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火遗萃丨传世罕见的汝窑,是这样“炼”成的!
汝窑青瓷素以清淡含蓄的
淡天青色釉闻名于世
位列传统所说的
“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之首
汝窑供御皇室,烧造期短
工艺精良,传世罕见
那么
汝窑是如何烧制的呢?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现在常被用来形容汝瓷之美,而汝瓷之美则源于其严格的制作流程和独特的工艺配方。其一,经过制坯、素烧、施釉和入窑二次烧成等工序流程。其二,在釉的配方中加入玛瑙,使瓷器的釉面温润如玉。其三,在烧造小件器物时多采用满釉支烧,使瓷器更加完美。
张公巷窑青瓷器与宝丰清凉寺汝窑瓷器类似,但又有明显不同,在其胎、釉、器形、工艺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特殊性。其产品工艺之精与清凉寺汝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主要特点是胎薄釉细、釉层匀净、釉色亮丽、釉内气泡细密、米粒状支钉,与宝丰清凉寺汝窑产品芝麻状支钉、釉掺玛瑙、釉色沉稳玉润有截然不同之处。
◈汝窑为魁◈
南宋顾文荐的《负暄杂录》与叶寘的《垣斋笔衡》记载基本相同:“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澄
泥
为
范
汝窑瓷器在制作过程中,为使形制更为规范,无论有无纹饰,适合使用模具制作的器物,如盆、钵、盘、碟、洗、熏炉和部分碗、盏、套盒等,均采用模制工艺,模具包括内模和外模。大型器或不便使用模具的器物,如三足弦纹樽和各类瓶、壶等,以手拉坯工艺为主。
素
烧
成
型
汝窑采用的是二次烧成的技法,第一次先素烧胎体,即将修好的胎体阴干后,在施釉前进行焙烧。素烧的温度偏低,大约在700℃。素烧可以提高胎体强度,使施釉时胎体不易变形。在汝窑中心烧造区的西南部出土了众多的素烧器,达120多万件,由此可知,大量汝窑瓷器是先烧好素坯,为施釉二次烧成工序做准备。
玛
瑙
为
釉
玛瑙入釉是汝窑釉料的特有配方。北宋后期,龙形县青岭镇(现宝丰县大营镇)发现玛瑙矿藏。南宋周煇《清波杂志》中曾提到“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中心烧造区出土了原生玛瑙和已煅烧过的玛瑙,为汝瓷釉中掺入玛瑙提供了实证。
满
釉
支
烧
随着汝窑烧造工艺的成熟,为追求器物外表整体完美,绝大多数器物采用满釉支烧。常见的支烧具有两种,即垫饼支钉和垫圈支钉,二者各有所长。支钉的多少因器而异,常见的有三枚和五枚,四枚、六枚和七枚的极少。支钉细小如芝麻钉,正如明万历《遵生八笺》提到的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钉”。
二
次
烧
成
二次烧成工艺最早见于唐代三彩类釉陶制品,即高温烧胎、低温烧釉。为了提高成品率,汝窑率先将二次烧成工艺用于瓷器烧造,即低温烧胎、高温烧釉。这种新的烧造工艺被汝窑之后的高丽青瓷、南宋官窑、汝州张公巷窑和大峪东沟窑等青釉、钧釉瓷继承,并沿用至今。
碗内模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10.4厘米 外径17.6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沿面微弧,斜直腹,圜底。为敞口深腹碗内模。
汝窑青瓷龙纹钵底部残片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此器为钵底部残片,内底面上模印有龙形图案,残片上可见龙尾部分。天青釉,釉面上布满细小棕眼,从断面上看,胎呈灰白色。
套盒外模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8.1厘米 内径25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六方委角形状,由三部分对合而成,此为其中之一,胎呈土黄色。为六方委角套盒外模。
汝窑青瓷四方委角套盒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7.4厘米 口径14.6厘米 底径16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残。深盘,子母口,外腹部的四条凹棱将盘分成四等份,直壁,上下分别凸出宽沿一周,四壁中部分别模印一组菱形花卉图案,盒底着地面无釉。淡天青釉,胎呈浅灰色。模制,粘接成型。垫烧。汝窑产品中此类套盒数量极少。相似器形见于高丽青瓷,有所不同的是,高丽青瓷釉薄且透明度高,四壁内凹,且中部没有模印花卉图案做装饰。
莲口平底盘
金代(1115~1234)
高5.8厘米 口径18.2厘米 底径11.4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盘呈莲状,花口,凸唇,深弧腹,且被10条凹棱分成莲花瓣状,平底。生烧,胎体呈灰白色。模制。此种类型的盘不见于河南汝州张公巷窑的出土品中。
