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湾区丨从前,____;现在,____。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
“硬联通”日趋完善
港澳青年“双城”来往更加方便快捷
深圳在居住、就医、社保、教育等方面
出台系列便利措施
更让港澳同胞同享市民待遇
港澳青年纷纷扎根深圳
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
共创祖国美好未来
上午在深圳开会,然后去东莞工厂,下午到广州见客户,晚上回到香港参加晚宴。我现在一天可以跑3至4个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便捷的交通,让我在大湾区中不同城市间穿梭,工作和生活十分方便。
——马楚力 力嘉国际集团副总经理
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道通路通,自己的思乡情绪并不浓。就像自己作为澳门人不会特别想去大三巴牌坊一样,作为生活在深圳的澳门人也不会特别想念澳门,因为太近了,什么时候要回去都可以。
——陈蔚风 深圳大学讲师
1981年以前的罗湖桥,平均每天过境旅客仅50余人次。深港双方海关、证件查验不断简化手续,排队过关时间从以前几个小时,缩短到几分钟,“回乡卡”自助通关8秒,直至现在的“指模通关”5秒钟。
——谢运明 原罗湖边检站边检民警
三城融合,交通先行
深港澳之间便利的跨境通关
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
让港澳青年在深圳的双城跨境生活
更加方便快捷
往来三地
时空无距
陈蔚风参与录制的2021年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师音乐作品合集(陈蔚风 提供)
《碧海通途》 2022年 吴晓平
《港澳相依——紫荆花开》 2022年 胡朗云
口岸变化
“口岸越来越先进,过河也越来越方便。”这是近年来深港澳同胞的共同感受。如今,深圳口岸有序布局,深港澳通关“全天候”无缝对接,就像邻居串门一样方便,这都为港澳青年往来深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反映出深港澳交流对接的强烈意愿。
改革开放前深圳仅有的两个陆路口岸之一——罗湖口岸(深圳商报 提供)
如今,深圳已拥有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6个。图为2020年8月,莲塘口岸开通启用。(深圳商报 提供)
1950年1月,拱北关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拱北海关”。直至1980年代,它仍是澳门通往内地的唯一陆路通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拱北海关 提供)
蛇口口岸和深圳空港(机场)口岸是深圳与澳门相通的两个口岸。(深圳机场航空城发展有限公司码头客运中心 提供)
通关查验场景对比
通关查验不断优化,出入境效率更加便捷。
20世纪50年代的罗湖桥,边检官兵在罗湖桥头检查旅客行李。(深圳博物馆 收藏)
20世纪80年代,出境旅客在罗湖桥上排队等待查验通关。(深圳博物馆 收藏)
20世纪50年代的珠海拱北海关检查站,人们正在排队等待查验通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拱北海关 提供)
20世纪80年代,拱北海关把验放旅客的时间从每人20分钟缩短至7分钟。(中华人民共和国拱北海关 提供)
深圳和珠海边检实行集约化、电子化和智能化通关,使出入境效率不断加快。图为2019年的罗湖口岸。(深圳商报 提供)
港澳同胞回内地的证件变迁
港澳同胞在罗湖口岸申领“港澳同胞回乡介绍书”(深圳博物馆 收藏)
1956年起,港澳同胞返回内地探亲访友,需要凭港澳当局签发的身份证件在入境时向边防检查站申领一次有效的入出境证件《港澳同胞回乡介绍书》。1979年起,广东省公安厅将其改为三年内多次使用有效的《港澳同胞回乡证》。2005年起,港澳居民可以通过自助查验系统快速入境,有效期延长至5年或10年。图为1982年的港澳同胞回乡证。
20世纪70年代罗湖口岸明信片(深圳博物馆 收藏)
口岸交通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入境深圳后交通设施较落后,出行主要依靠单车、公交车和火车。入境客流量大的时候,深圳火车站运输行李的专用通道常常被旅客占用。(深圳博物馆 收藏)
20世纪80年代末的罗湖口岸可见出租车、大巴和私家车(深圳博物馆 收藏)
20世纪50年代拱北海关的关闸门,入境珠海后是黄土路,通往深圳的交通也还非常不便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拱北海关 提供)
20世纪70年代拱北口岸车水马龙(中华人民共和国拱北海关 提供)
今日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
2016年11月,蛇口邮轮母港正式开港。2018年4月,蛇口邮轮母港试行港澳不间断通关。(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提供)
2018年9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开通运营,深圳与香港两地高铁实现互联互通。(史家民 提供)
2019年6月,中国粤港跨境直升机航线首航,深圳与港澳的交通形成陆、海、空网络。(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提供)
2019年12月,深圳通“一码通深港”出行服务正式上线,深港实现了城市之间、市内组团和深入社区的交通联运。(杨浩瀚 提供)
粤港跨境直升机模型(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提供)
随着越来越多的港澳“街坊”
在深圳安家
深圳不断推进与香港、澳门的
民生融通
赋能高品质生活,建设共同家园
