修宋湘草稿。
宋湘(1757~1826年),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广东著名诗人,“岭南第一才子”。工书法,行草法李北海。著有《红杏山房集》等。
此幅作品题为《帝京赋》(以“春色满皇州”为韵于录),原为册页,经后人改装为手卷。其行书落笔挥毫洒翰,有痛快沉着、豪迈苍茫之气。
吴荣光 行书七言联
洒金纸 墨书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纵136.8厘米 横31.5厘米
商承祚家属捐赠
向上滑动阅览
释文:
湘兰沅芷有清意,周鼎商彝皆古香。荻舟属。丙申吴荣光。
钤印:御赐观象砚斋(白文)、吴荣光印(白文)、荷屋(朱文)。
吴荣光(1773~1843年),字伯荣,一字殿垣,号荷屋、可庵,晚号石云山人,别署拜经老人,广东南海人。宦海沉浮四十余年,官至湖广巡抚兼湖广总督,师从阮元,嗜藏书,晚年罢官筑“赐书楼”。长于金石、书画鉴藏。
何绍基 行书九言联
纸本 墨书
清(1644~1911年)
纵135厘米 横30.5厘米
商承祚家属捐赠
向上滑动阅览
释文:
破半日功夫清书检画,同两三知己道古论文。集《坐位帖》字易,欲仿其书则难,雨舲先生以为然否?绍基。
钤印:何绍基印(朱文)、子贞(白文)。
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湖南道州人。清代著名学者与书法家,博涉群书,尤精小学,钻研金石碑帖,推崇碑学,行草苍劲古朴,被誉为“开光、宣以来书派”的碑学书法宗主,著有《东洲草堂诗钞》。
“雨舲先生”即清中晚期著名鉴藏家、书法家与金石学家崇恩。这幅行书笔法自然洒脱,无拘无束,秀逸天成,体现了何绍基书法“如天花乱坠,不可捉摹”的艺术高度。
陈介祺 篆书七言联
纸本 墨书
清·光绪四年(1878年)
纵89厘米 横26厘米
商承祚家属捐赠
向上滑动阅览
释文:
静乐可忘轩冕贵,清游端胜绮罗尘。簠斋六十六岁作。
钤印:海滨病史(白文)、簠斋(白文)。
陈介祺(1813~1884年),字寿卿,号簠斋,晚号海滨病史,山东潍县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晚清著名金石学家,古器物鉴藏家,所藏钟彝金石为近代之冠。著有《十钟山房印举》《簠斋古金录》等数种。
陈介祺金石庋藏极富,潜心专研,尤以篆隶笔法参金文结体写楷书著称。此联为陈介祺晚年作品,取法金石彝器,古朴端庄,典雅厚重。
吴大澂 篆书七言联
纸本 墨书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
纵148厘米 横36厘米
商承祚家属捐赠
向上滑动阅览
释文:
博涉史书由强识,广求文献亦多能。晋卿仁兄同年大人察书。吴大澂。
钤印:吴大澂印(白文)、愙斋(白文)。
吴大澂(1835~1902年),字止敬、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吴县人,官至湖南巡抚。清末著名金石学家,富收藏,精鉴赏,擅考据。吴大澂书法取篆籀笔意,风格独特,尤工篆书。著有《说文古籀补》《古玉图考》等。
黄士陵 篆书七言联
纸本 墨书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
纵144厘米 横32厘米
商承祚家属捐赠
向上滑动阅览
释文:
呼酒捻花谈旧事,冠岩带壑无俗情。仲嘉仁兄大人正谬。辛卯夏六月弟黄士陵。
钤印:士陵长年(白文)、穆父学篆(白文)。
黄士陵(1849~1908年),字牧甫,号倦叟,安徽黟县人。工篆刻,兼精绘事,摹绘鼎器为艺林所重。篆刻取法秦玺汉印,取材钟鼎、碑版等金石文字,运刀挺拔,开创“黟山派”。在印坛与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合称“晚清四大家”。
这幅篆书对联集宋人杨万里《和彭仲庄<对牡丹止酒>》与叶适《送陈寿老》诗句,笔力稳健,精神内敛,又融钟鼎彝器特点,面貌古雅朴茂有金石味。
【展览时间】
2023年9月22日至10月22日
【展览地点】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同心路)
1、2、4号展厅
【定点讲解时间】
14:30
▇ 往期推荐 ▇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
喜马拉雅
听见深博
微博
深圳博物馆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
获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