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李彦宏、马云,今儿在重庆说了啥?
阅读时间:6m
最懂
小程序生态商业
的自媒体
今天,BAT三家巨头的掌舵人李彦宏、马云、马化腾又“同框”了。虽说是“又”,其实他们已经近10个月没有一起上镜了。
这一次,他们“约见”重庆,只为一场“数字火锅”盛宴——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简称“智博会”)。
近年来,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无论是互联网与科技巨头,还是传统行业,都在尝试产业数字化变革。
作为科技行业领头羊的角色,BAT三家巨头都在探索数字经济,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比如,百度的自动驾驶、腾讯的拥抱产业互联网,以及阿里的数字经济体。
一直以来都是竞争对手的BAT,从来没有如此齐心过。因此,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无论是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还是从BAT薅流量,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新的入场券,这也是当下的趋势。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又会遇到哪些新的挑战?该往哪里拓展?从BAT三位大佬的演讲中,或许指明了一些方向。
腾讯CEO马化腾
产业竞争正从
“单打”变为“双打”
智博会像互联网产品一样在快速迭代。跟去年相比,今年智博会的重量级国际嘉宾越来越多,技术产品更为前沿,还新增了5G等场景体验。短短一年,重庆的变化令人振奋,新动能正在快速集聚,推动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
智博会展现着重庆的转型升级,也反映了中国发展的一个侧面。过去一年,国际贸易摩擦增加了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阻力,也激发起中国经济的韧劲和数字产业的潜力。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如何应对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我想从行业一线从业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产业竞争的主赛场正在由过去的“单打”PK逐渐变为“双打”比赛。过去,商业竞争往往是围绕垂直细分产业的单打独斗。今天,当信息化这个最大的变量,开始融入各行各业,产业竞争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垂直纵深的各个实体产业,与横向延伸的信息产业相结合,形成纵横交错的新搭档。产业竞争,已经演变为“双打”比赛。
工信部很早就提出的“两化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认为,产业互联网正是“两化融合”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例如,汽车产业正在面对百年未有的大变局,5G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的落地、新能源的替代、智慧城市的治理等,正在推动跨界协作,特别是信息产业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创新,构建了新的车联网生态。
过去一年,腾讯和重庆长安汽车不断磨合,正在成为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一对好搭档:不但要实现“人-车-店-厂”之间的智慧连接,还要推动整个汽车产业链,进行智能网联化升级;合资成立“梧桐车联”合资公司,推出了搭载腾讯生态服务能力的车联网操作系统,并开放给各大汽车厂商使用。
第二,面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不断激发创新潜力,打造更多的“拳头产品”。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和产业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外延式拓展。未来几十年,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出我们的创新潜力。今天的中国产业界,需要更多拼搏精神。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潜力,才能把“挑战”变成“机遇”。
去年,腾讯进行新一轮的战略升级,提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同时进行了组织变革,希望团队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挑战,激发创新潜能。过去一年,我们接受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任务和挑战。例如,腾讯深度参与的“数字政府”建设,凭借挑灯夜战的韧劲,我们逐步摸索出了“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的集约化建设。今年,腾讯进一步提出了“WeCity未来城市”的建设构想,希望把“数字政务”、“城市治理”、“城市决策”和“产业互联”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智慧解决方案。
第三,攀登科技和产业的“珠峰”,往往要依赖“科技共同体”和“全球产业生态”。正如5G并不是一项单一技术,而是一系列技术创新,需要“联合登山队”来征服。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完全拥有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需的全部资源、技术和能力。产业割裂和技术脱钩将会损害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由此,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定力和远见。
腾讯希望在科研领域投入更多力量,把“科技向善”纳入公司新的使命与愿景。我们将通过内外部开放源代码等方式,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共同体”的共建。
百度CEO李彦宏
充分利用
开源和开放平台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从大家津津乐道的那些酷炫的效果变成了一个社会的共识,变成了一个国家战略。我们要做的就是扎实地去推进人工智能在各个产业领域的渗透,帮助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提升效率,提升人们的感受。
现在,我们可能更多是关注无人驾驶怎么能够真正的安全,怎么能够降低成本,怎么能够在低速的环境下,在开放道路上跑起来。