把家安在前海,子女入学、申请学校已得到妥善安排。这些便利政策,是一颗最好的“定心丸”,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现在就是扎根下去,专注发展好事业。
——余广滔 库基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
虽然不在香港,但在这里读书,我觉得我们跟香港的距离变近了。无论是我们两地的距离,还是两地同学的关系,也都没有那么远了。
——江飞燕 深圳罗湖港人子弟学校港籍学生
我在罗湖渔邨社区生活了11年,中意这里的港味。1公里之内,有7家茶餐厅,在这里,我能找到最熟悉的香港口味;1.3公里之外的罗湖口岸,与我在30多年前便结下缘分……
——王纪明 渔邨社区港逸志愿服务队队长
2016年刚来深圳的时候,去医院看病,预约、挂号、缴费经常要跑人工窗口,看到其他人不用排队,只用手机扫二维码就能便捷支付,很是羡慕。现在深圳灵活就业、生活的港澳人士也可以加入深圳社保,我在这座城市中感到多重保障的安全感。
——程荣 香港商人
2022年前海放宽条件后,只有香港副学士学位的我,也获得了人才房申请资格。顺利申请到人才房,意味着我在前海创业获得认可,比申请人才房这件事更重要。
——陈润富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副总经理
在深圳有很多香港没有的网络应用,非常方便,出行打车或者坐地铁都可以用软件,还可以用买菜软件提前买食材送到家,节省时间。另外,深圳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公园尤其多,公园里有很多供孩子玩乐的游乐设施和面积足够大的绿地。
——邓卓越 港籍设计师
港澳青年在深圳工作生活的
后顾之忧不断被化解
享有的“市民待遇”越来越完善
生活配套服务日渐丰富
公共服务便利化也不断提升
港澳新街坊
深圳一家人
《圆梦大湾》 2022年 刘亚敏
港人子弟学校“两文三语”“多元课程体系” “升中双轨制”“多元化师资”等特色让学校“港味”十足,为港澳籍家庭提供多元化的义务教育服务。图为内地第一所获得香港教育局官方派位的学校——深圳罗湖港人子弟学校外籍老师在上课。(深圳市罗湖港人子弟学校 提供)
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是国内第一所由香港教育机构直接实施教学管理的深港教育融合示范性学校。这是该校港籍学生用深港澳三城元素创作的玻璃彩灯。(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欧阳宛儿 提供)
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港澳子弟班的课本教材与教学辅导类图书(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 提供)
除了入读港人子弟学校外,港澳籍学生可以就读民办学校的“港澳子弟班”,也可以申请入读公立学校。深圳中学是深圳市首个在高中阶段设置港澳子弟班的公立学校,图为该校第一届港澳子弟班学生参加运动会。(深圳中学 提供)
港澳籍学生积极参与深圳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志愿老师为他们提供假期作业辅导、体育锻炼、艺术学习及心理辅导等服务。图为港澳籍学生参加“我向大师学绘画——童筑大湾区”活动。(关山月美术馆 提供)
深港澳职业教育不断加强合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内地第一家对港澳台单独招生的职业院校,与香港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图为该校毕业典礼。(深圳博物馆 收藏)
2022年11月,罗湖跨境学童服务中心升级为深港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全国首家为跨境家庭、学童提供法律咨询、亲子教育、少儿培训等服务的公益机构。图为该中心设置的跨境考场。(罗湖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提供)
2021年5月,首个深港跨境学童合唱团成立。这是他们的表演服。(罗湖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提供)
跨境学童身份证明牌、2014年—2017年跨境新力量计划《有礼人人赞礼仪游戏册》、2017年《My Day My Life 赛马会跨境学童创和谐计划》宣传册、2018年《跨境学童交通安排须知》(罗湖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提供)
2020年《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学校学生手册》、2020年《祖国在我心中——深圳市罗湖区跨境学童爱国爱港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宣传册(罗湖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提供)
深圳成立的全国首个“跨境妈妈”妇联组织,让这些妈妈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角色,促进深港青少年和家庭交流、交融。图为该妇联组织举办的“容融乐园·桑葚丰收节”活动现场。(罗湖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提供)
2022年11月,港澳婚姻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提供便捷的深港澳婚姻登记服务。这是《深港双城生活罗湖婚姻登记服务手册》。(罗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 提供)
2022年7月,全国首家实行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家事案件集中管辖的审判中心——深圳涉外涉港澳台家事审判中心成立运行。图为该中心“和合在线调解室”。(深圳涉外涉港澳台家事审判中心 提供)