漏斗型匣钵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14.6厘米 口径22.6厘米 底径11.0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直壁,斜腹,小平底,外壁涂抹一层非常均匀的草拌耐火泥。胎体呈黄褐色。轮制。汝窑初期,绝大多数匣钵外壁不涂抹耐火泥,中期以后,外壁涂抹耐火泥的做法逐渐增多,及至汝窑的鼎盛阶段,90%以上的匣钵都采用外壁涂抹耐火泥的工艺,这对于密封匣钵接口和保持匣钵内的温度有一定作用。
中孔型匣钵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18.4厘米 口径25.6厘米 底径30.0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四方委角,直壁,束腰,平底,底中心有一个小圆孔,腹外壁近口处曾多次涂抹耐火泥,内外底面上涂抹一层较厚的白衣。胎体呈黄褐色。轮制。
火照插座和火照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长16.0厘米 中宽11.8厘米 厚2.0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火照插座,呈椭圆形,饼面有三排共计13个插槽,中排5个,两侧每排4个。胎体呈土红色。火照插座是汝窑独有的一种窑具,皆出现在汝窑的晚期地层和灰坑内,有椭圆形、长方形、圆形和船形4种,饼面上有插槽10~15个不等。火照插座不见于汝窑的初期阶段,也不见于张公巷窑的出土品中。一个火照插座上可插10余个火照。用于测试窑炉温度的火照和火照插座的大量出现,说明烧制御用汝瓷十分重视窑炉火候和温度的控制。
垫圈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垫圈是陶瓷器焙烧时器物与器物、器物与匣钵之间起间隔作用的窑具。一般为环形,上下平整,直径略小于或等于所承托器物的底径。
◈张公巷窑青瓷◈
依据考古发现的个别模具、素烧器和成品器细部观察分析,张公巷窑的器物成型多采用模制慢轮修整而成。模制成型又分为内模和外模两种,不便模制的主体或整体采用快轮手拉坯成型,个别的器物采用盘筑与拉坯相结合手法成型,器物造型特别复杂的分别模制、粘合而成。
内
模
内模模制慢轮成型的器物有盆、碗、盘、碟、盏托和洗等。其中的盆、碗、盘、碟类器多数整体器内施釉,器表慢轮修整而成;带圈足的器物内模慢轮修整一次成型占多数,部分圈足和附件单独手工制作或模制粘合成型。
外
模
外模与内模相反,器表施釉,器内修整成型。器形有熏炉、梅瓶、套盒和枕等。遗憾的是,这些器物皆为残碎片,不可复原。套盒腹体、盒面分别模制粘合成型。枕分面模制,然后对接粘合而成。
手
拉
坯
以手拉坯轮制为主的器物有瓶、壶、尊等。瓶类器多为手拉坯轮制成型为主。有的通体拉坯成型,也有分别主体拉坯,口、颈、圈足分别制作粘合成型。壶类器采用通体拉坯,然后挖足成型。尊主体拉坯,接足而成。
窑
具
窑具是陶瓷烧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公巷的窑具有匣钵、支垫具和火照三个部分组成。常见的匣钵有漏斗形和筒形两种,大小、深浅不一,因器而异。支垫具可分为垫饼垫烧、垫饼支烧、垫圈垫烧和垫圈支烧,皆采用高温耐火材料制成。匣钵多采用非常粗糙耐火材料制成,部分质地细腻坚实,其中腹壁涂抹一层耐火泥的占一定比例。值得注意的是,有少量匣钵下腹壁或局部施一层较薄青釉透胎,个别的内外或局部施一层较厚化妆土,这在北方地区仅见于张公巷窑。垫饼、垫圈垫烧多采用较粗糙耐火材料;垫饼、垫圈支烧具质地皆细腻坚实,耐高温不变形。垫饼支烧,饼面大小、支钉的多少,因器而宜。常见的支钉有3个、4个和5个不等,支烧点皆作圆形,俗称小米粒状。
张公巷窑青瓷盘
金代(1115~1234)
高3.6厘米 口径17.8厘米 底径6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深腹匣钵
金代(1115~1234)
高16.6厘米 口径15.2厘米 底径18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垫饼与支钉
金代(1115~1234)
饼径6.3厘米 厚0.5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垫饼垫烧
金代(1115~1234)
饼径10厘米 厚 0.7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支钉
金代(1115~1234)
最高1厘米 最低0.5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支钉是陶瓷器焙烧时器物与器物之间起间隔作用的窑具,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用黏土做成泥钉,均匀粘在器物底面或底足,每件器物粘4-6枚或9-12枚;另一种是在垫饼、垫圈或三叉形间隔具上加3-6枚泥钉,器物烧成后,底足会留下支钉痕迹。
7月31日
“窑火遗萃”展览就要结束了
快来深圳博物馆同心路馆(古代艺术)
领略“千年辽韵 多彩契丹”
鉴赏“雨过天青 青瓷巅峰”
展览时间:2024年4月30日-7月31日
展览地点:深圳博物馆同心路馆(古代艺术)第6-8号展厅
定点讲解时间:15:30
▇ 往期推荐 ▇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
获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