过去,我们会觉得机器人可以自己上下楼梯,跌倒了还可以自己爬起来,甚至机器人的皮肤也可以像人的皮肤一样有弹性。但是今天,今天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机器作为一个助理,能够给人带来多少价值。
过去我们津津乐道说中国的人工智能的论文发表数量、专利申请数量是全球第一,但是今天我们更多的是要看人工智能整体这个开发框架上我们有多少话语权。所以,人工智能不再讲究酷炫,而是要讲究如何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落地。
因此,对于人工智能,我想提三点建议:
第一,要关注安全和效率。这个在无人驾驶领域其实是非常明显的,为什么我们现在把速度降下来,就是为了保证安全。为什么我们认为低速的L4 会先于高速的L3 实现?因为也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此外,AI芯片耗电量怎么样?它能不能够批量地生产?能不能够满足我们绿色节能的标准?这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
第二,希望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国和美国其实也有着相当大的竞争。中国有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可以在路侧增加很多设备来提升安全和提升效率。
第三,充分利用开源和开放平台。开源平台中国发展相对比较晚一些,但是它的作用在整个人工智能发展当中大家会越来越感受到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开源并不表明所有东西都是免费的,是我们自主可控的,很多开源的东西还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这个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
未来,百度将着眼当前项目和未来的契机,和合作伙伴一起,促成产业智能化发展提速,推动行业规则的制定,推动创新商业模式,推动AI技术在社会、民生方方面面的落地,迎接智能的新世界。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数据时代,严防文件过多、政策过少
重庆现在有了第一辆无人驾驶公交车,长江的水环境测试和搜救也用了无人船,连城管巡逻都用上了云端大数据平台。全球化已经不是港口城市受益,而应该是所有的城市都受益,工业化时代的全球化分工受益的主要是港口城市和沿海城市,但是数字化时代的全球化分工应该让偏远的城市、偏远的地区受益。
过去人类是依水而聚,只要有水的地方人类都去寻找,我认为未来人类会依照数据而居住,要找到通数据的地方。接下来城镇化会加速,过去人类要花几百年才能够完成城镇化,可能数字时代一些落后的地区只要几十年就可以,很多地方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可能还没进入3G就直接进入5G。
我也一直坚信AI应该翻译成为机器智能,翻译成人工智能我觉得是人类把自己看得过大、过高。智能世界三要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而互联网是生产关系,云计算是生产力,大数据是生产资料。智能是改变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变智能的思想,引领未来的不是智能,引领未来的是智能背后人类的智慧。
智能时代不应该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互联网时代是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5G时代是机器与机器、端与端之间的关系,5G时代可能会把很多企业永远留在4G和3G时代,包括我们BAT,往往这个时代做得最好的会被下一个时代所淘汰。
5G时代通讯最多不会超过20%,物联网将占80%以上,智能世界每个东西都会有一个芯片,而这些芯片之间会讲话、会计算、会付费、会交流。所以我想我们对未来的认识绝不能停留在今天。
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中国有机会成为一个互联网上的国家。今天中国的数字经济有这样的发展,有了BAT这样规模的企业,这和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是相吻合的。现在有人说中国互联网巨头担心中国的企业做得越大,我个人觉得BAT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中国应该有几十家这样大的企业。中国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是靠创新、靠市场做起来的,我们不应该害怕创新企业变成巨头,我们应该担心的是巨头不创新。
互联网让信息流动了起来,包括像快递物流这样,让整个世界流动了起来。高铁、高速公路起来,绿皮火车依然在,村级公路依然在,快递起来了邮政依然在,这并不是你死我亡,而是谁创新、谁把握未来、谁给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价值。但是今天中国的金融并没有完全流动起来,依然是几家大的银行,这些大银行在过去三十年中担当了巨大责任,他们更像是血液的主动脉。但是中国金融缺乏毛细血管,我们缺乏金融的生态系统,光靠水库是很难灌溉这么大一个国家,需要湖泊、长江好各种各样的沼泽地。我们必须找出一个适应21世纪金融的一种金融体系和氛围。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最大的区别就是它能够服务更多的中小企业,帮助更多的个人获得金融,像滴水、滴灌技术一样,能够帮助很多小的、个人的企业能够生存和成长。
各地政府很多都在设立数据局,但数据产业的发展不是靠数据局的工作,是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数据局应该是发展局。讲一个例子,20多年以前,杭州的女装发展得非常好,为了鼓励发展得更好,杭州成立了女装推进领导办公室,还派了一个副市长当头。本来好好的女装,由于需要协同、需要讨论,本来是市场行为,后来变成了政府行为。
我也希望要严防文件过多、政策过少,文件和政策是有区别的,文件是不许干嘛、严禁干嘛,而政策是要有上下联动,激发人的积极性,鼓励新生事物的发展。
未来的三十年是智能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和学界的关系变得非常重要。过去二、三十年没有中国的市场很难想象英特尔等公司能够长足发展,未来三十年没有中美之间、中韩之间、中日之间这样的合作,世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一定不会平坦。
技术革命不可能改变,我们真正要做的是直面挑战,联手担当。
End
好文回顾
小游戏下半年5大新能力提前曝光:突破“好友关系链”玩法边界!
好书推荐:
《微信力量》、《微信思维》是微信团队联合萤火科技推出的两本书,通过采访数十个企业商业案例,共同描绘了一幅微信生态的全景图,是了解微信生态的最佳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