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再测新功能,这次能实现“高效阅读”吗?
阅读时间:6m
最懂
小程序生态商业
的自媒体
微信“看一看”又有新变化了!
近日,晓程序观察(yinghoo-tech)发现,在“朋友在看”一页,出现了叫作“热点话题”的栏目,并且是多个“热点话题”同时存在。
从上图可以看出,“朋友在看”内的“热点话题”,就是将朋友最近在阅读的热点文章,以同一话题的形式聚合到了一起。
以往,“朋友在看”内的文章只是以时间线来简单罗列来自朋友“在看”的文章,看似朋友推荐,但内容上还是有点杂乱。而“热点话题”的做法,则是把碎片化的内容主题化,以此提升来阅读效率。类似于门户网站会存在多个垂直的频道,来分类同一领域的内容。
目前,这个功能似乎还在内测,只有部分用户能体验。
许久没推出过大改动的看一看,悄然上线“热点话题”显得颇有意思,从微信看一看过去的迭代看,每一次变化都是其对于“用社交辅助高效阅读”的尝试。
1
微信看一看的社交化探索
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Pro上,张小龙也曾提到,用户不太愿意从朋友圈里面中断,花几分钟阅读一篇文章,再回到朋友圈。
他的话可以理解为,微信里需要一个深度阅读的空间。而作为有阅读氛围,且有好友推荐(背书)的看一看,承载了用户对于深度阅读的需求。
不仅是深度阅读,看一看结合公众号的社交化尝试同样十分频繁。2018年上半年陆续上线了热门话题、热议话题等功能。其中热议话题里聚合的文章,都与公众号有深度结合。
在热议话题下,会出现由不同公众号讨论同一热点话题的文章及观点列表,包括参与话题的公众号数量、公众号头像+名称、文章核心观点、公号文章头图+标题,类似于朋友圈分享文章的界面。点击公众号头像,直接进入该公众号的历史消息页。
这相当于是一个由公众号组成的特定主题的“阅读朋友圈”。对于选入热议话题的文章筛选标准,微信的条件是:将会综合考量公众号用户活跃度、文章质量、文章与热议话题的契合度、观点的丰富程度以及文章时效性等等。
在热议话题还未发挥出具体价值时,随着微信“脱胎换骨”式的7.0版本上线,看一看分成“朋友在看”与“精选”两栏。前者基于社交推荐,文章来源自公众号的“在看”,后者是机器推荐的形式。
现在,“热点话题”再次上线,不过是出现在“朋友在看”内而非“精选”,可以看出微信基于社交关系进行筛选和推荐能力的进一步强化。具体而言,微信正试图在你的朋友感兴趣的文章中,单独选出一部分热门、讨论度高的话题为用户“私人订制”阅读内容。
但是,这次出现在朋友在看里的“热点话题”,是否能像当初“热议话题”一样备受好评,我们还不能急于下定论。
2
聚合朋友“在看”的热点,
能实现高效阅读吗?
事实上,微信看一看的各种尝试,始终都是围绕着打造一个纯粹的阅读空间而展开,专注与阅读,提升阅读效率。这次内测的“热点话题”依然如此。
但是,这种聚合页的形式,真的可以改善阅读效率吗?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热点话题”的生成机制。
我们与几位公众号运营者进行了一番研究,推测出“热点话题”可能的生成逻辑。该栏目在朋友在看内,因此热点均来源于朋友的“在看”,但是朋友看的多了,哪些才能成为热点话题呢?
从我们的观察来看,“热点话题”里并不只是满足朋友点击“在看”这一条件,那么,若要形成“热点话题”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点击阅读文章的朋友数很多。这就意味着,这次推出的“热点话题”,既包含了社会热点,也包含了朋友之间的小圈子内感兴趣的话题。
简单一些说,即讨论某一话题的文章越多,同时阅读这些文章的好友越多,那么这个话题越有可能成为“热点”,从而入选成为“朋友在看”的“热点话题”,并聚合关于此话题的一些文章。比如,某用户有很多位好友都在阅读关于“北京暴雨”的一些文章,那么“北京暴雨”便有可能成为“热点话题”,也许它并不是一个社会热点或网络热议话题。
这样看,也符合“朋友在看的热点话题”这一设定。另外,我们还发现,目前“朋友在看”内的热点话题似乎并不限量,可以是多个“热点”同时出现。
明白“热点话题”是如何产生的之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同一篇文章连续出现
在我们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一个热点话题下聚合的几篇文章,竟然有着一样的首图、一样的标题,难道是bug?仔细一看,这些分别来自不同的公众号,所以并不是技术方面的出错。我们进一步了解才明白,这些相同的文章中,都是转载自其中一篇。
原因是,如果某一话题成为“热点”,而讨论该话题的其中一篇文章又被其他号转载,那么这些转载的文章自然也不例外会进入“热点话题”。恰好,该用户的好友都看过这些文章,因此才出现了以上这种情况。
显而易见,这是基于机器算法所遇到的问题。虽然将讨论同一话题的文章聚合到一起,这一做法不成问题,但“热点话题”的逻辑还需要继续优化。
而这种情况的出现,用户体验一定是很差的。从微信看一看的定位来看,这不但没有提升阅读效率,反而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阅读体验。
不过,目前的“热点话题”毕竟还是在内测阶段,这也是有待改善与优化的部分。
2.小心“营销党”趁虚而入
根据以上推测,“朋友在看”内的“热点话题”主要是来自于用户的好友。用户有多位好友看过同一话题的多篇文章,那么这个话题就有可能成为“朋友在看的热点”。
因此,那些无孔不入“营销党”们便有了趁虚而入的机会。一篇营销文章,可以多个公众号发布,然后通过一些手段来增加阅读量。因为看的人越多,就越容易成为“热点”,也就越容易霸占看一看的“热点话题”。
以往,朋友圈才是他们刷屏的主要领地,而看一看作为一个专注于阅读的空间,由于微信的严格管控,所以其一直都是营销“禁地”。但如若以上情况发生,不用繁杂的流程与过高的成本,营销文章就能成为看一看“头条”,得来全不费工夫。
综上,如果营销内容充斥看一看,那么这一版本的“热点话题”,不但没有提升阅读效率,反而破坏了微信试图打造的纯净阅读空间,违背了初衷。当然,这仍是一个概率问题。
事实上,微信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无论推出什么新功能,必然都会出现各种“薅羊毛”、“营销党”、色情信息等不良情况,因此每一步都需要更加严谨、不断优化。
至于对抗营销党这一“长线战争”,微信一直都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比如,好物圈刚刚发生的一个变化——微信正在对长期不用的“圈组”进行收回。
此前,好物圈推出“圈组”功能,意在打造一个纯净的购物分享空间,可一上线便被“营销党”攻占,由于圈组名称的唯一性,所以也就出现大量“营销党”抢注圈组的情况。现在,收回长期不用的圈组这一做法,一定程度上也杜绝了“营销党”的侵入。
深度阅读本就是一个小众的行为,而微信看一看所追求的高效阅读也并非一件易事。正如张小龙所说,看一看要么完全机器推荐,要么就做严肃的小众产品,但这两者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与优化。
End
好文回顾
好书推荐:
《微信力量》、《微信思维》是微信团队联合萤火科技推出的两本书,通过采访数十个企业商业案例,共同描绘了一幅微信生态的全景图,是了解微信生态的最佳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