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熊猫时代丨竹子那么硬,大熊猫为什么吃得嘎嘣脆?



在我们的印象里

大熊猫是黑白色的

虽然长得胖乎乎、圆滚滚

但它们是吃竹子、啃竹笋的素食主义者


国宝也要

带娃啊


真的是这样吗?

这里有一些关于熊猫的小秘密

一起来看看吧!


左:大熊猫(秦岭亚种)

右:大熊猫(四川亚种)


大熊猫的两个亚种兄弟,已有1万余年未曾谋面。直观地看,四川亚种头大嘴尖,长得像熊,成年高度一般不超过1.5米;而秦岭亚种头圆嘴短,长得像猫,最高可达1.7米。


冰期给很多生物带来了灾难,中国秦岭以南、横断山以东的热带山地却由于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了很多古老生命的避难所。在距今2.4万年到1万年前的两次大冰川中,北方的熊猫灭绝,只留下了秦岭中部的一个小种群和四川相岭的一个小种群,分别成为大熊猫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也称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



科研人员分析两个亚种的基因组,发现大冰川后的秦岭大熊猫,就再也没有跨出黄河流域,在遗传变异方面显得非常保守,近万年来没有大的变化。而四川大熊猫的遗传变异性就相对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更加适应野外生存。秦岭大熊猫这个古老物种的祖脉,是当代大熊猫的原始种群。



 竹子那么硬,大熊猫是怎么咬碎的?

大熊猫浑身散发出的独特气质,多半都来自于它们对环境的独特适应:虽为食肉动物家族一员,但由于适应性演化的长期作用,以竹子为食。西方谚语说,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中国有俗语“民以食为天”,实际上对于以有机物为食的异养动物来说,吃什么至关重要。以肉食者的身躯来吃素,大熊猫在形态结构、行为习惯、繁殖、消化和代谢等方面都发生了适应性变化,没有这些“妥协”,它们很可能无法幸运地活到现在。



牙齿和颅骨


大熊猫与典型食肉动物牙齿的差异较大,由于长期以坚硬的竹子为主要食物,前臼齿和臼齿发生了改变,“裂齿”失去了切割功能,臼齿增大增宽,嚼面出现了许多牙釉质褶皱,吃竹子齐齐整整地咬断,绝不拖泥带水。这种平整的食痕,是野外鉴定大熊猫的标志之一。


大型陆生动物咬合力排名



大熊猫的咀嚼肌十分发达,咬合力仅次于北极熊和棕熊;头骨重且厚,矢状脊凸起,以使更多的颊肌附着,下颌联合部延长,下颌周围的骨骼变得厚实、坚固。



为了以竹子为食,大熊猫牙齿结构趋于复杂化,每个臼齿都布满瘤突和小尖,和其他熊类存在巨大的差别。


狼(左)和大熊猫(右)的牙齿 



◉食肉和食草动物牙齿对比:

斑羚等食草动物的牙齿一般较平,犬齿退化,臼齿发达,便于磨碎富含纤维的植物;而虎等食肉动物的牙齿较为尖锐,通常会有长而尖的犬齿,臼齿不发达,以利于撕咬及穿透猎物的皮肤。


虎下颌骨(复制品)


斑羚下颌骨



◉头骨:

食肉目动物头骨都有发达的颌骨,门齿小、犬齿异常粗大而尖利,起穿刺作用,臼齿有锐利的齿锋,尤其是上颌最后一颗前臼齿和下颌第一颗臼齿,前后拉长、上下嵌合,用于撕裂,被称作“裂齿”。大熊猫的裂齿不典型,因食竹而退化,主要起切割作用。


大熊猫头骨(复制品)


北极熊头骨(复制品)


左至右依次为:

浣熊头骨(复制品)

小熊猫头骨(复制品)

云豹头骨(复制品)

美洲豹头骨(复制品)


左至右依次为:

美洲黑熊头骨(复制品)

西伯利亚虎头骨(复制品)

非洲狮头骨(复制品) 



宽大的头骨使大熊猫的脸颊看上去圆滚滚的。此外,为了支撑沉重的头部,颈部也向粗壮的方向发展,形象愈发呆萌可爱。



竹子为什么成为了大熊猫的主食?

大熊猫选择吃竹子

偶然中带有必然

原因可能包括:


①我国是世界上竹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②竹子耐贫瘠,对水分和养分的掠夺能力强,还能分泌抑制其他植物幼苗生长的物质;

③生长速度快,容易长成竹海。


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大熊猫的知识?

评论区等你哟!




【展览时间】

2024年5月18日-10月31日

【展览地点】

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

(历史民俗)第一专题展厅




*本期封面



▇ 期推荐 ▇


什么时候去人少?点此查看实时在馆客流→【建议收藏】

许你“不约而至”,我必“全力以赴”

活动预告丨“千乘之国”展览互动活动区开放啦!

活动预告丨穿越“熊猫时代”,解锁萌趣秘境!

免预约、晚关门,想来就来🤙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

获取相关信息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博物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