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美术·展讯丨一切之后的绘画

NATIONAL ARTS 2022-04-25




 “除了画画,我一无所有” 



格哈德·里希特:一切之后的绘画 
时间:2020年3月4日-7月5日 
地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布鲁尔分馆 

▲展览现场


“格哈德·里希特:一切之后的绘画”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布鲁尔分馆开幕。展览涵盖其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展出多达100多幅作品。从照片画到抽象画,里希特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展览现场


格哈德·里奇特:一切之后的绘画

在过去的60年里,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在绘画中实践了表现和抽象的双重手段,不仅探索了媒介的本质,而且探索了媒介的概念和历史意义。虽然这两种工作方式有时具有对立的特点,但里希特却以同时拥抱两种工作方式而闻名,在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发现了表现性的绘画可能性。在从基于照片的图像到客观的构图的作品中,他检验了艺术对个人历史、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的思考能力,特别是在二战后的德国社会背景下,画家通过对传统的实践和新的图像制作模式的实验,来正视欧美现代主义的美学遗产。


▲展览现场

▲展览作品局部

他的作品中包含了令人着迷的关注点,如模糊、模糊和抹去的摄影图像和玻璃中反复反射的感知效果,甚至是笔触痕迹。本次展览考虑了艺术家多产生涯的整个跨度,呈现了不同时期的作品,集中了他特定的和对绘画是如何构思、制作和放置在一个历史的传承中。里希特的持久兴趣丰富了这一探索,他在创新实践中考虑了摄影、数字复制和雕塑的参与。



▲展览现场




▲格哈德·里希特作画过程


▲格哈德·里希特



01

 职业启蒙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2月9日出生于德累斯顿。在结束画广告海报及字体培训和暂时在剂陶市话剧院作为画厅的学徒后,1951年他开始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学习美术。在他快速顺利完成了基础课程之后,转入壁画班。他毕业作品是陈列在德累斯顿德意志卫生博物馆楼梯层间的大幅壁画。该作品展示其丰富天才,为他毕业后成为成功的自由艺术家打下基础。多次西德旅行使他面对一种另外的、令人激动的艺术。他被这种艺术的抽象表现力所吸引,比如参观1959年的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很遗憾的是,在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种被视为西方的颓废及资产阶级反动艺术。因此,他只能在自己的画室寂寞地进行其无形式艺术的实验。出于对东德文化方面的状况及不能充分发挥其艺术才能的不满,他于1961年3月离开了德累斯顿,逃往西德。那年的秋天,他在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学院重新入学。


▲格哈德·里希特《桌子》1962


▲格哈德·里希特《沃尔克·布拉德克》1966



02

 创作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府杜塞尔多夫逐渐发展成为德国艺术的新首都。除市立美术博物馆之外,还有私立的艺术协会、1961年设立的美术馆及众多进步的画廊介绍当代艺术。杜塞尔多夫位于人口稠密的莱茵地区的中心,同时距离荷兰、比利时及巴黎不远。这种地理优势对杜塞尔多夫的上述发展十分有利。60年代的杜塞尔多夫主要是艺术家的城市。在当地著名的美术学院,当时有格奥尔各·迈斯特曼、约瑟夫·博依斯以及里希特的老师、无形式画家卡尔·奥托·格茨等授课。以后成名的学生,包括戈特哈德·格劳布纳、西格马尔·珀尔克、布林基·巴勒莫以及“零社”的成员奥托·皮内、海因茨·马克及京特·于克尔,毕业后都留在了杜塞尔多夫。还在上大学时,里希特认识了60年代艺术道路上的同路人,康拉德·卢埃格、西格马尔·珀尔克及布林基·巴勒莫。他们共同迈出走向公众的第一步。1963年,里希特、卢埃格及珀尔克和曼弗雷德·库特纳一起租赁一家位于杜塞尔多夫皇帝街31A号的商店,并联合展出其作品。一年后,前三者又在乌珀塔尔市著名的Parnass画廊举办展览。1963年的秋天,卢埃格和里希特在一家杜塞尔多夫家具店举办了后来非常有名的“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展示”展览。该展览中他们站在一间布置着典型的中产阶层家具的客厅里白柱脚上。


▲格哈德·里希特《玛丽安阿姨》 1965


▲格哈德·里希特《施密特家族》1964



03

 艺术转型 

与康拉德·卢埃格一起,1966年里希特在法兰克福的Patio画廊以极具讽刺性的夸张标题“德国最优秀的画展”又展出了其作品。同一年,他与西格马尔·珀尔克在H画廊,1970年与布林基·巴勒莫在汉诺威市的Ernst画廊举办画展。早期在杜塞尔多夫时,里希特十分重视和其他艺术家的友谊及团结。他1964年已记下:“与思维和我相同的艺术家交流——一个团体对我很重要,否则一个人会一事无成的。我们的一部分理念是在交流中开发的。孤立地在一个村庄不适合我,人们依赖他们的环境。在此意义上,和其他艺术家的交流,特别和卢埃格与珀尔克的合作,对我来说很重要,它成为我所需要的信息交流的一部分。”不久,里希特放弃了最初跟随让·弗特里埃及杰克森·波洛克的非形象画风格。早在1962年末,新主题开始吸引住他的注意力。周刊里的媒体摄影提供给他一个用之不竭的、充满崭新的题材储藏。这种题材同时拒绝以前的无形式画对艺术家个人参与的一定要求。另外,题材的媒体性质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如里希特也在其后来的作品组甚至在其1976年起创作的作品,与似乎富于情感的抽象画都显示了这种距离。在60年代的照相现实性画中,他通过样板的媒体性质与绘画融合将该距离体现出来。此画法的最突出的特征是照相性的灰色及主题的不清晰性。


