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海观潮】南宋灭亡后,忽必烈与文天祥的一段对话,破解了中国千年谜团

2017-12-16 中大书院

关注“中大书院”,畅享美满人生 

关注“中大书院”后,请点击底部菜单阅读更多精彩内幕。

1279年,宋蒙进行崖山海战,宋军大败,丞相陆秀夫背着8 42 31077 42 13306 0 0 7430 0 0:00:04 0:00:01 0:00:03 7429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身亡,南宋正式宣告灭亡。忽必烈听闻消息后不禁向身边的心腹感慨:“我蒙古帝国的铁骑当真是世界无敌,仅用了20年就横扫金国和西夏。”

这里就不禁有个疑问,与辽、金、西夏多次交手多次战败的宋王朝,为何却能抵抗蒙古军队的进攻长达50年之久?为何在西夏和金面前摧枯拉朽的蒙古士兵,在面对宋王朝时却成千上万的阵亡,甚至连大汗蒙哥也丢了身家性命?

这个问题,忽必烈苦思不得解,最后便想到了也许可以从一个人身上得到答案,这个人就是蒙古帝国的俘虏,大宋王朝的名将文天祥。

这个时候的文天祥,被关押在大都的监狱里,遭受各种酷刑的折磨和策反优待的诱惑,但不管怎样,文天祥始终沉默以待,闭口不言,已经足足有四年时间了。

1283年的一天,忽必烈来到监狱里,看到关押着的文天祥,说了第一句话:我是忽必烈。于是,一场元朝皇帝对南宋名臣简短而又十分著名的劝降,在这个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展开了。

文天祥依旧沉默不语,也没有行礼,他在等忽必烈再次开口。

“你可知道,你的君主早已身亡,而你曾经的战友,现在有很多已经归于我麾下,他们愿意尽忠于我,我也很信任他们。但我知道他们的才能不及你十分之一,所以如果你愿意投降,我将会拜你为丞相,让你手握大权。”

这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条件,但让忽必烈没有想到的是,文天祥想也没想就拒绝了。最后,忽必烈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到底想要什么?”文天祥明确的答道:“无需其他,但求一死!”

忽必烈走了,他不能理解文天祥的做法,不过他却想到了儒家文化里一个叫“气节”的概念也许正是那样东西,才让蒙古攻宋付出了50年三代人的心血,牺牲了一个大汗和十多万士兵的性命;才让宋将王坚能在钓鱼城坚守6个月之久,让宋将吕文焕在襄阳坚守六年之久;才让丞相背着皇帝跳海殉国,十万百姓跟着以身殉国;才让文天祥能坚持四年之久,不变忠义之心。


大家都在看

刘少奇:我们的法律不是为了约束自己 而是用来约束敌人

【史海观潮】中国古代根本不存在“农民起义”

张维迎:多数人无知和少数人无耻带来灾难

世间如有君子,名字必定叫胡适

刘鹤:没有对文革灾难的反思,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的经济增长!

毛泽东: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

莫言:机会都是人渣给的

郎咸平一语道破: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根本不是“人”!

华盛顿,拒绝权利诱惑的伟大总统

柴静:我看红楼梦是看人性

俞敏洪: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每天美文免费推送:




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