前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开设了“涉外涉港澳台/大湾区诉讼服务专窗”,为港澳居民提供立案及咨询服务,并逐步在跨域立案、跨域文书送达、委托手续面签等与珠三角九市法院实现信息共享。(何龙 提供)
社区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在港澳人士较为集中的区域,深圳打造深港澳深度交往的共同生活空间。社区服务中心为港澳居民提供政务、生活、文化交流、就业创业、爱心救助、社区治理等“一站式”的服务。
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的港人服务专窗(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 提供)
②社区工作人员帮助港籍老人办理手机业务(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 提供)
③港澳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 提供)
深圳在全省率先开展社区结对子共建,实施“湾港社区共融计划”。这是深圳与香港相关社区、社团签署的《湾港社区共融协议书》。(罗湖区南湖街道罗湖社区 提供)
《罗湖社区港籍居民政务服务明白卡》《港籍长者服务明白卡》(罗湖区南湖街道罗湖社区 提供)
《罗湖港人一本通——便利香港居民在罗湖发展服务指南》围绕就业创业、投资经营、居住生活等方面提供14条详细指引。(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 提供)
《深港双城生活内地服务手册》,收集整理了投资、就业、生活服务、政务办理等5大类22项惠港政策,提供精准政策资讯服务。(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 提供)
2018年《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发布,规定港澳居民居住证号码编码原则与内地居民身份证一致。港澳居民享有市民待遇。图为港澳居民在深申办居住证。(深圳市公安局 提供)
港澳台居民居住证领取凭证(深圳博物馆 收藏)
港澳居民在深参加社保享有 “市民待遇”,“湾区社保服务通”为港澳居民提供社保高频业务“跨境办”“5G视频联办”等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在线上渠道可以实现社保业务100%“网办”。图为社保“5G视频办”业务。(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提供)
港澳居民在深圳可以通过“深港澳办税易”项目,获得“远程办”“辅助办”“邮寄办”等互通便利的税务服务。图为“深港澳办税易”项目进驻前海e站通。(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税务局 提供)
深圳在药械联通、跨境转诊服务等健康湾区方面的创新,造福深港澳跨境患者。图为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进口的首个医疗器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的植入手术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进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提供)
符合资格、年满70周岁的香港长者可以使用医疗券支付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指定门诊的服务费用。图为香港长者跨境医疗服务专题研讨会。(深圳博物馆 收藏)
中英文版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简介》(深圳博物馆 收藏)
“港澳药械通”引进的首个医疗器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提供)
香港创业青年陈润富在首批“大湾区创业孵化计划”中孵化的作品“苦狮”。(陈润富 提供)
陈润富根据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禅语四不”系列画作,创作出“小禅虎”系列潮玩。(陈润富 提供)
港澳青年来深初期可以申请公益性、过渡性的住宿服务,也可以在港澳青年驿站得到“住宿+就业帮助+城市融入”一站式租房服务。持有居住证并符合条件的港澳人才可申请租住人才住房。图为2022年4月,全国首家港澳青年驿站在深圳启用。(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 提供)
粤港澳大湾区银行开设“跨境理财通”业务,促进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
2022年,深圳启动“数字人民币深港消费先行示范技术测试”,发挥“硬钱包”毫秒级响应、不依赖网络等优势,为港人来深“医食住行”支付便利奠定技术基础。图为无需网络即可实现支付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充电桩。(深圳广电集团《第一现场》栏目 提供)
60周岁以上和14周岁以下的港澳居民,享受与深圳市民同等的公共交通优惠。图为港澳居民在刷港澳台居民身份证件识别装置。(深圳商报 提供)
@港澳的小伙伴们
周末快来深博打卡呀~
@深博的小可爱们
悄悄告诉你们:
香港故宫博物馆有“三星堆”特展哦!
冲鸭~
【展览时间】
2023年9月5日至11月5日
【展览地点】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市民中心)中厅
*本期封面
▇ 往期推荐 ▇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
喜马拉雅
听见深博
微博
深圳博物馆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
获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