▲格哈德·里希特《尼彭伯格夫人》 1965


▲格哈德·里希特《鲁迪叔叔》 1965



04

 创作特点 

最重要的是,60年代初里希特以其照相现实性画对数十年绘画艺术与所谓更合乎时代的摄影艺术相比已失去意义的看法,找到了有说服力的回答。他以使用和模拟照相性的元素的绘画战略成功地摆脱这一挑战。当时里希特认为,针对复制图片的无所不在,传统的绘画艺术只有适应改变的媒体条件,自己变成照相艺术,同时不放弃其本身的绘画性质,才能保持其意义。1972年记者RolfSchoen采访他时,他这样解答这个表面上的矛盾:“我也不是说,我想模仿一张照片,而是我想制造一张照片。我对照片就是一张曝光纸的那种看法不予理睬,这就是以其他方式制造照片,而不是制造像照片的绘画。”因此,他觉得最重要不是其画的通过采用摄影的黑白及不清晰表面上与照片的相似,而是将摄影的特征,例如其客观性、保持距离性、真实性以及其放弃艺术性的构图转到自己的画中。以这种方式,借鉴尽可能多与绘画艺术竞争的摄影艺术的特征,使里希特当时获得成功展示以“照片”形式的作品。这样,里希特的作品使数十年谣传已死亡的绘画艺术苏醒。以所谓“照相”的形式,摆脱自己的传统的绘画艺术在里希特的作品中存活下去。

在里希特60年代中期从杂志及家庭照相簿选出来的用于样板的照片中,看不出他有特定主题的偏爱。而他本人也在很长时间里助长这种绘画的随意性,他在采访中即有过不少这方面的表述。比如他在1964年已宣布:“我对画题没有任何的偏爱。当然有一些事物对我特别有吸引力,但是我对此不肯定,因为照片反映的世界也是多姿多彩的。”


▲格哈德·里希特《十五种颜色》1966


▲格哈德·里希特《1024种颜色》1973



05

 创作主题 

虽然里希特对其画题表面上采取了保持距离及漠然的态度,因为他推托只是模拟一张照片,其实很多画题还是具备个人动机的。只是他60年代的时候绝对不能承认这件事。里希特说:“当时公开的提到这种背景会使我很为难,因为我害怕我的艺术会被视为是一种对当代史的刻画或作为社会公益工作。这样我得到了安宁,同时保持这种背景的匿名。”直到有了应有时间距离时,里希特才对采访他的一位女士承认,当时他对其画题的中立态度是推托的:“我对画题的不关心的、无所谓的态度等等,只是一种保护自己的借口。当时我担心,我的画被视为太“感伤”。而今我已经无所谓,可以承认这些事件和我很有关系,画出这些悲惨人物、杀人犯及自杀者、一事无成的人等并非偶然。”从1962年起,格哈德·里希特对不同的作品系列及主题开始使用灰色。最近他还画了几张灰色的抽象画。在其早期照相画中,这种灰色已不仅是模仿周刊及报纸的黑白印刷照片。非色彩的灰色同时代表艺术家对其画题的匿名性及保持距离性。早在1964/65年里希特记下的笔记中,他已重视了灰色的绝对性及其在艺术方面对画出来的物体的优先地位:“我只是对灰色的平面、层次过渡及色调列、画面布局、交叠、连接等感兴趣。如果我可以不利用物体作为这种构造的支架,我会马上去画抽象画。”


▲格哈德·里希特《冰》1981


▲格哈德·里希特《烛》1983


▲格哈德·里希特《Skull (548-1)》 1983

▲格哈德·里希特《草地》1985


▲格哈德·里希特《贝蒂》1988



06

 创作影响 

格哈德·里希特提供的方法论值得加以重视。他在西方的成功也提示着创作方法论的重要性。当然,并非号召艺术家去模仿里希特的方法,而意在说明一种新的学习角度。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刚刚从90年代的后现代理论过渡到后殖民主义,但是,这多是治标不治本的文化批评。最有力的批评乃是从方法论角度入手然后过渡到文化批评之中,因为艺术史的更替更多的是建立在方法论的前提之下,而非图像更替。艺术家里希特即提供给艺术家一个方法论的摹本,也提供给批评家一个批评的范例。方法论而非图像才是艺术史的根本。


▲格哈德·里希特《闪耀》1994


▲格哈德·里希特《兰花》1997



07

 价值 

从里希特的艺术创造中,还可以看到德国艺术在20世纪后半叶重新建立起来的民族文化属性。在他的艺术中,充满了一种尊重日常经验又超越表象再现、注重精神内涵的德国艺术传统,充满了一种在多样的媒介边界地带构建绘画新的价值的探寻,也充满了视觉文化可能获得的新的社会性与现实性。在具象与抽象、绘画与新媒介、艺术性与社会性的关系这些问题不仅在西方艺术同时也在中国艺术面前存在的时代,他的艺术不仅在西方艺术界获得普遍赞誉,也深值我们中国艺术界所研究。


▲格哈德·里希特《MV.45》2011


▲格哈德·里希特《MV.92》 2011

▲格哈德·里希特《线条》


▲展览现场

▲格哈德·里希特在德国科隆的工作室中接受采访


▲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位于科隆工作室



 往期精彩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